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沙俄一戰時期不堪一擊,蘇聯卻在二戰所向披靡?

夢隱晨


沙俄在一戰中也不是廢柴,而蘇聯在二戰中也同樣有過不堪回首的歲月。

一戰時期沙俄軍隊規模龐大,但是實際戰鬥力並不強。由於工業生產力不足、經濟落後等問題,沙俄軍隊的裝備水平很差,連一個士兵一條槍都很難做到。然後訓練組織上也存在嚴重不足,比如坦能堡之戰就是因為俄軍組織配合成問題,才會被處於兵力劣勢的德軍各個擊破而最終失敗。

但是沙俄也不是廢柴,僅僅是龐大的兵力就讓德國等擔憂,所以德國、奧匈帝國一直派兵防守東線,無法全力投入西線的作戰。而在1917年的勃魯西洛夫攻勢中,德國損失慘重,奧匈帝國軍隊更是直接崩潰,這都有力地支援了協約國西線的作戰。

而二戰中的蘇聯,已經經歷了長時間的改革和發展,工業、經濟、科技等方面實力大大提高,至少武器裝備是不成問題的。不過二戰之初蘇軍由於大清洗缺乏軍事人才、戰術上的失誤以及高層的錯誤判斷等,還是在德軍進攻下損失慘重。

但是蘇聯承受得起如此慘痛的損失,而且斯大林吸取經驗教訓,不再過於干預作戰,讓部下自行決策,因此蘇聯一大批優秀將領才能得以發揮,再加上在軍工生產、資源分配上的合理措施,最終蘇聯越打越強,二戰後已經成了世界上最強的軍隊之一。


前沿陣地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第一,一戰沙俄不是不堪一擊。

實際上沙俄總體作戰還是不錯的。除了明顯打不過德軍以外,俄軍對奧匈帝國並不落下風。

俄軍一度殺入東普魯士,距離柏林不到200公里。

而且一戰沙俄的任務不是擊潰德軍,因為他沒有這種實力。他的任務只是拖住德軍,使得德軍陷入兩線作戰,最終崩潰。

事實上,直到沙俄政府垮臺,俄軍很好的完成了這個任務,雖然損失慘重了一些。

第二,蘇軍也不是所向披靡

蘇德戰爭初期,蘇軍被德軍打的一塌糊塗,潰不成軍。

一個基輔會戰,蘇軍被殲滅70多萬大軍,這是有史以來絕無僅有的慘敗,創造了世界記錄。

蘇軍之所以能夠頂住,完全是依靠人力和物力的優勢。

蘇德戰爭中,蘇軍死亡男性士兵高達900多萬,德軍死亡人數還不到蘇軍的一半,可見蘇軍損失多麼慘重,換成別的國家恐怕都亡國滅種了。

即便如此,直到盟軍在諾曼底登陸之前,德軍和蘇軍基本是均勢,蘇軍沒有獲得什麼大的優勢,甚至在庫爾斯克會戰中被德軍打的狼狽不堪。庫爾斯克會戰蘇軍損失90萬人,德軍也不過才50萬。

德軍真正的崩潰,是盟軍在諾曼底登陸以後,德軍根本不是這個龐大聯盟的對手,顧此失彼,對付蘇軍就對付不了美軍,對付美軍就打不過蘇軍,最終迅速垮臺。

所以沙俄軍隊沒那麼弱,蘇軍也沒那麼強。


薩沙


這個問題就好像問,為什麼僅僅相隔五十年,清朝能被八國聯軍把首都給端了,而共和國就能把聯合國軍打回三八線?

蘇軍和沙俄軍隊,都是俄羅斯人組成的軍隊,但是共同點也僅僅如此而已。

蘇軍在二戰中的表現大家有目共睹,可是對於沙俄軍隊在一戰中是個什麼形象,大家可能不太瞭解。



沙俄軍隊的特點就是腐敗,絕對徹底的毫無保留的腐敗!

雖然在中國的近代史觀裡,沙俄屬於我們眼中的“列強”之一。但是沙俄在歐洲人眼裡其實完全算不上真正的帝國主義,俄國被馬克思稱為“帝國主義中最薄弱的一環”。

俄軍在一戰中的陸軍大臣蘇霍姆利諾夫將軍,基本可以代表俄國在軍事方面的態度。

作為沙俄帝國陸軍的核心指揮者,這位陸軍大臣的全部精力都花在了一個人身上——一個比他小32歲的情婦,是他費盡心機從一位省長哪裡搞來的。對於軍隊事務,他幾乎從不處理,全部推給下屬,只有在需要向沙皇彙報時,他才會想起自己陸軍大臣的身份。

當然了,面對沙皇,他完全換上了另一幅模樣。這個矮小的胖子在沙皇面前表現的十分乾練,其實他對於軍隊現狀一無所知。可是他非常善於溜鬚拍馬,讓沙皇對他信任無比。

這位陸軍大臣曾經參加過1877年對土耳其的戰爭,他當時作為騎兵軍官在這場戰爭中表現英勇。可是這次成功的經驗居然被他運用了一輩子,直到四十年後一戰爆發,他還在堅持一個理論——火槍是懦夫,刺刀是好漢!

面對軍官們補充火力的要求,他嗤之以鼻。他說:“火力?我從來沒聽說過這個詞。戰爭是不靠火力的,過去是這樣,現在是這樣,將來也還是這樣”。在整個一戰過程中,他沒有給俄國軍隊添置過任何重火力裝備。

對於他,俄軍外交大臣評價到:“要他幹工作固然很不容易,可是要是讓他說句老實話,簡直是難比登天!”

(俄軍士兵)

在這樣的人的領導下,俄羅斯整個軍隊體系都腐敗的不成樣子。

這個龐大的國家動員了超過六百五十萬大軍,可是火力嚴重匱乏。一些前線部隊,甚至要三個人共用一杆槍。《兵臨城下》裡兩個人用一杆槍的場面,對於蘇聯是謊話,可是對於沙俄則是寫實。

俄軍中的各級軍官,都享有著極其豐富的供給,前線的中高級軍官每天在酒會上流連忘返。而普通士兵只能吃著黑麵包就涼水,因為這些貴族軍官根本沒有拿士兵當人,他們稱士兵為“穿著灰色制服的牲口”。



在俄軍軍隊中,體罰極其普遍,軍官們體罰士兵“像鞭打牛馬一樣簡單”,士兵們普遍敢怒不敢言。可是戰場上槍子不長眼,體罰士兵的軍官們怕士兵打黑槍,根本不敢上戰場第一線。這樣的軍隊戰鬥力可想而知。

所以整個一戰中,俄國士兵不斷傷亡,不斷補充,最終居然傷亡了超過六百萬士兵!比英法德三個國家還多。士兵們士氣極其低落,認為自己被人像畜生一樣驅使著去送死。最終,沙俄的暴行導致了國內的革命。



而蘇聯上下,且不說工業能力比沙俄強出多少倍。單單是蘇聯的士兵們,就個頂個都對侵略者有著刻骨仇恨,蘇聯軍隊中也完全沒有沙俄的等級制度,這樣的兩支軍隊,戰鬥力又怎麼會相提並論呢?


小約翰


一戰的時候,偉大領袖斯大林因為搶劫造反等罪名被沙俄政府判了刑,正在監獄裡關著,沒能發揮作用。當然,這個只是說笑啦(實際上是因為斯大林手掌的缺陷,不符合入伍條件,後因繼續搞事情,在1916年被捕,流放到了阿欽斯克)。

嚴肅地說,究其原因,主要可以看這麼幾個方面:農業國和工業國的戰爭潛力、國內團結穩定的政權、高效的國防動員機制、和大量輸血式的援助。

第一、農業國和工業國的戰爭潛力的不同。

戰爭潛力包括各種資源、工業生產能力、人力、財力和精神力量等等。

一戰時期的沙俄算是各個列強中的“後進生”,經濟結構單一,工業生產能力差,既沒有拿得出手的武器裝備,也沒有過硬的工業生產力,導致前線的配備跟人家比,都差著檔次。

雖然沙俄中上層貴族早就“與歐洲接軌”,僱傭法國家庭教師,法語說的比俄語溜,當官的都有在西方接受教育的經歷;但是,占人口絕大多數老百姓基本都是一貧如洗的文盲、半文盲,大部分從事伺候貴族老爺、挖土豆或者養豬放羊等低端活動,非常缺乏經驗豐富的技術工人,只有“鐵匠”、“木匠”這樣的手藝人。

再看二戰時的蘇聯。蘇聯從誕生起就一直被世界各大國視為“異端”,恨不得滅之而後快。因此,蘇聯自身的危機感非常強,一直感覺“有刁民要害朕”,幾十年如一日的勒緊褲腰帶,不管不顧的發展重工業、尤其是軍工產業,不斷的擴充軍備。

在資本主義世界被29-33年的經濟危機折騰的精疲力盡之時,蘇聯的“五年計劃”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到了三十年代中期,儼然建成了世界第二大工業國。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豐富的戰略資源,極大的提升了蘇聯的戰爭潛力。

比如,戰爭初期,蘇聯的軍備量是大得很,但是品質不是很好。在巴巴羅薩開始階段,較為低端的武器裝備不太佔優勢。這點納粹德國看得很清楚,此時,德軍雖然在實力上強於蘇軍,但在增長速度上落後明顯,所以選擇先發制人。畢竟,蘇聯的工業總產值可是大大超過德國的。事實也說明了這一點,到了相持階段,蘇聯不但技術提升的快,而且效率更高,裝備的量更大了.....

第二、國內形勢不同。

一戰是維多利亞的幾個大孫子和外孫子、侄孫子、大外甥之間的互毆,即,所謂的帝國主義爭霸戰爭,老百姓只不過是是沙俄貴族老爺的棋子和炮灰。結果,逼急了的老百姓忍無可忍,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仗打到半截國內鬧革命,先是二月革命,後就是驚天動地的“十月革命”。一邊對外戰爭,一邊收拾國內革命殘局,放誰誰也受不了。

到了二戰,蘇軍如同打了雞血一樣,左手掐德國納粹,右手幹日本鬼子。這自然離不開蘇聯國內政權強大的號召力和控制力。

二戰對於蘇聯軍民來說,那是個險些“亡國滅種”的戰爭,國恥家仇互相交織。除了波羅的海三國和烏克蘭西部地區有不少老百姓簞食壺漿的迎接德軍,甚至還主動加入了黨衛隊外,蘇聯廣袤的領土上的一百九十多個民族都自發的盡其所能,團結一致,堅壁清野,誓死抵抗。
下圖,列寧格勒保衛戰期間,全列寧格勒的老百姓挖戰壕,眾志成城一致對外。
最典型的是1941年11月莫斯科紅場閱兵,莫斯科被圍城,岌岌可危之際,斯大林毫不猶豫的選擇留在莫斯科(儘管撤退用的飛機和火車都已經準備好了),之後成了蘇聯和俄羅斯幾十年如一日cosplay的重要節目。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蘇聯政委在戰爭中的作用。

政委負責督戰,執行《270號命令》(授權直接槍斃逃兵),專門拿手槍對準臨陣脫逃者,一律殺無赦。督戰的情節在各類影視作品中被不斷的過分演繹,甚至往往被妖魔化,成了“黑”蘇聯的一大賣點。

蘇德戰場上,德軍的規矩是,被俘的紅軍政委不用審判,直接就地槍決。所以,在衛國戰爭中,政委的死亡率一直位居榜首。因此,政委上戰場都是抱著必死的心態,總是帶頭衝鋒,烏拉烏拉一通鼓動,身先士卒,真正玩命打,用血肉之軀保持著蘇軍旺盛的戰鬥力。

第四、蘇聯高效的國防動員機制。

先看對手德國人的國防動員。二戰德國還深受著普魯士傳統精神影響,認為打仗就是男人的事,拒絕動員婦女上戰場。希特勒也不例外,他對婦女的定義就是“花瓶和生育工具”,甚至不提倡女性接受高等教育,建議婦女就應該美美噠呆在家裡,生孩子、帶孩子,伺候丈夫,美其名曰“以理家和生育的形式支持國家發展”。

因此,“二戰”時期的德軍建制中,是不存在女性的。身穿軍裝制服的德國女人不是正式軍人身份,叫做國防軍女助手,多是話務員或者隨軍護士,並沒有上前線的機會。甚至在戰後的西德軍隊,直到1970年代才有了正式有軍銜的女軍人。
在42-43年德國的大規模國防動員中,也是隻抓男的,大量寶貴的技術工人被徵調到了前線當炮灰,天天圍著孩子鍋臺轉的婦女作為新手進入一線生產,導致生產效率受到明顯影響。


而對比蘇聯的國防動員,蘇聯意識到了高技能人才的寶貴价值。畢竟,培養一名技術工人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而培訓一個女戰士幾個月就可以了。所以,蘇聯在保障軍工生產的同時,動員了大量少數民族牧民,婦女上戰場。這樣,既不影響後方的生產效率也保證了前線兵源的補給。

比如,基輔國立大學歷史系的烏克蘭大學生柳德米拉(下圖),在戰爭開始後成為蘇軍排名第一的女狙擊手。戰後,柳德米拉同學成為了柳德米拉少將。

而且,早在開戰最初的幾個月,蘇聯已經花大力氣,把西部各大城市的工廠遷入了烏拉爾山以東的大後方,一刻不停的高速運轉著。留在城區的部分,在城市巷戰中都還堅持著生產,為前線提供源源不斷的補給,甚至出現了工人餓著肚子,活活累死在生產線上的“光榮事蹟”。

第五、美國大量輸血式的援助。

“烏克蘭糧倉”被德軍佔領之後,蘇聯幾乎到了“命懸一發”的危急關頭。而恰好是此時西方盟國的大量援助,才使得蘇聯度過了難關。 舉個例子,下圖,描述這段美國援助歷史的俄羅斯電影《殲滅任務》。
電影講的是,美國根據租借法案,向蘇聯提供大批武器裝備和物資,一個運輸線就是通過阿拉斯加用飛機到蘇聯遠東地區,轉運了大量的裝備和物資。時間長了,蘇聯戰鬥機飛行員和美國運輸機女飛行員還發生了跨國戀。


值得注意的是,歷史上,執行轉場任務的女飛行員並非美國陸軍航空隊的正式軍人,只是婦女空勤飛行隊WASP(Women Airforce Service Pilots)的志願者,直到1977年,她們的貢獻才獲得美議會的正式認可。二戰期間,美國婦女空勤飛行隊一共飛行了6,000萬英里,轉場12,650架各型飛機(包括非常難以駕馭的B-25,B-17這樣的4發轟炸機),犧牲38人。所以,美國對蘇聯付出的,可不單單是肉罐頭。

此外,美國還援助了大量的鋁材和優質航空油料,各種複合金屬,特種鋼,錫板,鎳,鎳鉻絲;英國也向蘇聯提供了大量緊缺的高級原材料,保證了蘇聯發動機產量和質量;

還有95萬公里電話線,5899部先進無線電系統和348部雷達,50萬輛卡車和吉普等等。這些無線電設備,汽車和電話線,讓蘇聯有了重建大型裝甲集團的基礎。

最後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對手德軍戰線拉的實在太長,後勤補給非常困難。尤其是進入戰爭相持階段,德國四面臨敵,從挪威到北非,廣大的東歐、蘇聯佔領地,從地中海到波羅的海,到處都需要分配兵力,這樣導致戰爭動能分散各地;而蘇聯是大部分時間是本土作戰,有主場優勢。再加上前面提及的幾點,蘇軍自然是所向披靡,一口氣打到了柏林,最終把紅旗插上了德國議會大廈。

本人文章一律原創,拒絕他人抄襲、任意轉載,如遇到類似“白鹿野史”這種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訴到底!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這就是有共產黨的領導與沒有共產黨領導的本質區別!

也是為沙皇家族而戰還是為蘇聯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幸福而戰的本質區別!

有共產黨的強有力領導和為國家為人民而戰,就可化腐朽為神奇,就可凝聚出排山倒海的超自然之力,去打擊侵略者去改天換地!

沒有共產黨的領導,又是為沙皇私家利益而戰,若政策及組織上又沒能有效補充,再多精兵強將,遇到艱難或風險,很快就會變成一盤散沙!


天馬行空第三


沙俄在一戰時,被稱為世界帝國主義的薄弱環節,其工業生產水平低,社會組織動員效率也不高。法國和俄國結盟,規定兩國一旦收到攻擊,另一方需要即時發起攻勢,並對投入軍隊數量作了規定,法國是130萬,俄國是70萬到80萬。

俄國的主要戰場方向在歐洲,且人口達到1.7億,但是考慮到俄軍的組織動員能力和經濟實力,也沒有太指望指望俄國能在短時間內組織起大規模的進攻。法國的想法是,俄國在東線盡力拖住德軍就好,等待英法聯軍在西線的勝利。

俄國最大的優勢是國土縱深,任何一個歐洲強國,在遇到俄國的廣袤土地時,其在歐洲進行的戰場規則就會完全失效。歐洲社會發展水平高,路網發達,而俄國境內都是鄉下土路,一到下雨,連機動兵力都無法派出,進攻速度被遲滯,緊接而來的就是脆弱補給輜重線。

俄國最大的劣勢是國內政局不穩,革命黨收到了德國的資金支持,蠢蠢欲動,而且國內民族眾多,沙俄還沒有時間去把新佔領的土地都給消化掉。一旦大軍傾巢而出,社會控制力度減弱,極容易造成內亂。

一戰時俄國面臨的德國是其綜合軍事國力最強大的時候,德國隱忍發奮圖強20年,稱為世界第一軍事強國,陸軍和海軍實力都很可觀。在西線,英法聯軍拼盡全力,仍不能佔到一點便宜。自1917年後,法國已經差點亡國,組織不起任何一場大型的攻勢了,完全是靠著英國在撐。在東線,德國僅用百分之十的兵力,就將俄軍逐出了東普魯士,後期德軍騰出空來,更是把俄軍趕出了烏克蘭。到1918年德國投降前半年,英法都已筋疲力盡,認為德軍也將如此時,德軍又發起了春季攻勢,這給了英法美聯軍極大的震撼。

所以,俄國在一戰,是用俄國最弱時對抗德國最強時,表現就是不堪一擊。

到了二戰時,已經變身為蘇聯的俄國,擁有20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1.9億人口,世界第二的工業產值,500多萬常備軍,獨裁體制,實力早已與一戰時不可同日而語。蘇聯在西方沒有閒著,北上打芬蘭,南邊打羅馬尼亞,中間打波蘭,幾年時間,將國土縱深往西方推進了200公里。

德國已經不是一戰時的德國了,在凡爾賽被肢解後的德國只有百分之八十的土地和人口,軍隊是在二戰前幾年武裝起來的,軍事工業依然強大,但是海軍已經沒落,不能在東線和西線同時發動大規模進攻了。

所以,一方實力上漲,一方實力下降,是德國和俄國二戰前的整體態勢。但德國勝在軍事理論先進,一波流的閃電戰打的蘇聯內出血,差點死在手術檯,靠著美國的輸血勉強緩過來。德國在攻入到蘇聯境內時,發現蘇聯的土地道路情況太差勁,跟之前的調查報告不相符,火車和汽車機動都很困難,雨季麻煩,冬季更難熬。

德軍再次陷入了長久的消耗戰裡。


而知而行


這個說法不準確,無論是沙俄不堪一擊還是蘇聯所向披靡都太誇張了,如果沙俄不堪一擊當初德國總參小心翼翼制定“施裡芬計劃”是幹嘛的?而蘇聯所向披靡也太過吹捧。

當然,蘇聯在二戰時的相對實力絕對要比俄國在一戰時強的多。因為蘇聯的經濟基礎和工業水平相對沙俄時期提升了太多。

可以看到1913年時沙俄的鋼鐵產量是4.8個百萬噸,而德國是17.6個百萬噸,只有後者的27%,而1938年時俄國就已經達到德國的78%

蘇聯的增幅是一戰後所有國家增幅最大的,其1938年時的產能相當於1913年時的857倍,而德國則是150倍左右,由此我們可以看出,1938年時的納粹德國其實相對實力和1913年時的德意志第二帝國沒什麼變化,僅僅是1.5倍,而蘇聯此時卻是達到了整整8倍多的增幅,這個變化是翻天覆地的。

從表中可以看出,蘇聯和日本的實力提升是最誇張的。

同時沙俄的工業和經濟與蘇聯相比除了體量的差距,還有自主參與度的差距,沙俄的經濟嚴重依賴外國企業和資本,對於本國資源的開發度遠遠不夠。其在1914年時90%的採礦業,近100%的煉油業,40%的冶金業,50%的化學工業,甚至28%的紡織工業所有權都歸外國。



而蘇聯政權則是工業產權國有化,自主化,儘量將外國技術學為己用。

我們可以發現,在蘇德1941年之前短暫的蜜月期中,蘇聯的用意很簡單——用它的資源交換德國的技術。

凱特爾曾經抱怨過,蘇聯人對德國產品的需求,尤其是對製造軍火的機器設備的需求數量越來越大了,1940年2月11日,蘇德雙方達成協定,俄國從德國那裡除了盧佐夫號巡洋艦和俾斯麥號的藍圖外,還將得到海軍重炮和其他裝備,約30來架最新式的德國飛機,包括麥塞施米特109型和110型,以及容-88型俯衝轟炸機,此外蘇聯還會得到石油和電力工業方面的機器,火車頭,渦輪機,發電機,還有很多德國武器的樣品。



古德里安也曾經提到過,蘇聯代表團來德國坦克工廠考察,迫於資源壓力希特勒下令把最先進的技術IV號坦克都展現出來,而蘇聯人卻嚷嚷著不相信,認為德國人藏了一手,後來開打了古德里安才發現原來蘇聯當時已經研製出了更強的t34。

所以說,相對一戰時的俄國,蘇聯自身實力的確強大太多了。


普魯士之魂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蘇聯一種代號為“斯大林之錘”的“怪獸級”武器中窺探一二。

1945年4月28日,蘇德柏林巷戰已到最後關頭,堅守蘭德維爾橋頭堡的德國擲彈兵在希特勒的號召下誓死保衛元首,而蘇軍方面則投入了200個師團,250萬人的巨大兵力分兩個方向對隱藏在柏林巷道內負隅頑抗的納粹德軍發起猛烈的攻擊。

戰爭初期蘇軍一路勢如破竹很快進站到了柏林郊區,然而,隨著蘇軍向內縱深的推進,德軍士兵憑藉著手中先進的鐵拳反坦克火箭筒並藉助巷道掩體優勢給蘇軍的坦克機械化部隊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惱羞成怒的蘇聯軍事委員會統帥斯大林命令軍部調集幾十臺異常恐怖的攻城利器馳援前線,當德國士兵無數次以鐵拳反坦克火箭筒打退蘭德維爾橋頭堡瘋狂進攻的蘇軍坦克集群后,一名德國老兵在炮隊鏡中發現對岸的蘇軍坦克群開始倉皇撤退,幾十個龐然大物在拖拉機和坦克搶救車前拉後推下一字排開。

“大家趕快離開!快!我們跑不掉了!”見識過這種“怪物”的德軍老兵絕望中發出了陣陣疾呼,此時的軍中早已亂作一團納粹德軍四散潰逃,就連黨衛軍督戰官連殺數名逃兵後也無法阻擋住洪水般的潰逃大軍。

而正當德軍士兵四散逃跑之際,一陣山崩地裂的呼嘯聲像撕裂空氣般向德軍陣地襲來,霎時整個陣地上泛起萬丈火光,巨大的爆炸讓蘭德維爾橋頭堡轉瞬從地球上抹平,烈火的燒灼聲和爆炸的衝擊波響徹方圓幾十裡,德軍陣地宛如一片世界末日的景象。

“鋼鐵在燃燒,大地在顫抖”,這是劫後餘生的納粹士兵心有餘悸的描述,從德軍士兵後來的講述情況來看,貌似德軍陣地遭遇到了喀秋莎火箭炮的襲擊。然而,在蘇軍內部除了擁有喀秋莎火箭炮這樣慘絕人寰的魔鬼級武器,其實,蘇軍還有著一種被敵手納粹德軍稱之為“斯大林之錘”的恐怖性的武器,這個武器就是大名鼎鼎的“B4榴彈炮”。而德軍在此次陣地攻防戰中所遭遇的致命性打擊就是B4榴彈炮的傑作。

B4榴彈炮,蘇聯紅軍使用過的最為怪異的大口徑重型火炮。這種火炮於1930年11月由列寧格勒的波爾舍維克兵工廠製造,該炮口徑203毫米,總重15.8噸,炮管長度5087毫米,最大射程17500米,炮口初速度更是達到驚人的607米/秒。

說這種火炮的“怪異”在於該火炮是在斯大林的親自督導下由蘇聯國防委員會批准而開始著手研製。當時的斯大林極度偏愛大口徑火炮,並強調“大火炮”作戰思想指導意圖,因此,在他的親自授意下,布爾什維克工廠開足馬力組織科研人員立即進行火炮的設計和生產。

從1928年1月火炮設計圖紙完工到1930年11月完成組裝B4榴彈炮的出產歷經波折,然而,此時的B4榴彈炮尚處於試驗階段,蘇聯炮兵設計局也對此作出了多達146處的修改仍存在不少缺陷。但在斯大林的嚴厲督促下,布爾什維克工廠開始了成批量的生產,而在1931年至1941年間,B4榴彈炮由於體積過於笨重且未經實戰檢驗,因此更多是在例如莫斯科、列寧格勒、基輔和哈爾科夫等諸多閱兵式中充當“門面”。

正是由於斯大林對B4榴彈炮的狂熱和偏愛,B4榴彈炮自出產後立馬被編入由中央直轄的直屬預備隊炮兵營,可見斯大林對該火炮的喜愛。

B4榴彈炮雖然體積笨重在戰場上難以及時有效躲避敵軍的炮擊,但後來設計師根據B4榴彈炮機動性能缺陷嚴重的情況給B4榴彈炮加裝了履式炮架。該炮架重11噸,採用的是“共產國際”重型履帶式拖拉機的地盤,炮架尾部裝有輔助輪用於牽引,牽引時速大約為15千米/小時,這對於總重15.8噸的龐然大物來說機動效果得到了極大提升。

這種火炮雖然存在著體積笨重的致命缺陷,但在其它方面堪稱火炮中的經典大口徑傑作。比如B4榴彈炮採用特殊的雙重駐退復進系統。所謂“雙重駐退復進系統”就是第一部分採取與普通火炮相同的炮身後坐裝置,第二部分則在於B4榴彈炮的炮床可沿炮架的滑軌手動自由滑行,這樣就便於火炮在作戰射擊的過程中能根據敵軍陣地的轉移作出相應的角度調整。

正是因為有這樣獨特的射擊B4榴彈炮的高低射界可達-2至+60度,而左右方向射界可延伸至30度。開炮時其底盤後段會向下調低姿態,同時將車尾駐鋤插入地面,形成穩固的射擊平臺。

為了使B4榴彈炮發揮出最佳恐怖威力,B4榴彈炮在射擊之初就採用5087毫米長的炮管,而其中刻有膛線的炮管就長達3981毫米,內壁膛線多達64條,光炮管重量就高達5.2噸,說這樣的火炮配備是“怪獸級”的顯然絲毫不為過。

除了本體發射裝置的“高配”,蘇聯人同時也為B4榴彈炮設計了兩種著名型號的高爆彈,一種是以鉻釩合金製造,長度達1米左右的尾翼穩定炮彈,這種炮彈的材料密度非常高炮彈彈體裝有厚重的彈殼,彈體末端有4片彈簧收縮精鋼彈翼,並以外筒包裹。當炮彈自炮口發射出來後,外筒自動脫落,4片彈翼靠彈簧機構的作用自動展開,從而使彈道能維持穩定,彈頭依照慣性集中的原理,最大可貫穿4米厚的強化混凝土工事。而另一種炮彈就是混凝土穿透彈,這種炮彈的最大作用就是專門對付厚實的高標號水泥修建的碉堡,只要炮彈命中水泥建築瞬間化為灰燼。德軍對B4榴彈炮因此還有一個“來自死亡的咆哮”的驚悚稱呼。

由於炮彈長度在1米左右且非常笨重,顯然依靠人力輸彈根本無法完成一次炮擊過程,因此布爾什維克廠還給B4榴彈炮量身定製了以T-18坦克地盤為原型的裝彈車,這種裝彈車的出現就很好解決了B4榴彈炮的裝彈問題。

正是由於蘇聯裝備了B4榴彈炮這樣恐怖級的大殺器,使得蘇軍在此後的哈爾科夫、柴科斯基、柯尼斯堡和但澤等蘇德攻堅戰中能夠不費吹灰之力將納粹德軍殺的屍橫遍野、殘肢斷臂。而也是因為蘇軍依仗著手中的“斯大林之錘”才徹底轟碎了德意志第三帝國的狂妄,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提前結束。

然而,伴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落幕,維持了4年之久的B4榴彈炮生產線全面宣告停產,取而代之的2B1自行榴彈炮登上了軍事舞臺。但B4榴彈炮卻以其獨有的方式完成了歷史賦予的神聖使命,為人類迎來了一個祥和、美好的明天,在這一點上B4榴彈炮的歷史功績永遠無法抹殺。現今陳列於聖彼得堡中央炮兵博物館的B4榴彈炮似乎在訴說著人類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也讓人類明白了只有珍愛、攜手共進方能擁有來之不易的和平歲月。

參考資料:《來自死亡的咆哮》、《蘇德戰爭史》


歷史偵查處


人之所以被稱之為人,是因為有了思想,而軍隊之所以強弱有別,也同樣得益於思想的武裝。一個被思想武裝起來的軍隊,往往會在關鍵時刻迸發出驚人的力量,這也是為什麼在人類歷史上,會出現很多以弱勝強的軍事案例的主要原因。

沙俄時代的軍隊,都是君主集權下的奴隸,是一群沒有思想的野獸。

當19世紀60年代,第二次工業革命在西方國家爆發之後,西方國家的經濟就開始步入了資本主義經濟時代,並由此催發了西方各國的政治體制的變革,從過去的君主制轉變成為君主立憲制或者共和制。

在這一過程中,資本開始成為國家發展的主要動力,而君主個貴族則逐漸退居幕後或者次要地位。從此西方國家開始變得文明,思想不再是精英們才可以理解的名詞,國家個民族的意義也逐漸在普通民眾的心中紮根。

但是這一切都與俄國無關,在西方國家的政治體制已經完成了變革的時候,沙皇俄國仍然還處於封建君主制的狀態之下,在當時的俄國,更多的地方實行的甚至是更為落後的農奴制度。

因此在大多數時候,沙俄軍隊中的士兵都是由農奴組成,這些人沒有自己的思想,也不知道自己為何而戰,就像一群野獸一樣,一切都遵從於本能行事。因此指望這樣的軍隊能夠有多少戰鬥力,是一個比較不切實際的想法。

事實上在西方歷史上,俄羅斯的軍隊的戰鬥力一直都是“弱雞”的代名詞,如果不是因為其廣袤的領土和嚴寒的氣候,估計這個國家在拿破崙時代都已經被法國消滅了。

十月革命給俄羅斯帶來的不僅僅是國家的進步,更重要的是他解放了俄羅斯人的思想,讓他們從野獸變成了人。

我們今天在討論蘇聯的時候,往往會去分析他會解體的原因,然後以此來嘲笑蘇聯社會主義革命是何等的錯誤。

但是我們並沒有去想一想,1917年的十月革命為什麼會在俄羅斯取得巨大的成功,蘇聯為什麼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成為人類進步思想的代名詞的原因。

1917年的十月革命,不僅僅給俄羅斯人帶來了進步的曙光,這一縷陽光也同樣照亮了世界上的其他包括中國在內的落後國家。因為相對於資本主義思想而言,社會主義思想要更能夠解放人的思想,也更能夠讓人明白自己生存的意義。

正是由於這個原因,紅色蘇聯在其建國之後,就很快的迸發出了驚人的發展潛力,迅速改變了其落後的國家發展情況,以其他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無法比擬的速度,走到工業化道路上來。

與此同時,蘇聯軍隊在接受了社會主義思想的武裝之後,其軍事戰鬥力也同樣取得了驚人的增長,從此這些軍隊中的士兵開始明白自己並不是野獸,也懂得了自己正在為誰在拼死戰鬥。

在二戰的蘇聯戰場上,為什麼德國人始終攻不下莫斯科,並不僅僅是因為蘇聯士兵背後是督戰隊的手槍,而是他們明白自己是誰,自己正在為誰戰鬥,正是基於這個原因,參戰的蘇聯士兵和平民才會不顧生死,與武裝到了牙齒的德國士兵進行搏殺,用生命來捍衛國家的尊嚴。

沙皇俄國的士兵和蘇聯的士兵雖然都是俄羅斯人,但是他們之間的區別卻是獸與人的區別,是沒有思想和有思想的區別。這就是為什麼在沙俄時代不堪一擊的士兵,會在蘇聯時代戰力驚人的主要原因,哪怕他們可能都是同一個人。


落下m


<strong>因為國體不同。

沙俄本質上是封建王朝,沒錯就是大名鼎鼎的羅曼諾夫王朝,說白了和滿清是一丘之貉,都是代表其所在家族利益,一個是羅曼諾夫家族,另一個是愛新覺羅家,只不過人家在與其餘列強的鬥爭過程中,不斷地發展資本主義,不斷地西化,使得其比滿清的近代化更全面,更深入,所以比滿清存活的更長。但是由於利益集團的阻撓,使得俄國的資本主義改革是遲滯與不徹底,國力與其餘列強相比差人強意。

以莫辛納甘步槍的裝備量為例,由於俄國本國的軍火廠無法及時向軍隊供應所需槍支,導致俄國人被迫將相當一部分的生產外包給法國人去做,以此滿足俄國本國的武器裝備需要。值得一提的是,法國人做出來的還比俄國人自己造的更加可靠。

一戰中,沙俄不敵德國,多次被魯登道夫和興登堡的德奧聯軍擊潰,經常是成建制地被消滅,這直接導致了沙俄國內的物資匱乏,民不聊生,社會矛盾激化,最終演變為革命,在炮火聲中,結束了羅曼諾夫王朝數百年的統治。

蘇聯是一個以工人階級為主的現代國家,在政治理念,經濟發展,軍隊建設等等和沙俄截然相反。正因為這樣,蘇聯的經濟發展比沙俄更快,工業化進度更高,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因為有了雄厚的工業基礎,使得蘇軍的武器裝備能夠從廠家手裡保質保量地拿到手中。

儘管德國人在蘇德戰場上前期一路高歌猛進,打得蘇軍丟盔棄甲,狼狽不堪,幾乎打進莫斯科。即使形勢如此危急,蘇軍還是有資本反攻,最終在斯大林格勒成功翻盤,開始了漫長的反推過程,從莫斯科,反推到柏林一線。工業化國家的組織動員能力真是驚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