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最著名的手槍都有哪些?

獨行者老黃


說到二戰時期手槍不得不提到中國軍隊裝備C-96半自動駁殼槍,這一款在歐洲不吃香的武器在中國混得可謂是如魚得水,因為在中國嚴重缺乏半自動和自動武器,在近戰的時候面對只有栓動式步槍的敵人,半自動的單兵手持武器可以說是非常厲害的,而且它使用的是7.62×25毫米的彈藥,威力比一般的手槍彈威力要大,所以深受中國基層官兵的喜愛,所以李雲龍就連楚雲飛送給的勃朗寧手槍都不用而喜歡用駁殼槍。



而在吃雞遊戲裡的P1911的原型是美國的M1911勃朗寧自動手槍,從1911年一直用到1985年,是到現在美軍用得最久的一款手槍,而且它和其他手槍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它使用的是.45英寸(11.43毫米),賦予了它無與倫比的殺傷力,和遊戲裡的殺傷力不同,因為在現實中擊倒一個人只需要一顆子彈就夠了,而美軍也用它在太平洋戰爭中拿它和日本人拼刺刀,當鬼子哇哇大叫的衝過來時,直接拿手槍在相距5米左右時開槍放倒,所以有手槍近距防衛誰TM和你拼刺刀啊。


被譽為“手槍中的貴族”德國的魯格P08手槍,這款槍製作精良而且工藝繁雜製造難度高,零件也多,導致成本偏高。但是它卻是德國軍官的最高象徵,所以盟軍都很喜歡繳獲這把槍,而且日本的南部14式手槍就是防止這把槍,但是優點沒學到缺點到是一大堆。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談到二戰,且又是著名的手槍,那必然就是各個大國軍隊裝備的制式手槍了,生產數量和裝備數量都比較大,這樣才能稱得上“著名”二字。

第一種,M1911

這是美國軍隊在二戰期間大量裝備的半自動制式手槍,由著名槍械大師勃朗寧設計的,0.45口徑(11.25mm),七發彈匣供彈,火力猛,重量輕,質量可靠穩定。不僅在二戰期間裝備美軍,還一直持續到八十年代,堪稱是美軍中裝備歷史最為悠久的槍械,直到被伯萊塔92F替代為止。

第二種、P08手槍

這是德國在一戰之前就開始由毛瑟公司大批量生產和裝備陸軍的制式手槍,9mm或者7.62mm兩種口徑,配置8發容量彈匣,少量型號可以配置32發彈鼓,使用槍管短後坐肘節式閉鎖槍機,二戰爆發之前就已經大量裝備德國陸軍。不過該型號手槍於1940年停產,但是在軍隊中保有量很高。

第三種,瓦爾特P38手槍

這是德國瓦爾特公司研發的一款半自動手槍,採用9mm口徑彈藥,彈匣容量8發,戰爭期間生產量達到百萬支,主要用來替換原先的魯格P08手槍。

第四種,毛瑟C96自動手槍

這就是在國內抗日戰場上大名鼎鼎的盒子炮,毛瑟公司在1896年研發生產,7.63mm口徑,一般配置10發彈倉供彈,由槍機上方使用彈橋裝填。在德國國內不受待見,但是在東方戰場卻大受歡迎,為此德國毛瑟公司還專門配發了20發彈匣,這樣就造就了這款槍械的另外一個東方綽號“二十響”。

第五種、納甘M1895型左輪手槍

這是比利時納甘兄弟為沙俄時期俄國軍隊定製研發的一款左輪手槍,7.62mm口徑,50米有效射程。蘇聯成立之後一直沿用這款槍械,大量裝備蘇軍各個單位,尤其是基層指揮官。

第六種、TT-33型手槍

這是蘇聯紅軍在二戰起降大量裝備的半自動手槍,8發彈匣供彈,50米射程,由槍械大師託卡列夫設計,主要裝備紅軍基層指揮官,以替換原來的納甘M1895型左輪手槍。

這個問題呢就回答到這裡吧。

想了解更多軍事、航空知識,請關注“老鷹航空”;

老鷹航空堅持原創回答,不做任何文字性抄襲;回答中引用的部分圖片素材來自互聯網,如侵則刪;他人請勿抄襲,發現必舉報。


老鷹航空


毛瑟C96自動手槍,俗稱盒子炮,20響,1896年由德國毛瑟兵工廠定型生產,7.63mm,10發彈倉,毛瑟兵工廠向中國出口70萬支毛瑟C96,並且配置了20發彈匣的改進款,因此成為了抗日名槍。

勃朗寧品牌手槍以性能卓越聞名世界,在各國軍隊使用廣泛,素有槍械工匠總彙的比利時FN兵工廠與勃朗寧合作,工藝精湛,優秀的性能風靡世界,堪稱精品。

“一槍”是指勃朗寧M1900,該槍握把上面有一小手槍的圖案,因次被稱為“槍牌擼子”。1909年,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就是被M1900手槍刺殺。

二馬是指美國柯爾特M1903型手槍,因為該槍握把上有一匹小馬的標記,因此被稱為”馬牌擼子”。雖然是勃朗寧設計,但是柯爾特公司買斷專利,所以稱柯爾特M1903型手槍。

三花口,是指勃朗寧M1910型手槍,因為該槍槍口上一圈滾花,所以稱為“花口擼子”。

四蛇,德國SAUER38H,7.65mm口徑,因為槍握把上面有蛇型標記,也被成為“蛇牌擼子”。

柯爾特M1911手槍,因其口徑11.43mm,在當時世界上手槍口徑最大,被戲稱為“大眼擼子”,許多電影裡面可以看到,是一款經典的百年老槍。










一顆小白楊188818128


美帝:M1911/A1 大眼擼子 口徑即是正義,現代自動手槍之父勃朗寧作品。槍管短後座原理早期巔峰之作,沒什麼是一發.45ACP撂不倒的。如果有,那就再來一發。

德國:瓦爾特P38替代了魯格P08這種太貴太嬌太複雜的藝術品,世界上最早用上單雙聯動發射機構的手槍,上膛後的手動保險也很安全,這很德國。

毛子:託卡列夫TT30/33,美帝M1911結構+德棍7.63x25mm盒子炮子彈的混合體。五四手槍他爹,科技樹點在了穿透力上的軍用手槍,該簡化的都簡化了,手槍要這麼多保險裝置幹啥。爆兵才是王道,衝啊 達瓦里氏

腐國:對轉輪的蜜汁偏好,韋伯利轉輪+山寨韋伯利的恩菲爾德No.2轉輪。反正打仗時候手槍就是聽個響,性能就這麼回事兒,但至少可靠性是不錯的。

本子:南部十四,長得一副魯格樣,結構原理卻完全不同。二戰軍用手槍裡動能墊底,擊針還容易斷,瞎火走火看心情。


瘋狗的輕武


在現在軍事武器中隨著技術的提高,手槍的性能和質量都有很大提升,但是在二戰時期手槍的發展卻是最快的,這裡給大家列舉三把我覺得很棒的手槍。

蘇聯TT手槍

蘇聯tt是由槍械設計師費約道爾設計的,在圖拉兵工廠生產的一種半自動手槍,在1930年被蘇聯採用,成為了蘇聯的軍用制式手槍,又被稱為託卡列夫手槍,現在已經被淘汰了。


M1911手槍

1911是在1911年生產的45ACP口徑半自動手槍,是美國人約翰勃朗寧設計,在推出後立即就成為美國的制式手槍並且一直維持高達74年的使用歷史,1911曾經是美軍在戰場上常見的武器,經歷一戰,二戰,朝鮮戰爭,越戰,以及波斯灣戰爭在當時服役期間總共生產了約270萬吧1911這也是裡有史以來產量最多的自動手槍。

英國韋伯利左輪手槍

這是二戰中英國以及英聯邦國家廣泛裝備的左輪手槍,在當時這把左輪手槍的射擊距離和精度非常的幫,也是當時許多軍界人士認為有史以來最好用的軍用左輪手槍

不知道各位還有沒有其他知道的更棒的手槍型號,可以在底下和我評論分享一下哦


黑鷹電影


能不能買到?多錢?


15157981020


美:M1911 德:魯格P08,瓦爾特P38


漢斯的利爪


都記不得具體名字和型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