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俄羅斯最新的領袖級驅逐艦?

信馬由韁


▲領袖級(也稱之為暴風級)導彈驅逐艦模型,其項目代號據稱為23560工程(圖片來源於:網絡)

自從前蘇聯解體後,現今的俄羅斯海軍早就因為許多原因,導致其海軍已經沒有了當年紅海軍的氣勢了,特別是其水面戰艦,因為經濟等原因,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可以說已經落後了,但是,對於戰鬥民族來說,其或許並不想承認這個事實,故而千方百計想搞出一些名堂(就算搞個模型也行)來證明其在海上的存在,而領袖級驅逐艦正是這個思路的最佳體現。

▲從領袖級導彈驅逐艦模型可以看出,其艦艉的直升機機庫、起降甲板和艦載反潛直升機

領袖級驅逐艦是俄海軍未來計劃建造的一型排水量達到萬噸以上的驅逐艦,且根據俄方自己的說法,其將採用核動力,而如此一來即可以賦予其將近無限的航程。而根據現在俄方公佈的領袖級的模型來看,其也裝備了包括大口徑主炮、導彈垂直髮射系統、雙波段相控陣雷達等在內的先進驅逐艦的標配部件,因此,如果從以上兩個方面來說,領袖級驅逐艦應該說是非常不錯的一款俄製驅逐艦。

▲領袖級導彈驅逐艦的導彈垂直髮射系統似乎有兩套,故而可以看出,俄羅斯人似乎在艦載導彈垂直髮射系統配套的導彈兼容性上沒有做得很好

不過,目前來說,對於俄羅斯人來講,或許在技術上,其還能解決得了,但最大的問題還是兩個字沒錢。而對於領袖級這樣一型龐大的驅逐艦計劃,其如果沒辦法保障充足的資金,那一切也只是模型而已,因此,從這方面來說,不得不說,俄羅斯人現今許多看似非常美好而又宏偉的海軍計劃,最後到頭來,說不定都是一場空,領袖級或許未來的結局也是如此。


軍武次位面


戰鬥民族對現代化軍艦的理解,還停留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水平,還是對大艦巨炮情有獨鍾。領袖級其實是導彈巡洋艦,是俄海軍傳統制海型導彈巡洋艦思想的延續,用於替代老舊的光榮級和基洛夫級巡洋艦,所以具備極為強大的防空能力、反潛能力和反艦能力,可以說除了不能上天、潛水和生孩子,幹啥都行。

2019年2月底,俄羅斯領袖級驅逐艦項目傳來兩個好消息。首先是這艘驅逐艦的排水量已經上升到1.9萬噸。其次俄羅斯計劃於2020年開始建造兩艘領袖級驅逐艦。

原來領袖級戰艦被媒體歸類為驅逐艦,但俄羅斯造船業將其定義為“大型水面戰艦”。俄羅斯的“驅逐艦”一詞早已失去了最初的“驅逐艦”的含義,包括先進的打對海擊對陸打擊,防空和反潛能力,主要任務是支持遠洋艦隊的全能制海作戰任務。從這個角度看,領袖級驅逐艦配備反艦導彈、巡航導彈,防空和反潛武器,是一個綜合的全能打擊武器。

這樣一艘戰艦被歸類為一艘重型導彈巡洋艦是正確的,但很難說領袖級的最終優勢是什麼。因為同樣的任務,也適用於俄羅斯正在研製的改進型的22350M型導彈護衛艦,該艦是22350型導彈護衛艦的改進型,排水量從4500噸提高到7500噸,武器裝備為32枚鋯石超音速反艦導彈和口徑遠程巡航導彈,64枚中遠程艦空導彈,能執行導彈驅逐艦和巡洋艦的作戰任務,作戰能力強於美國海軍阿利•伯克級驅逐艦。

俄海軍計劃在兩年內開始建造領袖級驅逐艦,首艦於2026年交付。俄羅斯海軍目前嚴重缺乏大型水面戰艦。目前俄羅斯海軍3艘固定資產臺賬上的光榮級導彈巡洋艦,只有“瓦良格”號和“烏斯季諾夫元帥”號具備戰鬥力,“莫斯科”號正在維修中。在蘇聯時期建造的的17艘956型現代級導彈驅逐艦中,只有兩艘處於服役狀態,具備出海能力,另外還有兩艘在維修中,不過修復的可能性很小。11500型大型反潛艦的情況稍好,共計有13艘(包括現代化的“恰巴年科上將”號),其中6艘具備出海能力,有2艘正在維修,其餘5艘已經報廢。

領袖級驅逐艦有兩種版本,一是排水量為1.2萬噸常規動力型,安裝燃氣輪機的聯合動力系統。另一個是更大的排水量,達到1.6萬噸(現在是1.9萬噸),安裝核動力系統。領袖級驅逐艦設計為核動力系統,並不是俄羅斯的艦用核反應堆有多麼先進,也不是核動力系統有多麼優越。真正的原因,俄軍自己都羞於說出口,俄羅斯沒有合適的運行可靠的大功率艦用燃氣輪機,目前俄羅斯自行研製生產的艦用燃氣輪機剛剛交付,在雷賓斯克生產燃氣輪機供不應求,需要優先提供22350型等中型水面艦艇。

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軍方如何制定技術方案依然很棘手。即使在相對簡單的情況下,動力系統的變動要順利完成,時間會很漫長。如果是這種方案來建造大型戰艦,有可能永遠建不成,金錢和時間都會浪費在開發上。總之,俄羅斯實際上不具備研製和生產7000噸以上大型驅逐艦的能力。

領袖級驅逐艦的武器系統很好解決,相控陣雷達、“稜堡”防空系統和新一代作戰情報指揮系統,都是22350型護衛艦的改進版,是短期內能提供的成批產品,不是實驗樣品。必須意識到,最差的情況已經出現,俄羅斯海軍大型水面艦艇已經沒有什麼可失去的了。俄羅斯大型戰艦的建造,只要解決了動力系統,就會成為現實。


科羅廖夫


蘇聯解體俄羅斯宣佈獨立至今,再沒有一型或一艘超過萬噸的大型水面艦艇服役。因為經濟等種種原因,服役的老艦艇不能夠進行有效的維護和升級,新艦艇的設計建造服役遙遙無期,不僅與世界先進艦艇嚴重脫節,而且目前也沒有昔日紅海軍的感覺了。對於包括普京總統在內的戰鬥民族俄羅斯是不會甘於現狀的,因此制定出了海軍未來建造萬噸的新艦艇建造計劃,其中就包括12艘“領袖”級驅逐艦。

“領袖”級是俄羅斯國防部授權相關單位設計的,12艘該級萬噸驅逐艦以及其他新艦艇勢必能夠撐起俄羅斯海軍的作戰力量。該艦由原先的燃氣輪機改為核動力,也就是說該級艦能夠無限航行;與目前世界主流艦艇一樣,“領袖”級同樣注重隱身設計,採用的也是艦艘甲板外飄、幹舷內傾;有一個飛行甲板和機庫,能夠攜帶兩架卡-27/32型反潛直升機,裝備的兩具PAKET-NK型魚雷備彈12發,整體的反潛能力在較高水平;1座3S14型64單元VLS和3部“鎧甲”M型近防武器系統,攜帶的導彈擁有極強的反艦和對陸縱深打擊能力。該型艦集防空、反潛、反艦、反導和對陸於一體的多功能艦艇,對於提升俄羅斯海軍的戰鬥力和地位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在普京的領導下,俄羅斯的軍費得到了提高,但是總體預算還是相對不足,因為俄海軍還有6艘“暴風雨”級核動力航母、10艘“亞森”級攻擊核潛艇、14艘“北風之神”級彈道導彈核潛艇的建造計劃。就目前的經費預算根本不能夠平分給需要建造的每型艦艇,所以目前也只能停留在設計圖上。但包括“領袖”級驅逐艦在內的建造計劃在未來勢必會得到實施,此前已經得到俄羅斯海軍相關高層人士證實。

其實還是有很多人根據俄羅斯國內目前的經濟發展狀況,看不好俄羅斯海軍未來新型艦艇的建造計劃。但是我們要知道戰鬥民族俄羅斯是敢幹的,印度可是月月摔,必定會做出突出貢獻。


以上為《崇軍講武堂》為您作答,如果贊同不如關注我的⊕頭條號⊕!


崇軍講武堂


現在俄羅斯有一個外號“模型大國”,就是想法很大膽,也很新奇,但是都用在模型上,特別是軍用艦船領域,在航母、驅逐艦上都做過不少模型,在俄羅斯本土和海外的防務展上都做過展示。

俄“風暴”號航母模型

風暴號是設計排水量達10萬噸的重型航母,採用核動力,該模型上還搭載了蘇-57隱形戰機、米格-29和蘇-33,這種搭配也是奇葩。

“軍隊-2018”論壇上展出的俄羅斯輕型航母模型

該輕型航母正常排水量4萬噸,艦載機搭載數量為46架,包括12~14架“蘇-33”戰機和12~14架“米格-29K/KUB”戰機;4架遠程雷達探測和指揮飛機;12~14架“卡-27”直升機。

回到題目所說的領袖級驅逐艦,看著這模型就知道俄羅斯對現代化軍艦的理解還停留在上世紀90年代,對鉅艦有特殊的情懷,設計滿載排水量超過1.5萬噸,超過美國的DDG1000,而且看著前甲板滿是垂直髮射裝置就知道其火力是有多變態了,“領袖”級驅逐艦的排水量在10000-15000噸之間,長200米,寬20米,可裝備60枚反艦巡航導彈、128枚防空導彈和16枚反潛導彈,同時可兼容S400和S500,而且可以發射鋯石高超音速導彈,直接把韓國的宇宙之王“世宗大王號”比下去了。

假如領袖級真的製造出來,055只在電子、信息方面佔優勢而已。

領袖級和055對比

但是和前面的模型一樣,現在這只是字面數據,上述的航母模型只是在國際市場上看能不能撈到“凱子”的美金,忽悠到了大頭就可以一邊賺錢,一邊重新培養一下自己的造船人才,上次印度就是上了俄羅斯的忽悠買了超日王號,被拿來做實驗,可惜印度學精了,寧願自己搞也不願意買俄羅斯的,既然忽悠不了,只好轉內銷了。領袖級最大的排水量超過1.5萬噸,但是要知道,俄羅斯21世紀以來建造新建造的最大水面艦艇是不到5000噸的22350型護衛艦首艦“戈爾什科夫”號,硬是造了12年才服役,現在想一步跨到1.5萬噸,想多了。

說實話,2350型護衛艦首艦“戈爾什科夫”號的確是不錯,設計的也比較實在,外形也很現代化,在電子信息、雷達和火力上是遠強於054A的,但是054A已經服役了將近30艘了,而領袖級這種華而不實的設計,頭上頂個這麼高的球,重心太高,抗浪性實在是差,最關鍵的是俄羅斯的經濟太差,自從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的人才流失了很多,造船人才也是一樣,船廠設備老舊,而現在又缺少烏克蘭的動力支持,國家經濟又差,建造大型軍艦對俄羅斯來說,已經是很困難的了。

領袖級和現役軍艦對比


巴爾幹尖刀


眾所周知,蘇聯解體後,繼承其大部分軍事遺產的俄羅斯卻因為經濟方面的極度困難,無力承擔其龐大的軍隊所需的經費,只好不斷的取消新裝備計劃,並對蘇聯軍事遺產進行裁減裁減再裁減。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這一裁啊就裁到了今天。如今,俄羅斯可堪大任的大型艦艇已經不多了,當年紅海軍的威懾力早已不復存在。所以為了從振俄海軍,實施俄羅斯新的大海軍戰略,俄羅斯於2015開始推出了“領袖”級大型驅逐艦建造計劃。

從目前披露的數據來看,該艦的性能是十分強悍的,就裝載的導彈數量來說,遠超我國的055大型導彈驅逐艦,也超過了目前所有的西方艦艇,只比蘇聯時期建造的基洛夫級巡洋艦搭載的導彈數量遜色了一些。官方稱該驅逐艦滿載排水量為18000噸左右,將裝備200多枚導彈,包括了S-500,鋯石”超高音速導彈,“口徑-NK”對地巡航導彈等多種先進導彈,還裝備了先進的多功能相控陣雷達,擁有各種先進電子戰、通信系統等。其甚至還可能採用的是核動力。可以說,如果上面的數據都基本符合的話,那麼該艦的攻擊力,防禦力都將會是空前強大的。按照俄羅斯官方的說法,這將是一款不亞於美國DDG1000的導彈驅逐艦。

那麼,該艦的宏偉的建造計劃到底能不能實現呢?要知道,該艦的開工建造時間已經一而再,再而三的推遲到了,甚至要在2025年之後才開始在北方造船廠開功建造。而且俄羅斯推出過很多先進武器的方案,但最後絕大多數都是隻聞其聲不見其人,雷聲大雨點小。而且就算其可以在2025開始建造,到時候其服役時距今已經有10年左右了,恐怕性能已經不在強悍了。


利刃軍事


是一個美好的設想,也是一個大膽的設想,也是一個可以實現,但是必須縮水的計劃。

圖中可見領袖級驅逐艦的尾部直升機平臺特別大,艦尾好像還佈置有俱樂部集中箱發射系統。


領袖級驅逐艦已經取得代號23560E型驅逐艦,這款驅逐艦按照展示的模型和數據來看,將會擁有高達14000噸的排水量,採用核動力驅動,搭載有大量的垂直髮射裝置,大概包括3S97和3S14U1兩種不同的垂髮裝置,其中3S97用於發射9M96E系列防空導彈,最大射程為120公里,動力射程為50公里,而3S14U1垂髮則用於發射反艦導彈和對地打擊巡航導彈,可以發射俱樂部3M54系列反艦導彈和3M14系列對地打擊巡航導彈。從火力上看是很強大的。

實際進入發展階段的領袖級驅逐艦已經把桅杆改成了類似於圖中地平線級驅逐艦一樣的單層高塔型結構。


按照模型看來,他的雷達系統採用了綜合射頻桅杆技術,其中整合進了對空搜索雷達、對空導彈火控雷達、對海搜索雷達、反艦導彈火控雷達、衛星通訊天線、干擾天線、電子對抗設備等,由於俄羅斯的電子集成水平有限,於是搞了一個多達3層的寶葫蘆型上層建築。總的來說,探測和搜索能力還算先進。

領袖級驅逐艦上佈置有大量的垂髮系統,可以發射多種各類型導彈。


然而,俄羅斯將這款驅逐艦正式列入發展計劃後,因為資金所限,已經對計劃進行了大幅度的縮水,目前,該驅逐艦已經改為燃氣輪機動力,不再使用核動力,寶葫蘆型的上層桅杆也被單層的高塔型桅杆取代,技術縮水很大,而且軍艦噸位也有所降低,垂髮的單元數量也隨之減少。

該驅逐艦的艦型上看屬於吃水較淺、艦尾較低、垂直高度較大的艦型,預示著23560E不太適合在遠洋地區長期部署,他更類似於為波羅的海和黑海、地中海海域設計的澡盆型軍艦,強調火力,不強調適航性。總體來說,該驅逐艦在世界驅逐艦中,還算得上是一艘先進的軍艦。


海事先鋒


近期,俄羅斯以一種完美逆襲的口吻透露,將於2022年之前完成“領袖”級驅逐艦的設計工作,並計劃在隨後建造最多12艘該型驅逐艦。縱觀這幾年俄海軍的表現來看,這無疑是一個大手筆。很多人覺得,俄海軍這次是要認真了,因為“領袖”級驅逐艦最開始的設計是核動力來源,俄海軍或多或少研習了蘇聯時期建造武器的風格,要幹就幹個大的,結果,往往是吃力不討好。“領袖”級驅逐艦總排水量不過20000噸,費時、費力、費錢將其設計成為核動力驅逐艦有點大材小用,並且,能不能搞出來還兩說。

好在俄海軍及時開竅,迷途知返,去年便果斷宣佈放棄核動力改為常規動力。俄海軍甚至聲稱:如果該驅逐艦問世,那麼其火力將超過“朱姆沃爾特”級和055“刃海”級大型驅逐艦。

055作為我國當代備受矚目的軍艦,被認為是新一代驅逐艦的代表,過去一年時間裡,已經先後下水四艘。“朱姆沃爾特”級是美軍新一代驅逐艦,外觀設計大膽開放,瑕疵卻不少,接連出現不少問題。所以,美軍已經開始著手建造“阿利伯克”級驅逐艦Ⅲ型。但毫無疑問,這兩款軍艦目前依然是最先進的驅逐艦。“領袖”級想要做到三足鼎立,就要拿得出真東西才行。

“領袖”級驅逐艦總長200米,寬20米,配備60枚“鋯石”高超音速反艦導彈、128枚S-500“普羅米修斯”遠程防空導彈以及16枚反潛導彈,憑此火力配置,超過了世界上任何一款同類水面艦艇,甚至是俄羅斯海軍現役最大最強的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也不在話下。俄羅斯海軍已經為這個項目投入了首批資金,預計將在北方造船廠開工。未來,這12艘驅逐艦問世,北方艦隊和太平洋艦隊會各配備6艘,代替已經老舊的“基洛夫”級和“光榮”級導彈巡洋艦。

055驅逐艦2014年正式定型,2017年6月28日在江南造船廠下水,現在已經下水多艘,速度讓人咂舌。而“領袖”級驅逐艦預計2019年定型,建成日期可能俄海軍自己都不知道。所以,俄海軍有專家表示,如果“領袖”級的研發建造過程中能獲得中國的技術幫助,會大大縮短該艦的研發時間,使其在現代驅逐艦的建造過程中,少走很多彎路。


迷彩虎軍事


對比於鬼子的“長門號”戰列艦的艦橋,感覺“領袖級”的艦橋也算是“違章建築”!這已經說明了俄羅斯的“相控陣雷達”技術水平不但落後於中美,連世界潮流都攆不上了!

“領袖級”已經嚷嚷好幾年了,目前仍然停留在模型階段,估計“工程圖紙”都沒畫!這表面俄羅斯的艦船設計和製造水平非常的落後,當然最主要還是財力緊張,建造“領袖級”這樣的12000–15000噸級別的新式戰艦至少需要10億美元,這對於俄羅斯年軍費開資僅500億美元來說,實在是太貴了!

拋開前面講的這些因素外,“領袖級”驅逐艦到底什麼水平?首先要說說它的雷達,該級戰艦將前艦橋和主桅杆融為一體的這樣的設計就是要將“對空、對海警戒雷達”佈置在更高的位置,這顯示出來俄羅斯在“相控陣雷達”製造方面的落後,當前世界主流的相控陣雷達都是將“發射/接收”組件製作為一體,只有這樣才能使得一套組建的體積減小、重量減輕,才能讓一個天線組內可以更多的安裝“發射/接收件”,安裝組件多這樣雷達整體功率就大、掃描空域的密度就高,探測目標的能力也更加精確,同時組件多也能更好的分配掃描的角度。但,從俄羅斯設計的這樣高的主桅杆來看,他們的“相控陣雷達”組件設計水平與製造工藝都很差!很可能是:發射件與接收件不在一起,是分佈的!這說明俄羅斯在雷達“濾波、屏蔽、功率放大”等方面做的不好!造成了組件之間相互干擾……沒辦法只能進行分佈處理。

美軍“朱姆沃爾特級”與我軍055級,僅從這張CG圖上就能看出來,它們的艦橋與主桅杆設計的都很低矮,這說明這兩型驅逐艦最主要的大型相控陣雷達設計的非常精巧。

根據俄羅斯海軍副司令的說法“領袖級”將採用核動力,如果真的採用核動力那麼“領袖級”的造價至少要增加5–8億美元!其實 採用核動力是俄羅斯無奈的選擇,核動力除了安裝在航母和潛艇以外,並不適合安裝在其他水面艦艇上,就是造價太昂貴、安全性的問題……所以,美軍已經摒棄了核巡洋艦這一艦種!那麼,俄羅斯為啥還要使用這一不適合的動力裝置?原因就是俄羅斯已經沒有能力建造“萬噸級別”戰艦用燃氣輪機了,就算是“光榮級”巡洋艦、“無畏級”大型反潛艦上面運行的1980年代水平的燃氣輪機也製造不了了,沒有合適的常規動力、研製又非常困難……好在俄羅斯一直沒有放棄核潛艇用反應堆的研製與生產,並且新服役的俄羅斯核潛艇都在萬噸級別的……用在萬噸級別的驅逐艦上面也不會有啥問題,不會出現“戴高樂號”那樣的尷尬。雖然核動力費用高,也是沒得選,有總比沒有強!

“領袖級”模型上的各種各樣的垂直髮射井。

根據公開的“領袖級”資料,它上面要裝備許多“陸下海”的武器裝備,比如:S500遠程防空系統的海軍型、S350中遠程防空導彈系統,也就是現在用“裡夫”的改進型、“多面堡”防空系統(就是S400)、還有“鎧甲M”近程彈炮合一防空系統(貌似要替代“卡什坦”),總之,俄羅斯“防空軍”有啥導彈都要“下海”!反艦方面有:“口徑”系列、“鋯石”超音速導彈 甚至“伊斯坎德爾”導彈也下海了,它應該是對地攻擊的…俄羅斯把所有的新型導彈都裝備在“領袖級”上面了,力求打造一型“全能的武庫船”!至於能不能安裝的進去就不得而知了。

總體來說“領袖級”是目前集中展示俄羅斯工業製造能力和科技能力為一體的“作品”!其實,早在蘇聯解體之前,蘇聯就設計了一型叫做“夏伯陽級”的萬噸驅逐艦,用以應對美國的“伯克級”,但是也是停留在了圖紙階段蘇聯就不存在了!而“領袖級”是俄羅斯近30年來設計的首型大型戰艦,打算用於替換艦隊裡那些“70後”,但是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到現在根本沒有建造過一艘排水量超過5000噸級別的戰艦,“冷不丁”就能建造萬噸級別的,實在是讓人懷疑俄羅斯的能力!另外,俄羅斯目前軍費開資極其緊張,國力也衰減的很厲害!“領袖級”造價起碼在15–18億美元一艘(核動力型),在配齊上面的彈藥…價錢壓力對俄羅斯來說太大了!

“領袖級”的模型展示已經有5年了,到底什麼時候建造不得而知,就算俄羅斯咬牙建造一兩艘,也不可能整體性的提高俄海軍的作戰能力,還不如拿這個錢去建造多艘5000噸級別的常規戰艦,這樣既能整體性提高俄海軍的實力,也能保障和提高俄羅斯現有的船舶工業的水平,華而不實、貪大求洋的東西已經不適用於俄羅斯了!


雛菊西瓜Peterpan


圖注:俄羅斯“領袖”級導彈驅逐艦設計模型

俄羅斯新一代導彈驅逐艦,定名為23560型,俄內部將其命名為“領袖”級驅逐艦。從目前俄羅斯方面公佈的資料和模型等來看,新一代“領袖”級驅逐艦滿載排水量約1.75萬噸,超過俄海軍現役“光榮”級巡洋艦,也超過了美國海軍DDG1000“朱姆沃爾特”級導彈驅逐艦。實際上這就是一艘巡洋艦,但因為俄羅斯海軍未來可能將取消巡洋艦這一艦種編制,所以將其“低調”命名為驅逐艦,但它的作戰能力毫無疑問是巡洋艦級別的。

從公開的新一代遠洋驅逐艦的模型圖片和資料來看,其長為200米,寬為23米,長寬比為8.7,吃水為6.6米,採用了長首樓型船型,這是戰後各國海軍使用比較多的一個船型,北方設計局以往這個噸位的主要型號如“現代”級和“無畏”級驅逐艦以及“肯達”級巡洋艦都是這個船型,這個船型的好處升高了首部幹舷,提高了抗浪性,同時增大了艦體容積和儲備浮力,但缺點是風壓側面積增加,降低了穩定性。

蘇聯時代的水面艦艇一直以武器容量大,但表面佈置雜亂著稱。俄羅斯新一代“領袖”級驅逐艦在隱身設計方面,將隱身能力放在了一個突出的位置來考慮,首先簡化了上層建築,從整體上考慮各建築和電子設備佈局,如武器往艦前部集中,動力裝置和電子設備安裝在中部,採用高大的綜合隱身桅杆,艦尾是直升機機庫和起降甲板。從而避免了以往見縫插針式的安裝各種武器和電子設備,從而破壞艦艇的隱蔽性,在細部設計上將甲板上各建築有機的融合為一體,並用傾斜面替代了原來的垂直面,並用圓弧角取代了原來的稜角,以降低雷達反射面積並且艦載導彈實現了垂直髮射化,甲板上看不到原來的導彈發射架,進一步減少了軍艦的雷達反射面積。


兵工科技


從數據上,這是一款性能非常強大的驅逐艦。可以說,這是俄羅斯自蘇聯解體後在水平艦艇方面唯一一次讓人感到驚豔的設計。
圖:“領袖”
級驅逐艦模型

據悉,“領袖”級計劃於2019年動工,2025年前服役。在俄方的設想中,這是一款在火力上超越當前任何軍艦,在總體性能上領先世界的未來驅逐艦。根據資料顯示,領袖級滿載排水量高達1.75萬噸,這比美國的科幻戰艦“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還要高,艦長200米,寬23米,最大速度32節,艦員約250~300人。從俄方展出的模型看,“領袖”級採用高度一體化隱身設計,四面大型有源相控陣雷達佈置位置較高,同時還可以看到數面小型雷達,若不出意外,這應該是跟055萬噸大驅一樣的S+X雙波段雷達系統,將是俄羅斯第一款裝備雙波段雷達系統的水面戰艦。



圖:“領袖”


級高聳的艦橋上佈滿了各型雷達

而從火力上看,“領袖”級打擊能力將超越當前任何一款驅逐艦。據俄方透露的資料,“領袖”級上至少有128單元通用垂直髮射單元,並具有“一坑四彈”能力,將裝備128枚防空導彈,64枚反艦導彈,以及各類反潛、對陸攻擊導彈等。在彈種選擇方面,“領袖”級可綜合搭載S-500“普羅米修斯”型遠程防空/防導系統,用於遠程對地攻擊的“口徑-NK”型巡航導彈和用於反艦攻擊的“寶石”超音速反艦導彈,以及最新的反潛導彈、火箭彈等。從數據上看,這將會是人類有史以來打擊能力最強的戰艦,其火力密度大大超過現有任何一款巡洋艦/驅逐艦,媲美傳說中的“武庫艦”。
圖:“領袖”



級驅逐艦甲板上密密麻麻的垂直髮射系統

當然,俄羅斯能不能將其建造出來是一個令人懷疑的問題。自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雖然繼承了大部分蘇聯的軍事遺產,但很多造船廠並沒有被俄羅斯獲得。而且,冷戰後俄羅斯經濟陷入危機,特別是近幾年更是在西方的制裁下雪上加霜,經濟連年衰退,現有軍事投入很難支撐俄羅斯龐大的造艦計劃。再者,現有俄羅斯造船工業萎縮厲害,連幾千噸的護衛艦都要造個十年尚無法完成,真的可以在區區幾年內完成這一款將近兩萬噸的鉅艦的建造嗎?

圖:俄羅斯海軍現在的“門面”——“基洛夫”級巡洋艦

【你覺得俄羅斯能夠造出“領袖”級驅逐艦嗎?歡迎下方留言分享你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