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親歷者能從個人視角描述金融危機對你自身的影響嗎?

律己視人


2008年金融危機我是親身經歷者。2006年畢業進了證券公司,一通亂炒亂花錢,那人都覺得自己是股神,就是有錢就請朋友吃飯,認識不認識的都來。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之後,公司裁員,我也有幾個月沒工作。最慘的時候買股票,認為是價值投資,但是又遇到了三聚氰胺事件,一下子買的伊利股份就完蛋了。因為所有行業所有公司都爆發了壞消息,房地產的問題比如房子是危房或者樓倒倒,食品添加很危險的敵敵畏殺蟲,到處都是壞消息。我在深圳,也聽說很多人因為借款炒股,有好幾個跳樓的。當時就想,這不是劉青雲說的大時代股瘋麼?最慘的時候,錢都套住,自己和朋友同事的,然後有天吃麵,發現鹽也沒有油也沒有雞蛋醬油什麼都沒有。身上就只有兩塊錢了,什麼都就吃了一頓清湯麵。眼淚都掉下來了,就醒了。股市的瘋狂讓人最多有6個月的麻醉期,到了吃麵連鹽都沒有,那時候才醒過來。這是個人經歷,個人以為自己很理智,基本不借錢,但是所有單位都裁員和不招人,就成了坐吃山空。大概4個月以後,才真正緩過來,差不多也到了2008年底。現在情況也有一定相似性,就是經濟危機的特徵就是沒有工作機會了。這對普通人來說,最可怕,也最恐怖!


我問木木大師


  • 這個問題我覺得挺好的,因為我本人來講的話,剛好是經歷過零八年的金融危機,那時候剛好在北京上班,剛畢業,給我的感覺就是第一個呢,確實大量的這個公司在裁員,甚至特別是很多外資,逐漸的撤退,在國貿地區,CBD,周圍的很多寫字樓其實都是在這個退租,租金也在下降,整個行業都在裁員,是一個比較凋零的狀態。
  • 第二呢,這個時候的資產價格也比較偏低,舉個例子啊,零九年的時候,北京東四環的這個房子才9500,1萬塊錢左右,那個沿海賽洛城差不多,也就是1萬,那個時候呢,其實你會發現是一個抄底機會,如果是一個從長期來講的話,這個經濟體,你應該比較有信心,或者說從中長期來看的話,能夠發現這個行業的一個增長性的話,那麼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抄底機會
  • 再舉個例子,當年我記得那個韓國的一家公司,他們是在北京國貿地區,趁機以非常低的價格去購買了這個寫字樓,今天來看的話,這是絕版的投資機會啊,那當然這是企業的機會,對於個人呢,如果這個時候你手裡正好有一些資金,而房子的首付是偏低的,那麼你可以用上一些槓桿,買這些非常優質的資產,所以呢我覺得危機中也有機會,就看你用什麼樣的眼光來看待。
弘富財商特邀房產投資培訓講師/ 劉洪先生提供/ 歡迎留言討論及關注

深圳前海弘富財商


我們從金融危機國際報道下的情況窺知一二吧,希望對你有幫助。

首先,經濟危機是金融產品價格的下跌導致債務違約發生。比如08年的美國次貸危,80年代末日本發生的股市、房地產價格震動影響的金融危,98年東南亞的金融危機等等。親歷著都重複著一句話,無論黃金啊奢侈品啊都不如現金管用。這裡面有什麼內在邏輯呢?因為金融價格的下跌導致流動性緊張,進而影響到消費預期下降。

其次,企業利潤率不斷降低庫存增加。會導致企業的生存困難,進而傳導到企業工人薪資下降。收入降低之後,美國、日本當時貸款購置的固定資產還款壓力劇增。老百姓的收支出現不平衡就會形成消費抑制的傳導,這是惡性循環導致現金短缺。而經融危機的時候各國央行會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會導致本幣潛在升值。表現在任何商品的價格都在下降而現金的流動卻發生緊張,所以無論什麼資產都不如現金作用大。

最後,金融危機其實是泡沫消滅的過程。這是資本主義國家市場經濟的一個衍生物,他的週期性不可不免。這也是資本主義經濟的一個巨大難題,當金融危機發生後的一段時間裡如何擁有現金是親歷者的共同關注點。

綜上所述,金融危機發生後現金比較重要。以上是我的答案歡迎探討。


坐井觀牛


金融危機對老百姓沒什麼感覺。但對一些落後的產能會淘汰了。給新新產業讓位。金融危機是危也是機會。就看你怎麼做。


用戶8979757938761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08年金融危機,中國汶川大地震遇難了好多人,奧運會在北京正常召開,四萬億財政計劃拉開序幕。

看到美國的一些電影裡講述的08年美國金融危機,只是覺得不可思議,狗都可以買房,這大概就是瘋狂後的代價。


來顯想


其實談不上感同身受,因為金融危機影響的是全國的整體經濟,對於老百姓來說,其實只能說,物價確實高了,同樣的錢貶值了!辛苦掙來的錢,不多,好花,比如一百塊,去趟超市,打開基本就沒了,卻看不見幾樣東西。

需要了解詳細可以請教經濟學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