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為啥被叫“唐童”?

一覽眾河小


李世民作為千古一帝卻被稱為“唐童”,給人的感覺實在是非常的幽默,只是此“唐童”非彼“唐童”,他的這個外號來源還是有一個故事的。

“唐童”中的“唐”是指國號,而“童”在古代當中是指小毛孩,而李世民這個外號是他在攻打洛陽時王世充對他的蔑稱,因為當時的李世民年紀很小(約十八),因此王世充就認為如此小小的年紀就敢上陣跟他叫板,這不是不自量力嗎?

而且在正史裡面也沒有關於李世民被稱“唐童”的記載,只是在《說唐》裡面才提到,年紀尚小的李世民敢陣前挑戰王世充,王世充這才稱他為“童子”,因此才有了“唐童”這個外號。

但是後來的西涼王和勃遼王等反王也把整個大唐戲稱為“唐童”,所以“唐童”演變到後面就被賦予了多層的意思。“唐”本來就是國號,而“童”又是“小子”、“小”等意思,所以後來的“唐童”就不光是指李世民了,而是指大唐的勢力薄弱,甚至是指小國小邦的意思,當然,這只是敵方對於唐朝的一種蔑稱,是一種諷刺。

不過在歷史上,李世民的才能是非常好的,特別是軍事才能。在隋朝末年,三大勢力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包括李淵(唐)、王世充(鄭)和竇建德(夏)。在李世民年紀輕輕時就被委任東征於王世充,甚至還爆發了虎牢之戰,李世民就是在此戰中一戰成名,一舉滅了王世充和竇建德兩位王。

後來在王世充向李世民投降時甚至被嚇得不輕,所以稱李世民為“唐童”只是小說裡的戲稱,增加趣味性罷了。




史可小姐


小說說法,不足為拒。

不過李世民確實屬於少年成名。


文物陳列策劃設計樑子


王世充有一次在朝堂之上,提起李世民,意含譏諷的道:“聽說這李世民才二十出頭的年紀,那不就是個乳臭未乾的小娃娃麼?什麼秦王,不過是唐童而已嘛。”言罷縱聲大笑。這戲謔的稱呼於是在洛陽之中不脛而走,鄭軍明裡暗裡提起李世民時,都以“唐童”呼之以示譏嘲。


撲火ii


史裡沒有這種記載,但在《說唐》裡王世充起初瞧不起他,稱他為“童子”,李世民這才有個別號“唐童”。其原因是當時李世民年紀很小(大約18歲)卻敢帶兵與勢力很大的王世充對陣。



這年頭不必掩飾


李世民少年領兵,縷立戰功。單雄信卻看他不起!幾次交戰,陷李世民於窘地,還差一點要了少年英雄李世民的性命。每次交戰,單雄信就大罵唐童,哪裡走?這就是唐童的來歷吧。


老頑童374236889


李世民十八舉義兵,年少英才,掃平群雄,建功立業,是為唐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