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為什麼要注重技法?同時卻以書寫自然為最高境界?

千千千里馬


“技近乎道”。書法是這個道理,任何藝術門類也都是有自己特有的藝術語言、有自己的技法、境界。趙孟頫說:“書法以用筆為上,然結字亦需用功,蓋字因時而異,用筆千古不易。”說的就是書法中,用筆第一。



學習書法注重技法是第一步。比如現在的學院派,將技法、結字、章法解刨開來,有著重點的一步一步的學習,這種學習方法是具有一定科學性的。這種學習方法,可以讓學書者由淺入深,首先學習到書法的最為表象的東西。


那麼為什麼說通過學院派的書法教育學到的只是表象的東西呢?當一個人的書法只停留在技法層面,或者說最終不能擺脫技法的束縛,那隻能淪為書奴、書匠,永遠都進不了書法的殿堂。學習書法正確的方向應該是注重技法,熟練掌握技法,但最終卻要擺脫技法的束縛,迴歸自然或者說自成風格。


古風書法


先說為什麼注重技法:


一切的技法,都是工具器材性能的合理運用之法;而一切工具器材用於書法藝術目的實現中,即使是最好的,有其所長的同時也有其所短,書者充分發揮其所長而避其所短,就是技法;而能將其所短(即不利於藝術形象創造的一面),變為特殊效果,更是技法。所以技法運用中,既有經驗的繼承性,也有隨審美追求的發展性。否定前人的技法經驗是錯誤,將前人的經驗絕對化也是錯誤的。技法隨運用的目的要求的存在而存在,也隨運用的目的要求的發展而發展。


真正的書法藝術是什麼?就是自然的書寫。

古人把自己的學養、性情和當時的心境疊加到一起,自然而然就能夠於實用中完成充滿藝術情調的書寫。寫出來東西是好的,後人就稱之為法書,大家就去模仿,以此形成一種傳統,所以中國書法最高的境界裡沒有這些故意設計的、做作的東西。


比如:《祭侄文稿》追敘了顏杲卿父子一門在安祿山叛亂時,挺身而出,堅決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傾卵覆”、取義成仁之事。季明為杲卿第三子,真卿堂侄。其父與真卿共同討伐安祿山叛亂時,他往返於常山、平原之間,傳遞消息,使兩郡聯結,共同效忠王室。其後常山郡失陷,季明橫遭殺戮,歸葬時僅存頭顱。顏真卿援筆作文之際,悲憤交加,情不自禁,一氣呵成此稿。


《蘭亭序》的出品,是因為王羲之參加了一個集會,被眾人推舉為書記,記錄與會情況。王羲之後面打起精神重新抄寫了幾十遍,都無法達到當時境界。


今天國展的書法作品大都是一種無精神的“展覽體”,有技法沒內涵。以下是國家級展覽作品:<strong>

<strong>


技法純熟,然讀者不知所謂,無法共鳴!


書法之家


以自然為最高境界,源於三條:其一,道法自然,藝術追求的最高,存在於自然變化中;其二,中外藝術創造,都是以自然為師的共同規律;其三,自然世界的組成和運轉有最高的和諧真理,美來自自然也是藝術永恆的規律。所以,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會以自然為追求。而書法的技藝,來源於學習書法規律的需要,通過對筆法、結構、章法,以及字體的研究和分解,讓不可解的自然規律成為可解的定律,使學習者得以分階段、分門類的學習掌握。這個過程仍以道法自然為最終歸宿,而不會折本逐末,機械的片面追求技巧,也是很多學書者容易進入誤區的地方。






紅茶館茶室



這個問題提的非常好。技法是完成書法書寫與創作的基礎工具,可以說沒有書法技法就沒有書法。所以學習書法首要的是通過臨摹學習和掌握書法表現技巧和方法,書法藝術的形成不是純自然的塗抹,而是運用一定的技法規則的精妙絕倫的點畫線條的匠心佳構。

理解了這個問題,就不難回答第二個問題了。

技法在書法中仍然是工具,只不過是高於毛筆工具的工具,是完成書法形態表達的工具。書法的境界是利用書法的毛筆和技法的工具,通過書法的嫻熟的技法程度和情感的投入而完成的。

書法的自然不是天然的自然,而書法家利用嫻熟的技巧創造的妙造自然的書法境藝術境界。唯有書法作品在書法家的筆下達到自然之境,書法才真正具體藝術性,而脫離製作的呆板與僵化,使得書法充滿審美和藝術的生命力。書法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有法而無法,以有古法化古為我而無法,無法而達於寫心 ,抒情達意,表達作者的藝術情感觀念與審美思想。


翰墨書道


技法是對普通人準備的,規矩,條條槓槓。

實際一個人再怎麼寫,也無法成為王羲之,但可成就自己。

當一個人大成至聖後,心性開悟,內心契合於天道本來,這個時候人的面相,說話節奏,音質,音色,表情,動作,微小的眼神,包括行住坐臥一切都契合於天道,這個時候藉助毛筆,通過手臂,抒發了內心對天道的證悟,這才是根本之道。

一個淺薄的人,一個未悟的人,內心是妄念何其多,境界水平參差不齊。

更有醜書的丟人現眼。

在天道本來,自性本來,自然本來面前,技法一文不值。

法於陰陽,和於術數,保合太和,元亨利貞。

提掣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一,與天地齊壽。

高高山上立,深深海底行。

以無我之心,馳騁天地間,信手拈來,無有框架,無有技法,無有一切,在不知不覺中,噴發出大書法。此書法,沒有技法,只是天道和人道和合後,天人合一後的隨心所欲。

萬法歸一,執拗於術的層面,五百年難出大師一個。

我不是王羲之,但我可以超越王羲之。根本在心性,而非技法之術。





豐富多彩談國學


寫書法,注意這三個環節,你一定成功!

要說起書法的技法與技巧是一個大課題,但是總體上我們可以分為三大類,即筆法、結構和章法。(簡述)

1、筆法:

大師趙孟雲: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這裡他認為用筆,也就是筆法亙古不變的真理,不管是誰都無法改變它。可見筆法的之重要所在。

2、結構:

結構在古代書家眼中當然和筆法一樣的,也是一套嚴格的法規體系,比如《黃自元九十二法》、《歐陽詢三十六法》都是關於結構的論述。

3、章法:

章法實際上就是安排每一個字的學問。

書法的最高境界。(簡述)

在漢字漫長的演變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一方面起著思想交流、文化繼承等重要的社會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造型藝術。在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獨放異彩。

鑑賞--筆者書法作品選






祥禎


講究技法無非是讓字更美更流暢。

而最後達到自然也是一個熟練後無意於佳的自然結果。

只不過開始時技法是刻意訓練的,而真正運用活了技法是很自然的不需要思考的。也就是昨天所說的開始要識勢-然後通過遲澀把勢寫準-然後提速-大變化-精變化-無意於佳宕逸無方。說白了不論什麼時候書法都是講究技法的,只不過上升到最後一關你已經把技法徹底長在了身體上而渾然不覺。



法永禪師


技法對於書法來講十分重要,因為書法的形態是由技法構成的,包括用筆、結字和章法。從淺層次來講,一個人技法不過關,寫出來的字會線條軟弱,結字奇葩,章法混亂,字的外在形態不會呈現出任何美感。所以說技法是對一個書法家最基本的要求,特殊的審美觀念通過過硬的技法才能表現出來。進而言之,一個人只有過硬的技法也不行,除了技法還要有理論的支撐。這就是匠人和大師的區別了。蘇軾說:“書初無意於佳乃佳爾。”意思是說書法初始時不要刻意求佳,應放鬆隨意,自然能達佳境。這是在掌握了過硬的技法後對書家更高層次的要求,就是不要被技法侷限,要通過毛筆表達自己審美。

總的來說,技法是書法藝術的基礎,自然隨意的書寫才是脫離技法後表達真實的自我。


寫字那些事兒


書法為什麼要注重技法?同時卻以書寫自然為最高境界?


聽起來是不是灰常灰常矛盾?一邊說要自然的書寫才是書法的最高境界,一邊又說要技法。要技法還算什麼自然?逗我玩是嗎?沒有逗你玩,是你自己鑽牛角,怨不得別人。

法無定形,貴在通會。書法,兩個字,書的意思是寫。法就不必再解釋了。如果這個字的理解能力都沒有,也就沒有必要學書法了。書法就是寫字的方法。既然書寫要有方法,技法就是書寫的方法 。那麼什麼是書寫的技法呢?你沒有問,我就不說了。學問如撞鐘。撞的輕,鐘聲回應的輕。撞的重,鍾回應的響且遠。亂撞呢,鐘聲便混亂不堪。


書法不要說沒技法,就是苦練一輩子的人,方法不對,還在門外晃盪的人多了去了。自己拿起毛筆來自然一下試試,不和別人比,就和你自己比,看看是不是你最高水平的發揮?

毛筆因為它是軟的,要讓柔軟的毛筆聽從你的手揮運,你就要有馭使它的方法。你的技巧純熟,筆法精妙,達到了爐火純青,心手合一,手隨心動的境界,你的書寫便處於自然的書寫狀態,就和你天天在用的筷子一樣自如 。你使用筷子時會去想著筷子的運用方法嗎?不會。因為你對它的駕馭已經無需再去要筷子的使用法則來指揮你的手了。筷子要不要法?換你的左手試試看。


法則與自然,在你的左右手上,就可以得到結論。書寫的法則都裝在你的大腦裡,為什麼右手可以寫,左手卻不能。因為你的右手天天練習,右手便有了技巧,而左手不動,左手就只有笨拙。原始的自然,就是笨拙。訓練有素的技巧,就叫自然天成。


子衿書法


中國書法因為以漢字為載體,佔盡了漢字的光芒,使得其自身具備天然的親和能力……

人人識字,從小一上學就見到的是漢字,每一天環顧四周的還是漢字,其漢字的構成本身就有其他語種不具備的四維空間……

凡此種種,每一箇中國人都有天然的中國書法審美力與審美標準……

但是,中國書法經歷了幾千年的藝術與文化洗禮,又遠遠高於漢字本身的構成要求,將中國文化與中國傳統人文思維一一融合進去……

這種融合非常狡猾,由表及裡,一點兒也不含糊。從筆法、字法、章法、墨法等方面一一呈現!這就決定了學習書法,基本的技法要求非常高!

一、每一個動作細節除了細節動作的高難就需要數年訓練!

二、因為其融入的人文思維極其抽象,不是自學可以把握,還需要有高手不斷指導才能不走誤區!

三、因為傳統的文化思想要求,其自然書寫才能融入作者的情感與文化、技術積累,使得其高度重視書寫性!

這些都決定了學書法看起來容易,其實不易!書法界早有“自學等於自殺”一說,就是這個道理!

綜合一下,中國書法是一個技進乎道的高抽象藝術,也是離技術要求的藝術,但是又有一個非常簡單容易上手的表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