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過最好吃的包子是什麼餡的?是怎麼做的?

十四叔的家常便飯


我吃過最好吃的包子是上小學那會,那個時候學校旁邊有個夫妻開的包子鋪,裡面只賣肉包子.豆沙包.芝麻包,其中肉包是我整個小學時代除了動畫片之外美好又難忘的回憶

那時每天下午放學最期待的事情有很多,其中一件事情就是去買兩個肉包子,剛蒸好的肉包子非常燙,非常軟,包子皮厚薄也非常適中,把包子掰開裡面能聞到濃濃的帶著甜味的肉香,裡面會流出一些透明的豬油。一口咬上去就能想到吳孟達的一句經典臺詞(一口咬上去滿嘴都有油)別提有多香多好吃啦

那個年代的同學們吃肉包都養成了先吃包子皮再吃中間肉餡的習慣,都喜歡把最好吃的留在最後吃,當然也不是每天口袋都能有五毛一塊用來買包子,因為一塊錢對一個小學三四年級的孩子來說已經是很富有了,所以我們會非常羨慕每天都能有錢買包子的同學。

後來小學畢業了,到了初中學業變的忙了,但偶爾經過那家包子鋪還是會去買,還是經常念念不忘,還是那個熟悉的味道,這是那個小學時代為數不多的零食,是那個年代美好的回憶。

現在那裡早已人去樓空,學校搬走了,包子鋪也早已關門了。但每次經過那裡,就會想起小時候那些無憂無慮的快樂。那些曾經滿滿的感動!

再見童年,再見青春!








熊貓探店


我吃最好吃的包子是馿肉餡的,天上龍肉地下驢肉有這麼一個傳說,記得我去山東臨沂市出差,在朋友家吃了一頓馿肉灌湯包子,真的是終生難忘,那口味和湯汁鮮香無比,潤脾潤肺,難得世上還有這樣的美味,我問了朋友是怎麼做的,我回家成功的做出了馿肉罐湯包的方法,好吃的不應保留應該分享給大家,具體做法:馿肉二斤,芹菜,青椒,調料,蔥薑蒜,花椒粉,胡椒粉,料酒,海鮮醬油,老抽,鹽味精,雞精,首先把馿肉肉切碎,【最好不用機器攪拌】加調料加水攪拌,順著一個方向不停的攪拌,幹了再加水然後喂口兩個小時,把芹菜,青椒切碎洗淨控幹水分後放入肉餡內,還得順一個方向攪拌,然後再加油調整餡的乾溼度,餡料就算完成了,和麵需要半燙麵完成才能勁道,好了,吃貨們自己動手吧,美食再向你招手。





黑土地59015105914


在我們那個地方,一年兩次集會,春秋兩季各舉行一次,也是全年經濟最繁榮的幾天,一次三天,。

上世紀七十年代,我在初中,家裡沒錢,最富的時候可能身上也只有一元錢,平日裡攢下的零花錢就等著趕會,會上的小食品很多,琳瑯滿目,但我卻非常喜歡吃那個穿白衣服師傅的水煎包,他那得心應手操作枝巧至今讓我記憶憂新,手裡拿著個鐵鏟,翻上翻下,散點水,放點油,給人一種滿鍋流油的感覺,包子白裡透黃,滿街清香,買包子的人排成一條龍。

包子的個並不很大,有純肉餡的,有粉條、菲菜、豬肉混合餡的,但無論是那種餡,吃一次讓人總是流漣往返終身難忘。

過去的歲月己難追,包子的香味難尋回。


馬和勝


我吃過的最好吃的包子就是我自己做的白蘿蔔肉餡包子。剛好今天又做了幾籠包子。家裡有個小南瓜,把小南瓜洗乾淨,去南瓜蒂,對半切開,掏出南瓜子和瓜瓤,放鍋裡蒸熟,用勺子勺出南瓜泥,待南瓜泥稍微冷卻入麵粉加適量酵母拌勻,揉成一大陀南瓜麵糰放盆裡放溫暖的地方蓋上蓋子發酵。等待發酵的同時做包子餡,切一個白蘿蔔,先切絲再剁成沫,撒少許鹽攪拌均勻,然後剁肉,三分肥七分瘦的豬肉,切姜蔥沫,把姜蔥沫放碗里加水攪拌成姜蔥水待用。蘿蔔沫用紗布過濾出水倒掉。拿一個大盆子放入肉餡,蘿蔔碎,打一個雞蛋,放入適量鹽,花椒粉,雞精一起沿順時針方向攪拌,邊攪拌邊慢慢加入姜蔥水,加少許芝麻油一起攪拌,姜蔥水加完包子餡攪拌好了,這時麵糰也發酵至原來的兩倍多大,裡面全是蜂窩狀,就再次揉麵包包子,包子包好放蒸籠裡二次發酵二十分鐘再開大火蒸二十分鐘即可。








小城瓊姐


隨著自已越來越喜歡自已動手做美食開始,覺得最好吃的包子就是自已做的豬肉餡的生煎包,隔幾天就會想吃一次,脆脆的底配上鬆軟的包子皮,咬一口,內餡鮮香多汁,回味無窮~

麵糰材料: 中筋粉或者低筋粉 300克,水 150-160克(根據麵粉的吸水性分次加入, 酵母3克 泡打粉 1.5g

餡料: 前腿豬肉 250克, 肉皮 500g

所需調料: 黑芝麻2g, 料酒 2湯匙 生抽 1湯匙 蠔油 1湯匙 雞粉 0.5小匙 胡椒粉 0.5小匙 鹽 1.5小匙, 糖1小匙 蔥姜水 60~75克 姜 1小塊 小蔥 2根

步驟:

1先做皮凍:

起鍋,水煮沸後加入500g洗淨的肉皮、加入薑片和蔥段、1勺料酒,肉皮煮至透明(筷子能輕鬆戳破)後轉小火,蔥姜撈出棄用.肉皮取出,放入料理機絞碎,加水入鍋小火熬煮30分鐘,然後過濾入容器內放涼冷藏6小時以上,備用。

2. 將冷藏好的肉皮凍取出,放入料理機中打碎或者用刀切小粒。

3做蔥姜水:適量蔥段和薑絲拌勻加入100g左右的清水,靜置備用。

4.調製肉餡: 250g肉沫加料酒 2湯匙 ,生抽 1湯匙, 蠔油 1湯匙 ,雞粉 0.5小匙, 胡椒粉 0.5小匙 ,鹽 1.5小匙, 糖1小匙 分次打入蔥姜水(蔥姜棄用),順時針攪拌起筋。

5.接著放入絞好的肉皮凍。 (肉餡與皮凍比例可以6:4)攪勻放入冰箱冷藏。

6.生煎皮:300g低筋麵粉、3g酵母、1.5g泡打粉、少許鹽和150g清水攪拌均勻,和成麵糰後蓋保鮮膜醒發30分鐘(這款生煎是半發酵的麵皮),醒發好的麵糰搓成長條狀,表面刷少許油,分成15g每等份,備用。

將每份小面劑擀麵杖擀成圓形,包入肉餡,收口朝下

冷鍋冷油,將包好的生煎包均勻碼入鍋內,大火煎至底部呈金黃色,加入沒到包子一半的清水。加蓋大火煎8分鐘左右開蓋,撒上適量黑芝麻、蔥花,繼續中火煎5分鐘,關火,燜2分鐘即可出鍋開吃了,有興趣的朋友試下吧





叨叨小廚


包子的口味真是五花八門,豆沙的、牛肉的、豬肉的、豆腐的、各種蔬菜的,而我最喜歡的是包菜胡蘿蔔餡的大包子,清香可口,滋味鮮美。

用料:麵粉500克 酵母3克 包菜半個 胡蘿蔔1根 粉條1把 水發木耳5 蔥一段 姜一塊 胡椒粉、鹽、雞精、油適量

1、麵粉和酵母用適量溫水和成光滑麵糰,醒發2倍大。

2、包菜、胡蘿蔔、木耳洗淨切碎,粉條用溫水泡軟切碎 ,蔥姜切沫。

3、取一盆,放入包菜、胡蘿蔔、粉條、木耳、蔥姜,加適量胡椒粉、鹽、雞精、油拌勻。

4、麵糰搓成條,切小劑,壓扁,包入餡。

5、包子坯放鍋中再醒15分鐘,隔水加熱,水開後,蒸20分鐘左右,即可。

香氣撲鼻的大包子出鍋了,再搭配一杯豆漿,你的早餐搞定。



美美小廚


我愛吃煎包子,愛吃素包子,我愛吃的包子一般都是我自己做。我最愛吃的包子餡就是韭菜雞蛋,還有加點香菇,豆腐,請大家別見笑,就這水平了。

第一步,先把韭菜摘洗乾淨,切碎裝盆備用。

二,用一個碗,打上幾個雞蛋,放點鹽,攪均勻,鍋裡放上油稍微多點,燒熱,放上雞蛋煎炒,在放上蔥薑蒜,再放上切碎香菇,放上切碎的豆腐丁,放上花椒粉,鹽,十三香,醬油,雞精,翻炒均勻出鍋,倒在韭菜盆裡攪拌均勻。

三,開始和麵,這個和麵有兩種,一種是起面,就是等面發酵了以後再包餡,這樣出來的包子皮厚實,暄軟。

第二種就是不用發麵放少許酵母,用溫水直接和麵,醒上十幾分鍾就包餡,煎出來的包子,皮薄筋軟的特點,我本人是比較喜歡第二種的。

三,面和好以後開始包餡,切劑子,擀皮,就跟包餃子差不多,這個就是個人的喜好,有時包圓的,有時包個三角形,有時包個月牙形,不管怎麼包都不影響口感。

四,起鍋燒熱,唰上油,擺放上包好的包子,煎一分鐘 ,舀上一大碗水,放上少許麵粉攪均勻,倒入包子鍋裡,蓋上鍋蓋,十分鐘以後,鍋裡水煎幹了聽著 咯吱,咯支響就熟了,開蓋起鍋,黃聰聰的水煎包就做好了。


愛生活的賀姐


最喜歡的包子海帶肉沫的


幸福的獨身女子


上高中那會兒住校,每天晚上十點多下自習飢腸轆轆,學校大門口賣的兩毛錢一個牛肉包子實在是太好吃了!但是那個年代的伙食費還是要精打細算,只能偶爾吃一回!高中畢業後大學到工作再也沒吃過那麼好吃的包子,也許就是餓了吃糠甜如蜜吧!


勝順廣福智


最喜歡也是最難忘的包子是小時候每年過年前臘月二十六,七母親包的包子,大多是素的,但非常好吃,現在再也吃不到那麼好吃的包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