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都看第一學歷,考研還有什麼用?

追夢的少年54


現在都看第一學歷,考研還有什麼用?

是的,現在的第一學歷很風行,但不能說考研無用。就像大學生就業難,那我們讀大學又有什麼用?我們從小努力學習還不是為了考上理想的大學嗎?

就業跟市場發展關係很大,現在都喜歡看第一學歷,只能說明這方面的人才供大於求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招聘單位就會優中選優,自然看中第一學歷高的。



考研還有什麼用?

1.很多企業,事業單位,公務員的職位都有研究生要求。不考研更是一點機會都沒有了。只有考研才能具備這樣的條件,才可以參加面試等環節。

2.考研學歷會更高,找工作的範圍也就更大,找的工作也會更好。那麼選擇的餘地就大大增加。其中的好處還是顯而易見的。



3.考研能更好的積累人脈。學歷越高,交的朋友素質也越好,層次和修養也更高。良好人脈關係也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4.考研才能夠學到更多更深更專業的知識與技能,這些都大大增加社會競爭力。招聘是你情我願的事,雖然第一學歷不好,不能去世界500強企業,但是去一些中小型企業很快就是老大了。對於工作,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一定要去人人羨慕的公司或職位才能有前途。通過考研,學到真本事才能更有未來。

5.人生沒有經歷高考那是一種缺憾,對於考研也是一樣。考研實際要克服的困難要比高考多多了,研究生的錄取比例3:1左右,也是需要過五關斬六將才能成功的。一路走來不容易,這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現在大學生找工作很難,考研人數也是不斷增加,只能說明一個道理:考研真的很有用!


徽鄉小居


你從一個二本院校考了北京大學的研究生和你從北京大學直接考或者保送北京大學的研究生,能力是不一樣的。從用人單位的角度來說,肯定喜歡後者,這很正常!然而,這並不是你不去考研的理由,更不是你自暴自棄的理由,因為你也許不能和別人相比,但是和自己相比,考研比起不考研,肯定有更多的選擇機會!否則,你一個二本甚至三本的本科畢業生,正了八經的工作都不一定找的!

我大學一個同學,當時只是一個二本師範院校的專科班的學生,後來考上了中國社科院,現在已經成了中國社科院某一領域的專家。試想,一個專科生如果畢業就業,能當一個村小的老師就不錯了,而現在,情況完全不一樣了。

我們本科的同學,有的通過考研,進入北京外國語大學、南開大學等名牌大學工作;有的轉型,不當老師,考入各個級別的公務員。而當時找工作比較順利,或者放棄讀研的同學,基本上都是省內各地中小學的老師。工作之初可能差距不大,以後的差距越來越大了。

所以,事在人為,不要給自己找藉口!從一個二本甚至三本大學考上研究生,實際上也是給自己的學歷鍍了金,即便就業時會收到一些歧視,但是比起原來的你自己,肯定有了更多更好的機會,而且現在好一點的單位,都要求至少研究生學歷,沒有這個學歷,你連簡歷都投不進去。所以,如果條件允許,不要放棄讀研!

我是“贏在高三”,致力於教育和教學工作,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我們國家現在最不缺的就是大學生,近幾年每年畢業的大學生接近800萬。考研,無非希望以後踏上社會能有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發展。

有人說了,我本科畢業後直接工作,等你讀完研,我也已經有了三年的工作經驗了,現在這社會經驗不是更值錢!是的,確實沒錯,但你要知道,本科畢業直接找工作就那麼好找嗎?全國幾百萬的大學生你沒有能力人家憑什麼要你,而這種能力正是大學四年你學不到的,你大學四年所學的只是專業很淺的一面,這種能力也正是碩士生博士生期間才能學到的。而且你要知道現在許多企業已經把研究生作為招聘的一個標準了。這樣看來,考研與不考研各有利弊。

所以說,不管考不考研,只要有自己的想法就行,不能說你看別人考那我也考吧。

離18年考研還有100來天,祝考研學子們都能金榜題名,也願那些準備實習工作的學子們都能找到心儀的工作,加油!


皓球兒


你說的這個結論未免有些武斷。無論是是你考一些事業編制,還是考公務員等,最後報名的時候看的,很多都是看你最高學歷如何;即使是找工作寫簡歷的時候,單位也會綜合去看你最高學歷是什麼,然後再看下你母校是什麼。而且,越是第一學歷比較低,或者是第一學歷所讀大學不怎麼樣的應聘者,當你的研究生所讀的大學很牛氣的時候,我感覺往往收穫的更多的是認可。因為,你一直在更努力的去提升自己。

你在質疑考研的作用,讓我不是很贊同,如果你現在正值選擇的路口,看到身邊好多人匆忙忙考研,自己卻拿不定注意考還是不考,然後自己悶頭找論據說服自己從大流考,還是不考,所以提出此問。。。但是無論是什麼原因,就單看身邊人考研的那麼多,你就要相信它是有用的——沒有用的話,那麼多人去苦逼近一年,有的甚至一年多,起早貪黑,搶座上自習,幹什麼?難道他們沒看到身邊不考研的同學每天自然醒,日子很悠哉麼?

考研作用有三:一是,考研能提升我們的眼界跟認知,學到更高深的知識;二是拓寬我們的人脈圈,一定程度上講,研究生階段屬於我國精英教育了,你在研究生階段所認識的人,很多都是過五關斬六將考研成功的,你認識他們對自己來說是一筆無形財富;三是最直接的,提升你的學歷出身,讓你在職場上就業競爭力更高一些,可以選擇的範圍更廣。至於考研怎麼定目標,怎麼著手複習,比可以關注“考研君”,參考一些建議,報考考不考研,考研利與弊,考研如何定位等,都有。


球球泡泡


有的電視節目為了追求效果,硬生生把輿論給掰彎了…


我們姑且把名校的定義限定為985高校。全國一共34所985(一期),假設每所大學每年本科畢業5000人,假定有三分之一的人選擇在國內高校讀研,那麼一共也不過才6萬人左右。

研究生每年大概招生60萬人,假設一半的研究生是在985高校,那麼每年985高校招收的研究生也該有30萬人。也就是說,每年985高校畢業的所謂名校研究生只有不到1/5的人第一學歷才是來自名校。


那麼,剩下的4/5,將近24萬名校研究生,難道就不玩了嗎?顯然不是這樣的。

即使是高校和研究所這樣的單位,也不敢對引進的人才強行要求第一學歷過硬。我查過中科大引進的部分青年千人的資料,其中不乏普通高校本科,後來到國外讀研讀博最終走上巔峰的人生贏家。

其實,根本不用管這些事兒,他限制第一學歷,你只要有真才實學,你還不樂意去了呢…此地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嘛。


國之重器,大國上庠。感受大學文化,瞭望科技前沿,親歷一流徵程,敬請關注頭條號“上庠”。

上庠


首先,對於題主說的現在很多都看第一學歷,這樣的用人單位相對還是很少的。只是現在由於高校研究生的擴招,本科就學習比較好 (學校也很不錯),然後會繼續讀研,這樣其實造成了一種現象就是第一學歷是好大學的研究生很多。

而如果一個第一學歷是普通的高校的研究生和一個一直都是好學校的學生同時競爭,顯然或者說不得不用人單位拿第一學歷為標準為進行篩選。

再有,即使大家都看第一學歷,可是如果你不讀研連現在這份工作的門檻都夠不到。相信你讀研畢業之後找的工作和本科畢業時找的企業肯定是不同的,要求自然也不同。

最後,如果你是一個普通本科考到好大學的研究生,那麼只要你在面試中表現出來你的能力,你的學習態度,你的那種堅持,相信你的競爭力會很有優勢!

以上僅是個人經驗之談,如有不同看法歡迎互相討論交流!


小趣說大學


歧視第一學歷的情況確實經常存在,但是你要清楚一點,考上更好的學校,就業肯定不會比你本科差。

如果一個985學校某學院研究生生源大多都是普通一本或者好點的二本,那招聘企業就沒的挑了,雙985肯定找的比985小碩要強,但是985小碩找的也不差,起碼比普通一本和二本畢業時找到的工作強太多了。有的甚至比本科能找到的工作工資高一倍。

本科的時候明顯競爭壓力更大,因為本科不像研究生那樣,能獲得更多獎學金,項目經歷,科研經歷等,很多普通的本科生,在簡歷上幾乎只有幾個誰都能考的證書和基本信息,HR從簡歷上根本無法看出你這個人的能力,在普通的學校HR選人就看學習成績和學生家庭所在地,加上一個讓人懵逼的面試。

而讀研的過程因為每個學生參與到不同的科研方向,做的都是不同項目,還有很多科研成果,這樣HR如果需求這個方向的人,能很輕鬆的從簡歷中選出你,而且好學校來招聘的企業特別多,什麼企業都過來溜達一圈,可以更容易選擇出適合自己方向的企業。

如果本科就有本事找到心滿意足的工作,當然不用讀研,但是找不到合適的,甚至沒得選的時候,讀研是很不錯的選擇,可以緩衝兩年,讓自己更加個性化。

不要聽信那些說什麼考研的都是因為自己是廢物才考研的屁話,能考上好學校的研究生的學生,說明學習能力並不差,只不過在職業規劃上比不上本科時候的那些學霸而已,一旦找的適合自己生存的土壤,不再迷茫,過的不見得比那些本科找到好工作的人差。


邊走邊看的羊叔


關於第一學歷,確實有些單位喜歡985、211,也確實有單位注重第一學歷,但我覺得看這個問題要用發展的眼光看,不能僵化的看這個問題。就像我們的開國將領,有多少讀過軍校的,最後還不是把一群讀過軍校的國軍將領給打敗了。



第一學歷重要不重要,當然重要,因為學校和學校之間確實存在很大差異,這包括給你上課的老師、你周圍的同學、學校的環境、學校能提供的資源(圖書館裡的圖書資源、數據庫資源、各種學術報告的水平、接觸行業內頂尖人才、頂尖專家的機會),所以,因為各種因素的存在,四年下來,不同學校學生的總體水平差距確實很大。

但如果我們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這四年是過去成績的總結,研究生階段卻是未來三年的發展,到畢業時,普通學校進來的未必比211、985的差,雖然進來時基礎有差距,但關鍵是看這三年的努力,如果你通過三年的努力,不管是科研學術水平還是專業實踐能力,都得到很大提升,和其它同學差不多的話,那你們的就業機會雖然不會均等,但也不會差別太大。

身邊就有很多這種例子,有些師兄師姐就是雙非院校進的,結果畢業時不弱於任何一個本校畢業的,碩士階段和博士階段都有。

我們學校有兩個老師第一學歷是專科,現在一個是副教授,一個是教授,和他們一起進來的還在為副教授奮鬥!

換個角度,你越往上,你的第一學歷對你的影響越小,博士畢業進高校的時候看的是你碩士和博士學校,那這樣不是更應該進好一點的大學讀碩士和博士,而且,博士進高校安家費和科研啟動經費取決於你的論文數量和質量,取決於你研究生階段的努力,和第一學歷可沒關係。

再換個角度,你進名校讀研究生,即使競爭不過本校讀研的,是不是比讀你原來學校的研究生競爭力強多了。

所以,我們應該用運動的觀點看這個問題。


一葉知秋有仙則名


“歧視”才是我們每個人所追求的東西。這種歧視就是我通過奮鬥可以得到更好的東西,包括尊重,待遇等等。就是因為大家有不同,大家才會去奮鬥。中國最重要,最考驗人的考試非高考莫屬了,歧視也由此產生。

大家發現研究生考試難度比高考難度低得多。即使是研究生專業門類裡最難的學科臨床醫學西綜專碩也不比高考難,用人單位自然不傻,985.211的學生論考試能力自然比非名校的強了不止一點,而且大學四年接受的教育資源比普通學校強了不止一點,你是研究生導師,用人單位hr,你願意招收什麼樣的學生?你願意招收本碩985,還是本科來自普通'院校,甚至獨立院校,專科乃至自考本科,函授本科,然後讀研在985的學生呢?

但是反對明目張膽的第一學歷歧視是對的。其實國家層面也不承認這個第一學歷的東西,甚至是堅決反對的。但為什麼這麼甚行?因為用人單位的hr都不傻。這也證明了考上985的含金量。

那些來自普通院校的學生,獨立院校,專科院校和自考,函授的學生為什麼會覺得歧視,因為他們覺得自己辛苦花了一年甚至2年考上了985研究生,發現這些985的本科生要麼出國留學了,或本科畢業就簽了很好的offer,讀研基本保研,剩下少數學生複習二個月剛過國家線就被錄取。而自己還在受到歧視。這點在清華北大等名校其實更明顯。

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你們感到不公其實是和名校的學生做對比,如果你和你本科期間同學做對比呢?你們是不是進步了很多。所以,第一學歷歧視並不是我們放棄讀研的理由。而是你自己的人生需不需要讀研的問題,你做的每一點努力都將對你有人生起巨大的推動作用。加油!


醫學教育與專業選擇


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找準自己的定位,很重要。

☞ 這位題主這麼看待問題,過於悲觀了一點,要知道,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塊拼圖,我們要找準自己的位置。

雖然,現在的第一學歷很是風行,原因也很簡單,因為現在的大學生的供明顯大於求,雖然,社會用人單位,就不得不擴大網口,增高門檻,以此來篩選高質量的人才;


就是考研複試,一些名校都十分看重你的本科院校的檔次!

在這裡跟大家說一個HR的普遍認知:“你就讀的第一所學校,畢業了,那就是你的第一學歷;無論以後你是統招專升本,還是考研考上了,對,證書上寫的你的學歷是你再次提升的學歷,但是,在HR的眼中,你的第一學歷就是你最先讀的學校!”

就像世界五百強說,我們不看學歷,但是他們從來不去除了985和211之外的學校招聘。


☞ 先前我們說了,我們每個人是社會的拼圖,那麼既然有我的位置。

雖然,第一學歷是很重要,但是並不是說,所有企業都這麼看,能這麼看的企業,一定本身的體量就很大;

我不是說去應聘這樣的企業不好,但是人家不認這個學歷,我們還去找侮辱幹嘛,對不對!

退而求其次,社會是金字塔的形式構成的,退一步,居於沒有考研的學歷之上,這樣的企業也有很多,跟那些五百強是差點待遇和發展,但是,人在這個社會,找到最適合自己發育的土壤才是最重要的!



☞張雪峰老師就舉了二個現實中,鮮活的例子。

例子一:

一個內蒙古大學的大學生,他先前就是按照爸媽的希望,準備畢業就在自己家裡當個老師行了,張雪峰老師過去一頓演講,一番外面的世界的講演,那個同學選擇考研了!

事後,他再見到張雪峰老師的時候說,您改變了我的認知和我的人生,在沒見過到您時,我就想安穩的按照爸媽的希望過一生,但是他從張雪峰老師的話裡聽出了自己心裡的夢想!

然後他考研到了中國科技大學,現在在丹麥國家實驗室讀博士!


例子二:

一個張雪峰老師身邊的事情,一個哥們大學學的專業不咋地,就不願意學,然後畢業了就得了一個結業證,後來去了大西北電廠上班,覺得這樣的人生不能這樣過下去了!

然後,這個哥們考研到了華北電力大學,然後現在在國企上班,美美的差事,工程師!


☞所以說同學,不要那麼強求自己就非要第一學歷985和211!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你只要記住,這是一個選擇大於努力的時代,懂不懂!

找到自己的位置,拼圖才能鑲嵌進去,你才能發揮自己最大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