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心神戰鬥機高清照曝光,未來技術驗證機長相如何?

神馬也有走神的時候


說到日本X-2 心神 先進技術驗證機,這已經是一個很老的新聞了。X-2 先進技術驗證機是日本負責開發新一代戰機的技術研究本部與日本著名軍工企業三菱重工聯合研製生產的新一代戰鬥機的 先進技術驗證機。這款飛機在本世紀初日本方面就開始研製。主要用於驗證第四代戰鬥機一些關鍵技術,例如第四代戰機的氣動設計,新一代電傳系統,隱身技術,推力矢量發動機等。

這款戰機從2010年開始製造第一架原型機,原計劃於2014年首飛。然而雖然三菱重工之前有著生產數百架F-15J/DJ和F-2A/B支援戰鬥機的經驗,但是第四代戰機與普通第三代戰機在一些設計和製造上有著本質的區別。當時日本航空自衛隊有意從美國直接引進F-22隱形戰鬥機。然而最終美國方面不惜直接關閉生產線,讓日本政府徹底寒心。可以看到在X-2先進技術驗證機的設計方格上,就是一款縮小版本的F-22戰機。為什麼做這麼小,最大的原因是成本問題。

最終這項計劃在試製過程中小問題不斷,其進度一拖再拖。直到2016年4月22日,這款驗證機才首飛成功。當時已經比計劃晚了兩年。由於日本國內沒有合適的發動機,心神不得不採用一款小推力,只夠教練機採用的小型發動機。最終錢沒有少花,出來了一款最不像四代機的四代機驗證機。

更為搞笑的是,日本航空自衛隊這款被日本人寄予厚望的新一代戰機,經過30多次試飛後於2017年10月底就取消了所有後續的飛行任務。具體原因日本方面稱,驗證機的試飛已經達到設計目標。實際原因也只有日本負責的軍方人員才最清楚吧。關於這個戰機的長相,通過這幾張圖,大家也可以看出來 ,這不就是一個取消彈艙的迷你版本的F-22戰鬥機。目前日本已經開始新一輪的XF-3隱形戰機的研發設計了。外形與X-2區別不大,只是放大了好多


航空新視野


東洋隱形飛鷹:絕不可小視的F3心神戰鬥機

【薩沙講史堂第一百八十九期】(軍事系列第102講)

日本花費15年時間和投資20億人民幣的F3心神戰鬥機,去年底試飛成功。很多軍事專家認為F3心神戰鬥機不堪一擊,完全不是解放軍殲20的對手!事實又是怎麼樣呢?聽薩沙說一說吧。

我們可以這麼說,以目前F3心神戰鬥機對比解放軍殲20,前者還可能真不是後者對手。但我們絕不可以小視F3心神戰鬥機,它並不是用來作戰的,而是一種驗證機。

什麼叫做驗證機,就是驗證某國最新航空技術的試驗品!換句話說,F3心神戰鬥機並非用於作戰,而是一種具備作戰能力的試驗品。日本搞F3心神戰鬥機的目的,並不是僅僅用它作戰,而是在美國的強力控制下,保留自己研發先進戰鬥機的能力。

這和當年一戰戰敗的德國非常相似。

一戰投降以後,根據《凡爾賽條約》德國只能保持10萬人規模的自衛陸軍,停止包括重機槍在內所有武器的研發工作。如果嚴格執行條約,不到15年德國軍工部門就會成為世界二三流,再也沒有爭雄的能力。

當時以著名的馮.塞克特將軍在內的大批德國軍人,巧妙的規避條約。他們或者以民間設備名義,進行研發(德軍1號坦克最初的名字叫做克虜伯1型拖拉機),或者將研發機構轉移到國外(比如著名博福斯40mm高炮,就是克虜伯公司在瑞典套殼研究的傑作)。

由此,德國軍工部門仍然保持強大的研發能力。在1935年希特勒宣佈廢除《凡爾賽條約》之後,德國陸軍僅僅用了3年時間就從10萬擴展到400萬人,擁有大量先進的國產武器裝備,成為歐洲一流軍事強國。

顯然,目前日本也是在走德國的老路。F3心神戰鬥機的作者,就是當年研發了零式戰鬥機的三菱重工。這家公司是目前世界軍火銷售排行前30名的軍火業巨頭。

日本的空軍最初完全從美國引進,但70年代就自行研製了F1戰鬥機。這種戰鬥機性能平平,作戰半徑僅有200多公里,主要用於本土防禦,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支援戰鬥機。到了F2戰鬥機的時候,就有很大不同。F2戰鬥機雖源自F16C,卻有著相當大的改進。甚至很多軍事專家認為,F2戰鬥機就是一種全新的戰鬥機。F2的性能相比F16C有很大提高,是一種非常先進的多用途戰鬥機。它已經不再侷限於防禦,可以發射中距離和反艦導彈,是絕對可以用於進攻作戰的。客觀分析F2戰鬥機的性能,我們認為它並不亞於解放軍的殲10。但即便如此,日本在2011年也停止了F2戰鬥機的生產工作,轉而全力投入F3心神戰鬥機的研發。

而F3心神戰鬥機目前到了所謂百分之百日本製造,連日本最為薄弱的發動機也沒有從美國引進。

目前F3心神戰鬥機體現的性能,已經足以讓我們警惕。

第一, 具有很好的隱身性能。

F3心神戰鬥機定位為隱形戰鬥機!

日本有著全世界最先進的種種隱形技術,涉及很多方面。

就F3心神戰鬥機設計本身來說,它的外形很簡單,並沒有什麼太多的特點。一般認為,這是擁有設計能力,但沒有生產過整機的日本求穩的結果。

F3心神戰鬥機是日本隱形戰鬥機的第一個產品,作為驗證的模板,所以採用主流設計。

對於F3心神戰鬥機的隱身能力,日本方面一再宣佈是極高的。早在2006年,日本在多次對比測試後宣佈,F3心神樣機的RCS極小,僅次於美國,是世界最頂尖的。

這應該不是吹牛!

第二, 採用光傳飛控系統。

F3心神戰鬥機採用光纖而不是電纜,作為數據傳輸的工具。在今天,任何一架飛機都面臨著電磁干擾的嚴重問題。飛機上的各種電子設備極多,發射功率也越來越大,對飛行控制系統和信號的穩定性都是很大的威脅。

光纖使得串信號和干擾幾乎不存在,還可以大大的減輕重量,是所有戰鬥機的未來。

可以說,日本在這一點上已經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

第三, 先進的雷達系統。

日本這方面也相當先進。早在F2戰鬥機時,日本已經採用了J/APG-1火控雷達。該型雷達使用砷化鎵半導體打造,由日本國內獨立研製生產。F2也是世界上第一種將機載主動相控陣(有源電子掃描陣列)雷達投入服役的機種。2011年開始啟動F2升級計劃,將J/APG-1升級為J/APG-2型雷達。外媒推測其性能可能與美國第2批次F/A-18E/F戰鬥機所配裝的AN/APG-79雷達相當,是世界頂尖水平。預計F3心神戰鬥機的雷達會更先進!

除此以外,F3心神戰鬥機還有很多特點。

目前網上攻擊的所謂發動機動力不足、飛機體型太小、內部彈艙較小,推力矢量採用折流板方式,其實都不是問題。

發動機比較差,是日本追求百分之百日本製造的結果。日本並不向美國購買發動機,而是自己研發了推力5000千克的XF5-1發動機。XF5-1發動機也是一個過渡產品,或者說一個技術儲備,用於小型驗證機而已。國外軍事專家認為稍加改進就可以將推力提高一倍,基本達到美軍F414渦輪風扇發動機的水平。這樣就滿足空重10噸,最大起飛重量20噸級戰鬥機的要求。

飛機體型太小,也仍然是驗證機的原因。作為技術儲備和驗證平臺,沒必要冒著大尺寸整體框架類技術的高投入高風險!內部彈艙較小原因也一樣!

推力矢量採用折流板方式,也是驗證期間,探索飛控系統的控制力矩而已,沒必要採用風險較高的軸對稱矢量噴管!

就現在來看,F3心神戰鬥機的性能瞄準的是美軍的F35A。而未來從美國進口新一代隱形戰鬥機,用來淘汰F15戰鬥機。

而美國陸續交付42架F35戰鬥機,2016年8月日本已經公佈了第一架在本國組裝成功的F35。

既然有了F35,F3心神戰鬥機還有什麼意義?

非常有意義。F3心神戰鬥機這種百分之百日本製造的戰鬥機,為日本提供了巨大的技術儲備。同時,在F2戰鬥機2011年停產以後,F3心神戰鬥機項目的巨大投入,保證了一支優秀的研發團隊。

我們可以這麼說,F3心神戰鬥機項目還會繼續,而且越來越先進。

日本認為美國人不能控制它一輩子。一旦美國撤離日本,那麼日本就有短時間內生產大量世界頂尖戰鬥機的能力。到了那個時候,它就會成為解放軍空軍的很大威脅。

【薩沙講史堂第一百八十九期】(軍事系列第102講)


薩沙


俗話說的好,心神已死,有事燒紙。心神戰鬥機作為日本的第五代戰鬥機技術驗證機的驗證機,目前已經下馬,因為其設計被認為是失敗的,而且說真的,心神完全也驗證不了什麼五代機技術,下馬理所應當,未來日本的國產五代機發展,還得看未來日本航空工業的水平。

圖為心神技術驗證機,他是日本五代機計劃的開始,但是剛一開始就結束了,因為性能不好。


心神驗證機,在日本被稱為是23DMU計劃,也就是平成23年技術驗證機計劃,該飛機是作為未來日本五代機,也就是F3戰鬥機的技術驗證27DMU的驗證機25DMU的驗證機來研發的,有些朋友可能已經看得眼花繚亂了,不要緊,我們來捋一捋。心神是23DMU,是日本五代機計劃最初的啟動發展項目,如果他的進展順利,那麼日本會推出25DMU,也就是第二階段的驗證機。

圖為心神戰鬥機的發動機開啟加力狀態,XF5-1發動機開啟加力也才5噸推力。


25DMU如果進展順利的話,那麼日本會緊接著推出27DMU技術驗證機,該驗證機完成後,將會推出日本F3戰鬥機的原型機進入測試階段。最終,如果按照日本的設想走下去,那麼日本將會在2030年完成F3戰鬥機的研發,距今還有11年,這樣就看出來,其實心神根本就不是五代機,他只是一個大號模型,用來驗證F3原型機的驗證機的驗證機的技術。

心神驗證機倒是也驗證了一部分技術,比如V型垂尾和機翼平行邊緣等設計的氣動特徵,但是驗證級別還沒有FC31高。


23DMU主要驗證的是什麼呢?是機翼外緣前後平行,發動機S型進氣道,三維矢量技術以及V型垂尾下的氣動特性,可以說,通過心神的驗證,日本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技術發展成果的,大概知道了五代機的發展特徵,也知道了其中的技術關鍵點和難點所在。但是作為一個連基本的戰鬥機要素都不具備的飛機,他能起到的作用也就僅限於次了。

心神很小,沒有雷達,沒有彈倉,沒有飛控,連座艙都是T4教練機的。


心神驗證機的噸位很小,空重8噸,一個卡車級別的重量,沒有大推力發動機,用兩臺XF51這個加力推力僅僅5噸的發動機,而且該飛機沒有雷達,沒有彈倉,沒有飛控系統,其座艙蓋是直接移植的T4教練機,沒有武器裝備,三維矢量技術只是偏流板矢量,推力損耗很大,根本不具備真正的驗證能力。

心神計劃已經實施了多年了,我們實在看不出他的未來,畢竟已經下馬了,日本已經宣佈心神停飛。


因此,日本在驗證後,最後決定放棄心神,重新開始驗證,下一次,日本會推出什麼樣的技術驗證機呢?我們還需要等待,但是我們知道的是,心神太差了,他已經失敗了。


海事先鋒


日本未來的五代戰機是可以想象的,猛禽的外形閃電的軟件以及一些日本國產的電子設備將成為日本五代隱身戰機的主體。目前的心神驗證機完全可以看成是日本五代機的一個縮影,相比多用途的f35,日本的五代機可能會更注重空戰能力和武器搭載能力就像f15e型一樣。日本五代機原型機的最大看點就是其矢量推進系統,從心神驗證機的尾噴管可以看出,日本的矢量推進技術並不是非常的優秀,心神驗證機的矢量推進系統既不是全向也不是二元,而是一種非常稀有的導流板設計。 這樣的設計雖然技術難度比較低,但是矢量推進的效果也不是特別的好,甚至還沒有美國上個世紀90年代試驗的f15矢量推進版本有效,毫不忌諱的說日本根本不掌握矢量推進技術,所以在將來日本可能更多地選擇使用美國成熟的二元時間推進技術來作為自己重型五代戰鬥機的機動基礎。而進氣道,日本有可能直接複製美國f22型戰機上的加萊特式進氣道。畢竟,蚌式進氣道對於日本來說技術難度還是太高了。

而機體外形設計,日本的五代隱形戰機可能會綜合f22和f35型的優點進行最大程度的空戰性能優化。發動機方面,由於美國具有榮譽能比的技術優勢,日本可能會選擇直接從美國引進推力強悍的f135型發動機。目前f135型發動機的最大推力已經到了恐怖的22噸,怎麼日本的五代隱形戰機使用兩臺增推版的f135型發動機,那麼日本的五代隱形戰機將可能會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推重比超過15的高機動性戰鬥機,這對於中國的殲20無疑是非常危險的,這甚至會打破東亞的地區對抗平衡。所以,中國一定要密切關注日本的五代戰機發展並隨時做出應對。


浩漢防務論壇


心神是由日本防衛省防衛裝備廳技術研究本部與三菱重工共同聯合開發來作為匿蹤型戰鬥機的研發計劃專案的通稱;正式名稱為“先進技術驗證機”(ATD-X),代號X-2。

當前,未來戰機主流已經是具備匿蹤外型及高機動性的第五代戰鬥機,且未來進入網狀化作戰時代,除了外型及飛行表現外電子系統的完整程度將左右戰機的能力。

F-22戰鬥機

ATD-X的架構大體上為雙發動機、向量噴嘴、雙垂直尾翼的機體。為了降低雷達反射截面積,機體形狀使用了不平整的表面以及帶有圓角的設計。

X-2驗證機模型

機體的預定尺寸上,比起F-22小了許多(F-22的全長為18.92M,而ATD-X約為14M),空重約13噸。機體的材質使用了新設計的複合材料,搭配上同時兼具匿蹤性和機動性的“高機動飛行制御系統”。

航電系統方面,最大的亮點為採用了整合高性能主動相控陣雷達,電子戰系統以及高流量通訊能力的多功能射頻傳感器,且利用了智慧蒙皮技術在機身上附著了瓦片式相控陣雷達天線。

發動機的部分,搭載了兩部新開發的驗證用發動機XF5-1。

“心神”X-2第一次試飛

2016年1月28日下午,“心神”在名古屋的三菱重工名航小牧南工廠舉行發表會,正式向媒體公開,並定名為X-2。發表會上同時宣佈,“心神”戰機首次試飛時間終於被確定為2016年2月下旬,最後延遲到4月22日,試飛成功。


鼎盛軍事


日本心神稱之為驗證機,驗證機的出現是根據需求而定,心神驗證的是四代機的技術,主要還是隱身技術。隱身技術日本無法從美國買過來,因此心神主要驗證的也是這個,利用日本擅長的電阻抗變換層複合材料驗證吸收雷達波的機體蒙皮。這個技術未來肯定會用於日本的隱身戰機上,而日本也必然會自研一款隱身戰機。

未來的驗證機看需要研發什麼的技術,就有什麼樣的驗證機,比如日本構想的一種F-3E隱身戰機方案就沒有垂尾,無尾隨控技術也需要驗證機進行前期試探,那麼日本就有可能搞出一款沒有垂尾的驗證機。

同時也可以驗證發動機推力矢量技術,然後將這些技術用於四代機的研製上。日本目前沒有能力將四代機所有的技術國產,比如發動機就不行,因為日本不愁買不到發動機,美國那邊可以買,歐洲也可以賣,美日歐都是一個陣營的,即便是聯合研製都不是問題。如果依舊按照F-2戰鬥機的模式,那麼日本很可能是和洛馬聯合研製,在F-35的基礎上,加上日本自己掌握的隱身技術,搞出一款定位高於F-35的戰鬥機。

整體性能與F-22相當,但不會超過F-22,這一點美軍對日本是有防範的,可以給日本技術,但不能讓其過於強大。F-2戰鬥機的研發就是如此,與其讓日本自己摸索,不如聯合研發,還能掌握日本到底知道多少技術。


軍情瞭望臺


這只是試驗機,測試性能的真機不會長這樣,而且日本第五代戰機完全自己研發,並且所有零部件全部是日本本土提供。實驗結束就已經停產了。所以日本只是證實下自己第五代戰機多性能罷了,沒有大量投產的必要,因為沒有戰爭生產那麼多戰機幹什麼,當有戰爭瞬間就能生產幾百幾千幾萬架。


超兩公里兔兔


他這個心神不知道的還以為是高級教練機呢!看那外型誰會往新一代戰機上聯想。


用戶6538311379392


外形不太具備攻擊性 ,,不知道發動機好不好, 不過按照小日本的一貫精良做工, 發動機應該耐用性還是很好的,只是在功率上, 肯定還比不上美國的發動機。。。。。 這個飛機的總體格局, 就跟汽車界的鈴木很相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