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劉恆僅有兩個女兒,為何館陶公主備受寵愛絳邑公主卻無人問津?

張必聰


一個生母是正宮皇后,一個生母是無名無分的某氏,自然不能夠相比。絳侯公主可能沒遇到個好母親。並不是指絳侯公主生母對女兒不好,古代有“母憑子貴”也有“子憑母貴”。從“子憑母貴”的角度考慮,因為絳侯公主生母的緣故,最終連累到了公主。

首先不得不考慮的就是漢文帝這個父親對於兩個女兒的態度。史書的各種形容描述並不能很好說明問題,從側面來看——漢文帝給兩個女兒安排的婚姻大事。


令人瞠目的是,作為竇皇后嫡出的館陶公主劉嫖,其夫君陳午不過是個食邑一千八百戶的列侯。而生母不詳、姓名不詳、封號不詳甚至稱呼都來自於丈夫的絳侯公主,卻嫁給了漢朝名將周勃的兒子,食邑八千一百八十戶的絳侯周勝之。從這一點可以看得出,漢文帝對於絳侯公主還是非常疼愛的,讓她嫁入了甚至比嫡公主駙馬顯赫太多的夫家。

史書之中,對於館陶公主各種相關記載,各種榮寵幾乎都是發生在漢文帝駕崩以後的景帝朝與武帝朝,而絳侯公主出嫁以後,相關記載就消失了。


其實也不難理解,文帝劉恆在做代王的時候曾經有一位王后,生育了四個兒子,卻都在文帝登基前後死去,代王后也並沒有生女兒的記載。而文帝宮廷之中留下隻言片語記載的妃嬪也只有慎夫人與尹姬,這兩人都沒有生育子嗣的記載。如此看來,竇氏獨寵後宮曾經很多年,而文帝卻也沒什麼其他妃嬪,所以絳侯公主的生母可能只是一段露水情緣,或者在皇室看來並不光彩的存在。

竇皇后其實也曾經失寵,而慎夫人、尹姬出現在史記中也是伴隨著竇皇后失寵的記錄一起的。所以絳侯公主的生母也可能被竇氏所不容,使得文帝與竇氏之間有所分歧。


與被史書一筆帶過的絳侯公主完全不同的就是館陶公主。與絳侯公主相比,館陶公主不僅有名字(不太好聽),還有公主獨立的湯沐邑,相關記錄都非常清楚。如果只是作為竇皇后所生的嫡公主也就罷了,關鍵竇皇后的兒子也就是館陶公主的親弟弟後來成為了皇帝,這就不同了。

文帝朝,館陶公主雖然高貴,但嫁得一般也沒啥影響力。等文帝駕崩,館陶公主就膨脹了。她是景帝朝的長公主,母親是皇太后,弟弟是梁王。武帝朝,她是皇帝的親姑姑與丈母孃,女兒是當朝皇后,兒子迎娶了皇帝的姐姐(館陶的兒子陳蟜娶了武帝的姐姐隆慮公主)朝野上下尊她一聲“竇太主”。

可以說,造成兩位公主命運完全不同的並非她們的父親漢文帝,而主要因為兩人的母親影響力完全不是同等級的。


澹奕


漢文帝劉恆在正史上有明確記載的女兒有兩個:竇皇后所生的館陶公主和嫁給絳侯家的絳邑公主。這兩個公主在史書上的地位雲泥之別,答案很簡單,因為生母地位不一樣!

館陶公主劉嫖是漢文帝的嫡長女,她的生母是文帝皇后的竇氏,公主的同胞弟弟為漢景帝劉啟。由於西漢有封皇后長女為長公主的制度,所以竇氏被立為皇后之後,劉嫖也順理成章成為了長公主。長公主秩比藩王,在諸公主之中地位最為高貴。

文帝去世後,景帝即位,竇皇后成為了皇太后。由於西漢王朝奉行“以孝治理天下”,因此太后具有相當強勢的政治影響力。竇太后特別疼愛自己的子女、再加上景帝對長姐感情也不錯,水漲船高,所以館陶公主在漢景帝一朝具有相當的政治影響力。

館陶公主最主要的能量表現有二,首先,她是漢景帝家庭的重要協調者。竇太后有漢景帝劉啟和梁王劉武兩個兒子,她尤其溺愛幼子,一度很希望景帝能把皇位傳給梁王。梁王仗著母親的偏愛也對皇位產生了覬覦之心,他的僭越舉動自然引起了景帝不滿。而館陶公主作為長姐,多次協調處理了母親和兩個弟弟之間的關係,最大程度維護了皇室家庭的和諧。

其次,館陶公主在漢景帝立王夫人母子為皇后太子的問題上發揮了關鍵決定作用。漢景帝太子劉榮的生母慄姬由於拒絕與館陶公主結為兒女親家,得罪了公主。於是盛怒的公主轉而和膠東王劉徹之母王美人結成聯姻利益同盟,館陶公主不斷在漢景帝面前詆譭慄姬,景帝由此厭惡慄姬。劉嫖又經常在漢景帝面前吹捧劉徹,景帝於是越來越喜歡他。最後慄姬母子被景帝厭棄廢殺,而王美人母子因為拉攏到了館陶公主,從而得以上位。

至於文帝之女絳邑公主,她被嫁給了太尉周勃之子周勝之,這門婚事自然也是政治聯姻,因為周勃是迎立代王為帝的最大功臣之一。但公主和周勝之感情不協,周勝之後來又犯了殺人罪,文帝廢黜了其爵位和封地,公主與其離婚。再加上絳邑公主生母不明,不過公主母親很顯然不具備竇皇后那樣的影響力,所以公主無法參與諸多重用政治事件,發揮不了影響力,自然也不會被史書記載。


美映椒房


漢文帝劉恆的皇后,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竇太后。

她為劉恆生了三個孩子,長公主劉嫖,也就是館陶公主,還有後來的漢景帝劉啟和梁王劉武。

竇太后的這三個孩子,在歷史上都很有名。

但是,絳邑公主和他們三個比起來,存在感就比較弱。

我想原因如下;

絳邑公主不是竇太后的親生女兒,她的生母不詳。

因為她不是皇后生的,所以她不敢像長公主劉嫖那樣張狂。說白了絳邑公主就是沒有後臺,若是惹了事,沒有人幫她擦屁股。

長公主劉嫖備受寵愛的原因,是她的野心比較大,她和弟弟漢景帝的關係比較不錯。

她在弟弟當了皇帝之後,為了討好弟弟,經常充當老鴇的角色,給弟弟介紹小美女。

漢景帝因為比較喜歡小美女,所以離不開她。這就導致了長公主劉嫖,在漢景帝心裡,無可替代的地位。

長公主劉嫖比較有眼力見,會來事,她知道和誰搞好關係,對自己比較有力。

她的母親竇太后,在宮中的地位無人能及,所以,她經常藉著母親的寵愛,為自己謀取私利。

她善於觀察宮中的動向,她不但想要自己長期富貴下去,她還經常為自己的女兒的幸福做規劃。

當她得知漢景帝的妃子,慄姬的兒子,被立為太子之後。她就想去和慄姬做兒女親家,慄姬因為她給漢景帝介紹小美女而反感她,所以拒絕了她。

畢竟,漢景帝經常寵幸小美女,就沒法寵幸慄姬了。

這就是慄姬最反感長公主劉嫖的原因。

長公主劉嫖被慄姬拒絕之後,她並沒有死心。

劉嫖又開始和皇十子劉徹的母親王美人勾結在了一起。然後他們兩個人合力,把慄姬的兒子的太子之位,給拉下了馬。

劉榮的太子之位被廢之後,王美人的兒子劉徹,就被立為太子。

劉徹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漢武帝。

漢武帝的第一任皇后,就是長公主劉嫖的女兒陳阿嬌。

歷史上有一個典故,叫金屋藏嬌,就是說的漢武帝和陳阿嬌的故事。

你看,長公主劉嫖的爹是漢文帝,母親是竇太后,弟弟是漢景帝,女婿是漢武帝,女兒是漢武帝的皇后。

可以說當時這些最有權勢的人,都和她有關係,而且和她的關係,都比較不錯。所以,這就是她比較受寵幸的原因。

絳邑公主因為出身比較低微,又和朝中掌權的人走的沒有那麼親近,她無人問津也就可以理解了。


史學達人


館陶公主和絳邑公主同是漢文帝女兒,甚至絳邑的身份還要更高貴些,因為館陶嫁給了擁有不足兩千的堂邑侯陳午,而絳邑公主嫁給了擁有八千多戶的絳侯周勝之,但是,在歷史的舞臺上,館陶公主更活躍,究其備受寵愛的原因,應有下面幾點:



一,人際關係。絳邑雖身份尊重些,估計是漢文帝已死的皇后所出。但縣官不如現管,館陶卻是漢文帝現任皇后所出。到了景帝就更不得了,皇太后是親母親,皇帝是親弟弟,太子是親閨女婿,這樣的館陶若再不受寵才是怪事。



二,情商。館陶的母親竇皇后生有二子一女,大兒子劉啟,小兒子劉武,女兒劉嫖(館陶),劉啟做了皇帝后,竇皇后寵愛小兒子,想讓小兒子做下任皇帝,小兒子也仗著母親喜愛,惹是生非,劉嫖生活在他們的夾縫裡,就如同是潤滑油,時常調節著他們之間的關係,使母子,兄弟維持著表面的和諧,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漢景帝。



三,投機。俗話說,沒有不吃腥的貓,漢景帝做為一國之君,號為天子,實際也是凡夫俗子,館陶公主投其所好,時常蒐羅天下美女,獻給景帝,使景帝能經常因有活水來而身心舒暢。



四,野心。館陶是有一定野心的,為了長期誰持榮耀,把女兒阿嬌做為棋子,先是許給太子劉肥,被劉榮的母親慄姬拒絕後,轉而許給了願"金屋藏嬌"的劉徹,並助劉徹做了太子,劉徹的母親王娡做了皇后。


萍風竹雨123


漢文帝是劉邦的四子,母親薄姬,公元前196年被劉邦封為代王。呂后死後,群臣擁其為帝,成為西漢歷史上第五位皇帝。據記載,漢文帝一共有十個子女,髮妻王氏生四子,但都早薨。竇氏為其生二子二女,其他庶出有二子。其中長女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長公主(館陶公主)劉嫖,次女為默默無聞的絳邑公主(無名諱)。

那麼,為什麼館陶備受寵愛,絳邑公主無人問津呢?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館陶公主富有心計

館陶公主會為討好漢景帝,隔三差五給景帝往宮裡送女人,如此一來自然和皇帝的關係就相當融洽。

二、館陶公主富有野心

館陶公主不甘心屈居人後,她有個女兒叫陳阿嬌,本來想嫁給原太子劉榮,想日後成為皇后,但被劉欣的母親慄姬嚴詞拒絕。碰了一鼻子灰的館陶公主並不灰心,而是又找到了漢武帝的母親王娡。經兩個人聯手策劃,不但劉榮的太子之位被廢,就連母親慄姬也被漢景帝打入冷宮。後來女兒陳阿嬌如願以償地成為漢武帝的皇后,這樣一來館陶公主就成為了皇帝的丈母孃,想不露臉都難。


三,深受母親竇太后的喜歡

漢武帝即位不久,館陶公主的丈夫陳午就去世了,於是館陶公主就經常陪在竇老太太身邊,而竇老太太是個說一不二的主,就連漢武帝都敬讓三分。所以,做為老太太的貼身小棉襖館陶公主自然也就受到眾人的敬畏。

四、無人問津的絳邑公主

絳邑公主嫁給了周勃之子周勝之,婚後二人感情不和,後來周勝之因為犯罪還丟了繼承父親的爵位,如此一來身份與平民百姓沒什麼區別。據推測絳邑公主過得並不如意,所以最終也就安於現狀,與世無爭,平平淡淡過了一輩子。


總結:當竇老太太去世後,館陶的地位就一落千丈,當女兒陳阿嬌的皇后之位被廢之後,曾經紅極一時的館陶公主也就風光不在。因此,姐妹二人的性格及生活環境,造成二人的命運及社會影響力也大為不同。

感謝朋友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國史春秋


人說女人一生有兩次投胎,一次是出生,一次是出嫁。


在館陶與絳邑公主身上,這兩次投胎體現了不同的後果。

論出身,館陶長公主跟絳邑公主兩個人都是皇帝的女兒沒錯,但區別就在於兩個人的母親不同。館陶長公主劉嫖母親是竇後漪房,尊貴異常,絳邑公主生母不明,估計也是地位不高的,因此她天生低皇姐一頭。

再論出嫁。劉嫖是低嫁,嫁給堂邑列侯陳午,這個本對她不利,但正因為她的低嫁,竇後對她多有縱容,劉嫖一母同胞的弟弟劉啟當皇帝后,她更是如魚得水,出入宮禁,隨意為自己謀利。並且利用母親的寵愛和對弟弟的影響力,廢劉榮,助劉徹上位。

劉徹當然很感激這個姑母,自己上位後,封姑母兼岳母劉嫖為大長公主,稱她為“竇太主”,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再反觀絳邑公主。她雖然不是皇后所出,但嫁得本來不錯,嫁給絳侯周勃長子周勝之,後周勝之繼承絳侯爵位,這個侯爵比姐夫陳午的列侯要大得多(絳侯食邑八千一百八十戶,列侯一千八百戶),且周家功名勝陳家多矣。

可惜絳邑公主風光短暫,丈夫不久因罪被殺,國除,也就是說,她變成了沒收入的寡婦,至於她後事如何,史料中無載,可見得她在現實生活中也沒啥存在感。

同樣一個父親生的,館陶與絳邑際遇如此懸殊。是兩人的能力有差別嗎?顯然不是的,館陶也並非一個多大能耐的人,她能縱橫三朝,恣意過活,老了還能有小鮮肉為伴,靠的是兄弟、侄兒。歸根結底,靠的是生母竇漪房。

所以,有個牛逼的爹還不夠,想過舒服日子,還得有牛逼的媽。想當初絳邑若是從竇漪房肚子裡出來,那還不是和姐姐一樣橫著走?


錢多多讀文史


漢文帝劉恆在文字記載中共有四子二女(嫡王后所生四子夭折,不計入在內),其中二女所指的就是館陶長公主劉嫖和絳邑公主(姓名史書沒有記載)。館陶公主我們不用多說,大家都知道,他是漢景帝的親姐姐,漢武帝的親姑姑,而同樣作為漢文帝女兒的絳邑公主卻不為人所知,為何?

絳邑公主是因為嫁給絳侯周勝之而得名,周勝之是絳侯周勃的長子,周勃死後繼承了爵位,後來因為犯罪而被皇帝處死,爵位沒有傳給其子嗣,而是傳到了周亞夫的身上,絳邑公主也就從此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絳邑公主之所以不如館陶公主受寵,我想這很可能是從漢景帝時期開始的。

其一,館陶公主是一名政治投機者。經常給漢景帝送美女,很受漢景帝寵愛。後來本想把女兒嫁給太子劉榮,誰知劉榮母親慄姬十分鄙視她,不但不同意婚事,反而羞辱了她,致使劉嫖與另一位投機者王美人共同合作,搬倒了劉榮,立了後來的漢武帝為太子。


其二,劉嫖有一個好母親。她的母親是竇太后,絕對的實權人物,又是太后手中唯一的掌上明珠,備受寵愛。而絳邑公主的母親不詳,沒有母親的庇護,自然也受不到太多的寵愛。看看竇太后死後,劉嫖的待遇就知道了,劉嫖晚年還是挺淒涼的。

其三,小編大膽推測,絳邑公主的母親應該是漢文帝劉恆做代王時候的嫡王后。因為當初兩位公主嫁人的時候就能看出來,劉嫖嫁給了堂邑侯陳午(1800戶),而絳邑公主嫁給了絳侯周勝之(8180戶),待遇差別還是很大的。要說當時的竇皇后的女兒應該是身份最尊貴的,反而不如絳邑公主嫁得好,就只能有一種解釋:那就是漢文帝懷念之前的嫡王后,愛屋及烏,想多補償這位從小失去母親的女兒。

我是亮仔,歡迎大家討論留言,如果認為我說得還有些道理,煩請動動小手,點波關注不迷路。


亮仔學史


館陶公主劉嫖,她是漢文帝和竇皇后唯一的女兒,漢景帝劉啟唯一的同母姐姐,漢武帝的姑姑兼丈母孃兼妹妹的婆母。這幾重身份下來,可以看出館陶公主的地位尊崇。館陶公主出生時,竇皇后時為竇姬,是漢文帝最寵愛的美人,所以館陶公主可以算是文帝和竇氏愛情的結晶了。加上文帝之前王后所生的子女皆早逝,算起來她是文帝的長女,因此備受重視和寵愛。文帝登基後,竇氏被立為皇后,館陶為長公主,弟弟劉啟則被立為太子,身份更是貴重。成年後的館陶下嫁剛襲爵的堂邑侯陳午,婚後兩人至少育有兩子一女。幼女即為武帝的陳阿嬌皇后,到了武帝時,館陶公主已由皇帝加了封號,跟從竇太后的姓尊稱為竇太主。

反觀絳邑公主,史書上未記錄其封號、姓名、生母及最後結局,僅記載了她嫁給了絳侯(8180戶)周勃之子周勝之。因此推測絳邑公主生母應不是文帝后宮中有記錄的夫人所生,生母或地位比較低;也有一種可能是絳邑公主出生後生母來不及封夫人就去世了,因此絳邑公主在漢宮中生活比較低調,寵愛也不及館陶公主,但文帝對這個女兒也還是挺寵愛的,從她嫁的人家看來還是不錯的。

喜歡的給阿淺的回答點個贊關注一波,也歡迎其他指教和探討!ღ( ´・ᴗ・` )比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