降血糖有什麼好辦法?比如食物有哪些?

陸燕青


糖尿病調理首先要分清血糖高的類型。不區分類型盲目降糖只會越治越糟。

糖尿病有四種類型,一型,二型,應激型和妊娠期糖尿病四種。

四種類型中,一型二型與胰島素不足和血脂高有關,要考慮降脂降糖。而應激型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又稱作特殊類型糖尿病,以前僅特指少量燒傷病人等情況,但是現在發現,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有明顯應激反應,這與長期壓力,緊張,失眠,過度疲勞,過度用腦,經常低血糖有直接相關。應激反應是身體保護性的升糖應,要解決的是造成身體主動升糖的應激刺激,而絕不是降糖!

大量的應激型糖尿病被錯誤的歸入二型糖尿病,用胰島素相對不足這個思路來治療,盲目降糖,過度控制,大量運動,反而令血糖和身體狀況惡化。



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應激反應的成因。最新的糖尿病研究已經證實,持續緊張與壓力是導致糖尿病的主要誘因!當我們處於壓力狀態,大腦為了保證正常運轉,需要消耗大量血糖,身體會出現低血糖狀況。糖作為能量的主要來源,一旦低血糖情況發生,身體會啟動升糖機制,胰高糖素升高,胰島素作用受到抑制,肝糖元分解出血糖,在肝糖不足時,肌肉中的蛋白質以及脂肪都會通過糖異生作用轉化為血糖,提高身體的血糖儲備。

如果低血糖情況反覆出現,身體會處於戰備狀態,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擁有最強的升糖作用),持續提升胰高糖素——身體最主要的升糖激素,用來規避低血糖風險,(低血糖比高血糖危險的多,短期的低血糖就會有致命損害)導致血糖居高不下。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警惕可能發生低血糖的情況,每一次低血糖,都會使下一次應激反應更容易出現,也會使血糖儲備變得更高。這就是為什麼普通人血糖2.8以下才會低血糖,而糖尿病人血糖3.9就會低血糖,有的應激反應嚴重的人,甚至血糖降到5就會低血糖!

如果日常飲食控制嚴格,又服用阿卡波糖類(拜唐蘋)“糖吸收抑制劑”,容易造成肝糖原儲備不足。缺乏了肝糖原的調節作用,運動或者情緒激動,都極易發生低血糖。庸醫不識別血糖高的原因,建議節食降糖,建議運動降糖,建議藥物嚴格控糖,還要患者帶兩顆糖來預防低血糖,是非常愚蠢的做法!一是加重應激反應,使血糖儲備變得更高,二是低血糖發生更頻繁,一旦發作可能來不及吃糖。發生意外,醫生要為此負責!

我們必須清楚地知道,糖對於身體的重要性!一旦糖缺乏,身體進入低血糖狀態,即刻就會損及大腦、心臟等重要的器官!此刻,我必須提醒所有醫學工作者和糖尿病患者,短期高血糖從來都不會導致身體的損害,更不會造成致命!這一點,醫學家都有共識:短期的高血糖並不可怕,但是低血糖卻是時刻可以要人命的!

任何人都應該知道低血糖的危險!與高血糖不同,低血糖的危險只需要幾分鐘就可以呈現,並且,如果低血糖得不到及時解決,身體各個器官都會持續衰竭!比如肝腎功能衰竭,昏迷,酮症酸中毒,而這些,也正是糖尿病的併發症!

糖尿病作為典型的生活方式疾病,與多種日常生活習慣息息相關。醫療對糖尿病的影響只有8%,所以,除了藥物控糖,更要從能量代謝,激素調節,甚至細胞營養利用的層面來分析血糖高的各種可能。要從多角度多方位來調理,飲食,運動,情緒,呼吸,放鬆訓練等都非常重要,遺憾的是,這些是絕大多數醫生的知識盲區。


怎麼判斷自己是應激反應導致的血糖高?

要看你有沒有下列低血糖症狀:

低血糖症狀: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出汗、飢餓、心慌、顫抖、面色蒼白等,以及腦功能障礙的表現,初期表現為精神不集中、思維和語言遲鈍、頭暈、嗜睡、躁動、易怒、行為怪異等精神症狀,嚴重者出現驚厥、昏迷。

如果經常飢餓,心慌,易怒等症狀,或者血糖突然異常升高,那麼很大可能有應激反應。進一步可以檢測腎上腺皮質激素(GC)和胰高糖素含量。

糖尿病是最易發生誤診的幾種疾病之一

英國首相特蕾莎梅,糖尿病錯誤治療兩年後,發現被誤診了糖尿病類型,說起來也是可笑可嘆,但,這就是醫療診斷、治療糖尿病的現狀!只有極少數有經驗的醫生,能通過經驗和與患者溝通識別出應激性糖尿病(因為血糖檢測結果無法識別),更少的醫生會用利血平、艾司唑侖等抗應激焦慮藥物來平穩血糖。

應激性糖尿病是指在嚴重急性應激狀態下,胰島素拮抗激素如腎上腺皮質激素、兒茶酚胺、胰高血糖素和生長激素等分泌增加,引起的暫時性糖尿病。

二型糖尿病只有15%胰島素減少,85%胰島素抵抗,我有理由相信,應激性糖尿病佔比,可能超過一型、二型糖尿病類型卻被誤診誤治,記住,應激性糖尿病是可以治癒的!

調理血糖的五點關鍵:

第一,調節血脂,我們在北京延慶的療養院幫助大量肥胖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通過減肥降低血脂,血糖可以恢復正常。原因在於血脂高的狀態,身體利用血糖的效率大打折扣,換句話說,高脂血症患者需要更高的血糖才能滿足身體需求,需要做的是降低高血脂而不是降糖。

要注意除了避免高脂肪食物,也不要吃大量精緻米麵類高升糖食物,這種食物升糖過快,然後過量的糖會轉化成膽固醇,這才是血脂高最容易被忽視的原因!

第二,定時進餐,糙米、雜豆、魚、肉、蔬菜都要均衡攝入。這些低升糖食物不用節食,要吃飽。務必不要讓自己處於低血糖狀況,雜豆和糙米因為富含纖維素或者直接補充纖維素,可以讓糖和脂類緩慢吸收,不會出現血糖和血脂的過山車變化。

如果一定要吃精緻米麵等高升糖食物,務必在飯前額外補充膳食纖維,可有效避免血糖快速升高。補充維生素B族,幫助身體正常實現糖、脂肪和蛋白質代謝。

第三,篩查可能引起低血糖的應激反應。這一點至關重要!否則身體在急需血糖時會大量釋放胰高糖素來提升血糖同時抑制胰島素作用。導致應激反應的可能情況有:熬夜!長期加班勞累(包括腦力勞動,大腦需要大量的血糖來提供能量),緊張!恐懼或者壓力等負面情緒。飲食作息規律,注意休息和放鬆!很多人都不懂如何放鬆,即便睡覺也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需要學習春山步療和自我放鬆導引等放鬆訓練。

現在更多的糖尿病患者並沒有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狀,卻普遍有疲乏無力等能量不足狀況,說明更多的是血糖代謝問題和能量利用問題,一味的降糖只會加重能量不足惡化病情。

第四,注意檢測血糖,又不要過於強調低血糖。要明白糖尿病人需要的血糖要高過一般人,只有消除了應激反應和其他原因導致的胰島素抵抗,血糖自然會回落。

第五,練習腹式呼吸,缺氧與有氧,糖代謝獲得的能量有19倍的差異!很多人呼吸太淺,前半口氣還沒進去,後半口氣已經吐出來了,沒有實現氣體交換,身體實際處於長期缺氧狀態。能量不足也會導致身體主動升糖!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糖尿病人都有疲乏無力的症狀。

總之,只要你選擇積極和努力,別人是無法判決你的命運!不要放棄希望、不用自暴自棄,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醫生!

希望對你有幫助,關於糖尿病飲食調節,生酮飲食,精細調控等內容可關注我的悟空問答。之前在療養院指導慢病康復,多種慢病非藥物調理方法都在裡面。

vista專注非藥物調理,在悟空的252個回答。


vista說養生


降血糖有一劑良藥是苦瓜,近幾年我爸爸血糖降得就特別成功。那一年,我爸爸體檢血糖是16.5,中間得有兩三年沒有體檢過,所以什麼時候血糖升得這麼高,不好確定。醫生給開的藥,我爸爸也沒吃,他不想往後依賴藥物,後來就開始吃苦瓜。方法很簡單,把苦瓜切成片,放在電熱壺裡煮水,每天一個苦瓜,煮一小暖壺水,當天喝完,苦瓜片也拌成涼菜吃了。吃了不到一年,血糖就降到正常值了,從第二年開始,每年苦瓜大量上市的時候,再吃3個月左右,一直到現在四五年時間,血糖一直正常。

市面上有很多降血糖的藥,但是這些藥都是控制你的病情。而苦瓜是天然的胰島素,也就是說,你吃苦瓜,你的身體就在源源不斷的供給胰島素,從而達到控制血糖的作用。

除了吃苦瓜外,你還得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還有就是,苦瓜不好吃,苦苦苦苦


美麗妮麻麻


如果真的確診了是糖尿病,那麼要想降血糖,最有效的辦法應該是口福降糖藥和注射胰島素。食物你可以吃,但是不要把它們當做藥物來看待,食物就是食物,不會有藥物的效果。

如果只是出現了輕度的血糖偏高,或者懷疑是糖尿病還沒確定,那麼可以先從食物來控制,控制飲食,不大吃大喝,拒絕高油高鹽高脂食物,儘量清淡飲食,配合運動鍛鍊。



我媽媽糖尿病十幾年了,在剛開始的時候,為了控制血糖,什麼生吃苦瓜,黑木耳打雞蛋,什麼三高草,都試過,告訴你們,根本沒用!真的生病了,還是要靠藥,什麼吹的天花亂墜的益生菌保健品,都是智商稅!

如果想要通過食物來控制血糖,那麼主要是把各種各樣的食物都要吃,各種營養都要攝入,粗糧,蔬菜,肉蛋奶,這些搭配著吃,這樣可以讓血糖不會飆升,更加的平穩。



除了這些,還要堅持做好生活中習慣的調整,遠離菸酒,多鍛鍊,讓自己擁有一個好心情的同時,也可以擁有一個好體質。多管齊下,多方面控制血糖,合理飲食,規範用藥,這才是降血糖的好辦法!


婦產科女司機


營養師小糖來為大家解答,降血糖的辦法其實有很多,總體來說,包括飲食、運動、用藥三個方面。下面小糖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技巧,日常做出一點點的改變,就能讓你的血糖更好看哦~

1.講究進餐次序,對糖尿病人來說,最佳的進食順序是先喝湯再吃菜,然後再吃米飯和肉類。這樣不僅能夠促成飽腹感,還能夠讓蔬菜中的膳食纖維更好地發揮其包裹食物的作用,能夠延緩消化速度,自然也就降低了血糖上升的速度。糖友們可以試試,這樣吃飯能夠讓你的餐後血糖降低1-2個點哦!

2.講究烹飪技巧,做飯的時候懶一點,蔬菜能不切就不切,能吃大塊的就別吃小塊的,豆類能吃整粒的就別吃磨成粉的。總之就是不要吃得太過精細,吃得時候細嚼慢嚥,你會發現餐後血糖不會飆得那麼快了。

3.巧用調味料,有些調味料對血糖有輔助作用,比如大蒜、醋、檸檬汁、肉桂粉等,適當使用這些調味料,不僅能夠讓食材更鮮美,對血糖也是有益的。

4.選擇合適的食物,對糖友們來說,判斷一種食物能不能吃,不應該看它味道甜不甜,這是不對的,最科學的方式就是查詢食物的GI值和GL值,根據這個判斷最準確。大家可以私信發送關鍵字“血糖”給我們,獲取一份超全的食物升糖指數表哦!

5.最合理的運動,運動講究效率,最佳運動時間是在餐後半小時到1小時,每次運動時長保持在半小時以上效果最好,每週至少堅持運動4-5次。

當然,以上談到的只是一些小技巧,糖尿病控糖這塊還有很多學問,歡迎大家在評論中分享更多技巧!記得點贊哦!


糖人健康網


血糖異常升高,其實是血液中的脂糖代謝產生了障礙,血液中的脂糖代謝失去平衡而產生的。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我們血液的脂糖代謝產了障礙?是什麼原因使我們的血液的脂糖代謝失去平衡?其原因就是我們的血脂高,血液粘稠引起的!

是什麼原因引起血液中的脂糖代謝失去平衡?其實就是血液中的微循環系統(毛細血管)產生障礙引起的!血液中的紅細胞是偏偏的圓盤狀,直徑大約5個微米,而毛細血管的直徑呢?大約3個微米!那麼5個微米的圓盤狀紅細怎麼通過了微米的毛細血管呢?靠變形,變成梭形才能過得去毛細血管。

假如我們的血液粘稠啦,幾個,甚至幾十個紅細胞互相緊密地粘連在一起,形如團狀或緡錢狀,不能單個遊離,也就失去了變形能力。紅細胞不能變形通過不了毛細血管,於是產生了障礙,循環系統產生了障礙。

胰島素是靠胰腺分泌的吧?一但微循環系統產生障礙,血液進不了胰腺,胰腺缺氧缺血,不能很好地工作,其活力下降,分泌胰島素不足,於是血液中的脂糖代謝就失平衡啦!

因此,要想控制血糖不升高,長期保持正常值,就必須從改善血液粘稠和降低血脂開始。吃什麼並不重要,最重要是找對方法。如果沒有找對方法,哪怕食物再好再多,恐怕也難以信服。

控制血糖升高,一要控制飲食,二要儘量做到飲食清淡,戒菸戒酒,適當運動,控制體重減少肥胖。適當炊水。此了上述方面要時刻注意以外,用弱激光物理療預防和治療血糖升高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靈霄雲羅先雲


看你的血糖病史幾年,血糖值是多少?

平常最多的最常見的是二甲雙胍,消渴丸,胰島素注射等中西藥療法。見效快,但是有依賴性,目的是消除代謝人身體內血液糖分含量。因為長期吃這些藥,胰腺還是不能正常分泌胰島素。目前來講中西醫控制血糖值手段也不錯。

另一種新型治療方法,微生態製劑療法。顧名思義,微生態,就是微生物生化療法,微生物(益生菌)進入人體內尋與致病菌戰鬥,搶佔地盤並尋找定植位點。需要大量能量要大量消耗腸道內的葡萄糖,如腸道內葡萄糖不足以供給微生物的消耗,就需要血液輸送。進而降低血糖含量。可以試試,完全沒副作用。

選購益生菌非常重要。有需要了解的,隨後再講。



唐堯明珠


糖尿病的典型表現就是血液中的血糖濃度高得不正常,而胰島素是機體中唯一能夠調控糖代謝的物質。

要把血糖降下來,最靠譜的辦法就是在醫生的指導下注射胰島素或口服藥物來發揮胰島素調控糖代謝的能力或者是增強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

藥物是降血糖,而食物是有能量的,只要吃下去就會升血糖,所以用食物來降血糖是無法實現的。

但是我們又離不開食物,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即使是糖尿病人也要吃飯。食物管理得好,讓血糖水平控制在一個合理上升的區間,才不會增加機體的負擔,所以說食物是可以影響血糖水平的。(請注意:降血糖和穩定血糖水平不是一個概念哦!)

血糖控制得好,不是整天忙著把較高的血糖降下來,而是要學會如何將血糖控制在一個相對好的水平。

那麼“好好吃飯”尤為重要。

首先,要做好總量控制。這個量不僅指“數量”,還有”能量”。

一日三餐建議七分飽為宜,為防止飢餓可以在每兩餐之間再加一餐。對於能量的把控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監測體重,如果一段時間體重增加就要調整食物的量。

其次,要會選擇食物。

儘量選擇營養密度高,血糖反應慢的食物。例如粗糧、綠葉蔬菜、大豆製品、低血糖反應的水果、奶製品、魚肉蛋等。

再有,要學會搭配。

l 主食做好粗細搭配,既提升口感又為營養加分。

l 水果、堅果可以放在加餐的時候吃。

l 遇到對血糖影響大但又很想吃的食物,如果能做到數量至少減半或淺嘗輒止就不用懊惱地忌口了。

l 注意進餐順序。先吃蔬菜、再吃魚肉蛋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最後再一口飯一口菜可以達到更好的控糖效果。

最後別忘了,戒菸,限酒,每天適當的運動對於控制血糖也很有益處的。


作者:李慧藝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大連九維健康學院一級講師


營養百事通


血糖偶爾高一點,沒事,因為我們飯前飯後的血糖都會有變化,但是如果血糖高是常態的,就需要注意了,因為血糖持高,機體處理血糖的,胰島腺就出現問題了,此刻我們就需要主意飲食了,多吃低糖的食物,豆類、麥片、白菜,還有多類綠色蔬菜。還有吃飯就需要主意了,血糖高的建議飲食習慣是,多次少量,就是每餐要少吃,一天多吃幾次。


微視世界


你好,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只有升糖快、慢的食物,平常飲食要注意,不要吃含糖量高的食物,不要吃紅薯土豆,芋頭等含澱粉量高的食物,平常要適當的活動多喝水;

日常可以吃多一些洋蔥、苦瓜、黑木耳、芹菜等蔬菜,對於控制病情,有一定輔助功效。



多運動,少量多餐再加藥物治療。媽媽糖尿病2年,戒了甜食,吃的主食比以前少點,水果主要吃柚子,獼猴桃,蘋果。飯前飯後都吃藥,血糖基本算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