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武漢早點炸酥餃怎麼做謝謝?

手機用戶3356454093


炸酥餃,也叫油餃子,不只是出現在武漢的早點攤上,很多地方都能見到它,我們信陽的早餐也有它的身影,經常搭配著稀飯出現,個頭有大有小,我在饞它的時候一頓吃兩個就會很撐。

我們對餃子有水餃和幹餃之分,在我家水餃大部分都是肉餡的,在水裡煮因為有粘性不怕破皮的時候餃子餡跑的滿鍋都是,幹餃都是素餡的,放鐵鍋蒸的時候即使破皮也不怕。炸酥餃的原型就是我們這邊的幹餃,經過油炸後,表皮裹餡的地方是軟的,而邊緣則是嘎嘣脆的,吃完餡再咬邊緣是我最愛做的事情,一軟一焦,樂趣在其中。

做餡

我吃了這麼多年,無論是自家做的還是早餐攤賣的,都是素餡,以韭菜,雞蛋,粉條三種食材做的餡最為常見,等莧菜或者南瓜出現的時候,也有拿它們做餡的油餃子。這個餃子餡不用炒熟,只是要入油鍋把餡調好。

韭菜按平時切段就好,不用刻意的切短,雞蛋煎好鏟碎備用,粉條溫水泡軟剁碎;小火燒鍋倒油,先放粉條炒,再放韭菜,最後放雞蛋,加鹽,胡椒粉,醬油,雞精,蒜苗或著蔥苗,炒勻就可出鍋裝盆冷卻了。

備註:粉條一定要多;姜沫蒜沫放或者不放都可以;嫌食材單調可以加其他食材;

和麵擀麵皮

面不能和的太硬,不然擀皮的時候很費勁。我媽媽都是上午把面和好,一直醒到下午才開始做餃子。

和麵沒什麼講究,小麥粉加清水做成偏軟的麵糰,然後案板上撒面提前把餃子皮擀好,再把冷卻好的餡放進去包成幹餃子就可以了。

家庭做法不會跟早餐店一樣現包現榨,因為面軟的緣故,餃子不能放太長時間,不然拿不起來,所以開炸和包餃子的時間掌握好。

炸餃子

開炸不能用冷油,都是把油倒入鍋裡先大火升油溫,六七成油溫就可以了,有經驗的人憑手感就知道,像我沒經驗的就是先扔一個餃子進去,如果能翻出大油花就說明合適了。

油溫合適後要把火力轉小,等餃子漂起來兩面金黃就可以撈出來了,要是想炸的脆一點,就多炸一會,不過不要炸胡了。

炸熟的餃子要涼一會吃最好,太燙會影響吃的感受。


冷雨下簷


大家好!我是“品質小吃”――小吃要有品質,創業與你同行。

首先確認一下:“武漢炸酥餃不是油炸餃子,甚至連形狀都不像餃子”。至於為啥又叫“酥餃”,連我的武漢朋友也解釋不清楚。


大概是在一零年或一一年期間,我隨朋友去了一次武漢。記得是在到達武漢的第二早上,朋友很神秘的說請我吃一次武漢的特色早點――“酥餃”(武漢當地叫啥我也記不起來了,反正不叫“酥餃”)。當時在現場見過老闆的操作和品嚐過之後,我淡淡的對朋友說,這種“早點”在我的老家――漢中也有,不過沒有這麼大,而且只是當零食吃,我們叫“酒米果子或江米條。朋友當時一臉茫然。

這種食品的基本操作過程是這樣的:先將新鮮糯米用涼水浸泡6一8小時,淘淨之後上磨磨成米糊,然後再裝入布袋中瀝出多餘的水份,最後再用溫水攪拌成軟硬適中的麵糰(糯米粉也可以,但在加水的過程中水溫要偏高一些),然後再用溼布或塑料袋包裹嚴實,靜置兩三個小時使其自然醒發。

兩三個小時之後再啟鍋燒油,當油溫升至四五成熱時,再將醒發好的糯米糰揪成一兩重左右的劑子(在我們漢中老家只有指頭大小),然後揉搓成香蕉粗細的長條,再順一個方向擰成麻花狀,然後輕輕下入油鍋中翻炸。


當糯米條炸至膨脹微黃時撈出瀝油,然後趁熱沾裡上一層糖粉後即可食用(糖粉中摻入小部分熟黃豆粉或熟芝麻粉)。

“武漢酥餃”與我們漢中的“江米條”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不過武漢的酥餃更講究“外酥裡糯,香甜生津”,可以當早點食用;而漢中的江米條更注重“香酥脆甜”,只能是一種休閒食品而已。

當我解釋完這些之後,朋友連連點頭稱是。不知道是朋友給就面子不願反駁,還是我真的瞭解了“武漢蒸餃”。如果大家還有什麼看法,請在評論區留言給予批評指正,本人不勝感激。

謝謝了!


品質小吃


武漢早點炸酥餃,武漢人可都熟悉得很,雖然現在能在早餐店看到的幾率也是越來越有點少見了。

雖然名字叫“酥餃”,腦補就是油炸過的大餃子,但其實並不是那種帶餡的潮汕小吃,而是一種湖北特色的傳統小吃。

在武漢吃的“酥餃”是用糯米吊漿粉後經過油炸,炸成金黃色,蘸上用糯米和白糖一塊磨碎的糖霜,一口咬下去,會感覺甜甜的,外酥裡軟,香甜的糯米會有點粘牙。

做法也不算複雜,有別於雞冠餃的麵皮做法,酥餃是用糯米麵揉制而成麵糰,注意水要一點點加。和麵時也講究手法和配比,得不軟不硬,恰到好處。

油燒到6成熟,把糯米糰搓成油條狀放油鍋裡炸。用筷子不停翻動。

揉捏成長條形的糯米麵,丟進油鍋就開始泛起“白花”,不一會兒,便從踏踏實實的長白條兒,變成了金黃色的圓圓胖胖。

喜歡吃焦一點,就炸得老一點,金黃金黃的;有的客人喜歡吃軟一點,就是嫩黃嫩黃的。

把白糖用料理機打成糖粉。喜歡吃甜點有顆粒感的直接用白砂糖就好了,然後將炸好的酥餃放盤子裡裹上糖粉。

比起粗糲的口感,細膩的糖粉還更有回味一些。還有一種簡單操作,就是用糯米條炸制後粉碎而成,加入適量白糖,混合成蘸料即可。

酥餃炸的手法也很重要,不僅是炸的火候還是糯米的粘牙程度都很講究。精緻糯米佐以五穀糖香粉,外脆裡酥,香甜不膩!


武漢壹周


冬瓜糖300克,白芝麻300克,花生500克,白糖200克。

1、冬瓜糖切條

2、條切粒,切勻些

3、芝麻放烤箱烤5分鐘,也可以不用,因為要下油鍋炸

4、花生用烤箱180度烤15分鐘左右然後去皮,擀碎

5、揉後面團擀開,用圓形物印出模型

6、邊對邊摁緊後捏出小角(成餃子形狀)

7、油燒開,炸至金黃色即可。


小香豬的吃貨時間


武漢酥餃又叫雞公餃,是一種裡面包紅薯粉絲油炸而成的一種特色小吃,是在武漢的過早文化當中比較常見的小吃,一般做法是這樣,首先準備兩斤麵粉,提前泡發好的紅薯粉絲半斤切成沫備用,把面用溫水和勻裡面加入一點小蘇打和一點鹽,這樣做酥餃皮比較入味,擀成一個個比較大的餃子皮,然後包入切成沫的粉絲,包好後在酥餃皮周圍按上一圈把它包緊實,再放入油鍋炸制兩面金黃就可以出鍋品嚐了。



繁花四季與小鎮姑娘


其實在家裡做的別弄的那麼複雜,餃子包好蒸熟,等到餃子風冷了油鍋下油燒到70度,下餃子炸至金黃(多翻翻),出鍋撒點孜然非常好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