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拿寫字的標準來評價書法的高下,你怎麼看?

三晉書院


題主所問“好多人拿寫字的標準來評價書法的高下,你怎麼看?”,我認為以寫字的標準來評價書法的高下,也有一定道理,並不能說這是對書法錯誤的認知,因為書法的起源和文字的起源是一樣的,只是後來書法脫離了實用性,成為了獨立的藝術門類,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書法的標準又有所不一樣了,



把字寫標準,這是書法最起碼的要求,

書法三大要素“用筆、結體、章法”中的結體就是字的結構,字的結構是指字的點畫搭配、排列、組合的關係,字的基本結構也是有規律可講的,比如,點畫線條之間要互相呼應,這樣的字才是一個有生命的整體;


點畫線條的長短、粗細與組合的疏密、斜正要形成對比,這樣整個字才會參差有致;字的總體形態要重心平穩,這樣讓人看了才有愉悅之感,所以把字的結構規律寫出來寫標準,是要很大的技巧技術含量的,本身書法寫的就是漢字,漢字的形狀,字字相異,又各有各的形態,所謂把字寫的標準,是把筆法寫規範,這也是書法最簡單的要求啊,

把字寫的有神韻、有力感,就達到書法的境界了,

寫字是一門技術,書法是一門藝術,技術到藝術之間是有一段距離的,上段已經說了,把字寫的標準規範,是為了讓別人讓自己都容易認識,所以在這個層面上寫字是一種技術,值得注意的是書法的基礎也是書寫技法,技法達到一定的程度了,就成為書法藝術了,

只不過,書法不只是把字寫的標準規範就可以了,還要在書體中體現精氣神,這就考驗書法者的文化藝術素養了,古人所認為的書法藝術會隨著人的性格、修養、志趣、愛好、心情、環境不同而變化無窮,所以評價一個人書法的高下,除了把字寫的標準規範之外,書體中還要能體現出風格、神采,



詩夜城主


這個話題在頭條中不斷地在重複出現著,本人曾經用《苞丁解牛的故事》簡單的形容了寫字與書法的差距,看來效果不好。我換一種方式嘗試解說一下,希望能有參考價值。

就以生活中的‘’吃住衣行‘’中的‘’衣‘’來講,絕大多數的人往往是穿著休閒為主,而要去正式場所時往往會穿上相應的服裝出現。這不但是個禮節性問題,更是自我修養的一種展示。

衣服只是衣服,絕不會被稱之為時裝(時尚);而時裝(時尚)卻又是衣服的一種形式,這就是衣服與時裝的本質差別。

當然,其內在的工藝也一定是不一樣的,因此又產生了名牌效應……喜歡名牌的網友們應該能理解其中的差別了吧。

寫字與書法的區別難道不就是這樣嗎?


呂永亮


謝謝你的提問。寫字和書法真的是大家又熟悉又陌生的話題。

說熟悉,寫字和書法有區別嗎?說陌生,難道寫字就是書法?

其實,寫字和書法又一致又不一致。這是對書法學習認識的一個過程問題。


如果按漂漂亮亮,顏真卿的《告身帖》也不算好字呢!

古代也沒有書法的概念。所謂的書法就是寫字。

並不是說,寫字就比書法底一級,書法就比寫字高一級。

但是,同樣是寫字,藝術高下這也是可觀存在。不能說都是書法就都是藝術了。都是寫字就沒有藝術了。

古代一第個提出寫字比較的,是南朝詩人庾吾肩,他第一次提出書法分上中下的等級。那麼,不夠等級的,只能叫字。


這個書法漂亮嗎?

唐代書法理論家張懷瓘,進一步完善了上中下的等級。有對上中下進行了詳細的劃分。把每一種等級,又分成上中下。

這就說明,寫字高下確實區別不小。

自從傳統的寫字進入藝術學習的範疇,那麼,寫字就不是用實用的眼光來看寫字,而是要用藝術的眼光來看寫字。


很多人會感覺,哇!這才是好字!一點也不奇怪。因為寫字要的就是工工整整漂漂亮亮。

這就是現代寫字,也是書法的新價值。

所以,用寫字的標準看書法,肯定是不夠的。

寫字,主要是實用。比如學的乾乾淨淨,規規矩矩,工工整整,漂漂亮亮,這些都沒有問題。


如果能夠寫得乾乾淨淨,規規矩矩,工工整整,漂漂亮亮當然也不錯。

但是,書法是藝術欣賞的對象。作為藝術欣賞的對象,對藝術形式的要求和標準,就不僅僅是寫字的要求和標準了。

所以,有些字,就不是工工整整,“漂漂亮亮”的,但是有精神內涵。例如,像米芾的書法,就不屬於“工工整整”、“漂漂亮亮”的字。而是富有精神個性解放的寫字。

他的有些字,寫得東倒西歪的,但是,仔細看有穩穩當當的,這就是藝術。

再比如說,顏真卿的楷書,也不能算規規矩矩,漂漂亮亮的書法。

因為顏真卿的楷書是大氣磅礴的書法,是胸襟遠大的書法。


有些魏碑,也是劍拔弩張的書法,這就需要我們有開放藝術思維去欣賞不同藝術成就的書法。

寫字,無論楷書、行書還是草書,都有藝術性好和藝術性不夠好的區別。

我們 初學書法是不會體會那麼多的,這不要緊,學習是一個過程。有了一定的學習體會,你會欣賞到書法的博大精深的。

所以,用寫字的標準評價書法,只能評價一般的書法。

因為寫字的要求,就是一般的要求。比如,寫字不要求你有創新、突破,只能規規矩矩。


千千千里馬


書法,書法家。我敢肯定,顏真卿絕對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書法家,二王也不知道,柳公權也不知道……。。那麼誰知道是書法家?誰是書法家?細細一看,原來書協的是書法家,啟功是不是難說了,有的說被擠出去了,也有說自己退出來了……。

那麼到底用什麼是定義書法家和毛筆寫字的差異呢?

原來一些人的意思是:

為寫字而寫的毛筆字,叫寫字。比如文革時期的大字報,商店門口寫的大甩賣招牌,農村地方的家門口新年對聯……。

而為擺設,為掛在牆上顯得文化的(用網絡語言說就是裝逼格的),那必須是書法。

回到前面,其實我們拿來膜拜的,臨摹的字帖,作者沒拿自己當書法家。寫魏碑就更加沒有把自己當書法家。到是到了現代,當大家喜歡書法作品了,把書法當回事了,那些書法家就運營而生了……


tigerinncai


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凝鍊的物象。它的載體是以文字的書寫來表現。書法肯定的一點是寫字。但不是所有的寫字都叫書法。

關於書法與寫字的關係,很容易區分。書法的重點在於“法”。無法的書寫是寫字。趙孟頫說:“奴隸小夫,乳臭之子,朝學執筆,摹已自誇其能,薄俗可鄙”。就是指一些淺薄之輩,早上才學執筆,晚上便誇耀顯擺。在古代,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得書法之精髓。今天的人,和古代就更無法相比。很大一部分人覺得拿毛筆寫字就是書法。

曾經有一個贊助商,請來了幾個名聲很大的現代書風書法家來為自己的產品做宣傳。現場的氣氛十分熱烈。原心想得到幾幅書法家們的墨寶。沒成想,上臺表演的書法家們,一陣胡塗亂抹,氣得贊助商把這些墨寶全部撕碎。



現在很多人總喜歡把名人的字冠以書法進行評說。名人有寫字的權利。寫的有沒有法度,一概以“書法”二字做前綴。讓大家產生出只要是名人寫的字,都是書法。只是難看或是好看的區別。至於書法的法度,全不理會。只關注於名星的字畫價格。其實,收藏的人,他們並不是看重作品本身,收藏的是名人的名。比名人寫字好百倍的人多得是,為什麼無人問津?沒有名嘛。


書法好的朋友們不要覺得委屈,寫好字,本身就不是以賣字為學習目標的。它體現的是一個人的修養。也沒有必要去討論誰的字是寫字,誰寫的字是書法。書法做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載體,把學習練習書法作為一種提升自我的學習方式。現在寫的達不到書法的標準,不代表永遠都寫不好。王羲之的書法,也是到了暮年才為人稱道的。社會是多元的。單一的色彩,這個世界便索然無味。


子衿書法


好多的人拿寫字的標準,去評價書法,這個並不奇怪。因為現在真正懂書法的人畢竟是少數,能夠弄清楚寫字和書法的區別的也不是很多。

為什麼用寫字的的標準去評判書法,就因為寫字要求的是:乾淨,整潔,便於識讀,而書法則是通過線條藝術來展示美。所以,一篇寫的乾淨整潔便於識讀的字,人人都看得懂,而線條的藝術,既複雜又抽象,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人是很難看得懂的。所以一篇字的大小不一,粗細不勻,墨色變化的作品,如果用寫字的標準去評判,那就是不好,而用書法的角度去評判,則是精品,這就是專業與不專業的區別。

雖然寫字和書法都是以漢字做載體,但是,二者卻存在著意義上的不同。書法包含寫字,但是寫字不是書法,只有這一點上弄清楚了,人們才可能用藝術的眼光去審視書法。


墨緣怡情


“拿寫字的標準來評價書法”,這個“寫字的標準”的意思,我體會,是在中小學語文課堂上,老師對學生要求寫規範字,要按正確的筆順來寫,字要大小一致,整齊勻稱,等等。

其實,寫規範字,也在書法範疇三內,也可算初級的書法,如果是用圓珠筆、中性筆等來寫,也可納入初級的硬筆書法。所以,這個問題的本質是,拿初級書法水平的眼光去評價高水平的書法作品。這樣的評價肯定是不準確的。

為了簡便起見,我們假設書法水平分10個層級。剛會寫規範字的小學生是第一個層級,書法泰斗大師是第十個層級。站在第十層上往下看,哪個書法水平如何,一目瞭然。站在第一個層級往上看,太高的他欣賞不了,他很可能對第二級、第三級的感興趣。更高的他欣賞不了,就可能有兩種表現,一是拼命否定,二是從眾,大家都說好,他也就說好。如果讓他評判書法作品,很可能第八級的還不如第五級的得分多。

在真實的社會中,各等級書法水平的人都有,他們各自在自已的高度上評論書法。同一幅作品,評價結論各不相同,這就不奇怪了。

所以,很多評論都只傳作為參考,不能成為定論。


筆翰頗好


誰能說下什麼是書法家嗎?

王儀之是嗎?他活著時沒這名號,懷素是嗎?智永是嗎?李世民是嗎?他也有字留下。皇象那,

誰超過他們了,站出來個,讓大家看看,認識認識你

他們的字,有解釋通的地方,有形有象有意,

你的字,形是那,意在哪,象再那裡,

古人超經文可能叫文彔或寫字匠,

今人有幾個超過寫字匠的,

一篇經文抄下來,你打算用多少時簡?

硬筆,十分鈡就算你寫出二百個字,

毛筆那,你準俻寫幾個字,

古人寫字素度不會慢太多的,這是説毛筆沾墨需要時間,寫時還得放慢,防止黏連。

真正好筆法的,就是隨便拿個文章照樣寫好,不用找什麼帖子,範文,根用硬筆沒什麼區別,

古人做到了,你做到了嗎?


夜雨隨緣1


此種說法有一定道理,有時候還是很有道理。首先,書法就是寫字的藝術,字寫得好最根本最必然的東西,如果字寫不好還談什麼書法。書法本身就是從古人寫字而來,古人寫字現代人不認為是書法,但至少那些好的字肯定是書法,否則就不可能被現今奉為經典。而現今又有誰能超越古人?所以寫字是可以成為書法的,也就是寫好了就是書法,而要成為書法需要下大氣力,那就是功夫,功夫是什麼,功夫就是持之以恆地努力,精益求精。而現代人所謂的書法是指在黑法字法和章法上都達到一定高度的作品,這些只是對古人寫字的歸納與總結得出的一個標準。而現今就是根據這個標準去靠近去速成,所以所寫的作品只有形似而沒有神存,功底不夠。所以書法的笨辦法就是寫好字,當你的字寫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寫到隨心所欲的時候,然後信筆寫來自然而就可能就是上乘之書法,那些名帖就是如此而來。好的書法是在字好的基礎上寫出性情是也。如果按現在那些書法家那樣去速成,成了書法家,隨著時間的推移將被歲月消磨得無影無蹤,一文不值。


況鍾故里雲龍岡居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