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洲


中國歷史上又很多英年早逝的奇才,他們的經歷讓人扼腕嘆息。最值得我們記住的是,為共和國英勇獻身的革命烈士們。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央軍委評定出為共和國開創做出卓越貢獻的36位軍事家,他們分別是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鄧小平、彭德懷、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楊尚昆、李先念、粟裕、徐海東、黃克誠、陳賡、譚政、蕭勁光、張雲逸、羅瑞卿、王樹聲、許光達、葉挺,許繼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左權、彭雪楓、羅炳輝、林彪、黃公略、方誌敏、劉志丹。

這36位軍事家中,有25位在新中國成立後擔任重要職務,包含5位國家領導人,10位元帥、10位大將,另外11人,則是為革命先出了生命。這11位為革命獻身的傑出軍事家,十分讓人惋惜的。聽我給你盤點一下:

1,葉挺。

葉挺,畢業於保定軍校,曾是孫中山先生的警衛營營長,和薛嶽、張發奎並稱為“粵軍三劍客”。國民革命北伐戰爭中,葉挺受黨中央之託,建立我黨領導的軍隊,擔任第四軍獨立團團長,參與了汀泗橋和賀勝橋兩場血戰,為第四軍贏得“鐵軍”稱號。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爆發,葉挺當時擔任第十一軍軍長,擔任南昌起義前敵總指揮。南昌起義南下失敗後,1927年12月葉挺和張太雷在廣州再次發動起義,葉挺擔任工農紅軍總司令。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葉挺回國擔任了新四軍第一任軍長,被授予中將軍銜。1941年,葉挺帶領新四軍軍部在皖南遭遇第三戰區重兵圍攻,葉挺兵敗後被囚禁起來。抗戰勝利後,重慶談判期間葉挺獲得自由,可是返回延安飛機失事,葉挺去世,當時年僅50歲。

2,許繼慎

許繼慎是安徽六安人,畢業於黃埔一期,在國民革命北伐中擔任葉挺獨立團隊長、營長和團參謀長。1930年,許繼慎受命前往鄂豫皖蘇區,擔任紅1軍軍長,當時副軍長是徐向前元帥。在許繼慎的領導和指揮下,紅1軍從2300人發展到5000多人,屢戰屢勝。

1931年,紅1軍的創始人之一許繼慎在河南省光山縣白雀園被殺,年僅30歲。

3,蔡申熙。

蔡申熙,湖南醴陵人,黃埔一期畢業,北伐戰爭中先到擔任了第四軍(葉挺部)營長、第20軍(賀龍部)團長,先後參加了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1930年,蔡申熙受命在湘贛邊開展武裝鬥爭,創建了紅15軍,擔任軍長。紅15軍和紅1軍合併為紅4軍,蔡申熙擔任第十師師長。後來又擔任紅25軍軍長。

鄂豫皖蘇區第四次反圍剿鬥爭中,紅軍主力遭遇國軍兩個師,敵眾我寡,蔡申熙頑強抗擊敵人,腹部中彈躺在擔架上繼續作戰,最後壯烈犧牲,年僅26歲。

4,段德昌

段德昌生於湖南南縣南洲鎮火箭村,黃埔四期畢業,曾擔任賀龍所部20軍三師二團黨代表。段德昌和周逸群、賀龍一起創建了湘鄂西根據地,擔任鄂西遊擊總隊參謀長、獨立師師長。1930年紅6軍成立,段德昌擔任副軍長兼一縱司令(軍長是曠繼勳),作戰失利後,段德昌重整旗鼓,建立新六軍,任軍長。紅二軍團改為紅三軍時,段德昌擔任紅9師師長,曾在第三次反圍剿中殲敵1萬繳槍1萬,有常勝將軍的美譽。

段德昌曾介紹國軍湖南獨立第5師第1團團長彭德懷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段德昌的影響下,彭德懷發動評獎運動,建立了紅五軍,並且把這支隊伍帶上了井岡山。

1933年,黃埔四期高材生、毛主席的得意弟子、彭德懷的入黨介紹人、賀龍帳下的第一名將段德昌將軍在湖北巴東縣金果坪江家村被殺,年僅29歲。1952年,新中國給段德昌頒佈了第一號烈士證。

5,曾中生

曾中生,湖南資興人,黃埔四期畢業,曾在蘇聯中山大學學習。在紅軍時期歷任軍委參謀科科長、中央軍委委員、中共南京市委書記、中共鄂豫皖特委書記兼軍委主席、紅四軍政委、西北軍事委員會參謀長。曾中生還是紅軍中軍事論著較多的軍事家,曾寫有《與川軍作戰要點》、《游擊戰爭要訣》、《與“剿赤軍”作戰要訣》等多篇軍事著作。

1935年 8月,中央紅軍和川陝紅軍會師不久後,在四川西北部的卓克基,曾中生秘密殺害,年僅35歲。

6,左權

左權,湖南醴陵人,曾在廣州陸軍講武學校、黃埔軍校、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軍事。曾任紅12軍軍長,紅15軍政委,紅1軍團參謀長,抗日戰爭中,左權擔任八路軍副參謀長,是八路軍設在晉東南麻田總部的主要領導人。百團大戰中,左權壯烈犧牲,年僅37歲。

7,彭雪楓

彭雪楓,河南南陽人,南開中學畢業,紅軍中曾任紅三軍團四師政委,十三團團長。抗日戰爭中,彭雪楓擔任新四軍六支隊司令,皖南事變後擔任新四軍第四師師長,1944年,新四軍第四師在彭雪楓帶領下收復了河南江蘇的8個縣,戰鬥中不幸中彈犧牲,年僅37歲。

8,羅炳輝

羅炳輝是雲南彝良人,在紅軍中歷任團長、旅長、第六軍第二縱隊長、第十二軍和第二十二軍軍長等職。抗日戰爭中擔任新四軍第五支隊司令員。1946年,羅炳輝因病去世,年僅49歲。

《浴血羅霄》中從奴隸到將軍的主角,就是根據羅炳輝將軍真實事蹟改編而成的。

9,黃公略

黃公略,湖南湘鄉人,黃埔四期畢業,曾任曾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副軍長、第三軍軍長。在平江起義創建紅五軍的活動中,黃公略是彭德懷的主要助手。在井岡山,黃公略與林彪、伍中豪被稱為井岡山三驍將。

1931年9月15日 ,黃公略在吉安東固六渡坳戰死,年僅33歲。

10,方誌敏。

方誌敏是江西上饒人,1924年入黨,大革命時期他是江西農民運動的主要領導人。1928年方誌敏組織了弋橫暴動,建立了弋陽、橫峰的蘇維埃政府。紅十軍成立後,方誌敏擔任紅十軍政委,紅十軍軍長。1934年方誌敏粟裕帶領紅十軍團北上,被王耀武所部包圍,方誌敏被俘,只有粟裕帶領400人突圍。

1935年,江西省南昌市下沙窩,方誌敏被秘密殺害,年僅36歲。

11,劉志丹

劉志丹是山陝西保安(今志丹縣)人,黃埔四期畢業, 創建陝北紅軍和陝甘寧根據地。1936年,劉志丹率領紅28軍參加東征戰役,在柳林縣三交鎮戰死,年僅33歲。

永遠緬懷為新中國成立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們!


歷史知事


中國歷史上,英年早逝的人很多,但是還有一個非常特別的現象,我稱之為“39歲”現象,就是許多名人都在39歲去世,或被殺或暴斃或病故,不下十幾位吧!

這裡,找了五位影響比較大的名人,都是古代的帝王名將,如果不是英年早逝,幾乎肯定會有更大的作為,也許會改變歷史。按本人知道其39歲去世這一事實列舉一下:

1.大英雄死於莫須有——岳飛。

由於岳飛堅持抗金,與宋高宗、秦檜等對金妥協派矛盾尖銳,於是被羅織罪名殺害於風波亭(絞殺),罪名就是秦檜的“莫須有”。如果岳飛不早被殺,他很有可能實現其“直搗黃龍”的願望的即使不能,南宋也至少不會像後來那麼窩囊。

2.壯志難酬,死於孤島——鄭成功。

鄭成功打敗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後,對臺灣進行了一系列開發和建設,準備作為抗清復明的基地,可惜天不假年,他在臺灣不到一年就病故了,而他的兒孫志氣和韜略遠不及他,最終1683年臺灣被清佔領。如果鄭成功活著,能改變這一歷史嗎?

3.死於農民鋤頭下的大順天子——李自成。

李自成被清軍打敗後撤出了北京,此時他在京做大順朝的“皇帝”僅僅43天。之後他一路被清軍緊追,連戰連敗,兵馬越來越少。一天他們到了湖北九宮山,他帶了少量人外出,被當地類似“民團”一類的地方武裝認出,被亂“鋤”打死。李自成如果活著,能東山再起嗎?或者與其他農民武裝結合,或者與南明政權結合起來共同抗清?

4.死後被鞭屍的攝政王——多爾袞。

清初,多爾袞雖然沒有能當成皇帝,但是當上了擁有皇權的“皇叔攝政王”,順治皇帝年幼,不過是個傀儡。他和嫂子孝莊皇后關係也很曖昧,以至於有太后下嫁的公案。他暴斃於39歲,這時候清朝已經基本統一全國,多爾袞對清王朝功不可沒。可是他死後,一直被其壓制的順治皇帝親征,對其展開清算,公佈了若干罪狀,褫奪了親王爵位。如果多爾袞活著,順治皇帝很難親政,甚至叔侄二人會不會上演大戰呢?誰會贏?多爾袞贏了會不會當皇帝?

5.被稱為五代第一明君——柴榮。

柴榮是後周太祖郭威的養子,實質關係是郭威是柴榮的姑父。由於郭威的親生兒子都被後漢殺害,所以他對柴榮視若己出。郭威去世後,柴榮繼位為周世宗。他在位時間不過五年半,但文治武功很多,且有一統天下的志向,可惜他於959年病逝,七歲的兒子柴宗訓即位,第二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代後周立宋。可以肯定柴榮如果活著,這次兵變絕不會發生,也不會有宋朝,很多人也認為他必然也能一統天下,還跟可能拿下契丹佔領的幽雲十六州。不過歷史不容假設,這隻能是後人對其才能沒有盡情展示就去世感到可惜和遺憾啊。


磨史作鏡


文史頻道第59期之抗美援朝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美國的飛機侵入我國領土實施轟炸,中國政府決定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當時的很多高級將領和高幹子弟,都選擇了逃避參戰。

毛岸英作為黨和人民的兒子,主動要求到朝鮮參戰,這樣的勇氣讓人佩服。

毛岸英出生於1922年,早年在國內過著躲躲藏藏的生活。

後來經過黨組織的努力,把他送到了蘇聯接受教育,學習了非常流利的俄語。

在蘇聯衛國戰爭中,毛岸英堅決要求參戰,得到了很多蘇聯人的尊重。


因為當時斯大林和中國有約定,在蘇聯的中國人不需要參加戰爭。

德國投降以後,毛岸英作為一名戰士,到蘇聯的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系統地學習了軍事理論知識。

1946年毛岸英回到中國生活,繼續接受教育學習。

新中國成立以後,美國人想要支持李承晚,來佔領朝鮮半島,進而達到侵略中國的目的。

黨中央經過慎重考慮,決定抗美援朝。

英勇的志願軍越過鴨綠江,到38線上和美國人進行了殊死較量。

其中就有毛岸英,他作為俄語翻譯來到前線。


可惜的是入朝作戰1個多月,他犧牲在前線,享年28歲。

毛主席知道以後,說了一句:“打仗嘛,總是要死人的”,可見毛主席的深明大義。

作為黨和人民的兒子,他在國家危難之際,能夠挺身而出為國效力,這份勇氣是我們都應該學習的。

—End—



文史頻道


歷史長河中,有很多位英年早逝的人,像霍去病(24),李賀(27歲),賈誼(33歲)等等。

再介紹下面一文一武兩位少年奇才:

岳雲(23歲)

岳飛的兒子,十足的一員猛將,紹興十年,金兵南犯郾城,岳雲身先士卒,與兀朮進行一場平原騎兵對攻戰,北宋對外騎兵作戰勝少敗多,特別是戰勝遊牧民族騎兵中的精銳部隊,並不多見。後金兵受挫,改攻潁昌,岳雲率軍在金軍陣中進行來回衝殺,殺得天昏地暗,金兵士氣大減,後來嶽軍的守城部隊趁金兵頹廢之機,開城衝殺,一進軍大敗。這一次斬殺了兀朮的女婿夏金烏,生擒金兀朮手下大小首領有78人之多,繳獲物資數不勝數。

可惜,剛剛嶄露頭角,因“莫須有”的罪名連同父親岳飛一起被殺於風波亭。

王勃(26歲)

被稱為詩傑,王勃出身望族,為隋末大儒王通的孫子。史書《舊唐書》記載中,王勃六歲就能寫文章,當時就被稱為"神童"。九歲的時候,讀了一本《漢書》,王勃卻寫了一部《指瑕》,專門糾正《漢書》中的錯誤,你說神奇不神奇?

《舊唐書·文苑傳上·王勃》記載:" 勃,年未及冠(不到16歲),應幽素舉及第”,授職朝散郎。後來沛王李賢久聞王勃之名,特地請王勃為沛府修撰,當時朝廷諸王喜歡鬥雞,王勃寫了一篇《檄周王雞》,不料因此惹禍,王勃被趕出沛王府。失落的王勃自此遊遍川蜀,與楊炯等好友飲酒賦詩,馳情於文場。

咸亨二年,王勃從蜀地返回長安準備參加科舉。他的好友凌季友便為他在虢州謀得一個差事。又因王勃私殺官奴再次被貶,這次也連累了他的父親王福疇,王福疇從雍州司功參軍被貶為交趾縣令,就是廣西越南一帶。王勃感到非常內疚,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親返回時,不幸渡海溺水,驚悸而死。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齊稱“初唐四傑”。併為初唐四傑之首,王勃的造詣主要在詩歌上,他的詩今存80多首。五言律詩代表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可謂千古絕唱。文學成就最著名的當屬《滕王閣序》了,其他賦,表、碑、頌等文,今存90多篇。

大唐說史


想我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歷史,滾滾的歷史長河中,出了太多的文人墨客,英雄好漢。這些人有的立有赫赫戰功,有的留下壯麗詩篇,被後人永久傳頌。當然,也有一部分人,或才華橫溢,或文武雙全。可是卻在最應該有所作為的年紀,溘然長逝,令人唏噓。所以,今天我就來盤點一文一武兩位其中的代表。

1.王勃。眾所周知,王勃是“初唐四傑”之一。其他三個人分別是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且王勃是四傑之首。王勃從小就聰穎過人,據《舊唐書》記載,王勃六歲就能夠寫文章,寫的文章文筆流暢,被人稱為“神童”,十六歲應幽素科試及第,授職朝散郎。後來經過主考官舉薦,擔任沛王李賢的修撰,李賢很喜歡鬥雞,有次王勃就寫了一篇《檄英王雞文》為沛王鬥雞助興,誰承想此文傳入唐高宗手中,被高宗怒嘆:歪才,歪才!沛王鬥雞,王勃不加以勸諫,還作文助興。於是被高宗逐出長安,王勃剛開始的仕途就這樣毀於一旦。王勃遭受的二次打擊是因為在做參軍的時候殺死自己藏匿的官奴獲罪,據新舊唐書記載,王勃此次的打擊是因為恃才傲物,被同僚所嫉妒,所以遭人誣陷。然而即使如此,這次被禍,不至於丟掉性命,卻也宣告他仕途就此終結。順帶也連累了他的父親,以致被貶為交趾縣令。上元二年,王勃去交趾看望他的父親,不久踏上歸途,卻在南海乘船的時候不幸溺水而亡。徒留下《滕王閣序》、《江亭夜月送別》等千古文章,令人唏噓。


2.霍去病。霍去病是西漢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愛國將領。霍去病在軍事方面可謂天賦異稟,年紀輕輕就在軍事方面展現過人的天賦。十七歲的時候初次征戰就率800騎兵深入敵人境內數百里,把匈奴殺得四處逃竄,在兩次的河西之戰,霍去病大破匈奴,在漠北之戰,霍去病封狼居胥,可是卻在23歲的年紀英年早逝。司馬遷評價其“直曲塞,廣河南,破祁連,通西國,靡北胡”可見其卓越功勳。


塵埃檔案館


中國歷史上英年早逝的人太多了,其中有很多人還都是叱奼風雲的英雄人物,霍去病,常遇春、周瑜、孫策......。

我們今天不說古代史上英年早逝的人,只說在抗日戰爭中,為名族大義,為新中國成立犧牲哪些優秀將領們。

抗日名將左權

左權1905年3月15日生人,湖南醴陵人。

他出生以及成長的年代,正好處於新舊中國交替的時候。因為那時候的中國是個亂世,所以,在他長大之後,也就加入到了革命的隊伍當中。

左權1925年加入到中國共產黨,當時的他也就是20歲。他畢業於黃埔軍校,是中國工農紅軍和八路軍的高級將領。中國著名的軍事家,馬克思主義的忠實擁護者,無產階級革命家。

抗日的戰爭爆發的時候,他參加了彭德懷指揮的百團大戰,並且取得了勝利。在這期間,他還多次協助指揮八路軍開赴華北抗日前線,粉碎日偽軍的“掃蕩”為中國的抗日戰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不幸的是1942年5月,在日軍對太行抗日根據地發動大“掃蕩”對時候,左權為了掩護中共中央比方局和八路軍總部的轉移,不幸中彈犧牲,年僅37歲。

左權是中國的民族英雄。在中華民族面對大難的時候,他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抗日名將張自忠

張自忠1891年8月11日出生,山東臨清人。

他是中國著名的抗日將領,偉大的民族英雄。抗日戰爭爆發之後,面對日軍發動的侵略戰爭,他從一開始就參加到對抗日軍的隊伍當中去。

從1937年到他戰死的1940年,他幾乎參加所有的比較大規模的對日作戰,臨沂保衛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和棗宜戰爭。

在棗宜會戰的時候,張自忠所在部,曾多次打退日軍的攻擊,並且直接戰鬥到彈盡糧絕。他所率領的全體將士們,全部在此次戰役中犧牲。

正是他們的頑強,讓日軍吃盡了苦頭。在張自忠戰死之後,日軍還特意鳴炮,向這位不怕死的將軍致敬。他死的時候,僅僅49歲。

新四軍將領葉挺

葉挺1896年9月10日出生,廣東惠州人。

葉挺是中國著名的軍事家,新四軍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世人之一,為中國的革命,新中國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北伐的時候,由於他帶領的第四軍作戰勇猛,而被評為“鐵軍”。

抗日戰爭的時候,葉挺被任命為新四軍軍長,但是,在皖南的時候,他被蔣介石扣押了。蔣介石向爭取他為自己效力,最終葉挺都沒有屈服,在周恩來的營救下,他重新獲得了自由,並且加入到中國共產黨。

1946年的時候,他陪同毛澤東到重慶和蔣介石談判,在回來延安的路上,他和王若飛,鄧發等人乘坐的飛機發生了空難,不幸犧牲,享年50歲。

還有彭雪楓,劉胡蘭,劉耀梅,林心平等人


史學達人


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不乏天妒英才,英年早逝的人,令世人無限挽惜與感慨。

一、一代戰神霍去病,年僅23歲就英年早逝,彷彿是為助漢武帝驅匈奴而生,霍去病代表著青春、勇武與傳奇的名字,十七歲,兩出定襄,功冠全軍;十九歲,三徵河西,開疆拓土;二十一歲,統帥三軍,縱橫漠北。

二、抗金英雄岳飛,其所率領的岳家軍,令金軍聞風喪膽,金朝上下感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若不是趙構怕岳飛直搗黃龍,迎回二聖,連下十二道金牌,令岳飛搬師回朝,致使,岳飛十年之功毀於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

三、毛岸英,英俊挺抜。1922年10月24日出於湖南長沙,8歲時隨母親楊開慧被抓,隨後,被保釋出獄,曾一度過著流浪生活。

1936年託東北將領李牧送往歐洲,後轉入莫斯科國際兒童院。

1941年參加過蘇聯衛國戰爭。

1946年1月,他隨蘇共派往延安的醫生一同乘飛機回國。臨行前,斯大林專門接見了他,並贈送了一支手槍,他直至犧牲時,身邊還帶著這支槍。

1950年春,毛岸英跟隨李克農訪蘇並當過翻譯,此後又要求到基層。

1950年10月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到志願軍司令部任俄語翻譯兼機要秘書。

1950年11月25日在美軍空襲中犧牲。


大風起兮雲飛揚y


歷史上有無數英年早逝的人!這些人或為才子佳人,或為文臣武將,或為革先烈,或為文藝天才等,諸如霍去病、賈誼、郭嘉、周瑜、初唐四傑,王弼、李賀、岳飛、夏完淳、納蘭容若,徐志摩、宋教仁、瞿秋白、方誌敏、蔣孝先、向警予、蔡和森、澎湃、楊殷、楊開慧、鄧萍、海子、顧城、鄧麗君、梅豔芳、黃家駒、張國菜、陳百強、張雨生、李小龍等,真的是讓人無限哀惜、痛惜、悲惜。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即使一個人活到100歲,在歷史的長河中也只是一瞬間,我們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要想使人生更加豐滿而有意義,只有努力拓展人生的寬度!




納蘭自強


提到英年早逝,左權作為在抗戰中犧牲的我軍最高級別的軍官,本該前途無量,建立更大的功勳,成為開國元勳,怎奈在37歲時就犧牲殉國,英年早逝。左權,湖南醴陵人,八路軍高級將領。從1930年起歷任紅新12軍軍長、紅一方面軍總司令部作戰參謀、紅軍第五軍團軍長兼政委、紅一軍團參謀長,那個時候,林彪元帥還只是個師長,左權已經成為他的上司。左權畢業於黃埔軍校一期,後又到蘇聯伏芝龍軍事學院學習,這在我軍高級將領中是很少見的。

抗戰時期,在洪崖洞戰役中,日軍第36師團和獨立混成旅各一部7000多人向洪崖洞進犯,當時負責守衛洪崖洞的是八路軍總部特務團,只有1200多人,在左權的指揮下,我軍堅守一個穩字,以靜制動、以守為攻,激戰十多天後,以1:6的傷亡比例取得勝利,殲敵1000多人,包括對方五名軍官,而我軍只傷亡100多人。此戰,展現了左權卓越的指揮才能。然而,天妒英才,1942年5月,日軍出動大兵團襲擊我八路軍指揮部,左權負責斷後工作,在山西遼縣,現在更名為左權縣,十字嶺戰役中被炮彈擊中頭部犧牲,年僅37歲。


濟南樓市通


英年早逝的成語含義如下:

英年:英姿煥發的年齡,指青壯年時期。英年早逝是指在青壯年時期就去世。

小編舉出幾個人物例子,各位看官會發現——沒想到這個人物死的時候這麼年輕。

1、明思宗朱由檢

大名鼎鼎的崇禎帝,他吊死在煤山歪脖子樹上的時候,年僅35歲。

才35歲啊,就已經經歷了國破家亡,斷送祖宗江山的悽慘人生了。真慘!

2、清世祖福臨

也就是順治皇帝,如果我們只採信正史的記載,那麼順治帝福臨死的時候才24歲!

才24歲啊,作為一個入主中原的開國之君,順治帝的所作所為已經非常優秀的,收拾多爾袞,加強皇權,繼續統一全國,這些方面處理的都非常老到,成熟。

順治帝用情太深,在董鄂妃病逝之後,悲痛不已,在董鄂妃去世四個月後,順治帝也病逝於紫禁城養心殿。

3、北魏孝文帝元宏

北魏孝文帝元宏主導並推動了“孝文帝改革”,去世時年僅33歲!

應該說,元宏在他僅有的短暫生命裡,以極大魄力推動了漢化改革,幾乎是以一人之力,扛著鮮卑族從落後抬入了文明。

要知道,元宏為了堅決推行漢化政策,不惜把守舊貴族支持的太子恂賜死,其決心和魄力可見一斑。然而他死的時候才33歲,真可謂英雄命短。

4、扶蘇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沙丘暴斃而亡,趙高和李斯串通好,矯旨令扶蘇自殺,扶蘇不聽蒙恬勸阻,自殺而亡,由於歷史沒有記載扶蘇的出生年月,所以只能推測扶蘇的大概年齡。

秦始皇嬴政死的時候才50歲,他是於公元前238年,也就是22歲的是在故都雍城舉行了國君加冕儀式,開始親理朝政。按照當時的秦朝皇室習俗,秦始皇最晚也就在這一年左右生下皇子扶蘇,再早不會早於17歲,也就是說,扶蘇的終年大概是28歲到33歲之間,堪稱是影響了歷史進程的一次英年早逝。

5、朱標

同樣影響歷史進程的英年早逝的人物,還有朱元璋的嫡長子,當時的明朝第一任太子朱標。

朱標死的時候才37歲,如果不是他過早病逝,走在了朱元璋的前面,那麼,朱元璋的屠刀估計會收斂,朱標當了皇帝肯定能夠鎮得住場面,也就沒有朱棣靖難之變的事情了。

自然,明朝的歷代帝王全部都要改寫,說實話,朱棣的子子孫孫真的不咋地,奇葩輩出,昏君太多。雖然無法猜測朱標的後代子孫水準如何,但不至於比朱棣的子孫水準更差,那麼,明朝乃至中華的歷史將會產生微妙而深遠的變化。

朱標英年早逝,只不過是歷史長河中一絲漣漪,然而這絲漣漪,卻產生了蝴蝶效應,改寫了無數人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