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月學會任何一種外語

6個月學會任何一種外語

學習一件東西,我們首先要清楚掌握一個技能/能力的標準是什麼?

只有這樣我們才知道怎樣重點的利用我們所接觸到的材料進行刻意練習。

看見才會相信,相信才會篤定。篤定才能會付出,只有付出才有行動

做事情要帶著武器,解決問題的辦法。

把自己完全投入到一個“獲取”中文的狀態裡。讓自己能夠簡單地聽懂和交流

然後在這個基礎上找到“可理解輸入”的交流

讓後利用基礎的知識,來去創造新的知識。——懂基本的交流,然後對於不懂得讓大家用基本的交流內容去解釋。

動機越充分,學習的過程越能夠堅持下來、——把堅持變成習慣?掌握產生創造新知識的基礎知識。如何掌握——刻意練習

學會外語的五項核心原則

案例:有時候我們會對我們不感興趣的內容進行自動屏蔽(哪些內容會讓我們不感興趣?)

屏蔽後就會走進聽不見的狀態。因為聽不見,所以不明白,因此記不住。

當信息和我們個人沒有聯繫的時候我們就會自然覺得沒有重要意義,因此不會給注意力。

反之將事情和我們建立聯繫,對我們有重要意義我們就會產生關注,進行投入。

能吸引注意力的事項

跟生存有關的事情、愛情約會、跟你的人生目標有關的事情,或者跟你個人生存意義有關的事情。

找到我們學一件事情的意義和價值,並要用“重要關聯”的思路,可以選擇和興趣、動力有重要關聯的內容。

ps:抓手思維

原則二:把外語當成溝通工具

語言的本質是工具。我們使用語言的目的是溝通,無論口頭書面,語言最本質的目的是得到溝通預期的效果。

當你的目的不同,所以你的成果會不同。當你的成果不同,你的任務也會發生變化。

所以在成果之前要把目的澄清。 還要要抓到一件事情的本質。

把外語當工具的好處

1、會讓我們通過“用”來學外語,而不是先學後用。2、會讓我們從外語的功能出發,把形式放在後面學。通過外語學外語的關鍵是把自己的注意力先放在單詞和詞組的功能上。這樣,我們會先用功能最明顯的幾個單詞和詞組來溝通,不讓形式成為卡住自己學習的節點。

功能角度切入

好上手,與生活接近、方便使用,產生複利效應。

我們關注溝通的結果,只要有反饋我們就會有投入足夠的注意力。

語言的本質是一個溝通的工具,還是一個無限靈活、無限創造、更新、持續發展的工具。互聯網、雲、主機等都是我們在遇到新事物或概念時,人們自然創造的心名稱。

把語言當工具,會讓你始終保持開發的是為和態度。

原則三:理解了含義,自然能“獲取”外語

當明白人家表的含義時,下意識“獲取”對方正在使用的語言。語言學家把這個稱謂“可理解輸入”

可理解輸入:首先理解含義,然後下意識自動獲取外語的的過程。

我們要在自己的學習過程中,給自己創造可理解輸入的條件。

作者和乘警交流的過程中:乘警的手勢、表情、小圖片,都幫助作者理解乘警表達的意思,因此作者的潛意識有機會把聽到的中文和明白的意思記為一體。

為了實現調動我們的潛意識

需要我們把自己的注意力全部放在明白含義,放心地接收,在明白含義的基礎上,自己的潛意識就會在背後努力支持你分析和記住。這樣就能又快又踏實的學習外語了。

利用一切辦法理解含義,創造自然“獲取”外語的條件。

原則四:生理訓練為主

1、聽覺過濾決定聽力效果

我們的聽覺系統有專門過濾語言音節的部分,對熟悉的語言,大腦的過濾功能會把音節送到思維處理部。但對不熟悉的語言音節,過濾就會把聲音過濾掉,結果試聽不熟悉的語言時,就會感到模糊,甚至不知道自己在聽什麼。

如果要把外語掌握好,一定要解決聽力問題。——(找新東方連雪芳老師)外語聽力的基礎問題來自在於音節過濾是否健全。如果外語音節的過濾不健全,就不能把外語的聲音“過濾”進腦子,只會聽到模糊的聲音。在這種情況下積累詞彙、分析語法等,都無法幫助你提高聽力水平。在學外語的過程中,為了解決聽力問題,一定要用足夠時間鍛鍊耳朵裡的外語聽覺神經!第三部分介紹具體方法

2、你能感覺到自己的外語肌肉嗎?

學外語的重要前提是吧外語發音練好,而這個過程絕對不是積累知識的過程,和聽力一樣,它是一個生理系統訓練的過程。為了練好發音,我們必須練好自己的面部肌肉。我們的面部,包括舌頭和嗓子,有52塊不同的肌肉。

口語發音練半個小時以上,並且發音說的準確,面部肌肉會感覺到痠痛。

發音訓練是肌肉訓練,因此要用體育訓練的思路,指導自己找對路

3、創造外語條件反射

nice to meet you——nice to meet you。日常這種一問一答的。這種對話基本上屬於大腦中條件反射。收到某一種刺激(信號)的時候,大腦系統會自動配備非常熟練地反應。

原則五:掌握好心理狀態

有時候我們會因為擔心表現不佳產生恐懼——恐懼來源於哪裡?為什麼我們會在意表現不佳

根據多年大難哦科學額的研究,我們得知,只要大腦進入負面情緒的狀態,就會嚴重影響大腦學習的能力。

所謂負面情緒包括害怕、憤怒、恐懼、擔憂、緊張等,只要你走進這種狀態,大腦的所有注意力,包括身體的配合都將會全部圍繞短期“生存”的目標,在這種情況下大腦不會分配資源學習新東西。

ps:當我們擔心我們可能會得不到群體的認同的時候,我們內心的原始屬性,離群就可能面臨著死亡的危機意識,就湧了出來。

再恩類進化得過程中,真的危險來臨時,恐懼、憤怒等反應是必須有的。可在現在社會里,我們卻經常把這些負面情緒用到不合適、不必要的場合,因此來影響我們的學習效果。

正面的狀態對學習的幫助非常之大,只要我們開心,愉悅、放鬆、好奇、深度鬆弛,新的信息就會很容易走進大腦,也會很快形成牢固的長期記憶。

學習狀態的好壞完全是在我們自己的控制之下,只要運用一些內在的自我管理方法,加上一些好工具,就能保證學習的時候,讓自己保持一種良好的狀態。

ps:設定學習目標,讓自己看到希望。對於自己學習狀態中的障礙記錄下來並找到解決的辦法。

2、用深度放鬆的狀態來學習

詳細瞭解輔導音頻和音樂瞭解內容

3、管理自己的渴望

追求合理的成長

在學習外語的時候,一定要記住,要為每一個小小的成功對自己表示肯定,要把大多數的注意力放在欣賞自己的成功上,這個也是幫助我們持續保持想學習所需要良好狀態。

4、必須開心忍受聽不懂的階段

無論我們是否有外語基礎,交流的過程中,遇到一些陌生的聲音、詞句都是很正常的。即使在中文交流領域,每一個人在聽別人說話或會議報告的時候,也不一定能100%聽懂,因此,要想把外語學好用好,達到溝通交流的目的,就一定要訓練自己忍受歧義的能力。

為了培養忍受歧義的能力,我們可以進入“跑腦子”聽力訓練階段。“跑腦子”是一種特殊的外語聽力訓練方法,“泡腦子”這個詞的含義,意味著把你的大腦“泡”在外語的音海里,從而啟發我們的潛意識,提高各個方面與文字無關的外語聽力能力。這個方法是給我們,訓練忍受歧義的重要技能。

剛開始“泡腦子”的時候,我們感覺是聽起來模糊不清。這個感覺跟所有很少聽連貫外語表達的人一樣的。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首先把注意力放在聽英語的節奏和旋律上,按照這個方法泡半個月的腦子,每天至少半個小時。慢慢的我們可能會開始聽清楚了。同時可能我們還可以聽出那些我們曾經認識的單詞、詞組、小短句,對於那些我們沒有接觸過的聲音,我們也可以聽得出來是哪些。儘管這些聲音我們還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但這些聲音我們可以聽得很清晰,甚至越來越熟悉。

當我們度過了忍受歧義的第一個階段——把注意力完全放在節奏和旋律上,把英語的聲音聽得特別清晰。

第三部分 :快速學會外語的7個關鍵行為

原則是抽象的,原則本身不能“動”,它們只是在指導什麼樣的動作或行為時才是正確的。

原則能夠說明“為什麼”任何一個具體行為都是有價值的。

行為一:多聽——快速長好“外語DNA”

大腦要首先熟悉外語的聲音規律,才有機會聽懂。在熟悉聲音的基礎上,積累詞彙變成一個比較容易完成的任務。所以我們要不斷在找機會聽外語,先解決“外語過濾”問題,然後在享受外語聽力剩下的6個階段。

1、先解決“外語過濾”的問題

必須把自己的大腦,長時間泡在外語的聲音裡面,從而讓外語聲音、語感都滲透到大腦裡。

泡的兩種方法

一是經常故意進行“泡腦子”的活動,另外一個特別好的方法是經過聽音樂,且多次輕鬆重複,把外語聽的熟悉而清晰。

初學者,或複習外語的核心內容,最好找一些清爽音樂,配著外語學習內容的“歌曲”。英漢對照。

2、“泡腦子”的特殊訓練方法

需要注意的自我管理方式和態度。

開始我們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外語的節奏和旋律上,好好留意經常出現的輕聲和重聲,也注意外語發聲的停頓、快速階段、慢速階段等,也要注意別人的身體語言,如何配合大家說的話,並逐漸開始建立“外語感覺”

通過聽外語音像書,書中最好在說我們感興趣的題目。反覆聽同樣的內容,把固定的小塊聽得特別熟悉。

3、“泡腦子”的訓練幫我們順利通過外語聽力的6個階段

“泡腦子”的訓練過程

(1)聽得模糊

剛開始接觸新內容的時候,我們會發現聽起來有些模糊,有很多聲音,我們是抓不住的,因此根本沒辦法記得住。蘇多藝第一個外語聽力階段就是聽得模糊

這個階段,我們絕對不要刻意去記住,更不要去依賴中文字幕,主要練耳朵。聽內容模糊的時候,我們應該多聽幾遍,同時我們要完全把注意力放在聽外語的節奏和旋律上。知道我們激怒外語聽力的第二個階段。

(2)開始聽得清楚

當我們進入第二個階段時,模糊的外語逐漸會變得清晰,每一個聲音和音節我們都可以聽得清。就好像我們剛剛把耳朵洗乾淨了,這種狀態反映我們的大難哦已經建立好外語音節的過濾。這是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步驟。

(3)準確預測

聽清楚會後,繼續多聽幾遍,你會發現一個新的現象,好像你可以預測接下來的聲音和音節,特別是重複多聽固定內容的時候,聽到每一段錄音之前,你的大腦,好像已經在播放接下來的內容,這個現象表明我們的語言學習中心已經掌握外語內容出現的概率,這也使用外語靈活應變的基本功。

(4)直接聽懂外語的意思

當你進入準確預測這個階段的時候,你需要配合詞組、短句等有場景的聽力訓練,在理解含義的基礎上,你會自然進入到外語聽力的第四個階段:直接聽懂外語的意思,根本不需要經過翻譯。

雖然我們能直接感覺到外語的意思,很可能你不能迅速翻譯成中文,這個反應是自然的。學習外語的目的,首先是要能夠直接知道外語是什麼意思,不需要翻譯,翻譯時後續的功夫,當我們吧外語用得完全舒服以後,在開始考慮翻譯也不遲。

(5)跟著唱

當我們的外語已經熟練到,在聽外語內容的時候,我們的大腦自然能提供每一段內容的詞組,而這些詞組就是我們要學習的核心內容。所以,在學習的時候,很容易一邊聽,一邊跟著唱。

(6)開口說話

特別奇妙的第六個階段,開口說話不是刻意的,而是自然而然出現的。

行為二:先認識含義,後明白詞

1、用肢體語言(talk body)

2、利用整體環境和場景

3、通過已知“獲取”未知

(1)利用日常知識

(2)利用外來語

(3)利用已經熟悉的內容來學習

(4)中外對照法

行為三:大膽組合,大量去用

10個名詞、10個動詞、10個形容詞=1000(10*10*10)個能用的機會。

(1)生活語法

因為天冷,(所以)咱們今天不去遊樂場了

(2)生活語法的類型

1)用詞的順序,“我喜歡你”和“你喜歡我”的意思完全相反。

2)“小邏輯”把不同含義連接起來的固定或半固定詞組,比如英語的“if.....then...”(如果...那麼....)

3)“詞粒子”,用來表示不同狀態的前綴和後綴。

4)利用比喻,揭開復雜的“學術語法”無法破解的含義之謎(詳見行為其中的精通比喻融入外語文化)

5)用括號分解——括號裡的都是獨立概念,括號之間是膠水詞

用小邏輯、詞粒子、特別代碼這些說法的主要原因是利用它們,讓我們把注意力轉移到外語單詞之外的功能上。也就是說,發現一個結構,或者一個小的聲音的時候,我們必定要考慮這個信號在表達什麼。經過多次遇到一個規律,可以一步一步把它的功能摸清。掌握這些規律更直接的辦法是多聽中文外文對照的學習內容,發現有關規律、把外語的規律直接連接到我們心中的概念。

行為四:從核心高頻內容開始學起

學習高頻詞彙

首先要找到使用外語高頻詞彙這個理念創造的學習課程資料。其次,從日常場景對話開始學習。

快速記住外語元素,我們要充分利用詞組。因為單詞的意思通常是一對多,會讓我們覺得很複雜,很難真正掌握。而詞組的意思通過是一對一。只要我們記住了詞組,我們就能夠愛合適的場合使用它們,隨便拼湊,並創造你想說的話,幫助我們增加溝通能力和學習的自信心。

行為五:找一個好的外語家長

(1)什麼是語言家長?

即使別人對不太清楚,語言家長也能夠聽懂你的表達,讓我們獲得來自父母的正面鼓勵和反饋。

在學習的過程中語言家長有時候會重複問是不是某某意思,讓孩子在不被直接糾正的情況下,得到一些調整過的正確信息。這樣,孩子就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遇到許多正確的語言模板,並且開始下意識培養語感。另外,家長有機會經常跟孩子說同樣的話,並且重複講同樣的故事。因此次孩子聽懂的內容看就會越來愈多,由此可見,家長的行為為孩子學會母語創造了一個非常有效的可理解輸入的環境。當孩子的注意力放在溝通的效應上時,語言就被自然“獲取了”。

語言家長不要找一個想教我們的人,而是要找一個喜歡和我們溝通的人,這樣才能夠讓我們擁有一個可理解輸入和“沒有批評”的良好環境。

(2)狹窄輸入

行為六:掌握髮音的絕招

(1)發音問題來自於面部肌肉和耳朵

發音不準確的問題,不只是面部肌肉造成的,大腦的聽力系統也有份兒。因為我們的大腦不習慣外語的一部分聲音,所以早期學習的時候,這些聲音會聽得很模糊。因為聽得模糊,所以很難搞清楚如何把這些聲音發的清楚,簡單來說,聽不見,就沒法模仿。

(2)錯誤學習方法把發音搞得更糟糕

文字不發音,學外語發音,必須先從聲音開始學起,決不能從文字開始。

(3)最準確的外語發音練法

為了把發音練得精準,主要任務把聽到的聲音和舌頭的感覺聯繫起來。

(4)發音準確後,再練拼寫規律

行為七:一個盒子兩條路

只有把外語的聲音和內心的畫面和含義聯結到一起,才是下意識提高效率的學習,也就是用外語溝通的時候,自己溝通的感覺和效果與說母語一樣。

外語思維——聽到外語,在頭腦中看到畫面,同時注意到自己的感受,說話時也是直接從畫面和感覺連接到外語。

“同一個盒子,兩條路”的主要含義,來自於我們對人類大腦處理信息的科學認識。人對世界的認識和記憶最主要來源不是文字和語言,更基層的,是神經層面的5種感覺,包括: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我們經過神經系統不同器官的方穎,認識我們的世界,回憶我們的世界。

人的大腦主要依賴非語言的信息認識世界,要記住東西,五官的系統要比語言系統強很多倍。五官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1,這些信息和回憶比喻“同一個盒子”

在跟別人溝通的時候,我們需要把自己“盒子”裡的感覺和思路,變成別人能明白的信號,這個信號就是我們說出口的語言。別人與我們溝通的時候,也用同樣的聲音信號把自己心目中的畫面感覺傳達到我們的腦子裡,根據這些信號,我們可以再創造畫面和感覺,因此明白對方在說什麼。

直接鍛鍊我們的外語“path”的方式

(1)故意創造和運用畫面

第一個步驟,要故意把外語的聲音和文字,直接連接到你大腦中的基層含義。這些基層的含義就是你心中的感覺、聽覺、畫面等。

養成這個習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我們可以先從具體的實物開始。比如,有一個東西,它的中文名字是“檸檬”,你可以看到一個黃色(yellow)的東西,可以在舌頭上感受到它的酸(acid)的味道,你能感覺到用手拿著它的分量(light)和觸感(rough)。,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可以給另一個名字lemon。

抽象的概念跟具體實物相比,會稍微複雜一點,但是也可以用同樣的方式來記憶。首先,任何概念但站在我們的頭腦中,都有一大堆和它有聯繫的具體信息,包括時間、地點、發生過的事情等。這些屬於那個信息的基層含義成分,我們只需要把外語的聲音和文字,與那個“信息結點”直接連接起來就可以,為了支持這個過程,我們可以故意創造一些記憶鉤,比如笑話或漫畫等。越有趣越好,這個過程會幫助我們把新的外語信息更快地跟我們的基層感覺信息網建立牢固的連接關係。

我們越是能夠把外語的路徑連接到基層的信息,我們就越能夠快速地把外語變成自己運用自如的溝通工具。

(2)用比喻找到含義的本質

在所有的不同語言裡,比喻是一個核心部分。比如有三種不同類型

一類:常用比喻“楊柳細腰”就像英語中“one-way street”、“keep me posted”等常用比喻。“one-way street”表示單向道,用來比喻“沒有回頭路——你要想清楚了,再做決定。”當我們不理解一句話的時候,我們可以問一問自己,裡邊是否有一些比喻。用比喻的機制來理解意思,不僅會幫助我們建立外語思維的習慣,也會幫我們解決很多複雜語法沒法解釋的難題,因此經過比如的認識和分析,我們感受到獨立突破外語難關的成就感。為了明白一個比喻多多少少需要動腦子,想象它背後的具體現象,然後聯繫到所表達的抽象概念。這個過程逼著我們進行“深度處理”因此也幫助我們建立好的記憶。調動感官。

(3)找溝通對象,進行外語交流

第四部分6個月從0學會英語行動指南

第一天學習計劃的焦點

目標和思維

1、明確的英語學習目標

“百萬富翁每天看目標一次,億萬富翁每天看目標兩次。”——確定目標並經常關注目標

目標清晰我們會知道怎樣分配我們的注意力,也會更清晰怎樣調配自己的時間和有關資源。遇到難題和障礙時,目標給予我們動力堅持前進。

目標設定要考慮我們為什麼要學?要學的多好?目標當成後自己帶來的感覺如何?-port

經常看,經常問自己,“今天有沒有下功夫往這個目標的方向前進?”哪怕每天只有一點點前進,但仍堅持每天必須朝著目標的方向走。

有大目標還有階段性的小目標,里程碑。

2、從第一天開始就用英語思維

(1)會一個詞就用一個詞是硬道理

會說“tea"了,我們要每天說"我想要tea",然後儘快進不到 “i want tea”在這個基礎上“i want to have tea”。

這樣做有幾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首先,我們在給自己的大腦傳遞信號,讓自己的潛意識徹底明白,英語的詞和詞組絕對是你每天都要用的溝通單元。當你的潛意識明白你真的認證之後,大腦會更加配合你的學習。

其次,用的時候我們會加強自己的記憶,從“被動記憶”提升到“主動記憶”。學英語的過程中,首先會建立所謂的被動記憶。即當你聽時候,你能明白什麼意思,但是不一定能夠把腦子裡的詞全都拿出來自己用。在這個基礎上最後一個步驟是從腦子裡把詞拿出來用。第一次可能會覺得有點困難,需要再複習一下才能使用,但經過4/5次的嘗試,學會把內容從腦子裡找出來用之後,這些內容就會變成你完全擁有的,並且能的內容。

第三要避免退縮。我想大家很清楚,如果肌肉不用就會萎縮。大腦神經和記憶也一樣,不用則會退化。我們需要每次都拿出來用,那個單元的記憶會變得越來越牢固,到一定的程度就很踏實了,跟母語一樣。

最後,越用新詞開口說我們的大腦會越快建立條件反射,而這樣的條件反射完全是英語思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比如你什麼時候看到一件東西就馬上想開口說出它的英文。那麼就說明你已經在進行英語思維了。早起學習的時候,自己的英語思維不會像母語思維那麼豐富、那麼龐大,但是已經有了英語思維了。在“有”的基礎上,你的任務只是把“有”變得“更多、更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