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期間武漢發生過哪些重要歷史事件?

學無止境181049672


1937年南京陷落後,武漢也成為國府“臨時首都”,蔣介石等軍政大員都坐鎮武漢,指揮抗日戰爭規模最大的武漢會戰,日軍企圖藉此一役徹底征服中國,結束戰爭。蔣介石也想打出個像樣的戰績,好彌補下自己由於無能指揮致使上海南京失守的罪責。

所以,武漢會戰同樣殘酷血腥,最終國軍付出傷亡40萬人代價,粉碎日軍速戰速決征服中國的迷夢,自身也因傷亡過重,不得不再次放棄武漢,撤往重慶,一時間武漢三鎮碼頭上輪船如堵、帆船如鯽,裝載著重要軍工設備、機關物資、逃難軍民向長江上游轉移。堪稱“東方的敦刻爾克大撤退”。

蔣介石見自己算盤又一次落空,不得不頻頻作秀,做出“堅守崗位最後一刻”的姿態,遲遲不肯撤離,害得其他軍政大員撤也不是,不撤也不行,宋美齡更是夫唱婦隨,只好待在炮聲隆隆的武漢。

最後國防部長徐永昌不得不下達最後“通牒”:委員長啊委員長,武漢現在已經混入日本特務,您再不走我就要派兵架著你走了,您的安危不是您一個人的事啊,是國家大事啊!(馬屁拍的義正辭嚴)。

這時蔣介石才“不得不”答應撤離,可是這時確實有些晚,和讀者現象的不同,蔣介石在抗戰初期並沒有專機,多是航空公司飛機,現在早就飛的一架不剩。這下國府有些慌了,仔細祥察才獲悉漢口機場有架美國飛機可用,蔣介石宋美齡慌慌張張坐上飛機,起飛昇空。

看著蔣介石走了,白崇禧徐永昌等人也立刻各自逃命,最後殿後的中統軍統特務開始破壞機場設施。

真是禍不單行,蔣介石情急搭乘的這架美國飛機的飛行員,偏偏是個“新手菜鳥”,業務非常不熟練,飛上天不久就迷了路,找不到航線,更要命的是,走得急,油也沒有加足,所以半路又飛回來了!

這時候武漢基本已經是失守狀態,日軍隨時就會出現在機場,而機場又被中統特務破壞,航標燈都沒有了,飛機緊急呼叫地面,很久才聯繫上,地面派人手持燈籠火把,才指引飛機著陸,加油、核對航線。

好一番折騰,才再次升空飛離已經被日軍先頭部隊進入的武漢。

整個過程,蔣介石宋美齡被驚嚇的雙手緊扣,口中不停禱告上帝救贖。

脫險後,蔣介石在日記無比羞愧的寫到:“餘一生未有之危難”,竟然差一點被美國菜鳥飛行員送給日本人。

參考文章:蔣介石一生遇險事記

有什麼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關注微信公眾號:戰爭史,多位專家將在公號中將繼續為您解讀。獨立專業,有種有料,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戰爭史,收看全部戰爭史政治軍事歷史精彩內幕解讀。


戰爭史


老薩的歷史真相檔案之一百二十八--武漢大撤退,中國的敦刻爾克(新抗戰系列之五十)

盧作孚和陳誠領導 中國的敦刻爾克大撤退

當時蔣介石坐鎮武漢,任命陳誠為全權代表,負責內遷的事情。

陳誠這個小個子能力很強,從結果來看,他很好的完成了這個任務。

抗戰初期有過幾次大撤退,結果都不怎麼樣。

淞滬會戰後的大撤退,雖然保證的上海的工廠和國軍基本成功轉移,但一部分部隊在撤退期間潰散,導致淞滬到南京的3道防禦工事沒有能夠發揮有效的作用。日軍從上海 殺到南京並沒有花費太久的時間。

太原會戰中的大撤退,更是出現了荒唐的情況。當時有人風傳太原城內最高指揮官傅作義已經逃走,導致一部軍隊擅自撤退,最終太原城下也沒有什麼激戰。

徐州大撤退算是比較成功的,但撤退中大部分部隊都極為疲憊,失去了繼續作戰的能力,最終被迫掘開了黃河。

最離譜的就是南京保衛戰中,唐生智指揮的撤退。

唐生智明明知道南京是背水一戰,而且只是打一打就必須放棄的情況下,一沒有制定詳細的撤退計劃,二沒有準備好足夠的撤退船隻,三根本沒有安排強力人員有效組織撤退工作。

結果南京的國軍堅守到最後一刻,被迫突圍的時候,才發現一沒船,二沒有人指揮,三根本沒有完整的計劃。

最終基本各自為政分頭突圍,尤其從長江突圍的官兵付出了很慘重的代價。

陳誠總結唐生智失敗的教訓,早在1937年 12月就在武漢成立了船舶運輸司令部,負責長江這一流域的運輸工作。

當時船舶運輸司令部負擔極重,各種機關都向司令部要船,而司令部實際控制的船隻有限,經常被各方謾罵和攻擊,甚至還有軍官持槍上門威脅的,宣稱如果我的部門得不到船就是貽誤軍機,將你們全部槍斃。

整個司令部人員幾乎晝夜不休息,但也無法有效完成任務,個個都焦頭難額,苦不堪言。

他們被迫制定了六個法則,比如優先運輸軍事人員和軍用物資,而政府的物資,器材,檔案和公務員是第二位的。

這樣到了1938年3月,武漢地區的運輸工作全面走上正軌,物資運輸量大增,一度出現運輸通暢,滯留人員物資迅速減少的情況。

但到了6月武漢會戰爆發以後,由於大量難民和物資開始緊急撤離,都要從武漢向後方運輸,頓時出現前所未有的可怕運輸量。

而長江枯水期在10月底就會到來,換句話說,滿打滿算也只有4到5個月的時間。

當時陳誠面臨著兩個選擇,第一收編長江上所有船隻為軍事管理,這也是蘇聯人的方法,然後統一進行指揮。

這種方法的優勢是可以掌握大量船隻,缺點也是極為明顯的。陳誠他們所謂的軍事人員畢竟不如船運公司精通運輸工作。

很容易出現所謂外行領導內行的情況,導致就算有船但是無法使用。

南京保衛戰中,唐生智幾個手下其實也控制幾艘輪船,但因為指揮無方,導致輪船怕人員擁擠上船甚至不敢靠岸,最終沒有發揮什麼作用。

-------------------------------盧作孚和他的民生輪。此次武漢大撤退有盧作孚主要負責是非常正確的,他是標準的內行領導內行,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

中國自古以來之所以很多地方那麼差勁,究其根本都是外行領導內行。

所謂的外行領導官員,多半是上級官員的心腹或者裙帶關係的人物,溜鬚拍馬,奉承討好是一流,但並不懂得實際的事情,也就是會當官,但是沒本事。

外行領導內行,導致中國社會很多地方都是一片混亂。比如一些所謂的大工程,在專家技術人員一片反對聲中上馬,搞好以後幾年內再炸掉或者拆除,幾千萬幾億就打了水漂。

更有一些國有企業,上面領導都是狗屁不通之流,把整個技術性很強的公司搞得烏煙瘴氣,根本不具備競爭能力。這種企業只能依靠權力的壟斷在國內囂張囂張,一旦跟 外國企業競爭,瞬間就完蛋了。

所以,陳誠經過再三思考,報請蔣介石批准,決定放棄軍事統一管理,走第二條路。這就是任命更擅長長江航運的民生公司,招商公司等幾家民間公司來負責,軍方給予控制和指導工作,因為他們是最瞭解長江航運的,是第一線真正的行家。

可以說,這在當時是需要一定魄力的,尤其對於陳誠來說。如果武漢大撤退最終失敗,他的下場怕是要跟唐生智一樣,一輩子做個幕僚,還揹負上千古罵名。

陳誠個子雖小,勇氣和能力都是有的,他毅然堅持了。

那麼,本文的主角盧作孚就出現了。

愛國資本家

盧作孚是民國最大名鼎鼎的企業家或者說資本家。

華人船王包玉剛曾經說:如果盧作孚還健在,就不會有我今日的包玉剛。

由此可見,盧作孚在近現代中國航運業上的地位。

在民國期間,由於國家基礎建設非常落後,戰亂連連,社會混亂,政府腐敗,洋人商業公司享受不平等條約等,中國人想搞好一個自己成功的公司談何容易。

老薩寫過著名的錦江飯店創始人董竹君的文章。

董竹君就搞了一個飯店而已,也算費勁千辛萬苦。董竹君艱苦的時候,曾經幫人家推過大車,去賭場賭博贏錢付欠款,甚至把女兒學習用的小提琴都抵押給當鋪了。

同時,董竹君還在上海跟三教九流都打交道,上到上海警備司令部司令楊虎,上海市市長,下到青幫頭子杜月笙,黃金榮,甚至街頭的小混混,實在是不容易的。

董竹君至少有個做四川督軍的前夫作為大樹,也有一筆不菲的啟動資金,這筆盧作孚好上幾百倍。

盧作孚基本就是白手起家,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

盧作孚出生在四川重慶,小時候僅僅讀書到小學,就因為家庭窮困而輟學。

他本人非常聰明,完全靠自學成為中學教師,教育界官員,之後又成為報社編輯。

在教書和擔任記者的幾年內,盧作孚深感在洋人企業中國企業的不堪一擊,以及中國各方面同西洋巨大的差距,決定實業報國。

當時三峽水域都是洋人的輪船,洋人由於三峽地區航運艱難,所以風險大賺錢少,都不願意怎麼投資。

洋人的三峽水運搞的很差,不但運輸量小,價格高,更重要的是服務態度極差,尤其對於中國人的服務更差。

在洋人的船上,基本不供應餐飯,全部都是自己攜帶,甚至連水也沒有,基本就是給你一塊小小的甲板而已。

而且洋人水手不把中國人當人看,動輒呵斥甚至打罵,盧作孚親眼目睹過一箇中國人誤入洋人的頭等艙,就因為這點小事,被一個洋人水手當面打了幾個耳光。

這些搞的中國人都不願意做洋人的船,但當時因為沒有選擇餘地,只得作罷。

盧作孚他們潛心研三峽水運,覺得還是有利可圖的,也完全可以擊敗洋人的公司

他於1925年秋,棄學從商,奔回合川,創辦了民生實業公司,設想以辦輪船航運業為基礎,兼辦其它實業。

盧作孚從區區8000塊大洋起家和1艘僅僅70噸小破船起家,經過苦心經營,精心研究航運業,以及和各種勢力搞好關係。

當時盧作孚他們的小船速度快,航行安全,更重要的是服務態度極好,伙食也好,盧作孚甚至親自上船給旅客服務。

這樣單單第一年,民生公司就賺了2萬大洋,隨後大規模發展擴大。

規模擴大以後,民生公司的服務更是好。

民生公司加快了輪船改造和更新,增加了船上的救險設備和生活設施,安裝了無線電臺、電冰箱、蒸汽消毒櫃、電風扇、收音機;增添了浴室、衛生間、閱覽室、娛樂室;為旅客代辦電報和郵件收寄業務,這些,過去在川江上的中國輪船上是從來沒有過的。

1935年冬季,民國著名的女作家陳衡哲與丈夫任鴻雋從漢口乘船入川,坐的就是民生的船。她說,坐民生的船,感覺到一種“自尊的舒適”。

後來全面抗戰爆發 後,著名作家胡風去重慶避難,搭乘也是民生公司的船,他在事後撰文說:“床上鋪著雪白的床單和枕頭,小桌上放了茶壺茶杯,井井有條,非常整潔,的確和別處 的官艙不同”。

盧作孚這個人,是中國企業家的典型人物。他極為吃苦耐勞,在民生公司發展初期,他幾乎吃住都在船上,以船為家。同時,他精明強幹,對員工又非常好,對於本職業務極為精通,對三峽每一個險灘和暗礁瞭如指掌,他還把公司的船長和船員當做親人。

甚至後來盧作孚在見過後三反五反期間含冤自殺,他的幾個船長居然冒險給這個反革命拉汽笛致哀。

這種情況下,民生公司在短短10年迅速擴大,連洋人的企業也被他們擊垮了。

日本航運公司日清公司最後免費給人坐船,還送陽傘等 禮物,一樣招攬不到客人。

民生公司的經營之好可見一斑!

到了抗戰前的1936年,盧作孚擔任總經理的民生公司擁有輪船42只、噸位16884噸、職工增到2836人、有股本120萬元、資產730萬元,經營了川江航運業務的61%,幾乎壟斷了從武漢到重慶的三峽航運工作。

盧作孚能夠達到如此輝煌的成績可不是靠今天那些大型國企一樣,完全是依靠國家權力機關才搞起來的。盧作孚依靠的是在商言商的經營能力,可以說,盧作孚和民生公司對於三峽水運工作的瞭解程度,是全世界第一的。

那麼,既然陳誠決定由民間公司承擔主要的運輸工作,那麼盧作孚自然也被推到了第一線。

在當年,大發國難財的人不再少數,乘火打劫的更是不少。不要說中國人,就連日本商人也居然跑到日軍作戰的前線,將食品香菸以十倍甚至二十倍價格賣給日本士兵,大賺一筆。

而以愛國著稱的德國人,在二戰最後期納粹就要垮臺的時候,仍然有一些商人為了賺錢,大量生產昂貴的傢俱和工藝品,不遵守希特勒一切為軍事服務的命令。

諸如《辛格勒名單》裡面的辛格勒,他依靠賄賂買通德國軍官,將大量質量平平的軍用品賣給德軍,價格還不算便宜。

----------------------------中國自古做生意都很苦難,尤其將生意做大更困難。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政府對商業干涉太多,沒有一定的背景,生意是做不大的。當年著名的紅頂商人胡雪巖,就是因為靠和左宗棠曾的關係混的很好。後來李鴻章為了抑制左宗棠的勢力轉而打擊胡雪巖,胡也就瞬間完蛋,上千萬兩白銀的產業迅速垮掉。盧作孚能夠做到這種規模,非常的不容易,他是有真材實料的。此次武漢大撤退就是他表現的最好舞臺。


盧作孚此時面前就有個難題。因為四川戰亂長達20多年,根據以往的慣例,軍方可以使用民間船隻運輸物品,但前提是必須全額付款,而且其中全款的一半必須立即支付,另外一半記賬,等戰爭結束以後再支付。自然,延期支付的必須給利息。

對於這個約定,無論四川軍閥,國民政府都是認可的。

當時盧作孚的民生公司基本就是三峽地區唯一的運輸力量,按照這個標準運輸上百萬噸物資和幾十萬人,所獲得的酬勞絕對是天文數字。

而且,如果你真的運輸非常順利,恐怕政府和輿論界也不會說什麼!

不過,作為一箇中國人,一箇中國公司,如果此時候拼命撈錢,發國難財,還算是人嗎?

盧作孚跟民生公司的大小員工經過仔細研究,最終決定僅僅收取成本費用,基本無償的為國效力。

最終,民生公司收取的運費僅僅為正常商業運輸費用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完全是無償奉獻了。

陳誠對盧作孚非常讚賞,奉命他為武漢水路聯運辦事處主任,實則負責民生公司在三峽的水運工作,後來盧作孚又被任命為交通部次長。

當時擺在盧作孚眼前的是個可怕的爛攤子,這麼多貨物,這麼多人要短時間遷移到四川去。當時民生公司只有24艘輪船可以用,每艘船隻載重不過200噸到500噸,單程需要4天時間。

按照以往的慣例,就算24艘輪船玩了命,也絕對不可能將這這麼多人和物資在3,4個月內運輸完畢,至少需要1年時間。

南斯拉夫電影《橋》中,游擊隊指揮官跟遊擊小分隊隊長老虎有個經典的對白。

指揮官先說防禦橋的德軍有一個團,四面都是地雷,還有各種防禦措施。指揮官還要老虎必須在七天後準時炸掉這座橋,不能早也不能晚。

老虎直截了當的說:這種條件,辦不到。

但最終老虎還是接受了這個任務,因為這是戰爭,就算辦不到也要辦,不然游擊隊5000個戰士就會全部犧牲,一個也活不了。

這樣的情況,老虎不願意做也要強行的做了,而且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當時擺在盧作孚面前也就是這樣的,有條件要辦,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辦。

像盧作孚他們這樣的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很有自信,認為沒有辦不到的事情。

盧作孚他們面對艱難的處境,發揮了他們最大的能動性。

當時大量物資從武漢運輸到300公里外的宜昌難度不大,最大的難度在於如果從宜昌經過三峽水域運送到重慶。

當時從宜昌至重慶,去時溯江而上,要走4天,返回順江而下需2天,來回一趟6天,也就是說,正常必須走6天,無法再縮短了。

盧作孚他們經過研究,決定用優化流程的辦法來縮短運載時間,整個運輸劃分為三段航行。宜昌至三鬥坪為第一段,三鬥坪至 重慶萬縣為第二段,萬縣至重慶為第三段。

因為民生公司船隻有限,完全按照每艘船以吃水深度、馬力大小為基本依據,用一部分船隻先運貨物至三鬥坪,當即返回,再由公司調船運至萬縣或直運重 慶;對重要物資和大型貨物則由宜昌直接運至重慶,並在重慶滿載出川抗日的士兵,再順江而下。

這樣一來,經過流程優化,運輸量迅速提高了數倍。

除了流程優化以外,還有船隻的利用率問題。當時輪船超過1天就要設有臥鋪,臥鋪一般是4到8個人佔一個倉位,而這個倉位如果硬塞的話,至少可以塞入8到20個人。

盧作孚認為,現在是戰時,就不能再搞什麼臥鋪了,將所有臥鋪一律取消,這樣船隻運載量也迅速提高了一倍。

同時,盧作孚他們又認為,很多物資體積雖大,但重量輕,完全沒有必要使用大輪船運輸。在盧作孚的建議下,民生公司緊急徵召了上千名水手和850艘大木船,2000多艘小木船,負責運輸這些輕型物資。這樣一來,運輸量又大大提高了。

不過,代價是,木船沒有動力,必須依靠縴夫拉拽才能經過三峽。無數縴夫被組織起來,他們在艱險的三峽懸崖上拉著纖,保證一船船物資得以通過。

大家都知道,縴夫是各種職業中最苦的,《伏爾加河上的縴夫》就是他們的典型形象。這些縴夫為了國家民族,短時間內聚集起來,拿著微薄的報仇,以百分之二百的力量工作。他們默默付出,不求回報,連名字也沒有留下,他們也是民族的英雄。

最後,運輸中,碼頭卸貨總是最費時間的一項工作。盧作孚徵集了3000名碼頭搬運工,加快碼頭裝卸貨物的能力。原本需要3,4天才能清倉成功的工作,現在1天就可以完成,這樣,運輸量再次大大提高。

經過武漢會戰前期和中期的戰鬥,民生公司已經運輸了大量物資和設備,包括搶運了金陵兵工廠在蕪湖的器材2000多噸,鞏縣兵工廠的器材14000多噸,隨後又全力搶運漢陽兵工廠、漢陽瀘河溝鐵廠的全部器材等等。很好的完成了絕大部分撤退工作!

宜昌大撤退,只有40天時間,要麼生存,要麼毀滅

不過,撤退的最大高峰很快到來。

到了武漢會戰就要結束的8月初,國民政府為了避免出現南京那樣的大屠殺,要求武漢地區的50多萬市民疏散。

這樣,到了10月初,武漢再次出現大規模的難民潮和物資潮,宜昌港再次出現大量積壓。

這也將民生公司之前的努力瓦解了不少。

據盧作孚保守估計,此時尚有3萬以上待運人員、9萬噸以上的待運物資在宜昌擁塞著。其中還有一部分全國兵工業、航空工業、重工業和輕工業的精華家產滯留在這裡。

當時情況更為嚴重,因為之前雖然有大量物資需要運輸,畢竟有幾個月的時間,這幾個月都是長江豐水期。

而當時長江距離枯水期只有40天,卻一下子多出這麼多物資和人員,那要怎麼辦呢?

如果在40天內無法將這些人員和物資運送到四川,萬一日軍直接殺到宜昌,那就是遭遇瀋陽兵工廠那樣滅頂之災。沒有這些可憐的家底,抗戰還打個屁啊。

在正常情形下,民生公司在這40天裡,最多能運送1.4萬噸的物資,也就是全部物資的百分之十五左右。

要完成9萬噸的運輸量根本不可能,至於3萬人員更是不用說了。

但事情已經是這樣,辦不到也要辦,只要有一口氣就要強行去試試看。

鑑於此,盧作孚以愛國熱情向員工宣傳,要求用盡全力為國家辦事。他自己冒著日軍的轟炸,親自去宜昌各個碼頭巡查督促,甚至連卸貨裝貨這種小事也是親自去檢查,整日整夜的操勞,很少睡眠和吃飯。

民生公司的船長和水手們,白天駕駛著滿載物資的船,在危險的三峽水域艱難航行,一旦稍有疏忽就是船毀人亡。

同時,日軍飛機整日在三峽水運掃射轟炸,幾乎每天都有民生公司的船隻被日機炸燬或者炸傷,但沒有人怕死,都在咬牙堅持。

-------------------------輪船被飛機擊毀,肯定就是船毀人亡,就算是軍艦也是不能倖免,更別說民船了。民生公司的船員們其實也是在戰鬥,還有這些偉大的縴夫們。

當時很多輪船遭遇不幸,以江興輪最為悲劇。

武漢大撤退中,並不是只有 民生公司一家公司,其它公司也參與了運輸,也有相當的傷亡。

它和建興輪是從武漢地區最後兩艘開出的輪船,時間是10月24日。當時白崇禧命令江興輪務必將漢口日租界的6門珍貴的高射炮帶走,還有約500箱彈藥。

高射炮搬運到碼頭的時候,船上已經擠滿了最後一批離開武漢的乘客,高達近萬人。

當時江興輪甲板上到處都是人,可謂連根針都插不進去了。

高射炮本來應該放在船艙裡面隱藏,但現在連甲板都站滿了人,只得將一些旅客不重要的行李扔到江中,然後勉強將高射炮放在甲板上。

10月25日,江興輪和建興輪開武昌,先後遭遇日軍飛機轟炸。

因為當時武漢地區的國軍空軍已經奉命轉移,控制權完全被日軍掌握。

建興輪是一艘完全的民用船隻,仍然被日軍飛機多次掃射,好在船長技術高超,躲避及時,沒人傷亡。

前一天離開的建武輪就沒這麼好運氣,當時他被日軍飛機掃射,死傷十幾人。其中還有蔣介石的心腹陳布雷秘書長。當時日軍機槍子彈打在他身邊,將他穿的皮袍子打出幾個洞,好在人沒有事情。

由於建興輪是個小不點,日軍飛機很快就將注意力放在噸位很大的江興輪上。

先是兩架日機飛來向江興輪掃射,當場打死幾十人。

江興輪上部分軍人被迫開槍還擊,高射炮兵也開炮還擊,當場擊落1架日軍水上飛機。

當時江興輪船長知道日軍飛機回來報復,正準備將船隻強行擱淺避難。沒想到6架日軍飛機迅速趕到,對江興輪俯衝投彈掃射,甚至投擲大量燃燒彈。

江興輪是民船,本來就沒有裝甲,在日軍飽和轟炸下很快沉沒。

當時由於船上旅客太多,到處都是一片混亂,連高射炮都無法有效射擊,高射炮手被炸彈炸死殆盡。

當時江興輪正在長江中間,這段水流也比較湍急,輪船被炸沉以後,船上近萬人生存極少。

當時 倖存下來一個叫做李世芳的文職軍官回憶:船尾,中艙中彈後迅速燃燒,船上秩序大亂,呼號聲,救命聲,爆炸聲混為一體。我住在三樓邊艙,先用繃帶練著我的妻子和最小的孩子,讓他們跳下去。我左右手各抱著一個孩子,也跟著跳下江去。一個大浪捲來,我的妻子和她抱著的孩子頓時沉沒了,我被狼一打,猛喝了幾口水,人也沉了下去,兩手不覺一鬆,頓時昏了過去,兩個孩子也不知去向。還好我本人命大,雖然已經昏迷了,由於穿的衣服有浮力,最終還是漂在水上,向下遊漂流了60裡才被漁民救起來。我本人到第二天中午才甦醒過來,在當地休養了5天才能行動。我去武漢尋找妻子和孩子,沒想到被告知,江興輪被證實的獲救者只有84人,其中還包括我。

整個江興輪上近萬人幾乎全部死傷,其中絕大部分都是無辜的平民。

另一個事情也很有代表性。

1941年8月22日,“民俗號”從巴東運送傷兵和旅客時遭遇7架敵機的轟炸,船被炸沉。當時的水手回憶,具有很強的代表性。

加油工人邱寶定在機艙值班工作時,彈片穿破腹部,流血不止,叫他趕快離去,他卻回答:“死就死吧,絕不能走!”他仍然按著腹忍痛工作,毫無畏怯,竟與船舶共沉 亡。

船將傾倒,機艙人員尚望開車挽救,然而機器已被炸停,可是全體值班人員均未離去,仍照常工作。加油楊培之,看爐水羅紹修等,均隨同船舶被炸沉而英勇殉 職。水手長龍海雲,當船將傾覆沉沒時,仍屹立船頭,繼續工作,努力挽救船舶。

船長數次催其逃生,他卻慨然回答:“船長不走,我怎能離去!”船又一次被炸 時,龍海雲腹部中彈犧牲。三引水王炳榮奉船長之命執舵被炸傷,船長改命徐鴻章執舵,叫王速離船逃生,但王仍堅守崗位不肯離去,後隨船沉沒殉職。

大副李暉 漢,當船被炸沉時,他急赴駕駛室將航行日記簿、船舶證書及其他重要文件抱於懷中,忽一彈片飛來,削去嘴臉,即倒於血泊中犧牲。

報務員陳志昌,當船被炸沉 時,已不能再發電報,但仍保護著電報機而不離去,終被炸死殉職。護航組長申志成,茶房頭腦唐澤民、袁文彬,當敵機臨空投彈掃射時,乘客騷亂,他們卻不顧個 人安危,冒著槍彈,照樣維持秩序,企圖保持船身平穩,但敵機不斷地轟炸,掃射,彈如雨下,袁、申被炸慘死,唐被炸斷其臂,昏倒於血泊中,英勇犧牲。船沉沒 後,倖存水手辜華山,仍不顧個人安危,急泅水至岸,搶推木劃,在驚濤駭浪中救起傷兵和旅客數十人。其餘未被炸死的船員均積極搶救浮於江上呼救之客人。

這40天對於當時的船長,水手和盧作孚本人都是畢生難忘的40天。

當時水手回憶:為了爭取時間,每隻輪船抵達碼頭的時候,船口蓋子早已揭開,窗門早已拉開,起重機的長臂,已經舉起;兩岸碼頭的器材,早已裝在駁船上,拖頭已經靠近駁船等待著進港的輪船。輪船拋了錨,駁船拖到輪船邊,便開始緊張地裝貨了。等到在宜昌的所有待運人員和物資都運走後,我們民生公司的人才開始撤退。記得那晚我是和民生公司在宜昌的家屬一起走的,當時水位已經很淺了,接我們的“ 民風”號只能停在江中,工作人員用小船把我們一批批運到大船上。船開時,我回頭向宜昌望了望,這個城市一片死寂,沒有了燈光,沒有了往日的喧鬧聲。

水手們回憶盧作孚說:宜昌大撤退時,盧作孚已經是交通部次長級的大官員,但他經常“便服”下河、上船,查勘貨物裝運情況。我看見他穿的便服, 就是民生公司下屬三峽織廠所產的三峽布制服。當時在民生公司的職工,每人不論職位高低都有一套,記得當時有位報關行的工作人員不認識盧作孚,在他面前指手 畫腳,有點看不起他,他也笑著不去計較。當時在場的搬運工人,沒有一個不認識他的。

經過40天苦戰,奇蹟發生了,宜昌港口所有積壓物資和人員已經全部運送到四川。

在整個武漢大撤退期間,民生公司以24艘輪船和3000艘木船,成功的完成了撤退任務。

到1940年宜昌被日寇攻陷之前,民生公司從武漢和宜昌地區運送部隊、傷兵、難民等各類人員,總計150餘萬人,貨物100餘萬噸,其中包括兩萬噸空軍器材和廣東炮廠的物資。

整個抗戰期間,民生船隻運送出川的軍隊共計270.5萬人,武器彈藥等30多萬噸。

其中,民生公司運送到後方的兵工廠就有:兵工署22廠、23廠、24廠、25廠、金陵兵工廠、兵工署陝西廠、兵工署河南鞏縣分廠、兵工署河南汴州廠、湘桂兵工廠、南昌飛機廠、宜昌航空站、航委會 無線電廠、航委會安慶站、揚州航空站、鋼鐵遷建委員會、上海鋼廠、大鑫鋼鐵廠、周恆順機器廠、天元電化廠、新民機器廠、中福煤礦、大成紡織廠、武漢被服 廠、武昌制呢廠、武漢紗廠等。

這些重新在西部崛起的中國兵器工業,儘管存在原材料匱乏,動力不足等諸多不利因素,但其生產能力從整體上仍超過了戰前的兵 器生產水平,並根據實戰需要還研製、生產了戰防炮、槍榴彈、擲榴彈等新型武器。據統計,部隊作戰消耗較大的機關槍、迫擊炮彈;手榴彈分別比戰前增長 677%,867%、165%;能充分滿足國民黨軍隊需要的有重機槍、迫擊炮、槍擲彈筒、槍擲榴彈和手榴彈;不能滿足的有榴彈炮等7種。由此可見,戰時重新崛起的中國兵器工業雖不能完全滿足國軍作戰的需要,但其對國軍頑強、持久的抗戰無疑是至關重要的。

除此以外還有大量國民政府機關、科研機構、學校設備、珍貴歷史文物等。

這些兵工廠推到四川以後,幾乎立即就開始生產,武器彈藥源源不斷的送到前線。

可以說,四川的兵工廠是抗戰勝利的極為重要的一個因素。如果沒有這些兵工廠,抗戰基本不可能獲勝。

這相比敦刻爾克大撤退還要厲害的多。

敦刻爾克大撤退中,英法聯軍只撤退走了34萬軍隊,物資什麼全部丟光。在撤退中英法聯軍將重裝備全部丟棄,撤回英國本土後,英法聯軍只剩步槍和數百挺機槍等輕武器,在敦刻爾克的海灘上,英法聯軍共丟棄了近1200門大炮、750門高射炮、500門反坦克炮、6.3萬輛汽車、7.5萬輛摩托車、700輛坦克、2.1萬挺機槍、6400支反坦克槍以及50萬噸軍需物資。英法聯軍有近4萬餘人被俘,還有2.8萬餘人死傷。

換句話說,英法聯軍幾乎是光著身子逃回英國的。

而武漢大撤退撤走了這麼多人,還又運送走了100多萬噸物資。

在撤退過程中,英軍共出動861艘各型船隻,還基本掌握了海峽制空權。而國軍只有24艘輪船而已,制空權大部分被日軍控制。

可以說,能夠達到這個成績難能可貴。

為此,民生公司在整個大撤退運輸中,損失輪船16艘,116名公司職員犧牲,61人受傷致殘。

而民生公司在這次運輸中,只賺了一個最低的成本費用,畢竟船長和水手們也要養家餬口。

當時三峽地區的洋人船隻曾經報過價,作為中立國,他們只運一般商品,不運一切有關抗戰的東西,每噸運價高達300到400大洋。

而民生公司的船隻不但運送工兵器材和軍需品,而且對兵工器材,每噸只收運費30到37元,其他公物只收40元,民間器材只收60餘元到80餘元,對於難民只象徵性的收點錢,孤兒等乾脆一文不收。

這樣一來,僅僅在1939年,民生公司航業部分的損失高達400萬元鉅款。但總經理盧作孚卻對公司職工說:我們要以事業報效國家,我們要以身盡瘁事業。我們雖然不能到前方去執干戈以衛社稷,拿起武器打敵人,當就本身職責,努力去做一員戰士,以增強抗戰力量。

宜昌大撤退後,盧作孚明因為長期勞累,瘦的不成樣子,但他仍然對公司職工說:這一年我們沒有做生意,我們上前線去了,我們在前線衝鋒,我們在同敵人拼命。

在盧作孚的身上帶有很強的清教徒色彩,忙於事業卻對個人享受沒有什麼興趣。在民生公司內,分紅辦法是,所有人員不論職位,而是根據表現列為五等,最基層的文員、水手到總經理同等表現同等分紅。盧作孚被評為一級,他和一個一級的茶房一樣拿49元。

起初,他沒有什麼股份,即便是後來擁有的一點股票,還居然是軍閥劉湘等人出錢贈送給他,讓他成為有董事身份的總經理,而不是一個打工的聘任者。

晏陽初回憶抗戰時,盧作孚一次生病,家裡人想買只雞給他吃,卻都沒有這個錢。

四川老鄉,國民黨大老張群說他是:一個沒有受過正規教育的學者,一個沒有個人享受追求的現代企業家,一個沒有錢的大亨。


薩沙


武漢會戰的意義

武漢會戰的意義在於此次會戰讓日本美夢徹底破滅,此戰是抗日戰爭中一次非常重大的轉折點,這次戰役之後抗日戰爭進入到戰略相持階段。

武漢會戰舊照

武漢會戰發生在1938年6月至10月,是日本侵略者對中國發動的一場非正義戰爭,雖然此次戰役是以日本侵略者的勝利告終,但是日軍也因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打破了日本妄圖迅速佔領中國,進行殖民統治的侵略計劃。武漢會戰規模很大,戰爭波及周圍城市,而且是抗戰以來經歷過的22場戰爭中影響力最大的一次會戰。此次戰役經歷了四個半月,共殲滅敵軍25萬餘人,嚴重消耗了日本的有生力量,這是武漢會戰的意義之一。

在此期間國民黨和共產黨不計前嫌,握手言和共同對抗侵略者。因為全國人民的團結以及共產黨、國民黨派遣大量軍隊對日本侵略者給予沉重打擊,並利用大別山等天然屏障建設防禦工程,延緩敵人進攻的速度。武漢會戰的意義在於此戰極大的鼓舞人們的鬥爭信心,教會了人們不向邪惡勢力低頭,更多有血性的愛國人民踴躍參軍,加入到了保衛祖國反抗侵略的戰爭中去。

如果沒有武漢會戰,就無法進入到戰爭相持階段,無法給共產黨和國民黨積累戰鬥力的時間和空間,正是因為這次戰爭使共產黨迅速發展,並採用相應的戰術一步一步的帶領人民走向了勝利。

武漢會戰日軍到底損失多少人

武漢會戰是抗日戰爭以來經歷過的22場會戰裡規模最大、範圍最廣、持續的時間最長的一次會戰,那武漢會戰日軍到底損失多少人呢?

武漢會戰舊照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根據日本各部隊戰鬥詳細數據上的統計顯示日本的傷亡高達25.6萬餘人,日本的王牌師團第6師團同樣損失慘重。但是實際上國民黨政府有誇大戰果的成分。因為參加武漢會戰的日軍前後一共投入的兵力都不足40萬人,如果真的像國民政府說的那樣,日軍損失接近70%的人馬,就會喪失部隊進攻能力,就算是加上後來重新調遣來的20多萬人,也與實際情況不符合。憑藉當時日本的國力、物力、財力是很難實現連續大規模的排兵,如果真的傷亡如此之多,日軍不可能在攻打四個月之後成功佔領中國武漢。

那麼武漢會戰日軍到底損失多少人呢?學者們後來通過一份日軍的傷亡報表得知,日本並沒有那麼多的傷亡,只是因為戰時生病的人數非常多,單是日軍的第11軍,就有高達10多萬的生病人數,加上其他各個軍團的病人數,日軍的實際傷亡人數就遠遠沒有那麼多了,而且這還不包括日本自己對傷亡調查的隱瞞情況。關於武漢會戰日軍到底損失多少人這一話題,國民政府和日軍各有各的說辭,當今學者們稱應該兩者結合來看,才能得到一個相對客觀、準確的結果。

武漢會戰簡介

武漢會戰簡介中提到這次會戰是中國抗日戰爭前期一次中日雙方在武漢進行的大型會戰,此次會戰徹底粉碎了日軍逼迫國民政府投降、屈服的企圖。

薛嶽舊照

武漢會戰簡介中提到許多關鍵的戰役,其中萬家嶺戰役是武漢會戰中非常關鍵的一次勝仗,當時國民政府派遣薛嶽去江西萬家嶺一帶阻擊從廣東方向北上進攻武漢的日軍,薛嶽識破了日軍的進軍路線,在地形相當複雜的萬家嶺提前做好準備等待日軍到來,並幾乎全殲進入萬家嶺一帶的日軍,此戰被稱為萬家嶺大捷,迫使日軍派遣大量聚集在武漢附近的日軍前來支援。這次戰鬥成功消耗了大量進攻武漢的日軍還牽扯住大量的日軍有生力量,減輕了武漢方面的壓力,是武漢會戰中一次完美的勝利。

武漢會戰簡介中除了萬家嶺戰役,還提到大別山作戰。此戰也是武漢會戰期間非常關鍵的一次戰鬥,當時日軍進攻大別山時先用轟炸機對大別山輪番轟炸,之後又用重型大炮繼續轟擊,但是我軍拼死堅守,打的日軍節節敗退。日軍被迫撤退後,又被我國援軍碰到,再次被狠狠打了一頓,日軍損失了許多兵力,因此這部分日軍最終無法參加進攻武漢的行動。最終我國為保衛武漢死傷40多萬人,日軍傷亡人數也達到近26萬人,雖然最終日本人攻佔了武漢,但並沒能使國民政府屈服,這便是武漢會戰簡介中的主要內容了。


武漢斑馬菌


那必須妥妥是

武漢會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一場大規模戰役

武漢會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在武漢地區同日本侵略軍展開的一場會戰。中華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6月至10月,中國第5、第9戰區部隊在武漢外圍沿長江南北兩岸展開,戰場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廣大地區,是抗日戰爭戰略防禦階段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殲敵最多的一次戰役。
此戰,中國軍隊浴血奮戰,大小戰鬥數百次,以傷亡40餘萬的代價,斃傷日軍25.7餘萬,大大消耗了日軍的有生力量,日軍雖然攻佔了武漢,但其速戰速決,逼迫國民政府屈服以結束戰爭的戰略企圖並未達到。此後,中國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歷史今朝


我想了解一下1939年-1945年間武漢在抗戰中發生過什麼故事,誰能說一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