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夠代表當今中國的詩詞水準?

點點104423981


毛主席不僅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而且是當代傑出的詩人。他的詩詞是近現代中國最為有代表性質的。

個人最喜歡的一首詩是《訴忠腸》

當年忠貞為國愁,何曾怕斷頭?

如今天下紅遍,江山靠誰守?

業未就,身軀倦,鬢已秋;

你我之輩,忍將夙願,付與東流?,這首詩講述了毛主席進入垂暮之年後,憶往昔崢嶸歲月,為國家大義什麼時候怕過犧牲,現在國家統一,人民安居樂業,遠離侵略與動盪,這一片盛世誰來守候?感嘆自己大業依然為成(筆者以為此處是主席自謙的說法,畢竟國家一統,侵略者被打走,人民有田地種,已經可以說很偉大了),身體卻已經疲乏,歲月已經不饒人了,對未來的國家表現出一絲絲的擔憂,如果無人守護,那麼是不是將老一輩革命者為之付出的一切,化為烏有?





碧波青語


近代史上只有毛澤東的詩詞水準能和古人的詩詞相提並論。這可能和他受的教育有關,畢竟他當年古書讀的比較多。這就給了他在創作詩詞上的先天優勢。而且只要讀過古詩詞的人,肯定同樣也喜歡毛澤東的詩詞。他的詩詞豪放起來,一如蘇東坡,一如辛棄疾。下面我們先來看一篇。

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島外打魚船。 一片汪洋都不見, 知向誰邊?

往事越千年, 魏武揮鞭, 東臨碣石有遺篇。 蕭瑟秋風今又是, 換了人間。


是不是大氣磅礴的很,無論是用詞方面,還是整手詞的意思,都包含了他勇敢拼搏和敢於換天地,和一切黑暗勢力鬥爭的精神。

我們在看一首,毛澤東主席在打仗期間寫的詞,而且這首詞,也是我最愛的,無論古代還是近代,獨愛主席的這首。

採桑子·重陽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你看在戰場上,在炮火喧天中,在生命隨時都有可能失去的時候,他依然樂觀的很。他還能把古人悲秋的秋色,比做為勝做春天,秋天的景象比春天還要好很多。



最後我們在看一遍主席最有名的一首,也是大家曾經都背過的一首。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史學達人


說句實話,當下詩歌的整體水平真不高,稱得上作家、詩人的作者不少,但是文章詩歌的質量真不算高,或是雲裡霧裡的小朦朧,或是自詡為豪放大氣的亂白話,文化市場上似乎缺乏一種催人奮進的內在精神動力。

按照中國普遍大眾的鑑賞標準,真正的好詩我認為應當具備三個條件。


第一就是流派要明確,是婉約派還是豪放派,側重兒女風情還是家國情懷。第二是立意與意境,主題是什麼,立場一定要鮮明,還要具有美學視野。第三是傳世價值,寫詩詞的目的說白了要麼就是自己瞎搗鼓自娛自樂,要麼就是出版留名,詩歌的內涵和價值一定是要有市場。

至於當代中國詩詞水平之最,平心而論,還是毛主席的詩歌最具典範。毛主席詩詞不僅氣勢恢宏,而且格局廣大,既有空間上的變化,也有時間上的轉換,既有豐富的美學藝術,兼具傳世價值,其中對於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建設和對人民群眾的熱情謳歌,可謂當之無愧的傳世詩詞佳品。


毛主席的詩詞更具現實性,是通過實踐得出的文化果實。這是時下詩詞創作嚴重缺乏的一環,詩詞才是最好記錄生活足跡的方式,更要與時代主流思想相契合,毛主席詩詞所體現的責任擔當與歷史使命對於當下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大借鑑意義。

(配圖來自網絡)我是納蘭談史,歡迎關注互動。


納蘭談史


從近代以來,詩詞水平最高的人,肯定是毛澤東無疑了。

毛澤東主席的詩詞,大氣磅礴,氣吞山河,妙語聯珠,妙筆生花,正能量滿滿,且通俗易懂,開避了近體詩詞之新時代。在律絕詩方面,如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長征》等,詞牌名方面,如沁園春《雪》、《長沙》、《卜算子·詠梅》等,絕句方面,如,七絕《為女民兵題照》等等。

我們這一代人,對詩詞的感受,幾乎就是在背誦毛澤東主席的名句中長大的。主席的公開發表詩詞,我曾經能全背下來,就是今天也能背下一多半的詩詞來。名句嗎,能寫對聯的就比比皆是,寫文章中如恰當引用幾句,一定就會增色增彩。總之,因隨口能讀出的名句太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沁園春·雪》曾震撼當年國民政府之重慶文化界,打敗民國所有的文人墨客。毛澤東乃中華現代詩詞第一人,當之無愧,名副其實,彪炳千秋!





大中華AAA



當代最偉大的詩詞作者毫無懸念,就是毛主席。

第一,作為一代領袖,他的每一首詩詞都會流傳千古,這是誰也無法比的。毛主席主要是詞寫得很有文彩,也很有偉人的氣魄。如《沁園春.雪》(1936年)是任何文人也寫不出來的,詞中“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只有領袖才能有這樣的氣魄。

第二,毛主席的詩詞,可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但是一般詩人都是“小情調”的多,而毛主席更多的是“大情懷”。如《卜算子·詠梅》(1961年):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陸游也有一詞《卜算子·詠梅》,比較便知各有特色: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第三,毛主席的詞具有一般人難以達到的思想高度。相對於文采,詩詞的思想高度才是靈魂。其實,毛主席的詩詞和文章也是很有文采的,就連蔣介石也讚歎毛主席嬉笑怒罵皆文章。既有文采,又有思想高度的詞,如《沁園春·長沙》(1925年)。

第四,毛主席的詩詞是深刻地反映人性和社會的激情之作。毛主席也有七情六慾,反映在詩詞等作品中是很有詩人的激情和豪情。毛主席也是對國學研究很深的大學問家,對中國社會的理解很深刻。如《蝶戀花·答李淑一》(1957年):

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

當然,作為一代領袖和偉人,他的詩詞的“情”和“愛”,很難象一般文人寫得那麼情意綿綿或那麼柔情蜜意。

第五,毛主席的詩詞,有著厚重的歷史背景,這更是一般人做不到的。詩詞外的故事蘊含了詩詞更多的內涵。如《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1949年)。毛主席對這首詩的初稿並不滿意,直接扔廢紙簍裡,周恩來從廢紙簍裡撿出來的,並說是好詩才保存了下來。

第六,詩詞重在意境,表現出有濃重的詩情畫意,要更多的表現為意會,不能太直白,給讀者更多的想想空間。為此,古典詩詞必須多用典故才能增加內涵和想象空間。而毛主席的人生經歷,卻是創造“典故”最好的條件,例如,七律《長征》,其中每一句詩都是一個重要的歷史的畫卷,就能讓讀者想起過雪山草地、十八勇士過鐵索橋及四渡赤水等,而這些故事多必然成為歷史故事或佳話,進而成為歷史典故。可以這樣說,是革命領袖的傳奇人生,成就了一個詩詞偉人毛澤東。

最後,毛主席的詩詞數量的確不多,大概就60篇左右。但每一篇都是值得一讀的,品位都很高,而且越品越有味道。儘管各人的偏好觀點不同,評價詩詞的品味也沒有統一標準,更不能只看某些方面,應該總體地評價,真是不能太絕對了。但是隻有經得起歷史檢驗的作品才稱得上名篇佳作。


貴州大學教育達人胡鳴


首先,名聲跟水平不一定成正比,一些知名的詩人,如徐志摩、艾青、余光中、席慕容等水平一般;

其次,中國當代有國際名聲的詩人,至少有北島、顧城、西川、楊煉、歐陽江河、翟永明,國內知名的還有不少;

最後,所以中國當代詩人在整個文學圈、藝術圈、文化圈中顯得不太知名;最後,相對於通俗文學、網絡文學,以及流行音樂、商業電影等文化形態而言,整個嚴肅文學對於大眾來說都不知名。

詩歌實在是太小眾的東西,能夠真正欣賞的人並不多。最近火起來的餘秀華,她流傳最廣的詩篇其實並不是她最好的作品,由此可見一斑。

而且,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不過要說誰能代表,這個還真不是不敢說。這東西又不是物理研究,還能給你頒發個諾貝爾獎。


圖籙


誰能代表中國詩詞的最高水準?

非毛主席莫屬。

只要看看毛主席的書屋,便可知主席的學問高深莫測。

中南海有個《菊香書屋》,是毛主席工作,起居的唯一地方。書屋內擺滿書架,古今中外,不計其數,就連床頭也是常年堆著各種書籍。書不離手。除菊香書屋外,還另有11處書屋。毛主席的書,數目數不清。毛主席一生節儉,始終保持著中華民族勞動人民的本色。《書籍是毛主席最大的財富》。

毛主席的一生,從井崗山到遵義城;從五次反國剿到二萬五千里長徵;從延安到西柏坡;風風雨雨幾十年,在各個歷史時期,都留下詩詞無數。有感而發,即興而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在這裡舉例都是多餘的。



匯雁1


英雄拒絕黃昏說是毛澤東主席能代表當今中國的詩詞水準,恐怕應該沒人反對吧!


“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這樣的詩句一看便知是出自毛澤東之手!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誰有這麼大的氣派,唯毛澤東也!


幼年時代,毛澤東就表現出了超人詩歌天賦,你看"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毛澤東走到那,詩就寫到那。1933年會昌“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會昌城外高峰,顛連直接東溟。戰士指看南粵,更加鬱鬱蔥蔥。"



1934年婁關山“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1935年六盤山"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1949年南京"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1961年中南海"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俏也

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還有寫長江的"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及井崗山的"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勁……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霄遁。"

試問這些詩詞誰人能逾?英雄拒絕黃昏只是摘自部分毛澤東主席的詩句,已足叫當今詞人汗顏了!不信,你去拿來比一比便涇渭分明!


英雄拒絕黃昏


毛澤東詩詞代表了當今中國詩詞的最高水準。

到目前為止,已經發表的毛澤東詩詞有七十多首。毛澤東詩詞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際緊密相連,從而形成了一種強大而獨特的文化,深刻影響了當代中國人民的文化和精神生活。所以說,毛澤東詩詞創作達到了當代詩詞創作的最高峰。

一、毛澤東詩詞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史詩

已發表的毛澤東詩詞時間跨度從1915年到1965年(可能有尚未發表的),前後歷時50年。這期間,正是中國革命和建設最艱苦而又輝煌的年代。

1.1927年,毛主席寫了詞《西江月.秋收起義》:“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匡廬一帶不停留,要向瀟湘直進。地主重重壓迫,農民個個同仇。秋收時節暮雲愁,霹靂一聲暴動。”

2.1935年,在最艱苦卓絕的長征中和長征後,毛主席先後寫下了《憶秦娥.婁山關》、《七律.長征》、《念奴嬌.崑崙》、《清平樂.六盤山》、《六言詩.給彭德懷同志》。

3.1936年,紅軍長征剛剛到達陝北,在革命力量遭受嚴重削弱,日寇入侵,國民黨八面圍剿,中國革命最困難的時期,毛主席以他高瞻遠矚的目光和博大的胸懷,寫下了舉世聞名、膾炙人口的《沁園春.雪》。

4.1949年,毛主席寫下了《七律.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5.1954年,毛主席寫了《浪淘沙.北戴河》。1956年,寫了《水調歌頭.游泳》,詞中“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的句子,已經由如今的三峽水利工程變成了現實。

6.1965年,毛主席寫了《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和《念奴嬌.鳥兒問答》。

在毛主席的一生中,他用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博大胸懷,採用革命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相結合的表現手法,以氣壯山河的詩句,謳歌了波瀾壯闊的中國革命鬥爭史和建設史,謳歌了人民革命英雄主義。

二、毛澤東詩詞是中華詩詞寶庫中的瑰寶

毛澤東詩詞繼承了中國悠久的傳統文化和中國詩詞的優秀傳統。同時,毛主席以馬克思主義者和革命家的偉大情懷在開闢新時代詩歌創作中開創了一代新風。

毛澤東詩詞和傳世的唐詩宋詞相比較,不僅毫不遜色,甚至完全超越。比如,拿毛主席的《憶秦娥.婁山關》和李白的《憶秦娥.秋思》相比,毛主席的《卜算子.詠梅》和陸游的《卜算子.詠梅》相比,不僅在思想氣勢上勝出,而且在意境和語言藝術上完全超越。

三、毛澤東詩詞是謳歌人民的典範

毛主席始終堅持人民利益至高無上,堅持為人民服務,堅持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動力。所以,他的詩詞也始終堅持謳歌人民。比如“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幹,不周山下紅旗亂”。“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正是因為毛澤東詩詞堅持謳歌人民,所以毛澤東詩詞深受人民喜愛,已經深入到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血液、生命中,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詳、脫口而出的名言警句,包括他的詩詞書法,也是我們經常揣摩欣賞、堪稱經典的當代藝術佳作。

綜上所述,毛澤東詩詞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史詩,是中華詩詞寶庫中的瑰寶,是謳歌人民的典範,是傳統詩詞向現代詩詞過渡的典範,是引領古典詩詞發展的一面旗幟!


枕溪居主


中國詩詞淵源流長,從〈詩經〉算起至今已有二千多年曆史。現如今若要推舉能夠代表當今中國最高水準的詩詞,筆者首推毛澤東。因為毛澤東的詩詞反映了當代無產階級革命鬥爭的壯麗史詩,抒發了浪漫主義的一腔豪情,毛澤東的詩詞毫無傷感的小資情調,充滿了革命的英雄主義氣概,讀了蕩氣迴腸,令人振奮,令人鼓舞。因為毛澤東的詩詞想象奇特,豪邁大氣。毛澤東喜歡用“超大”的字句,如江河湖海,天上人間,宇宙風雷等字眼,在他的詩詞裡滿目皆是。毛澤東有不少詩句早已成為人民群眾口中的警句格言,百聽不厭,常用常新。可以這樣說,毛澤東詩詞已成為中國古典詩詞的最後一座高峰,也是傳統文化向現代社會轉型發展過程中的最後一座橋樑。因此筆者認為,毛澤東詩詞不僅代表了當今中國詩詞的最高水準,而且還是中華文化長河中最閃亮的那塊瑰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