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將楷書練到什麼程度才能寫好行書?

亦雲星辰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楷書與行書沒有任何關係!學書法不必從楷書入門,可直接從行書入手。至於有人說學行書之前必須要學楷書,這種說法沒有任何立得住的依據,自古以來都沒有。

上圖為田蘊章的楷書作品,落款用的是行書。


所以說,學書者該練楷書就練楷書,該練行書就練行書。關於楷大概書練到什麼程度才能寫好行書的說法,應該就此止步!

如果題主現在練的是楷書,若想學行書或其它書體,須具備以下條件:一是臨帖達到六七分像;二是對學行書和其它書體有極大的興趣,有迫切的願望。



大多學書者學習楷書的目的是為了創作楷書作品,從作品落款的層面考慮,還是要學學行書或草書,這樣寫出來的楷書作品從章法上來講,叫有“靜”(書法作品正文)有“動”(書法作品落款)。正常情況下,楷書書法作品的落款要用行書或草書,而不用靜態書體(楷書、隸書)。

上圖為盧中南的楷書作品,落款為窮款,用的是行書。

以上為小編個人觀點,經驗之談,僅供題主參考。如果各位網友對此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評論!


中州耕牛堂主



這個問題沒有特別的標準。翰墨書道認為,能夠掌握毛筆基本的技法就可以了,就是說在掌握了基本的楷書點畫的基本形態極其用筆技法,瞭解了楷書的結構與章法的初步知識,掌握基本的讀帖的方法,就可以介入行書的學習了,不過要以行楷書為主。因為我們具備了楷書的點畫、結構、章法的技法基礎知識,以及讀帖方法,就可以利用這些基礎知識去臨摹學習行書了,雖然楷書和行書不是一種書體,比較起來仍然是有不少地方是接近的,可以將我們所學到的技法的潛移默化,融會貫通的利用到行書書法的學習過程中。比如執筆技法,點畫的特徵以及表現技法。如何讀帖讀帖讀什麼等知識與經驗借用或化用到行書的學習中,如果我們連這些基本的知識都有掌握,就匆匆忙忙去臨摹學習行書,可能會出現捉肘見襟的情況而顧此失彼。簡單的說就是我們要首先學會基本的工具的使用,然後才有可能生出諸多變化。就像溜冰那樣,首先要保證自己在冰上滑倒,能夠做到任何情況下保持重心穩固不倒,然後才能在此基礎上變化出諸多花樣。這就是書法的最基本的基本功。專注的掌握了書法



的基本功,就可以豐富學習內容了。


翰墨書道


寫揩書先寫大楷,大楷筆畫全面掌握,從用筆上達到了:力度、厚度、速度和質感後,並且在結體方面又達到了:點畫呼應,主次分明、重心平穩後,再追求形似逼真,不管是歐、顏、柳、趙哪家真書,都要求入帖:如歐體,要求點畫精確、結構謹嚴,達到了所謂“一畫不可移”的境界;練顏體,則要求遒勁高古有篆籀之氣,豐腴之外還極具陽剛之美;柳體,掌握其內緊外鬆,點畫頓挫規整,在書寫時要求筆法乾脆利落,引筋入骨;趙體,有評者多認其書失之柔弱,實乃是因後來者不善學之故,趙字其實深得晉韻唐法,兼承李邕筆法,線條流美便利,圓潤清秀,典雅雍容,線條是有力的,學他要求:寫好主筆,點畫讓就,收放得宜,參差有致,縱橫取勢,筆畫有時常連帶。至此程度,再寫中楷,中楷寫像樣了,最後再收斂為寫小楷。

然後學習行書,但要先練習較小的字,然後再練大些的行書。

因為“書畫同源”,初習書法者,首先把中鋒線條練習過關了,就是打好基礎了。





阿燚黃南開


本人也是書法愛好者。看了個別回答問題的朋友說不用學寫楷書,直接練習行書,先說一下我本人的心得。

本人學寫書法原先直接是從行書開始的,原本以為寫的還可以。

可是去年聽別人說學書法應從楷書學起,先學楷書的框架結構。

我就開始學寫楷書兩個月,之後再寫行書時,對自己之前所寫的行書,確實感覺有點慚愧。

個人心得,楷書結構掌握了,書寫的速度快點就是行書了。而直接寫行書,有時根本就不知道所寫的字的框架結構,只是比貓畫虎。

寫出的字只要遵循了楷書的框架結構,看起來就有了“骨”架。

字的骨架掌握了,再把個別行書的簡便寫法掌握了,這時寫出的行書就有個人的特點了。

對於楷書要練到什麼程度才能寫行書?我覺得,學習是無止境的,同一個字,間隔一段時間再寫一遍,就會有不同的感悟。

對於楷書,勤寫,勤練,勤琢磨。

之後,靈活運用到行書。寫出屬於自己風格的行書。


中原風采1981


對於我來說:隨時都可以學楷書、行書、草書、隸書、篆書的,基於自己是什麼階段。

基本筆畫的寫法掌握熟練,用筆熟練就可以開始,學習第二書體。

書法三要素是:筆法、字法、章法

書體三要素是:筆法、字法、章法

本質是學習三要素:筆法、字法、章法

至於歐體,顏體,趙體,那是風格,至於能學到怎麼樣只有天賦+勤學善思。

不懂行書也是寫不好楷書的,只學楷書會少靈動,楷行書一起學。

專一帖:每天兩小時大概一、二年的話,有老師指點的情況下,這樣的情況幾乎是可以楷行書一起學。



清揚有儀


首先,書法的學習過程要對"好"字有正確的理解。有人說:為什麼我的字總是寫不好?有人說:某書體練好了再去學別的書體。我們要和道,"好"這個字在書法學習的過程中是每位書法人的美好願望。但在追求"好"的過程中有人走了很多彎路還找不到入口,有人曲徑通幽,很快步入通途,這裡面不排除天賦與努力,但在天賦與努力的共同作用下,也不一定能有很大收穫,原因就是學習書法的理念不一定對。我們一定要知道,書法不是單靠練就能掌握書法語言,達到藝術高度的。藝術要靠滋養才能落地生根,蓬勃生長。有人到了波瀾壯闊的美景前感受不到美,卻對腳下的小花小草情有獨鍾,他需要培養的是大氣;有人看到黃河想抒發胸中豪氣,張了半天嘴,發出這樣的感慨:黃河,真他媽的黃呀!他需要加強的是文學修養。因此,要想讓從事的藝術達到"好"的程度,筆墨功夫是小技,藝術修養的高低與對藝術規律的認知水平才是大道。在道的指引下才能掌握技,由技入道。如果缺少了道,技便沒有了依託與方向,目標尚不明確,有時便會南轅北轍,誤入歧途而不能自拔了。

其次,楷書與行書及所有的書體都不是獨立存在的個體。學習楷書不知行書的呼應與流動,便會顯得呆板,學習行書不知楷書的沉穩平實,便會顯的動盪。因此,不是說楷書練好再學行書,或者說篆書練好再學隸書,而是在學楷書的同時,借鑑行書的流動,在學行書的同時,借鑑楷書的穩健,只有這樣去做,才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所以學習不能死學,或學死,而是應該根據自己的書寫狀態去調整,覺得自己的楷書寫的呆板了,可學學行書調整一下。行書寫的浮飄了,可寫寫篆書穩一下根基,這些都是可行的學習方法。

最後,寫字不要求“好",要求"對"。求"好"便會執著,招來無數痛苦。求"對"是指合理,講的是道。知道了"道",學習的過程充滿了喜樂,便會生髮出智慧,這樣,離成功便不遠了!


山西河東洗心齋書法


這是一個誤區,其實可以越過楷書直接練習行書的,也可以說寫好楷書和寫好行書之間並沒有必然的聯繫。

書法,從甲骨文到篆、隸、楷、行、草,每一種字體在書寫上都是可以獨立存在的,都有其自身的法度,自身的特點,自身的體系。都是從其中一種入手,而不必完全遵循誰前誰後的完全法則。


這個道理其實和你練顏體,是不是一定得學會歐體,練趙孟頫的趙體,是不是一定得先學習虞世南的字是一樣的道理。


我們只能說,練習好了楷書有助於寫好行書,或者有助於寫好隸書,因為你可以學習到線條的使用,學習到結字的規律和對筆墨的掌控能力,對書寫,對章法的理解。

但其實我們反過來,如果先寫好了行書或隸書,也是能夠對學好楷書有一定的影響,學好了,歐體再學趙體,也會比一張白紙開始的人好很多。臨習二王很深的人,再去學習蘇東坡,自然也比小孩子剛剛學寫字入手輕鬆的對,筆力,眼力,掌控力都會有所促進的。


所以,真的別迷信說書法一定要寫好楷書,才能寫其他字體這種謬論,如果作為一個學習書法的人一直堅持這個就太不專業了,讓人笑話。


李藝泓


楷為立,行為走。

楷書練到什麼程度,才能寫好行書?這還真沒有規定。

書法五大書體:篆、隸、楷、草、行,從書法發展史來看,是先有行書,後才有楷書,而不是先有楷書後才有行書。

我作為一個制毛筆的書法愛好者認為:可以不練楷書,直接練行書,也可以先練楷書,後練行書。但一般情況下,還是建議先練楷書,有一定基礎後,再練行書。尤其是學習唐楷,它的法度明確,初學者可以從它的靜態的"造型”中,去仔細捉摸,品味,摹仿。

那麼楷書練到什麼程度,才能寫好行書?這要因人而異。

鵬譽軒筆莊認為:有一個方法可參考,那就是:您面對的"似是而非"、變化多端的用筆和結體的行書,能分析出它的來龍去脈,不會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達到這個程度,再去練行書,比較適合了。

練好行書,要心手兩手,要看得準,落筆準,結體準,不能因為“行如走"而片面地信筆率意去寫,也不能片面地把學到的楷書法度照搬到行書,應當"意"多於“法"。





華夏筆都—鵬譽軒筆莊



金民千祥雲集


有人認為把楷書寫快些就是行書!楷書是一筆一畫寫的,而行書既有連帶又可省略筆畫。所以不能把楷書快寫看作行書!當然了能把楷書寫快對寫行書來說是很好的幫助,能起到積極的作用。行書寫得好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楷書功夫了得,為寫好行書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也為寫好草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二是硬筆行書寫的好,為毛筆行書起到了極積作用。在這裡要說明的是行書既不能像楷書那樣嚴謹又不能像草書那樣狂放。所以較之楷書用筆和結字它似乎又少了一些“認真”,和草書比它的藝術價值又有天壤之別!故行書既沒有楷書那麼難寫也沒有草書那麼“無法無天”!因此寫行書人較多。最後發幾張圖片僅供參考!相互學習!相互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