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畫法教程

竿的畫法

竹子畫法教程

畫竹應先從寫竿練起,所謂寫竿就如同寫字一樣,中鋒用筆,寫每一節竿都要有起、行、頓、提的用筆動作。元代趙孟頫提出“須知書畫本來同”的觀點。我們畫的這一筆竹竿如果橫著看即有隸書“蠶頭雁尾”的用筆結構,且中鋒用筆能寫出竹竿的遒勁與圓健。

竹子畫法教程

竹子畫法教程

在寫竹竿時每節竿既要氣勢連貫又要在每節竿之間留有空隙,以備畫節。每一棵竹子靠根部都有幾節短竿,中間較長,近梢部又會逐漸短細。當畫竹竿需要弓彎時,應在節處彎,正所謂“彎節不彎竿”。

畫竿,尤其在畫案上一般都自下往上行筆。下筆時墨較飽滿,逐漸向上畫時即漸幹漸細,這樣也便於筆和墨的掌控。畫一枝竹竿要一氣寫成,最忌中間換墨。在一幅畫中根據需要上、下、左、右起筆均可,熟練掌握筆墨即可做到。

在一幅圖中,如果畫面較短,或只畫竹竿一部分,可以每節竹竿粗細都相等,但是畫竹竿出枝或頂梢則自下而上逐漸收細。

竹子畫法教程

畫兩竿以上竹竿時竹節不能相對,要錯開節的位置,也就是“對竿不對節”。

鄭板橋論畫竹有“一竿瘦、兩竿湊、三竿夠、四竿救”之說,畫一兩竿時墨色可隨意,三竿以上墨色就應該有變化。

畫大幅竹子的竿,需要畫粗竿,而且有立體感,這就應該吸取西方繪畫的光感。正面受光竹竿中間要亮,兩側邊緣暗。可以藉助西畫的板刷來完成,首先用板刷調淡墨,然後兩側蘸重墨,板刷中間再點少許清水,這樣刷出的大竹竿兩側墨色重而中間淺。相反,在板刷中間點墨,刷出中間墨重而邊緣淡的竹竿就有逆光的效果。

竹子畫法教程

竹子畫法教程

竹子畫法教程

竹竿中間以節來連接,畫節法有三種:一為草書寫“八”字形,二為上彎“乙”字形,三為下彎“乙”字形。這三種畫節法只要熟練掌握一種也就可以了。畫竿不分重墨、淡墨,畫節一定要用重墨點畫。節的寬窄要根據竿的粗細而定。

竹枝的畫法

竹子畫法教程

竹枝從竿的節處生出,成左右交替在每節處生長。一般節處生一長一短兩枝,竹枝形態與竿相仿,只是細柔而富有彈性。

竹子畫法教程

畫竹枝如同畫竹竿,此圖所示是較寫實的畫枝。古人所說的畫枝有鹿角枝、鵲爪枝與魚骨枝之說,在此圖中皆有所表現。

竹子畫法教程

畫竹枝如同畫竹竿,此圖所示是較寫實的畫枝。古人所說的畫枝有鹿角枝、鵲爪枝與魚骨枝之說,在此圖中皆有所表現。

竹子畫法教程

老枝的節短而密,新枝節較長而疏。

竹子畫法教程

畫風、晴、雨、雪中的竹子,在出枝時就要表現,雨中之竹與雪中之竹的竹枝走勢可相同。

竹葉的畫法

竹子畫法教程

畫竹的關鍵是畫葉,古人講“竹觀疊葉,樹看生枝”。畫竹葉要從一片葉開始練起,然後由簡入繁,逐漸掌握。竹葉靠柄部純圓,端部漸尖。畫葉入筆要藏鋒,中鋒運筆後漸提鋒出尖收筆。

畫竹譜中提道:“粗忌似桃,細忌似柳。”為了便於掌握竹葉形態,此圖將近似竹葉的柳、葦、桃及夾竹桃的葉子表現出來供比較。

竹子畫法教程

竹子畫法教程

竹葉在葉柄上為互生而非對生,多片竹葉依其生長結構畫成一柄竹葉,熟悉一柄竹葉的正面形態,可以防止畫葉時產生的錯誤。

竹子畫法教程

傳統竹譜中各種偃葉(垂葉)如同寫字,從一葉到四葉各有名稱,便於記憶。

竹子畫法教程

四筆葉之後,增加葉子稱疊葉法,畫一枝一組或成片皆用此法。在疊葉時要注意葉的正側偏倚及疏密聚散的變化。折向對面的葉子稱為點鴉頭,側面細葉稱飛葉。各種畫法初學時要認真理解才好運用。

竹子畫法教程

仰葉用來畫晴竹、新篁,仰葉變化較小,從一筆到三筆起手練習,畫多葉相疊相交。

竹子畫法教程

一枝或一組枝在安排竹葉時最頂部分的葉子稱為結頂。葉子要畫得精彩些。

竹子畫法教程

向下或向左右探伸的竹枝稱為出梢。出梢枝也是亮相的部位,布葉時要謹慎對待。

竹子畫法教程

在花鳥畫中有“救命的竹子”之說,一幅畫色調較灰暗需要一些重墨,可用幾筆墨竹加重墨色或增加一個層次。畫幅色彩太豔時也可加墨竹壓壓火氣。如畫面上有大塊面,需要用碎線整合,可以用雙勾畫竹子破一下。所謂雙勾不同於白描,雙勾用行、草的書寫筆法勾畫,竹葉按一柄葉結構勾成。需要設色時可用填染法或復勾襯染法。

竹筍與竹鞭的畫法

竹子畫法教程

畫生長中的筍,先用淡墨從上向下豎畫一筆,然後筆蘸重墨從筍尖開始點畫籜並勾籜葉。點籜要上密下疏。

畫竹筍用較大的筆調淡墨,筆尖蘸重墨,自頂部往下畫,籜片(筍殼)相互交錯包裹,濃墨撇籜葉,頂尖部籜葉可密長一些。筍斑用重墨趁溼不規則地點出。

竹子畫法教程

前面曾提到每棵竹竿靠根部幾節短,最下部一兩節為生根處,畫時要暢快有筆意。根下生有竹鞭,畫法如竿,根鬚生在節處,用畫草的筆法勾成。

作品解析

竹子畫法教程

風雨中的竹子老竿挺立,新枝逆風而立,順風而彎,方顯堅強有力且有韌性。

竹子畫法教程

自古畫雪竹即有多種方法,有用白粉積染的辦法,有用油紙遮住竹葉上部,畫成後掀去油紙,只在畫紙上留竹葉下部,再用淡墨染地擠出雪景。此圖在落筆時留空,淡墨渲染,留出積雪狀。

竹子畫法教程

宋代蘇東坡以硃紅畫竹,傳說有人問東坡居士:“世上哪有紅竹子?”東坡反問:“世間焉有墨竹?”此一反問,恰恰道出寫意畫的奧妙。

竹子畫法教程

用板刷畫竹竿,淡墨綠色的竹竿與濃墨竹葉表現翠竹另有趣味。

竹子畫法教程

太湖石在前,竹子在後,如果竹子也用墨畫,顯然拉不開距離。用花青調墨畫雨後的竹子,石頭用淡赭墨渲染,從色彩上拉開遠近關係。

竹子畫法教程

用勾染的畫法描繪竹根也很有情趣。

竹子畫法教程

竹、石、梅畫於一圖稱歲寒三友,前人有“梅寒而秀,石醜而壽,竹瘦而文”之說,是畫家樂於表現的題材。

(摘自《國畫技法講堂:名家教你畫梅蘭竹菊,高佔國編著)


竹子畫法教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