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名外國領導人將赴華參會,美國卻說…

【觀察者網訊】

近40位外國領導人、上百個國家代表確認參加的論壇,美國卻“開起了倒車”。今天(3日),外交部發言人回應美方表態時強調,我們有信心辦好此次論壇,也期待同各方一道,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取得更多實實在在的成果,造福各國人民。

據路透社4月3日報道,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週二(2日)回應記者提問時稱,美國不會派遣高級別官員赴華出席本月舉行的第二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

該發言人還藉機詆譭“一帶一路”,聲稱“多次呼籲中國解決這些‘擔憂’。”

與兩年前相比,美國的這一做法堪稱“開倒車”。

2017年,美國總統特別助理、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高級主任波廷傑(Matt Pottinger)曾率團出席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在分組討論期間,波廷傑肯定中國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經濟聯通的目標,並分享美國在全球進行基建的經驗。

他還推銷說,美國公司有在全球開展基礎設施建設的長期經驗,已準備好參與到“一帶一路”的項目之中。美國駐華大使館和美國企業共同成立了“美國一帶一路工作小組”,作為協調中美基建合作的平臺。

40名外国领导人将赴华参会,美国却说…

波廷傑在高峰論壇上 圖自《南華早報》

當時,美國《紐約時報》在解讀這一信號時稱,特朗普政府正加大參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力度。

報道還披露,按最初計劃,特朗普政府曾擬派當時即將上任的美國駐華大使特里·布蘭斯塔德之子、美國商務部官員埃裡克·布蘭斯塔德出席論壇。後來,特朗普才決定改派波廷傑率團參會。這表明,白宮通過派出高級官員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以增進兩國關係。

與美國的“倒退”不同,路透社注意到,中方官員近日透露,近40名外國領導人將出席此次峰會,包括俄羅斯總統普京、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和柬埔寨首相洪森在內的外國領導人已證實,他們將赴華參會。

確實,據新華網此前報道,3月29日,負責高峰論壇籌備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向媒體介紹道,目前已有包括近40位外方領導人在內的上百個國家代表確認與會。作為東道國,我們期待各方在高峰論壇期間共同總結合作進展,規劃合作藍圖,推動“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進一步走深走實、行穩致遠。

至於美國所謂的“擔憂”,楊潔篪也回應指出,我們也注意到,國際上有些關於“一帶一路”倡議的不同聲音,認為這是中國的地緣政治工具、可能給有關國家制造債務陷阱等。這顯然是對“一帶一路”倡議缺乏客觀、公正認識,屬於誤解、誤判甚至是偏見。

楊潔篪提醒道,對於所謂“債務陷阱論”,當事方最有發言權。事實是,很多參與並受益於“一帶一路”倡議的沿線國家政府、企業和民眾都已經站出來說話,用事實和數據公開闢謠。

事實上,一些西方國家已經開始脫離美國影響,作出自己的決定。上月,意大利就成為了首個簽署“一帶一路”倡議諒解備忘錄的G7國家。該國官員甚至透露,“還有兩個G7國家想加入,但我不能說。”

同時,德國總理默克爾也表示,德方希望深化數字化時代的德中經貿關係,願積極參加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而英媒也提醒身陷“脫歐”僵局的英國,學學意大利,在一帶一路問題上自己做主。

4月3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耿爽回應美國方面最新表態時表示,我在媒體上看到這個情況,如果這是美方的決定似乎更應該向美方詢問。

他強調,我能告訴你的是,“一帶一路”是一個開放、包容、透明的倡議,我們一向歡迎志同道合的國家來參與共建“一帶一路”,來共商、共建、共享,實現合作共贏。至於提到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作為東道國,我們有信心辦好此次論壇,也期待同各方一道,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取得更多實實在在的成果,造福各國人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