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寶釵對花襲人卸磨殺驢,為何寶玉漠視不管?你怎麼看?

亻睹mU536809


寶釵對襲人卸磨殺驢是真,寶玉漠視不管是假的。寶玉對襲人的出嫁是非常傷感的,他不忍襲人離開自己轉嫁他人。

襲人的理想是當寶玉的姨娘,對於寶玉她有信心把寶玉拿在手心裡,她唯一憂慮的是寶二奶奶的人選。她希望寶玉的妻子寬容大度,能容下她。在襲人看來,寶玉的妻子人選有兩個,一個是黛玉一個是寶釵。

尤二姐吞金自殺後,襲人去試探黛玉對姨娘的看法,以及如何與姨娘相處。黛玉當然明白襲人是兔死狐悲,擔憂自己的未來。但是黛玉不想說違背自己心意的話,便說道,但凡家庭之事很難說,不是東風壓了西風,便是西風壓了東風。

寶釵不一樣,她一進賈府就開始拉攏襲人,還把湘雲給她的戒指送給了襲人。襲人認為寶姑娘真真心胸寬廣,會對她好的。

襲人支持寶釵的原因還有一個是,寶玉喜歡黛玉,若黛玉嫁給寶玉,寶玉的心裡眼裡只有一個黛玉,便沒有了她襲人。如果寶玉娶寶釵,那麼寶玉不喜歡寶釵,所以寶玉的心裡就會有她襲人一個位置。

襲人自以為寶釵當上寶二奶奶,她就會有好果子吃,她就會成為姨娘。

於是襲人竭盡全力把寶釵扶上寶二奶奶的寶座。襲人本以為寶釵婚後會論功行賞,給她一個名分。可惜造化弄人,襲人被寶釵趕走了。

寶釵可不是王夫人,不會像打發晴雯一樣把襲人趕走。寶釵一定通過什麼途徑,讓襲人不得不嫁蔣玉菡。襲人怪不到寶釵頭上,而寶玉也不得不放走襲人。

從襲人的判詞“多情公子空牽念”來看,寶玉不忍心襲人出嫁。襲人出嫁後,寶玉很傷心。也許襲人被迫出嫁是壓倒寶玉的最後一根稻草,不久後寶玉懸崖撒手,留下寶釵獨守空房。


潤楊的紅樓筆記


賈寶玉娶薛寶釵做正妻,這是襲人一直盼望著的結果。在她心裡覺得薛寶釵的為人處事上,要比林黛玉通情達理些。

她曾經暗自擔憂如果賈寶玉娶了林黛玉,林黛玉的性格恐怕她是沒有好果子吃了。她覺得她自己拿得住賈寶玉,需要擔心的是寶二奶奶的為人。王熙鳳愛爭風吃醋在賈府是已經人人皆知的事了。為了面子上好看一點,王熙鳳雖然主動讓她的陪嫁丫鬟給賈璉做了屋裡人,但是如果賈璉真的和平兒有事情發生,她依然故意的尋找平兒的過失,發洩她的不滿。很顯然,襲人不想做平兒,她不願意將來的寶二奶奶是一個容不下她的人。

林黛玉愛對賈寶玉發脾氣使小性子,一生氣就朝著賈寶玉又哭又鬧的,賈寶玉不認錯不賠禮道歉就不和好,這讓襲人深深的憂慮自己的將來。在尤二姐吞金自殺後,襲人還特意的藉口去看望林黛玉,以尤二姐的死為餌試探林黛玉口風。林黛玉當時雖然納悶襲人為何突然就跟她議論鳳姐的家事,不過也很明確的告訴襲人,但凡家庭之事很難說,不是東風壓了西風,便是西風壓了東風。襲人便又回話:做了旁邊人心裡先自就怯了,怎敢欺負人。

襲人絕對不是她自己嘴裡說的那麼好聽的人,想想看,她當時並沒有在賈府裡徹底被公開是賈寶玉的姨娘身份,只有一部分人知道,比喻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 ,平兒,史湘雲,晴雯等等這些小眾知道,當初她被王夫人暗暗提升位置的時候,林黛玉和薛寶釵曾經給她道喜過。有時候林黛玉也開她的玩笑,喊襲人嫂子過。這是不是證明其實林黛玉是認可襲人做賈寶玉的姨娘呢?但是襲人她非常不認可林黛玉,她在自己的身份還沒有被賈母和賈政通過,便堂而皇之的跑到林黛玉面前去說長論短的。這跟她擔心別的丫鬟勾引壞了寶玉而她自己先越了雷池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呢?

薛寶釵給襲人的印象是,一直勸導寶玉要讀書上進,要懂得經濟學問,要努力朝著仕途發展,這樣才能光宗耀祖。薛寶釵和林黛玉在賈寶玉的面前真的是不一樣的風格,簡單的形容一下,就是林黛玉需要賈寶玉哄著,而薛寶釵可以是那個哄著賈寶玉的人。襲人心裡的票很自然的就投給了薛寶釵。

薛寶釵在賈府是出了名的會做人做事,經常用一些小恩小惠感動賈府一些有體面的僕人。在他們薛家進京的第一目的薛寶釵待選失敗後,做寶二奶奶成了薛家不二的選擇了。不容置疑襲人肯定是薛家收買拉攏的目標,事實證明襲人在賈寶玉娶薛寶釵做妻子的事件是的的確確發揮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寶釵成為寶二奶奶的過程是走了一條比較漫長和心酸的路,薛寶釵其實遠遠沒有林黛玉單純待人真誠,她和她的丫鬟鶯兒從來沒有姐妹相稱過,這證明薛寶釵的為人處事妥帖周到是缺乏內心的熱量的,只是為了目的需要才付出。

當她終於成了寶二奶奶後,襲人很顯然就是那麼礙眼了。襲人和寶玉之間的故事薛寶釵也是知道的清清楚楚的,寶玉曾經對襲人的寵愛,薛寶釵也不可能忘記,她費盡心機才得到的賈寶玉,那麼她會任由襲人繼續跟她分享賈寶玉嗎?那麼找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打發掉襲人對薛寶釵來說就是很自然的了。

賈寶玉自從晴雯被王夫人趕出怡紅院後,在氣病交加下含恨而死,就明顯的疏遠了襲人,感情大不如從前了,黛玉的魂歸離恨天,又加深了寶玉對人生人世的絕望。襲人走不走可能賈寶玉根本就覺得無所謂,他自己都是一心要脫離紅塵了,那麼這兩個曾經是一條陣線上的女人,分道揚鑣他還需要去管嗎?

還有賈寶玉的本性就是每一個跟他有關聯的女孩子,在到了人生轉折點時,這位少爺總是逃避開,沒有任何行動上的作為,金釧,晴雯,黛玉這是搭上性命的。襲人之事比起她們來又何足掛齒呢?何況賈寶玉曾經在夢裡看到過襲人的結局,知道她有幸福的日子在等著她,他於己於人都不會出面留下襲人的


煙雨朦朦51


黛玉和寶釵一直在賈府裡是寶二奶奶最有力的競爭者,作為寶玉姨娘候選人的襲人她雖然沒有直接的話語權,可是她卻更認可寶釵做寶玉的妻子。

她以為寶釵心胸寬廣能容人,而她又想要一直留在寶玉身邊,所以她不顧寶玉的心意(寶玉最想要娶的人是黛玉)一直在做寶釵的神助攻。

可是襲人看錯了寶釵,她的拼盡全力也沒有換來寶釵的知恩圖報,最後寶釵還見機行事“卸磨殺驢”,讓襲人的心願落空。襲人這輩子最後悔的事恐怕就是錯信了寶釵和王夫人。

面對襲人的結局,寶玉沒有隻言片語,這對寶玉來說是少見的,但是細想之下也明瞭了。

第一,襲人曾是寶玉心中至愛之人,可是從她參與“調包計”就完全傷了寶玉的心



寶玉是一個多情公子,可是在他心中想要共度一生的人也只有襲人和黛玉。襲人聽到了寶玉對黛玉真摯的告白。

寶玉出了神,見襲人和他說話,並未看出是何人來,便一把拉住,說道:“好妹妹,我的這心事,從來也不敢說,今兒我大膽說出來,死也甘心!我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這裡,又不敢告訴人,只好掩著.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裡夢裡也忘不了你!

因此襲人害怕寶玉心中只有黛玉,以後黛玉容不下她,因此她從賈母幫直接轉向王夫人和寶釵的陣營。

襲人違逆寶玉心意的所作所為已經讓寶玉心傷,可是她在寶玉心中的位置還是很重,但她竟然參與“調包計”,這就是讓寶玉最無法接受事情。襲人也從最重要的人變成了可有可無的人。

寶玉和寶釵成婚了,寶釵成了寶玉不得不接受的羈絆,但寶玉都無法和她舉案齊眉,那襲人就更不要想可以留在寶玉身邊了。藉著寶玉對襲人傷心的過程,寶釵就把襲人攆走了。

寶玉不是不心疼襲人,可是襲人做過的事讓寶玉和她漸行漸遠,後來一系列的事情更讓寶玉心傷,所以最後寶玉對襲人也死心了,所有的事情也就任由寶釵和王夫人去了。

第二,寶玉想要結束紅塵牽絆出家,也想要襲人可以忘了他自尋一個好歸宿



黛玉的去世,賈府的敗落,所有人的離別都讓寶玉無力排解,因此他想要做之前想做但一直不敢做的事情——了卻紅塵,皈依佛門。

既然想要斬斷紅塵羈絆,那寶玉和襲人之間也再無可能。因此為了讓襲人可以忘卻他,另覓良人,襲人是一個和誰在一起都會獲得幸福的人,所以寶玉對襲人的未來不必擔心,對於寶釵攆走襲人之事也沒有多加干預。

第三,寶玉做不得主的無奈,每一個姑娘他心有愛之卻無力保護



其實對於襲人的離去,寶玉也有不捨,但是有心無力,對於每一個女孩的離開他都無能無力。

如今且說寶玉只當王夫人不過來搜檢搜檢,無甚大事,誰知竟這樣雷嗔電怒的來了.所責之事皆系平日之語,一字不爽,料必不能挽回的.雖心下恨不能一死,但王夫人盛怒之際,自不敢多言一句,多動一步,一直跟送王夫人到沁芳亭.

王夫人和寶釵決定了所有的事情,所以對於襲人的事寶玉也無可奈何。

寶玉一生享受最好的教育和生活,但是他的生活也有不為人知的無奈,他看似高高在上,卻沒有一點實力,他在家中無法做出任何的決定,所欲想要喜歡的人他也沒有任何一點維護之力。晴雯、黛玉都如此,那襲人寶玉就更加保護不了了。


小說紅樓


薛寶釵對花襲人卸磨殺驢?

卸磨殺驢"比喻達到目的之後,就將給自己出過力的人除掉"。寶釵一直對襲人視為自己人,她們思想統一,都喜歡寶玉,都一心希望寶玉走仕途之路,考取功名,她們相互依存怎麼會卸磨殺驢。

寶釵並非歹毒之人,家裡仍是王夫人掌管,襲人嫁蔣玉菡是明媒正娶,且是正房,家境殷實,夫妻年齡相當難道不比留在賈府好。

"寶玉漠視不管"我實在愚鈍不知是哪個章節,寶玉只有瘋顛時才對人不理不睬,他本性良善,對待下人都很好怎麼會漠視不睬跟他有了肌膚之親的襲人,再說襲人當年側面讓王夫人趕出病中晴雯,寶玉也只是嗔怪幾句,寶玉還是將襲人看得很重,畢竟是他第一個女人。

另一說法是襲人並非在寶玉走失後嫁於蔣玉菡,而是因為寶釵妒忌寶玉婚後仍和襲人親近,她認為寶玉只愛黛玉和襲人,黛玉死了,寶玉就更加依賴襲人。所以通過薛姨媽薛蟠將襲人許給蔣玉菡,寶玉本就有意出家,看襲人嫁了好兄弟蔣玉菡,也算一樁好事就漠視不管了。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本紅樓,千萬般論法,幸許這些都並非曹雪芹老先生原意,只是我們後人之濁見。





梅吉3882174592


薛寶釵為何對花襲人卸磨殺驢,賈寶玉坐視不管?

首先我們來看看襲人為什麼在寶玉的婚事之中選薛寶釵而不是林黛玉?

她推薦薛寶釵一是因為薛寶釵待選失敗,二是因為王夫人看重,三是因為元春賞賜,獨賈寶玉與薛寶釵御賜物品一致,四是因為薛寶釵為人和氣,待人寬容大度就算賈寶玉幾次三番得罪薛寶釵,事後薛寶釵就跟沒發生一樣還照舊來怡紅院, 薛寶釵為人大氣,不像林黛玉一樣小家子氣,做事很有分寸,比較受人歡迎,所以襲人是比較傾向於寶釵的

於是襲人就去王夫人面前,推薦薛寶釵,聯合王夫人排除異己最後成功讓薛寶釵頂替林黛玉嫁給了賈寶玉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寶二奶奶,可這時候薛寶釵沒有讓襲人成為真正的姨娘,反而是第一時間打發走了襲人,為什麼會如此呢?賈寶玉為何對此漠視不管呢?

其實薛寶釵是個外熱內冷之人,她與襲人是一路性子的人,薛寶釵和花襲人都是現實主義,只有林黛玉是理想主義,更何況薛寶釵是如何擊敗林黛玉嫁給賈寶玉的,而且襲人照顧賈寶玉十分體貼入微,要是襲人在薛寶釵還如何細心照顧賈寶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就算要選姨娘,薛寶釵也一定會選自己的孃家丫鬟鶯兒,也不會選擇外人襲人,襲人最後被迫嫁給蔣玉菡的時候,想必內心一定充滿了委屈,自己費盡心血爭取的一切不過是為他人做了嫁衣裳罷了。

而賈寶玉這一生最愛林黛玉,現如今林黛玉走了,薛寶釵成為了自己的妻子,其實賈寶玉的心裡早已經無所謂了,娶誰都一樣,心都要死了,還管什麼襲人嫁不嫁,到最後都是個人管個人罷了。


一紙墨香多少淚


首先應該明確,任何通行本《紅樓夢》後四十回中的情節,因為是高鶚續貂的,所以都無法確認為是原著作者真實寫作思路和意圖的表達,因此以後四十回情節作為依據的一切疑問和分析都是無稽之談。

也許從前八十回中一些判詞、脂批、倚批、故事情節的細節等線索中大致可以推知襲人的最終結局和歸宿,但基本無法分析出在襲人嫁蔣玉菡的過程中,到底是誰卸的磨、誰殺的驢……讓寶釵來背這個鍋顯然是沒有道理的(雖然她很有嫌疑)。因此,題主的問題是一個未必成立的“假說”,故爾不該有確定的答案。


風來翰墨香51008135


說寶玉對襲人另嫁漠視不管,是以寶釵強迫嫁出襲人為前提的,這多少對寶釵有些不公,因為寶釵到底對襲人卸磨殺驢沒有,沒有定論。



不過,讓一個如影子一般,且對自己有過幫助的人跟隨著自己確實有點不舒服。即使那人不居功自傲,但也在在提醒自己做過的事,走過的路,特別是不愉快的事,不平順的路。因而,讀者有寶釵對襲人卸磨殺驢的猜疑也並非捕風捉影,空穴來風。



那麼一向希望與襲人等女孩子們長相廄守的寶玉為何無動於衷呢?他可是從來都是最憐香惜玉的。金釧死了,他偷偷拜祭,晴雯死了,他寫文悼念,怎麼到了襲人,他卻無所反應呢?



有人說寶玉因為襲人參與了金玉良緣的推進,認為她是害死黛玉的原兇,對她感情驟減,也有人說晴雯被趕是襲人洩的密,因而不願與之為伍。



但我卻覺得,應該是彼吋的寶玉,經過了金釧兒晴雯以及黛玉等人的死亡,對生離死別已經參透,決定遠離紅塵,避去空門了,所以對嫁出襲人也顯得麻木了。


萍風竹雨123


賈寶玉和薛寶釵結婚後,將襲人嫁給了蔣玉菡。襲人辛苦半生,到頭來卻雞飛蛋打,為他人做了嫁衣裳。薛寶釵前有收買襲人行為,後卻將襲人嫁出,難免卸磨殺驢嫌疑。那事實是這樣麼?還真要好好說說。


【一】

襲人在什麼情形下嫁給蔣玉菡,八十回前沒寫,具體原因也不可能大白天下。但脂硯齋在二十回的批語留下了很重要線索。

【庚辰雙行夾批:閒閒一段兒女口舌,卻寫麝月一人。襲人出嫁之後,寶玉、寶釵身邊還有一人,雖不及襲人周到,亦可免微嫌小弊等患,方不負寶釵之為人也。故襲人出嫁後雲“好歹留著麝月”一語,寶玉便依從此話。可見襲人雖去實未去也……】

脂硯齋這段批語披露了三個線索。

第一,襲人出嫁在賈寶玉和襲人婚後,賈寶玉當時也在。如此就有一個可能,襲人出嫁是賈寶玉的主意,畢竟襲人是賈寶玉丫頭,薛寶釵的性格絕不可能越俎代庖,做主將襲人嫁出。

第二,留下麝月就表明襲人出嫁並不是因為薛寶釵妒忌容不下他人。脂硯齋用不負二字形容薛寶釵,是大善。脂硯齋批語對八十回後的伏筆雖不能全信,但對人物和事件的評論卻大有可取。薛寶釵為人,脂硯齋評價很高,不是善妒之人,襲人出嫁不是薛寶釵因妒忌而發配,而是另有隱情。

第三,襲人出嫁前求情“好歹留著麝月”,之所以會如此,恰證明襲人出嫁不是因為寶釵妒忌。所謂好歹留著,表明應該一個不留,並不是只針對襲人一人。什麼原因能讓賈家將寶玉身邊丫頭全都放出去,顯然是經濟原因。

七十二回,林之孝和賈璉稟報:

人口太重了。不如揀個空日回明老太太老爺,把這些出過力的老家人用不著的,開恩放幾家出去。俗語說,一時比不得一時,如今說不得先時的例了,少不得大家委屈些,該使八個的使六個,該使四個的便使兩個。況裡頭的女孩子們一半都大了,也該配人的配人。成了房,豈不又孳生出人來?

賈家最後已經到了山窮水盡,林之孝提議裁員是最後的辦法。八十回後賈家情況進一步惡化,不排除襲人出嫁已經到了被抄家前夕。賈家情況難以為繼,大規模裁員。襲人等不能留下,應屬被裁之例。寶釵嫁進來,必有鶯兒跟進來,有鶯兒伺候,襲人等不能再進一步,必然只有出嫁一途。

襲人出嫁該是賈寶玉的主動行為。寶玉婚後,人日漸成熟,賈家情況也不再懵然無知。尤其林黛玉死後,賈寶玉更是看清世事,對舊日難斷的情意也不再割捨不斷。曾對春燕說過“日後求一個恩典,將她們都放出去自行婚配”。為襲人謀一個好的未來,也是賈寶玉能為襲人唯一能做的。


襲人出嫁應是賈寶玉的主動行為,對象是蔣玉菡也說明問題。蔣玉菡是賈寶玉的朋友,二人更有贈茜香羅汗巾之誼。賈寶玉隨後將汗巾轉贈襲人,最終促成襲人與蔣玉菡良緣。如不是賈寶玉主動為襲人謀求,巧合的概率極其微小。

根據脂硯齋批語,可知襲人出嫁與薛寶釵無關。襲人求情好歹留著麝月,證明賈家最後屬於裁員之中,襲人擔心別人照顧不好賈寶玉,求情無論如何留著麝月用。而襲人嫁給蔣玉菡也是賈寶玉一力促成,最後賈家抄家,襲人和蔣玉菡還奉養過寶玉寶釵夫婦。當然,這也是脂硯齋批語留下的線索。就不多說了。


歡迎關注:君箋雅侃紅樓,每天為您帶來更多紅樓故事!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80回本

【紅樓夢】通行本120回本


君箋雅侃紅樓


襲為釵副,薄命司裡的薄命冊有正冊,副冊、還有又副冊,就是表明書中人物形象有正副之分,花襲人是另一個薛寶釵,薛寶釵是花襲人的另一種存在。

既然花襲人是薛寶釵第二,賈寶玉又如何去管呢?管薛寶釵自己對自己卸磨殺驢,還是管花襲人自己對自己做了什麼?

我們可不可以把薛寶釵對花襲人的卸磨殺驢,看做是花襲人的一種自我犧牲?如果我們把薛寶釵與花襲人看做一個人,那麼她們兩個女人之間的事情,是不是理解起來就容易了很多呢?


雯臣


她本來就不是喜歡多管閒事的人,何況是寶玉的大丫頭,以後相處的日子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