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雍正皇帝的心腹李衛,擔任的陝西布政使,到底擁有多大權力?

歷史中簡堂追溯傳奇


看《雍正王朝》,複習歷史知識點(3)。在《雍》劇裡,李衛自從被年羹堯帶出雍王府候,一路仕途特別順利。先是從最基層的“七品芝麻官”知縣起步;然後做了四品糧道;接著是正三品的布政使;再然後是從二品大員江蘇巡撫,最後正二品兩江總督。


按說這是算是從基層“熬”上來的,但是絕對沒那麼簡單,因為真正在清朝從七品芝麻官“熬”成正二品大員,可能性非常小。所以這背後雍親王和年羹堯的背書很重要。

李衛擔任的陝西布政使是個多大的官呢?


放在基層,就算是分管人事和財政的常務副省級,不但是個大官,還是個地地道道的實權派。因為清朝督撫並行,總督通常管幾個省,所以在具體某省,巡撫的實權較大,巡撫下面設“三司”,即承宣佈政使(管民政)、提刑按察使(管刑獄)、都指揮使(管軍隊)。

但是在康熙年間的陝西,只有“兩司”,即布政使和按察使,俗稱藩臺、臬臺。但是布政使和別的地方不同,有正副布政使。相同的情況還有後來李衛去當巡撫的江蘇。


劇情中並沒有講李衛當陝西布政使的時候,是正職還是副職。但應該是正職。因為二月河未必知道當時陝西的布政使還分正副。所以李衛當時在陝西,頭上只有巡撫一個頂頭上司。再往上就直接向年羹堯負責了(康熙晚年,陝西歸四川總督管,所以四川總督又叫川陝總督)。所以陝西巡撫那日子可見過得得有多麼不舒坦。

這也是《雍》劇為什麼要把李衛放在陝西布政使這個位置上的原因了。因為這就相當於年羹堯把手從四川直接升進了陝西。表面上只是多了個李衛,實際上是年羹堯逐步控制西北的這麼一個進程。


李衛在陝西當布政使本質上就是在替年羹堯(胤禛)控制住陝西的人事和財權。

所以這權限真不是其他省的布政使坐得那麼尷尬的。其他省的布政使如果關係到頭了,那就是一個省的二把手,跟一把手巡撫的關係,那叫一個尷尬,一個難處。而李衛則不一樣,什麼事直接彙報到年羹堯處,一把手巡撫想管都不敢。

但相對年羹堯,李衛更是雍正的人,做事更對雍正負責,做任何事情必然還要向雍正彙報。


所以後來將李衛調到江蘇當巡撫,實際上也是雍正上位後,徹底將西北放權給年羹堯的具體表現。因為指著年羹堯去打仗呢。

而另一方面,雍正剛繼位,需要大刀闊斧改革。所以把李衛調到江蘇,還是希望李衛開始真正獨當一面,推行新政。


炒米視角




首先,我們看一下李衛崛起的過程。在電視劇中,李衛原本是江淮地區的一個市井混混,雍親王胤禛前往江南籌款的時候,認識了正在流浪的李衛。由於李衛非常機靈,雍親王收留了李衛,帶在身邊做小廝。幾年以後,已經成年的李衛與王府的婢女小翠發生了感情,這是王府絕對不允許的。由於李衛破壞了王府的規矩,雍親王把李衛趕出了家門,派往四川擔任知縣。當然,雍親王此舉也有監視年羹堯的意思,此時的年羹堯與老八胤祀的關係非常曖昧。為了監視年羹堯,雍親王把李衛派到了年羹堯的身邊,並且監視年羹堯的一舉一動。



年羹堯在四川擔任提督的時候,李衛僅僅是四川省的一個知縣。 幾年之後,年羹堯被提升為陝甘總督。此時的李衛呢,已經從正七品的知縣成為從二品的陝西布政使,晉升速度如同坐直升機。雖然雍親王胤禛會暗中幫忙,但如果李衛自己的水平不夠,那雍親王再提拔也沒有。由此可見,李衛確實很有能力。我們仔細聊一下李衛擔任的陝西布政使,在每個省都有巡撫、提督、布政使、按察使和學政等高級官員。巡撫是全省的一把手,負責軍政民財各方面的工作。按察使主要負責司法和治安,屬於副省級。學政負責全省的教育工作,也算副省級。提督是一個省的最高軍事長官,負責管理全省的綠營軍。提督的品級比巡撫還高,但實權不如巡撫。



至於布政使,則是一個省的二把手,負責經濟建設、耕地、賦稅等工作,屬於常務副省級。在明朝統治的前期,當時沒有巡撫,一個省只有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揮使。布政使是全省的一把手,但進入明朝統治後期,巡撫和總督開始出現。不過,此時的總督和巡撫都是臨時性的。清朝入關以後,改變了明朝的制度,巡撫和總督開始成為正式的封疆大吏。在這樣的情況下,布政使淪為了全省的二把手,被俗稱為藩臺大人。布政使屬於從二品,已經屬於高官。李衛擔任陝西布政使以後,自然負責各方面的工作。 雍親王成為雍正皇帝以後,急於追繳國庫欠款,並且把公文下發給了全國各地的總督和巡撫。



李衛作為布政使,但是也得到了一份。此時,精明的鄔思道離開分析出了其中的原因。鄔思道認為:這是一個升官的信號,由於布政使的上邊就是巡撫,李衛肯定會被調往一個省份擔任巡撫。果不其然,幾個月以後,陝西布政使李衛被提升為江蘇巡撫。從表面上看,從布政使提升巡撫,僅僅提升了一級。但是在清朝統治時期,江蘇省的經濟總量是陝西省的好幾倍,江蘇省屬於全國最富庶的省份之一。從西北省份的二把手到東南省份的一把手,這並不是晉升了一級,而是跳級晉升。



在電視劇中,曾經出現了李衛審理案件的劇情。當時李衛已經擔任了江蘇巡撫,在大堂上,李衛當然坐在中間。但旁邊還有兩把椅子,分別坐著江蘇布政使和按察使。其他官員屬於巡撫的手下,只能站著。由此可見,布政使和按察使還是有身份和地位的。李衛在擔任陝西布政使的時候,由於自己有雍親王和陝甘總督年羹堯撐腰。估計陝西巡撫的日子不好過,面對強勢的布政使,巡撫的地位很尷尬。當然,這樣的情況不是很多。在正常情況下,布政使看到巡撫需要拱手行禮,而巡撫需要還禮,布政使屬於巡撫的半個下屬,更像巡撫的副手。

本人不是歷史學家,不過是根據電視劇《雍正王朝》和一些清代歷史資料的情節做出猜想,故事為主,歡迎網友吐槽! 請關注頭條號:日堯居k古史!堅持原創。


日堯居


首先我們先說說李衛的官職,李衛在陝西做布政使屬於陝西的三把手,從二品官,也就相當於我們現在各省份的省長,為什麼屬於三把手呢,第一把肯定是川陝總督,第二把就是陝西巡撫,所以布政使屬於第三把手,按理說李衛作為第三把手,權利並不是太大,就是有什麼大事或者權利來講,那也是先找巡撫,或者總督,布政使只是管明政經濟的,直接向巡撫負責,連軍權都沒有,可是按常理來講,確實一般,但陝西巡撫也知道,李衛是誰,皇上的包衣奴才,還是他頂頭上司川陝總督年羹堯的小弟,現在雖只是個布政使,但前途無量啊,又有這麼大的後臺,早晚巡撫的位置是他的,只不過來我這打打短工,在巡撫都知道這其中的厲害,李衛在這,雖然只是布政使,但權利絕對不比巡撫小,如果他想要幹啥,直接把皇上搬出來或者年羹堯搬出來,都會把他們嚇得屁股尿流,所以,李衛在當時,相當於皇上派過去磨練政績的,想幹啥幹啥,雖是布政使但可以幹巡撫的差事,相當於陝西就是李衛說了算,這可不是空穴來風,在年羹堯任四川巡撫的時候,李衛就被雍正派去,監視年羹堯,後來年羹堯升任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雍正又派李衛去,但為了不讓李衛的官職太過離譜,而讓年羹堯察覺,所以就弄了個布政使,如果按當時雍正的心思,恨不得就是巡撫,後來不是在年羹堯被雍正貶為杭州將軍後,李衛劉備雍正提拔為江蘇巡撫了。這麼一說大家應該就明白了,李衛在陝西當布政使權利有多大了吧。


不要懷疑我的未來


在《雍正王朝》中,“狗兒”李衛真可謂是走了狗屎運。他是個小叫花子,偶然間遇到前來揚州籌款賑災的皇四子胤禛,遂入府伺候,跟隨左右。後來又被胤禛放了外任,從知縣做到糧道,從布政使做到巡撫、總督,成為雍正年間顯赫一時的封疆大吏。



而對於劇中李衛曾擔任過的陝西布政使,這個官職究竟有多大權力呢?



布政使這個官職從明朝就有了,明朝時的布政使絕對是地方上的高官。洪武年間朱元璋廢除了行中書省,將地方行省權力一分為三,由布政使負責民政,按察使負責司法,都指揮使負責軍事。宣德年間後,又在地方設總督、巡撫等官職,雖較布政使為高,但專管軍事。清朝時,總督、巡撫的設置始成定製,而布政使則降為巡撫的屬官,專管一省民政和財政,為從二品,俗稱藩臺。



也就是說,布政使是巡撫的下屬,但從品級上看,巡撫如果不加兵部侍郎銜,與布政使品級相同,都是從二品,而如果巡撫加了兵部侍郎銜,就是正二品,比布政使也僅僅高半個品級而已。可見,布政使跟巡撫之間最多也就差半個品級上下,而且也有單獨給皇帝上奏摺的資格,二人伯仲之間,也屬於極為高端的封疆大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