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稀土為什麼不開採?

用戶53275304654


稀土資源是一種價值極高的現代工業必備資源。主要應用於半導體,電子,高端技術領域。稀土也被稱為工業味精,它含有17種化學元素,是非常獨特的物質。它不僅對工業發展至關重要,從環保的角度講,牽涉面也很廣。如何有效的使用稀土和控制稀土,是涉及到長遠發展的戰略問題,必須謹慎考慮。美國是一個講究戰略的國家,雖然美國稀土已探明儲量很大,但潛在儲量可能更大,卻一直保持低調,跟白宮的長遠佈局有關。

先說說已探明稀土資源在世界上的大概分佈情況,中國佔30%,美國佔15%,俄羅斯等原蘇聯國家佔21%,澳大利亞佔7%,其他國家零散分佈資源佔27%。從這個情況看,似乎很值得驕傲,有人覺得好像我們多的不得了,就可以不放在心上。這種觀點大錯特錯,而且非常危險。

美國的稀土儲量很大,而且潛在儲量不可估計,不排除隱瞞部分儲量的可能。過去美國曾經發展過稀土產業,但後來停了。原因有三個,第一是稀土在開採時,有一定的風險,在提煉的過程中可能造成工作人員中毒的情況。美國人工成本高,價格因此居高不下。第二是開採稀土嚴重破壞環境,為了提取一噸有效的精礦,需要開挖1000-2000噸礦土。開挖過的地方都寸草不生,打破了自然環境的平衡。第三是美國稀土企業在國際競爭中失敗,紛紛破產,不得不購買其他國家的稀土。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白宮方面認為稀土存在戰略價值,能不挖儘量不挖。如果是一般資源,易於找到或者便於從其他國家購買,可以適當放鬆管理。而稀土涉及到高端武器和高端電子製造,未來的戰爭不可能離開這兩個領域。如果人類未來發生了軍事衝突,沒有稀土的國家只能高價從其他國家購買,就會陷入被動。美國希望其他國家都把資源賣光,然後只剩下它能無限制的製造高端武器,到時候地球就被美國永久領導了。畢竟這種資源不可再生,用完了就沒了,找誰都不管用。

總體來看,稀土資源需要嚴格管理和控制,美國在這方面表現得很有城府。近些年,國內也加強了稀土資源的管理。

玩過戰略遊戲《帝國時代》系列的網友最有感觸,一旦資源挖完了,就沒辦法了,除了被滅,就是大家誰也打不贏誰。遊戲裡可以用作弊密碼繼續獲取礦產資源,而實際生活中只能接受無奈的結局。因此稀土資源需要提前佈局,早做準備。


兵說


稀土元素包括鑭(La)與釔(Y)等17種元素,是現代工業不可或缺的關鍵性稀有金屬,被稱作“工業味精”。

中國是目前已探明儲量中,位居世界第一:中國稀土佔比30%;美國佔15%是世界第二,以俄羅斯為主導的獨聯體國家加起來佔22%,澳大利亞佔6%。

但"工業味精",畢竟只是味精。對於美國來說,能夠用紙印刷的美元去全球購買,它就不需要自己開採自家的資源。這是第一點。

其次,作為資源產品,美國進口稀土,比自己家開採還要便宜。

尤其是中國出口的稀土,曾經價格比較低廉。在最近幾年,國家對稀土產業進行整合之後,以及對稀土出口進行管控之後,情況才有好轉。

而美國如果國內要開採稀土,價格比進口也好貴很多。尤其是美國人工貴,美國工資高眾所周知。而開採稀土需要礦工,礦工這樣的工種,在美國是非常昂貴的。比較一下,還是進口比較划算。這是從現實經濟收益對比來考量的。

從環保角度來看,開採稀土得不償失。按照開採1噸稀土精礦(混合稀土氧化物總含量為90%)需要1000-2000噸礦土計算。這是一個很可怕的事兒,就是一二千噸的礦土,才能提煉一噸混合稀土氧化物總含量為90%的稀土精礦。稀土開發對環境的破壞非常嚴重,被開採完的稀土礦周圍已經不再生長植被。

所以美國不願意開採稀土,將這個資源留著後代子孫用。

但如果國際稀土價格太高,進口不合算,美國就會啟動國內稀土開採,抑制稀土價格暴漲。中國在2007年開始對稀土進行相關管控之後,國際稀土價格暴漲,美國就開始釋放國內產能。

就像美國不開採國內的石油一樣,如果覺得國際油價太高,美國就會放出風聲,要開採國內石油。能夠用美元購買國際廉價品,他們就用美元購買。如果這些商品國際價格讓美國覺得不值當,它就是通過釋放或者假裝釋放自己產能,遏制這些商品的價格。

說白了,這也是美國控制世界的一個手段。

但沒辦法,人家就是這麼任性。


波士財經


能源進口國到出口國

首先來說說美國能源問題,看過一個關於美國的紀錄片-《透視美國》,裡面美國超過一半的電還是煤炭發的,而美國懷俄明州有美國最大的煤礦,從上個世紀一直開採至今。為什麼呢?因為此地的煤的硫含量比美國其他地方要少,所以汙染相對就少一些。

說完煤再說一種清潔能源頁岩氣,美國的頁岩氣革命已經慢慢把美國從能源進口國變成了能源出口國,這也是為什麼和我們貿易戰的原因之一,要我們多買他們的天然氣。

為什麼不大規模開採稀土

美國不大規模開採稀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美國的環保政策非常嚴格,所以這也導致美國很多汙染型的企業倒閉。而美國稀土是開採的,只是規模遠遠沒有中國這麼大,因為大規模開採勢必造成環境破壞,所以是不被允許的。

而我們國家有些不良商家前些年趁著環保政策不嚴的時候,為了多賺錢就拼命的開採出口,而且價錢相對他們來說也不算太高,美國和其他國家當然樂意,所以美國不大規模開採稀土也照樣有東西可用,所以就沒必要大規模開採了。


美國並不是什麼資源都不開採,只是美國主要是一個資本輸出國,所以造成了大家的誤會。現在美國想要振興製造業,在環保的前題下資源加大開採並且有些輸出是勢不可擋的,而且為了提高就業率,富士康都被美國引進去了。

而我國隨著環保政策的逐步落實和越來越嚴格,再加上對稀土企業的整合和對資源開採的把控,我們出土的稀土少了,美國自然也會慢慢加大自己稀土的開採量。這個前題是以我們自己強大為基礎,才能有底氣這麼幹。


淡看天上月


美國不開採稀土,有多方面原因。首先,對稀有資源,美國一向是不主動開採,而是利用別國資源,待別國資源都枯竭了,再慢慢享受稀缺資源帶來的快感,並以此控制其他需要使用這些資源的國家。因為,憑藉其在世界上的經濟和霸權地位,是不愁別國不會向其供應這些稀缺資源的。就算價格高一點,按照美國的科技實力,也完全能夠承受。不能承受稀缺資源價格之重的,是那些科技實力不強、不具有核心技術的國家和企業。所以,美國不開發本國的稀土資源,也是一種策略,是對未來市場控制的需要。

其二,稀土開發對環境影響比較大。在美國,開發一處對環境汙染比較嚴重的資源,要想順利實施,難度是比較大的。除非這項資源其他國家無法提供,否則,美國政府也未必能夠“戰勝”民意,獲得開發權。所以,在用錢還能買到、還能解決的情況下,美國一定不會主動開發這些帶有汙染的資源和產品。

第三,這是美國的戰略安排。最典型的,就是石油。在前些年不斷在中東製造戰爭、控制中東石油命脈的情況下,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全球各國對環境的擔憂越來越強,環境保護意識越來越濃的情況下,美國在保持對中東等石油國家繼續高度控制的情況下,開始大量開發頁岩氣,以替代石油。一方面,可以減少對石油的進口,更加主動地把控市場;另一方面,可以減少石油帶來的對環境破壞的影響。所以,在稀土方面,採取的也是這樣的戰略。


譚浩俊


在去年一次公開場合中,美國國防部主管採購的副部長表示,美軍工業對中國稀土產生了嚴重依賴。但其實這是美國人真的在稀土問題上存在嚴重危機麼,其實這是其對內對外玩的一套連環把戲。小編就給大家說說這其中的來龍去脈。

稀有金屬中,有17種特殊的元素統稱為稀土,尤其鏑、銪、釔等5種稀土更是製造武器所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在美軍的現役武器中,稀土也確實起到了重大作用。

例如“愛國者”導彈的精確制導系統,就是在制導系統中加入了稀土元素用於電子束聚焦。M1系列主戰坦克之所以與敵方坦克對陣中大殺四方,也因為裝備了使用稀土元素生產的激光測距機以及夜視儀,主宰了白晝和夜間的戰場。甚至F-22在機體和發動機的製造中都大量採用了稀土元素,這才使得其能夠有強度和耐高溫性能來進行超音速巡航。大眾所熟知的“宙斯盾”雷達、光電瞄準系統、導彈的方向舵以及各種制導系統等大量武器設備都是廣泛的使用了稀土元素。

如此重要的稀土在中國處於什麼狀況呢?中國的稀土產量從1996年以來就開始急劇增加,特別是到了2009年,中國稀土的產量竟然佔了世界全年產量的97%,此後中國一直供應了全球稀土需求90%以上的份額。而中國的稀土儲量卻僅僅為全球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說,美國這些武器大量使用來自中國出口的稀土,所以才產生中國可以對其形成重大威脅的荒誕邏輯。讓人誤以為中國終於可以反過來對美國形成威脅了。但是細緻嚴謹的對此反推就發現事實並不如此。

美國軍方也曾經對其武器製造的供應鏈進行過調查,最終結論是美國武器對外依賴程度仍然是比較低的,處於風險可控的階段。所以強調稀土依賴中國這一說法其實是強化“中國威脅論”的又一舉動罷了。

恰恰相反,中國的稀土能源自身存在著巨大的危機。眾所周知,中國的稀土出口存在嚴重的濫採賤賣問題。2008年,中國稀土出口量最大時,價格最低跌到了20元人民幣一公斤。直到最近兩年中國出口稀土的價格才重新回到正常,達到了100多美元1公斤,可見中國的損失之大。

儘管如此目前的稀土價格依舊被低估了,有數據就顯示稀土要到每公斤1000美元以上才基本符合其巨大的價值。

另外,客觀來說中國的稀土出口對美國軍事工業而言是非常重要,但卻並非無可替代。首先美國本身有較為龐大的稀土儲存量,只不過美國已經將其做為戰略資源來保護,一直都沒有大規模開採。其次,美國還可向其他國家採購稀土來彌補缺口。像巴西和越南的稀土儲存量達到了2200萬噸,同時並列位居全球第二,而從這些國家採購稀土並不存在任何障礙。

所以,美國防部過度強調中國稀土的威脅論,對內是為了糊弄美國國會造成嚴峻事態索要更多防務費用,對外迷惑國際社會尤其是中國媒體輿論,所以我們自身更要保持高度冷靜,不要因此覺得就具備威脅美國的實力,更要調控資源出口為自己的能源安全做長久打算。


迷彩虎軍事


世界上最大的單一氟碳鈰礦是位於加利福尼亞的芒廷帕斯礦,全球第一稀土礦,該礦山於1949年勘探時被發現,稀土品位為5~10%REO,儲量達500萬噸之多。美國的獨居石開採也儲量較為豐富,代表是格林科夫斯普林斯礦。此外,北卡羅來納州、南卡羅來納州、佐治亞州、愛達荷州和蒙大拿州也有砂礦分佈,儲量也相當可觀。目前美國87家大型稀土礦依然在關閉狀態,包括全球最大的芒廷帕斯礦山,但是特朗普試圖重新開啟稀土開採。若美國87家礦山全部開工,可以滿足世界稀土礦280年的商業性需求。

去年,美國唯一仍在開採的稀土礦被中國財團收購,投資公司JHL Capital Group、QVT Financial和中國的樂山盛和稀土股份有限公司(Leshan Shenghe Rare Earth Shareholding Co.)競得芒廷山口稀土礦的控制權。當然如今還有很多不確定性,但是競標的時候這座露天礦正在面臨破產,成交價格2050萬美元,當然,中國財團獲得了這家快要破產稀土礦產品的利潤分成、分銷權利和一段時間的獨家銷售權,同時提供技術支持。

我表達的意思,不是說我們中國財團撿了便宜,實際上,不是美國不願意開採,而是開採所面對的環境成本和人工成本,以及需要新培育的技術和設備等產業對現階段的美國來說還是太高,相對於進口稀土的成本來說,沒有競爭優勢。所以在特朗普的關稅名單裡面,稀土依然赫然在列,有人很奇怪,我們想要制裁美國的時候,很多人都說不給他稀土,但是恰恰相反,美國如今這麼多座稀土礦無法開工,就是因為我們低價出售稀土。

所以,在稀土領域,和美國現階段的頁岩油技術的過去類似,當年中東的沙特老國王就想壓低油價,讓美國頁岩油在萌芽期就倒下,結果老國王沒了,策略也改變了。如今美國的頁岩油產量已經基本和沙特的產量持平了。在這種情況下,和伊朗、俄羅斯的關係,對於美國來說就不再那麼重要了。

我們要防止的,是讓美國重新開啟稀土產業,但是我們同時需要小心賤賣資源,從現狀看,我國稀土資源消耗有點過快,那麼怎麼辦呢?實際上需要我們進一步的對稀土資源精細化加工,提高出口的附加值,並且在國內注重國內稀有金屬的循環利用。別的辦法,暫時也沒有,拋磚引玉吧。


凱恩斯


美國有稀土為什麼不開發呢?其實就如同美國有豐富的石油(頁岩油)而不急於開發那樣,主要有三個因素:一是成本費用高,進口就可以節約大量資金。二是環保因素。開採稀土會大量破壞自然生態環境。三是戰略上考慮。自然資源是有限的,越開發就越少。擔心某些敵對國家會用獨有的自然資源作為綁架美國利益的武器,所以就儘量優先進口國外的自然資源。當哪一天國外的資源用盡以後,美國國內擁有的資源就獨步天下,可以用以號令其他國家向其輸誠。美國佬心裡太清楚了,鈔票是可以隨便印製的,而自然資源卻是用完就沒有了的。


顏二哥有言23


國人對於稀土問題有著很大的誤區。

美國為什麼不開採?

其一:開採所在地位置偏遠。運輸成本高

其二:人力成本貴。

中國的稀土靠的就是低價佔領了世界的市場,美國礦產都是私企開採,當年也是在開採中,只是中國稀土大量出現在國際市場時,美國開採商沒有任何價格優勢,也就是說自己開採的稀土比在國際市場採購還貴,而且這個價格差距是無法壓縮的。直接導致了美國開採企業倒閉了。

另外現在國人大部分在老撾還有緬甸開採稀土了。畢竟國內稀土資源還是管制的。

另外稀土的戰略意義真的沒有那麼大,只是國內提煉方面有個別元素提煉不出來,但是小日本跟歐美一些國家可以提煉出來,中國只能用很貴的價格買回來。



老實外來人


美國有非常多的稀土,只是據說。但是大家知道的是石油也非常多,只勘探不開採,他們還有最大的煤礦。美國東部阿拉巴契亞煤田。



他們只要開動印刷機多印一點美元,就把別的國家的勞動和資源都換了回去,他們自己國家資源都被保護起來,美帝國主義用一句老話來說居心叵測啊!


冷靜旁觀者


稀土雖然價值高,但是開採所造成的環境危害大,美國為了保護本國的自然環境,以及考慮到了未來發展,所以稀土以進口為主❕

美國有稀土為什麼不開採❔❕

一是為了資源儲備,在有經濟條件的前提下先用他國的,為後人保留資源❕

二、更重要的是美國對資源開採後的環境修復的要求相當高,若開採本國的資源再加上環境修復的費用,往往超過直接向別國進口稀土的費用❕



所以,美國有稀土不開採就是成本高,直接進口多省事❕

當前中國以佔世界30%的稀土儲量,供應著全球90%以上的需求❕


從長遠來看難以為繼,中國近年來已經加強了關於稀土開採與出口的規範和管理❕

稀土是戰略資源,加強管理、保衛稀土是必要的,但並非因此,此不開採或不用❕

加強管理,保衛稀土,實際上是為了更好地利用,有序開採,減少破壞環境,以保持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稀土的可持續開採❕

那麼,我們又該如何保衛稀土呢❔❕

一、從保護環境的角度出發:

開採稀土對環境破壞很大,如果持續濫採濫伐,不但中國稀土很快被開採一空,對環境的破壞也會給生態帶來巨大的災難❕

所以,從環保的角度出發,我國對稀土開採必須加強管理❕

二、拿到定價權角度出發:

在市場經濟遊戲規則下,最好的方式就是建立期貨市場;美國用美元石油奠定了對“工業血液”的定價權,中國完全可以用稀土和人民幣捆綁來獲得“工業黃金”的定價權❕

同時,通過這種定價權的獲得,中國還可以將這一戰略資源作為大國博弈的一種戰略工具,關鍵可發飆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