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月薪過10萬的人都從事什麼工作?

做個對沖


月薪過十萬,年薪就是120萬以上,首先這在我國絕對是高薪行列,如果刨去股權收益,那其實主要的可能性就以下幾種。


1.金融行業從業者

尤其以券商和投行為主,在廣大金融從業者中,並不是所有的工作都能有非常高的薪水,比如股份制銀行,雖然平均年薪也已經超過20萬,但也最多就是在全社會平均情況下收入較高。而投行和券商則不同,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高盛作為全球最負盛名的投行,其每年實習生入職便有超過10萬美元的年薪,也就是大概70萬人民幣的年薪,所以在高盛這種地方,月薪10萬以上的遍地走,但同時,高盛的錄取標準也非常嚴格,據悉2017年高盛僅僅通過了7個應屆生的面試。


2.地產行業從業者

這裡要說的地產行業,不僅僅指我們熟悉的商業住宅,在我國從事地產行業而言,較為穩定且收入高的,其實是地產項目的設計事務所。但是一線的設計事務所普遍也都是外資企業,以美國和歐洲的企業居多。一個大的項目的項目負責人,月收入超過10萬還是比較輕鬆的,當然接的項目得是“中國尊”那個級別的。

除此以外,頂級的工程造價、施工負責人等平均月薪很多也可以徘徊在10萬元左右,只不過很多是依靠項目獎金的,而非穩定月收入。


3.高新行業

近幾年比較火的人工智能、AI算法、仿生智能等,優秀的工程師年薪達到150萬的並不新鮮,當然他們普遍畢業於TOP5,有很多還具有更高學歷,智商出眾,邏輯過人。你可以說他們是趕在了風口上,但即便是風口,也不是普普通通的人都能被吹起來的。


4.企業高管

一般年薪120萬以上的高管(不算股權收益),怎麼也得是500強企業雄踞一方的諸侯或者總部的VP級以上了。除了金融、地產和IT行業,想要拿到120萬以上的年薪,實話說是真的非常不容易,實業型企業而言,一個外資的生產型企業,一個廠長或城市負責人普遍也就80-100萬的年薪。往往一個華北區甚至中華區的總經理才能達到年薪150-200萬。

而且這個標準一般還是行業內非常知名的公司才能達得到的,可想而知,在實業型企業中,年薪過百萬的比例是低之又低,很可能不足1%。


5.私營業主

這就是典型的降維打擊了,一個打工者,即便忙到飛起,整天全球各地飛行辦公,想要拿到120萬年薪都不容易。但是一個私營業主,很可能把我一個機遇,全年的營收都不止這個數,我們常常看到新聞,一個賣煎餅的大叔大媽月入都是3-5萬,一年都是40-60萬的收入。所以對很多私營業主來說,只要有腦子,有路子,再幸運一些,年收入120萬並不困難。當然他們拿的不能算是月薪,但月收入能達到10萬的,他們肯定才是最高佔比的那一群人。


6.各種頂尖事務所及廣告公關公司

頂尖的律師事務所、頂尖的會計師事務所、頂尖的諮詢公司、頂尖的廣告公司、頂尖的公關公司。這幾類公司,知名的比如諮詢公司麥肯錫、埃森哲,會計師事務所比如普華永道、德勤,頂尖的廣告公司,廣告公司比如奧姆尼康、博報堂,公關公司比如奧美、羅德等等。這些企業中,月薪10萬的人比例也是較高的,尤其是律所、諮詢和會計師事務所,普遍比例超過8%。

廣告和公關公司略低,但月薪過10萬的比例一般也在3%-5%左右。


未泯雙瞳


大千世界,萬物生長。而人類作為世界的主宰,也是千差萬別。在現在這個社會上,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無論是外貌還是各方面的能力都存在差異。這也導致了他們的社會分工的不同。工資薪酬存在著差異,並且差距也非常之大。作為一個普通人,我非常好奇現在月薪過10萬的人都從事什麼工作。

一、互聯網公司高管。

大家都知道我國的三大互聯網公司,百度、阿里巴巴、騰訊,是當代發展特別好的公司。作為這些互聯網公司的高管,月薪都是過10萬的。馬雲,在今年的富豪榜上成為了華人首富,而馬化騰緊隨其後。可想而知,在這三大互聯網公司工作,特別是高管,月薪過10萬都是不稀奇的。

二、房地產行業。

房地產一直以來都是大家熱議的一個話題。其實現在從事房地產行業的收入都是非常高的。從現在房地產的市場行情上看,我國目前的房價還是處於上漲的趨勢。那麼,如果你是一個項目的負責人,月薪過10萬,是正常的。如果作為營銷員的話,業績好的話,10萬也不在話下。

三、高新行業。

社會需要不斷的發展,更需要不斷地創新。從事高新技術工作的人員,其月薪也是可以過十萬的。一個高新技術產品的成熟發展,將帶來豐厚的利潤。 如果是這個高新技術產品的骨幹員工,收入肯定不低。

總之,所有月薪過10萬的人,一定是那些知名公司高層管理人員、技能水平一流的人才、還有就是房地產投資以及從事金融投資工作的人。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能夠擁有一筆很大的財富,但是現實中有工資上萬的人,也有工資一千多的人,差距真的很大。作為年輕人一定要努力學習,爭取縮小差距。

你覺得有道理嗎?

我是職場達人“萍行職場”,感謝你的關注,升職加薪有套路!


萍行職場


月薪10萬應該是中等規模以上公司高管級別的人吧。



比如新東方的聯合創始人,後來真格基金的創始人徐小平,他曾經在一次演講中透露過自己離開新東方之前,月薪就是10萬塊,年薪120萬。

當時新東方應該已經是準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了。

另外,還有一個參考,2017年房地產公司融創,其創始人是孫宏斌,他的兒子孫喆一成為了融創董事會成員,他的年薪就是120萬元,月均10萬。不過他是富二代,這個就沒得說了。

其實許多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就是年薪120萬元。

再比如,曾經有報道說籃球運動員可蘭白克的年薪就是120萬,他還是球隊的主力球員。當然他除了球隊的收入外,應該還有代言收入吧。

可見月入10萬元的人,都是該行業的精英分子。所謂360行,行行出狀元,其實無論做什麼工作,都有可能月入10萬,關鍵還是看我們有沒有成為這個行業頂尖的人才。

PS:富二代就另說了。


CEO來信


能夠達月薪入過10萬的都是這些人物。

管理層

首先我們強調的一定是大公司,因為小公司只有頂層的管理成員,可能會達到這個收入。


上面的這張圖片,是華為工資結構圖。階層越高,收入越高,並且在大公司,這些中高層,還是持有很大一部分,公司的股票。



最近華為招收的應屆本科生,一線城市起薪在6000元,研究生在8000元,調薪後,本科生 薪水將在8000-9000.元;研究生調高至10000元左右。


這種情況,在大公司,體現得更加明顯,所以想要達到月收入10萬必須是中高管理層的!

再給大家看一張阿里的工資圖






所以,一個月薪10萬的人,一定是工資+股票的形式,才能達得到的!想要收入過10萬一個月,他必須是高底薪+高提成的管理

看看美國高管收入與我國的高管收入差距



企業家

企業家,月收入絕對遠不止10萬

先看看看看馬雲的企業吧!一個市值3700多億的公司!他的月收入難道只會有10萬麼?!





看下雷軍的企業



看下王石創立的萬科





總結

月收入10萬的,要麼是頂尖的企業家,要麼就是頂尖的行業人才。錢一定是對得起他的價值!

想要月收入到10萬,還是努力成為行業頂尖,或者選擇創業(創業成功且有一定規模才行)。只要你成為了這兩種人,你也可以月收入10萬!


飛在天上的大螳螂


作為資深HR,首先糾正你的提問,月薪過10萬的人,應該準確地說是平均月收入10萬。因為高收入主要靠績效獎金和期權分紅收入,低收入者才是靠月薪。再說,即使要定月薪10萬,也是不合適的,因為聰明的HR不會這樣發,因為這樣按月薪發,個人所得稅太高了,總收入要放在年底發,按照稅法,有一次平攤到十二個月後納稅的機會。

根據薪酬機制,把月薪定在10萬的很少見,但平均月收入10萬的人很多。既有固定的年薪制,也有彈性的獎金、提成、股票、分紅、期權、年金等收入形式。

一是民企、私企、外企的骨幹中層和高管。月薪10萬合年薪百萬(120萬),不少企業的高層都可以達到這個百萬級別的,有一些互聯網、高科技、金融、貿易、醫藥、銷售等先進企業,也有中層骨幹可以達到百萬年薪。比如,阿里華為等互聯網高科技企業的骨幹中層業務總監,年薪百萬不是夢。比如,一些創業板中小新興企業高層,年薪百萬是一個標配。

二是國企的高層和海外人員。國企是限薪的,但是許多老牌國企的高層也達到了年薪百萬。在金融、投資、貿易、銀行、科技等行業的國企,個別高層年薪可達到數百萬,比如證券公司高層。但是,許多人忽略了一個很大的群體,就是外派海外的骨幹中層也是可以達到年薪百萬的。比如,一些國企外派到中東等危險地區,外派到美國新加坡等高收入高消費的地方,一些骨幹中層的年薪是百萬以上的,當然這裡面有相當一部分是屬地補貼(如租房補貼)。

三是銷售類崗位。有些銷售類崗位,執行無上限提成制度,甚至銷售額越大提成比例越大。比如,有的房產中介,好的月份,每月提成就超過百萬。還有些國際貿易人員,比如,做石油黃金期紙貨的,玩石油紙貨的交易員,年入百萬也不奇怪。還有一些醫藥銷售代表,這個就不展開說了,這些群體不是一般老百姓能做的。

四是技術專家。目前,阿里華為百度等互聯網高科技企業招聘雲計算、人工智能專業人才,起薪就達到三四十萬,工作幾年後,年薪百萬也不是一個奇怪的事。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有了金剛鑽就要賺百萬。人家就值這個價格,你不給,別的企業就搶走了。

五是自媒體人、作家、畫家等靠才華吃飯的人。有的自媒體人都是兼職的,工資不高,業餘時間玩自媒體,玩的好的年收入過百萬不是不可能。還有網絡作家,白天是小職員,晚上就是大作家。還有能畫畫的,能設計的,聲音好聽的,知識變現的,等等。這個年代,有本事的人都在撈錢,年薪百萬的人,其實就在你身邊。

總之,年入百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些創業者、企業家、經營業主,還有職業投資者、專業炒股的、做投機生意的,等等,他們的收入不可估量,但不能以月薪來計算。作為普通人,要想達到年入百萬,還是要靠能力收入和投資收入雙驅動,從年輕時就要樹立理財理念,做時間的朋友,做複利的朋友,也許你中年之後,可以讓你的財富滾動增長到百萬。


職場火鍋


說到月薪十萬,估計是所有職場人的夢想了,畢竟誰都不會嫌錢多。但要達到月薪十萬的階段,就要思考一個問題,在什麼樣行業幹?幹什麼樣崗位?跟什麼樣老闆了。


思考好這個就相當於領先別人一步。


有潛質的行業

我們現在很多普遍能看到的行業都已經成熟了,比如最近前段時間共享單車,最早也是有潛質的行業,到現在市場趨向飽和成熟了。

進入成熟的行業,發展空間也不大,要做到很前端,需要分出很大的努力。

而要看準有潛質的行業,首先要經常看新聞,看什麼行業比較收到吹捧,可以試著瞭解下。因為能讓人吹捧的行業,就會潛藏著一定的機會,看你能不能抓住。

就像我最早接觸區塊鏈就是比特幣,當時比特幣就2000RMB一個,而現在比特幣漲得嚇死人。

所以看準新興行業,總比在已有行業賺錢,更有前途。


公司核心崗位

從這裡我們就知道核心崗位就是負責公司主要業務的,身為公司主要業務負責人,你可以掌握到第一手行業信息。

身在核心崗位的員工,很多老闆都會很器重,會把最好的資源用在你的身上。比如我在上夜大本科的時候,有些同學就是公司報銷學費的。只有在核心崗位的員工,領導才會報銷。

還有是之前線下培訓課的時候,我有一個同學他去報名2000多塊錢,也是單位報銷學費+機票+酒店住宿。

只要你能做到公司的核心崗位或者主要業務崗位上,你就能領先別人一步,


深謀遠慮的老闆

絕大部分的老闆都是想著如何賺錢,而少部分的有遠見的老闆就是想著讓大家都賺錢。我的第二份工作,老闆就是想著賺小錢,公司裡包裝的廢品賣出去了,也需要鑽進老闆口袋裡。

然後是有遠見的老闆會大家持公司的股份,這種老闆是少之又少,同時跟這種老闆打工,你就是和企業綁在一起發展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最後要選擇什麼樣的老闆是要看他的眼光是看當前小利,還是看長遠利益。


總言而之要成為月薪十萬的打工仔,需要是能力+眼光才能有機會獲得這樣高的工資。


職場人一談


這個題目稍微有些語病:其實咱們國家嚴格意義上沒有月薪10萬的人。

題目提到“月薪”就是按月發放的薪水,指的是打工族出賣腦力體力換回的收入,一般低收入著按月薪發放,高收入者按年薪制走。題主這種月薪10萬的,一般年薪要150-200萬以上了。在我國年薪百萬那絕對是高管了,而且不是一般的高管,是超級高管!這可能和大家的印象差很多,這裡說一下!

一、

1.阿里、華為這樣的明星企業,薪水都是公開的。以阿里為例,說P8級別就年薪百萬,但P8員工的月薪也就3-4萬,其餘的都是股票、年終獎之類的。月薪能發10萬的沒有P11以上那是不可能的。這說的是超級明星民營企業。

2.中石油、中石化這樣的央企,現在限薪!老大的收入一般是年薪不超過80萬,所以央企國企員工裡不可能有月薪10萬以上的。

3.金融圈和房地產圈。券商、投資銀行等。全看市場好不好,他們是高獎金低工資,月薪較低年終獎可以很高。月薪10萬那也都是總裁副總裁才有的。

二、給大家普及點基本的常識

1.在中國年收入100萬以上的人是極少極少的,不到百分之一!這就是個基本現實。

2. 年收入100萬以上的人,很快就能200萬以上,1000萬以上。這就是馬太效應。所以,年收入100萬以上的人數可能和年收入500萬以上的差距不大!

3.年收入100萬以上的以老闆和明星居多。打工者很少,其實純粹職業經理人年薪100萬的也是少數,極少數!因為,中國特別不能接收純粹職業經理人。

三、所以呢?

1.要想收入提升,得注意往老闆轉型才可以呢!

2.在中國,小公司老闆一年掙個100萬也是輕鬆的。

就這樣吧!


博士君


作為資深HR,首先糾正你的提問,月薪過10萬的人,應該準確地說是平均月收入10萬。因為高收入主要靠績效獎金和期權分紅收入,低收入者才是靠月薪。再說,即使要定月薪10萬,也是不合適的,因為聰明的HR不會這樣發,因為這樣按月薪發,個人所得稅太高了,總收入要放在年底發,按照稅法,有一次平攤到十二個月後納稅的機會。

根據薪酬機制,把月薪定在10萬的很少見,但平均月收入10萬的人很多。既有固定的年薪制,也有彈性的獎金、提成、股票、分紅、期權、年金等收入形式。


海哥教創業


高薪崗位背後徐婭付出的代價大

很多夥伴只看到了別人在拿高薪工資,卻沒有看到別人在這個高薪背後付出的努力有時候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住的,因為職位越高,責任越大,執業風險等級就越高,所謂“高處不勝寒”,工資是對工作高風險的標誌,所以當我們羨慕別人高薪10W時,可能是我們看不見的努力與汗水。

人生需腳踏實地,不要好高騖遠

如果今天我們普通的小夥伴收入不高,就不要奢望自己通過什麼合法渠道讓自己一夜暴富,能夠達到別人的高薪,因為薪水的增長是與自己辛勞的付出分不開的,薪水高低也間接的評價了一個人的社會職場價值,如果你對自己目前的薪水不滿意,那就從仙子啊開始努力向上,腳踏實地擼起袖子加油幹!

現在薪酬的高低,並不能完全決定你未來的職場價值和薪水

我想,就連馬雲自己都可能無法想到,當初自己創辦的阿里巴巴現在市值,我想不單時馬雲,所有人都時如此,所以人的潛能時無限大,只是我們是現在找對方法把潛力挖掘出來呢,還是讓自己的潛能自然醒的問題。很多夥伴渴望早點出人頭地,早點能夠成為優秀的職業經理人,可是光想是源遠不夠的,只有我們在表決心後堅持刻苦的訓練,找到可以幫助你快速激活潛力的導師,幫你設定刻意練習的計劃,並向自己奮鬥的目標去做,這樣才可能實現自己想要的一切!


職場戰鬥力


金融行業。目前從事量化交易工作一個月十萬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