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皇后:最不靠譜的,就是靠山

如果古時有微博,呂后、薄太后與竇猗房的簽名一定是這樣的:

呂后:將來的你,一定會感激現在拼命的自己。

薄太后:命運不會辜負每一位用心等待的人。

竇漪房:足夠堅持,足夠堅韌,足夠認真,你想要的歲月都會給你。

而薄皇后的簽名一定是這樣的:你有多依賴靠山,就會死得有多慘。

從政治角度來說,她和張嫣一樣,都成為了政權的犧牲品。

可從人生來說,她親身體會了什麼是“靠山山倒”的威力,最後落得悽慘下場。

薄皇后:最不靠譜的,就是靠山

薄太后提親,小薄同學喜進宮

提及小薄同學,就不得不提她的姑姑薄姬了。

薄姬出生於單親家庭,父親早逝,未婚的母親將她撫養大。

為了讓女兒有個好歸宿,母親將薄姬送給了魏豹,並通過相士之言得到了寵愛,使得原本家道中落的薄氏家族再現生機。

可是不巧的是,當魏豹被劉邦打敗後,薄姬被劉邦虜進漢宮。在此境況中,薄氏家族又迎來了風雨飄搖。

不過,一向謹慎的薄姬,因為生下兒子劉恆,加之仁善又安守本份,與世無爭,躲過了呂后的利劍後,成為代王太后,薄氏家族才迎來了家門榮光。

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有代王太后在,薄氏家族自然是越來越好。

而這其中,就有小薄同學家。

所以,小薄同學自幼生在王室家族,十幾年來倒也生活幸福,富貴不愁,可謂順風順水。

她知書達理,性情溫和,按說這樣的女子,隨便嫁一個人家都不會差到哪裡去。

更何況,家族中還有薄太后這麼一位親戚,來日飛黃騰達更不用說。

於是,當到了婚嫁年齡時,薄太后命人捎信兒,表示她即將喜提太子妃之位。

對小薄同學父母來說,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咱們家本來就不錯,如果能再飛躍一下那更好了。

小薄同學當時,按現在的大學生畢業來說就是:

長大了=畢業了

長得很漂亮=有點實力

到了嫁人年齡=到了找工作的時候

恰巧有薄太后這位親戚=正好有一個靠山

確定進宮能當太子妃,甚至皇后=確定能如願進入好的平臺,並能獲得提拔

父母這麼一分析,小薄同學也認為不錯,當即就答應了,擇了個吉日就將女兒嫁進了宮內。

薄皇后:最不靠譜的,就是靠山

這就是靠山的魅力

其實薄太后之所以提拔小薄同學,本質上跟小薄父母並沒有什麼區別,小薄父母為了全家,薄太后則是為了政權能永久掌在薄氏家族,掌握在自己人手中,繼續興盛家族而已。

因為回顧自己的一生,回顧薄氏家族的起起伏伏,再看好不容易得來的天下,想要永久傳下去,就得靠年輕人來延續,自己人畢竟最可靠嘛。

什麼叫靠山?就是你靠我,我靠你,相互依靠。誰也推不倒。

於是,為了天下,為了薄氏家族,儘管她再不喜歡呂后,但還是效仿了呂后。

呂后為了鞏固政權,將十歲的外甥女嫁給了自己的兒子;

而她,要求劉啟娶了自己的侄孫女——小薄同學。

話說,她不知道呂后這一計失敗了嗎?

當然知道,不過,她還是做了理智的分析:

一是,呂后讓張嫣嫁人,張嫣才十歲,什麼都不懂,那不是胡鬧嗎?註定是失敗的。

二是,劉盈是張嫣的舅舅,肯定不會寵幸自己的外甥女,呂后不明白這點,劉盈明白,所以絕不配合,註定是失敗的。

三是,呂后太強勢,她教育兒子都是失敗的,又強制插手兒子的婚姻,註定是失敗的。

而自己,正好與她相反,小薄是適婚年齡,是成年人又懂事,劉啟與小薄不是近親,年齡相仿,肯定有共同語言,自己教育兒子這麼厲害,更何況孫子?

就這樣,薄太后大筆一揮,信心滿滿,不成問題!

薄皇后:最不靠譜的,就是靠山

好平臺

從進宮到立太子妃,再到皇后,劇情其實一直都按薄太后的劇本走。

看到如今景象,薄太后很開心,終於放心了,後繼有人了;

小薄同學以及父母也很高興,有一個好靠山,真的少奮鬥幾十輩子呢。

可是透過表象看本質,事情遠遠沒有那麼簡單。

對於小薄同學來說,靠山有了——薄太后,就連直系領導,劉啟都要看她的臉色行事。

可自己卻並不受劉啟喜歡。按如今來說,就是平臺確實好,可是她的做事風格完全不符合領導的調性。說白了,不是一類人。

從太子妃到皇后,提拔歸提拔,她執掌六宮再仁善,再柔和,再有人緣,劉啟依然不喜歡她,不喜歡就是不喜歡,沒有原因。

這令她半點轍也沒有。

當然,這不是最重要的。

話說,在其位謀其政,任其職盡其責。

重要的是,除了基本的管理六宮這些日常工作外,她並沒有為劉啟這個領導作出業績——生下孩子。

所以,小薄同學雖然比其它女孩命好,人生早早就攀到頂峰,可一點也不快樂,甚至還有點鬱悶、擔憂。

要不人們常說,懷才像懷孕,時間長了就會看出來。

同樣地,實力這事兒也和懷孕一樣,並不是著急就可以的。

你得先天有鋪墊,底子好=身體健康

讀書多=與劉啟能多接觸

有機會=與劉啟同床共枕

有見解,懂分享=除了身體,兩人能有心靈上的交流

有爆發力=懷孕

可是,除了薄太后這個硬實力外,這些優秀的軟實力她幾乎沒有。

以至於當薄太后去世後,她再也沒有了靠山,使得劉啟毅然不顧二十多年的夫妻情,下令廢除了小薄同學的皇后之位,退居別宮三年後與世長辭。

而她作為薄太后的“靠山”,同樣也沒能讓九泉下的薄太后瞑目。

所謂靠山山倒,排排倒,也即是如此。

回顧小薄同學的一生,她一沒經歷過呂后前半生的顛沛流離;二沒經歷薄太后那樣謹小慎微的生活;二沒受過竇猗房那樣命運多舛的人生。

她的人生,與她們剛好相反。

幾步跨入巔峰後,轟然倒下,令人痛惜。

為此,歷史上每提及她,便施以與張嫣一樣的重墨,政治犧牲品。

可在今天來看,她何曾又不是“究竟是實力重要,還是平臺重要”論的鮮活實例?

當你有實力,恰巧遇到好平臺,人生才會一飛沖天;

當你沒有實力,只有靠山給予平臺,結局必定是隨著靠山的轟然坍塌,片瓦不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