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鳳麗:好地方就是養戲養人,咱們甘肅三四萬人看戲是常事!


蘇鳳麗:好地方就是養戲養人,咱們甘肅三四萬人看戲是常事!


蘇鳳麗:好地方就是養戲養人,咱們甘肅三四萬人看戲是常事!


戲曲舞臺上,每個劇種都有那麼幾齣最能“拴角兒”的戲。如果要從幾千個秦腔劇目中,選一出最能拴角兒的戲,那肯定非《回荊州》莫屬了。《回荊州》是表現孫權和劉備聯姻的一段戲,此戲不但行當齊全,而且寓意吉祥,因此常在名家聯袂或節日慶典時演出,總能贏得個滿堂彩。


蘇鳳麗:好地方就是養戲養人,咱們甘肅三四萬人看戲是常事!


上週,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甘肅秦腔名家蘇鳳麗,就為我們帶來了秦腔《回荊州》中孫尚香的精彩片段。蘇鳳麗的演出讓觀眾大飽耳福,讓湖北省文聯主席、著名作家劉醒龍大讚蘇鳳麗的演繹,與大家印象之中的穿雲裂帛的秦腔完全不一樣,無比柔美,演活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孫尚香。


蘇鳳麗:好地方就是養戲養人,咱們甘肅三四萬人看戲是常事!


然而,在舞臺上無數次“回荊州”的蘇鳳麗,卻從未實地去過荊州。此次來到《戲碼頭》,她的心願就是一定要去荊州看一看,去孫尚香當年所待的地方走一走,穿越時空去感受一下這個人物。


蘇鳳麗:好地方就是養戲養人,咱們甘肅三四萬人看戲是常事!


禹劃九州、始有荊州,荊州建城歷史長達3000多年,一部120回的《三國演義》,就有72回提到了荊州,《回荊州》中孫尚香和劉備的故事,當然也就發生在這兒,小戲迷先帶您去看看荊州與三國故事的淵源:

來到荊州的蘇鳳麗,感慨 “孫尚香”真的回荊州了。走在古城裡,蘇鳳麗觸景生情,一直在想戲裡的那些情景和人物:她想起秦腔《回荊州》裡《和婚》這一場,孫尚香的心情格外複雜,自己的婚姻與政治聯繫在一起,不是那麼單純,但是,孫尚香對這段婚姻卻很滿意……


蘇鳳麗:好地方就是養戲養人,咱們甘肅三四萬人看戲是常事!


撫摸著古城中的磚瓦,好像格外能夠感受到人物的千愁萬緒。“創作戲曲,一定要了解歷史,瞭解歷史裡面的人物。”來到實地看看,對戲曲的創作又有不一樣的幫助,蘇鳳麗感慨萬千。


蘇鳳麗:好地方就是養戲養人,咱們甘肅三四萬人看戲是常事!


讓我們跟隨蘇鳳麗的腳步,去觸碰那一段歷史:

不止是精彩的《回荊州》,提到蘇鳳麗,當然不能不提到她的代表作,從京劇移植而來的《鎖麟囊》。蘇鳳麗將之改編成了秦腔,不僅受到了秦腔專家的廣泛好評,更是成為了自己的代表作,從2009年至今,已經演了10年。


蘇鳳麗:好地方就是養戲養人,咱們甘肅三四萬人看戲是常事!


這部《鎖麟囊》不僅為她帶來了一座梅花獎獎盃,還被拍成了電影,在西北五省廣為流傳,還獲得了2013年的華表獎的優秀戲曲影片獎。小戲迷馬上帶您去看看蘇鳳麗改編《鎖麟囊》的故事:

蘇鳳麗對秦腔充滿了感情,她說秦腔是中國梆子腔的“鼻祖”,是我們國家傳統文化的寶藏,秦腔更能代表西北人的那種豪放、悽楚,在抒發人物內在情感的時候,特別能打動人、感染人,希望更多年輕人來關注秦腔。“甘肅是養戲養人的,唱戲的時候三四萬人是常事。”所以,生活在這個地方的演員是幸福的。也正因為如此,她非常感恩,她說,只要觀眾喜歡我的作品,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蘇鳳麗:好地方就是養戲養人,咱們甘肅三四萬人看戲是常事!


有了蘇鳳麗這樣堅持傳播秦腔、傳播戲曲的名家,秦腔的未來會更加燦爛!


蘇鳳麗:好地方就是養戲養人,咱們甘肅三四萬人看戲是常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