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內部的大量熱量是從哪裡來的?

金舵裝飾


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約為16℃,但是在地球的核心,科學家們估計溫度高達5600~6000攝氏度左右,比太陽表面的溫度(5600℃)還要高一點。




為什麼地球內部的溫度這麼高呢?是從哪裡積攢這麼多熱量的?難道都是物質擠壓出來的嗎?可能很多朋友都不明白,其實地球內部的熱量來源有兩種,一種是地球形成之時處於熔岩狀態而殘留下來的原始熱,另一種是位於地殼和地幔中的放射性元素衰變所釋放出的放射性熱,這兩大因素才是真正原因。


太陽大致形成於49億年前,而地球大致形成於46億年前,地球剛形成的時候,是由大量物質聚集成了一個星球,之後很長時間內一直有大量的隕石不斷地撞擊到地球上,此時的地球就是一顆熔岩星球,表面溫度就高達兩三千攝氏度,而核心溫度比現在還要高。

之後地球接收的外部撞擊活動漸漸少了下來,表面溫度不斷下降,內部溫度也稍有降低,但是由於地球中心積聚了大量的重元素,其中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質,比如鈈、鈾、釷等,它們發生放射性衰變時也會釋放能量,這些能量積聚在地球內部很難散出,所以也會增加那裡的熱量,因此地球內部的高溫並非只是由於地球內部壓力大,而是原始餘熱和放射性散熱共同作用的結果。



如今地球內部產生的熱量和向外散失的熱量基本處於平衡狀態,所以地球的溫度也比較穩定,不過地球表面溫度主要受到太陽的影響,因為地球從太陽那裡獲取的熱量是地球自身從內部散發熱量的數千倍。所以雖然地球內部很熱,但是地表上的生命這依靠的熱量來源還是太陽。


人類的方向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地球內部的溫度是非常高的,特別是地核內部的溫度和太陽表面的溫度差不多。

地球的內部是非常的熾熱的。當年蘇聯留下的科拉超深鑽孔鑽到了地面以下12263米。雖然科拉超深鑽孔僅僅鑽透了地球半徑的千分之二。但是經過測量,鑽孔最底部的溫度就已經達到了300℃以上。

科學家通過對地震波的研究發現,地球是由三部分組成的:地殼、地幔和地核。其中地核又可分為外核和內核兩部分。

通過火山噴發流淌的地表的岩漿最高溫度可以達到1400℃,它來自地球地幔的上層。在我們看來岩漿已經是非常的熱了,但是它和地核處的溫度比較起來還是低很多。地核位於地球最裡面,半徑大約2900公里,只比火星的半徑小了500公里。外地核的溫度範圍在大約4000℃~6100℃;內地核的溫度更高從交界處的6300℃升高至地球中心的6800℃。這裡的溫度甚至要比太陽表面的溫度還要高出800℃呢!

地球內部的熱量是哪裡來的呢?地球內部的熱量主要來源於三部分:

地球形成時的餘熱。

地球是由星際物質相互吸引積聚形成的。這些星際物質在形成地球的過程中相互撞擊產生了大量的熱量,原始地球不斷增溫。密度大的鐵鎳元素開始向地心集中形成地核,這過程中物質的位能轉化為熱能。雖然現在已經過去的40多億年的時間,這部分熱量依然是存在的。

地球與太陽月球以及其它行星之間的潮汐摩擦加熱。

在太陽系中很多星球內部的熱量來源於星球之間的潮汐摩擦加熱的。比如木星的木衛一,它是太陽系中火山最活躍的星球。它內部的能量就是來自於木星對它的潮汐力。類似的還有土星的衛星土衛二等等都是這樣的例子。地球雖然質量很大,星球之間的相互影響還是起作用的。

地球內部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熱量。

地球的內部存在著大量的放射性元素,它就像一個巨大的核反應堆。這些放射性元素通過衰變或者是核裂變釋放出大量的熱量。

地球內部的熱量對地球來說非常的重要。它為地球上的火山運動和地球板塊運動提供了能量,併產生了地球磁場,讓地球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地球內部涼涼了,地球還會有生命嗎?


我就是兔斯基


要解釋清楚這個問題,要從地球形成之初說起。

地球一直在產生熱量

地球形成之初是一個擁有高度壓縮太空物質的巖團,重力作用熱和內部放射性物質衰變熱使得這個大巖團受熱,溫度升高,鐵鎳開始液化,誘發地球開始分層,熔化了的鐵鎳就開始往地球中心下沉,較輕的物質上浮,最終形成如下圖的地球結構,地殼,地幔,地核。

其中地核主要成分是鐵,是地球具有較強磁場的重要原因。同時地核也具有較高的溫度,具體有多高呢?因為缺少探測條件,有說4000-5000度的,有說6000-8000度的,總之,地球內部具有大量的熱能是不爭的事實。


而且,地球內部還會透過厚厚的岩層向外部散發熱量,據估算,地球內部每年向外部散發熱量大約有1.4x10^21焦耳,換算成W呢,大約是4.4x10^13W, 對比三峽總裝機容量2250萬千W,大概是1995座三峽水電站。

這麼多熱量散發,地球怎麼維持內部的溫度呢?

這也是眾說紛紜,有重力分異熱,潮汐摩擦熱,化學反應熱,但目前佔主流的是放射性元素衰變所釋放的能量。

地球雖然放射性元素多,但符合提供地球內部熱量來源的,放射性元素還要符合三個條件:

1,要足夠多

2, 放射性產生的熱量要夠大

3,放射性的半衰期同地球的年齡要相當,因為半衰期太短了,早過期了。半衰期太長的,還沒發揮作用。

目前符合上面三個條件的有鈾(U),釷(Th),鉀(K)。

如果放射性熱假說成立,由於放射性原子隨著時間推移而減少,說明地球形成時產生的熱量會比現在地球產生的熱量要多,據估算,大概為現在地球的4倍,不過地球形成時,冷卻速度也比現在要快。

岩石圈保護著地球表面

地球內部雖然很熱,但除了火山噴發,溫泉等自然現象之外,我們在地球表面很難感受強烈。這是因為有岩石圈保護。上地幔部分和地殼組成岩石圈,一方面抵禦外層空間隕石的襲擊,另外是一個良好的絕熱帶,阻隔著熱能向外洩,使得地球內部物質處於相對封閉空間。根據地質鑽探,溫度隨著深度增高,大概25-30度/公里,像冰島這種火山活躍地球甚至會到40度每公里。

結語

雖然地球散發大量的熱量,但地球表面佔主導的是太陽能,因為太陽向地球輸送的熱量大概是地球內部散發熱量的5000倍。太陽能掌控著地球的氣候,還有地球表面的生命。



崑崙還東國


從火山噴發出來的岩漿帶來的後果我們是可以瞭解到地球內部溫度是十分炎熱的,地球上大部分岩漿都是來自於地球上層的軟流層部分,而科學家表示雖然地球表面的溫度在長久的時間內逐漸的開始冷卻下來,但是它的內部活動還是十分活躍的,表面的岩石層除卻了火山口可以釋放能量的方式也就剩下了地震板塊的了。地幔是地球最厚的組成部分,它的厚度達到了2865公里左右,是由緻密的造巖物質構成。

那麼既然這樣,地球內部的溫度是應該越接近內核的溫度就應該呈現上升的趨勢麼?美國國家物理實驗室的科學家們通過各項實驗給出了答覆。地幔與地核交界處的溫度大約在三千五百攝氏度左右,地核的外部溫度與內核交界處的溫度已經達到了六千六百攝氏度的高溫。所以可以瞭解的是溫度是隨著深度不斷升高的。

那麼地球內核的溫度與太陽又是有著什麼樣的聯繫呢?科學家表示在原始地球形成的時候是沒有地表的存在,可以說如果不是地心引力的強大抓力,滾燙的岩漿則會飛散到宇宙當中,而在地球處於原始時期的階段,那太陽又是什麼情況呢?經過縝密的各項推論,科學家表示那時候的太陽溫度是現在的百倍之上,而且它的氣體更加密集龐大。

強大的太陽風暴波及到了當時還沒有完全成熟的地球,使得它的溫度變得上升到了更高的層次面上,然而在那之後,太陽的溫度開始逐漸冷卻下來,當太陽開始穩定的時候,系內其他行星也就越來越穩定。而地球的內核部分由於受到了最初太陽風暴的波及使得它才貯存了當時一部分太陽釋放出來的熱量。


三豐


太陽系的岩石行星基本都是同一時間內形成的,地球形成之初就像一個剛從爐子裡夾出來的碳一樣呈現暗紅色


地球本質上就是無數太陽系早期石塊堆積出的一顆星球,暗紅色的岩漿充斥著原始地球的地表,等到這些岩漿慢慢冷卻凝固之後地球才大體變成一個岩石星球,表面溫度雖然在慢慢下降,但是核心區域的溫度卻只是小幅度下降了,這是因為地球內部的放射性物質太多了,輻射出的能量只能被“囚禁”在地球深處,久而久之地球的內部溫度就比太陽表面溫度還高了。

地核的溫度是5600到6000攝氏度,但地表的平均溫度只有16℃,由此可見地球厚實的地質結構將核心區域的溫度完美隔絕了,地球上的生命主要還是靠太陽帶來的溫暖繁衍生息的。

人類對於地球內部的瞭解其實並不多,前蘇聯當年啟動的鑽探計劃成果之一就是“科拉超深鑽孔”,但其垂深也只有12263米,連地殼都沒有鑽透,到工程後期鑽頭需要在300℃的高溫下工作,而且由於地質結構的變化還經常被卡住,最後只能無疾而終。

地球的內部溫度放到太陽系中其實並不顯眼,木星的內核溫度達到了3萬度,而太陽核心的溫度更是達到了1500萬度,幾乎每個天體內部是高溫地獄。

地球內部的核心溫度偶爾也會通過火山爆發或者溫泉來釋放出來,這種地熱能的前景非常廣闊,而且屬於可再生能源,只不過條件比較苛刻而沒有成為主流能源。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地球的地心溫度極高,核心溫度可以高達5000-6000℃,如此高溫,不禁使得人們猜想其高溫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形成之初,地心就開啟了高溫模式。地球是各種石質物聚合形成,這些物質形成的時候,由於摩擦和擠壓作用,使得形成的地球平均溫度可以達到1000℃。之後,地球由於引力位能的釋放和放射性元素的持續性衰變,使得地球核心緩慢升溫。特別是地球內部的鐵,直接被高溫液化,由於其密度大,所以緩慢流向地心。這個過程伴隨著引力位能的釋放,導致地心溫度上升了約2000℃。所以,這些因素綜合作用下,造成了現在地心的溫度高達5000-6000℃。

其實不止地球,很多巖質內部溫度也很高。


科學探秘頻道


太陽以及太陽系的八大行星,每時每刻都向宇宙空間輻射著大量的熱能。這些熱能是怎樣來的呢?我們就拿地球內部的熱能的來源說明。

地球中心附近的原子核和地球中心有著無窮小的距離r,根據萬有引力公式F=GmM/r^2,地球中心附近的原子核和地球中心有著無窮大的引力(壓力),所以地球中心和附近的原子核在無窮大的壓力下,每時每刻都發生著輕核聚變成重核或超重核的反應,並釋放出大量的熱能。

太陽的質量是地球的33萬倍,所以太陽向空間輻射的能量最多。木星的質量是地球的318倍,所以木星向宇宙空間輻射的能量是地球的3倍。

由此可見,各種天體向空間輻射的能量多少與它們的質量有關,質量大的天體輻射出的能量多,質量小的天體輻射出的能量少。

眾所周知,太陽中心在高溫高壓下存在著大區域的輕核聚變成重核的核聚變反應區,每時每刻都產生大量的核聚變能量,不斷地輻射到宇宙空間。

地球也一樣,地球質量是太陽的33萬分之一,地球中心的高溫高壓區比太陽中心小得多,因此地球中心存在著小區域的核聚變反應區,不斷地產生聚變能量,保持著地球內部的溫度基本不變,並把多餘的熱能輻射到宇宙空間。

由此可見,地球內部的大量熱能來源於地球中心的核聚變反應。地熱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優質能源。我們絕不可杞人憂天,擔心地熱能會用完,地球內核會冷卻凝固。

眾所周知,地磁場是由於地球的自轉而產生的,假如沒有地球中心的高溫高壓把原子電離成正離子和電子,地球自轉多快都不會形成地磁場,強大的太陽風就會殺死地球上的生命,地球上就不會出現生命。


mcz107436431


關於星球內部熱量的產生是眾說紛紜,其實宇宙空間是自然磁場,星球在磁場效應環境裡高速旋轉,產生巨大的磁電效應,使星球內殼裡鐵元素不斷磁化,熱能不斷增加,超高的熱能把星球內殼裡的,所有礦物質融化成為岩漿,隨著內殼溫度的不斷升高,星球內殼承受不起熱量的膨脹,導致星球內殼破裂,形成火山爆發,為什麼火山爆發有周期性,也就是星球內殼裡的熱量和物質,要經過多年的逐步磁化過程,溫度才能逐步升高,岩漿才能逐步形成,火山噴發才能形成輪迴。

星球內殼裡的物質也不是無限的,總有枯竭的一天,火山就此也就成為了死火山。隨著星球內部的空間不斷擴大,會在空間裡積聚高壓氣體,最縱星球在高壓氣體承受能力的侷限情況下,導致星球破裂爆炸,這就是宇宙空間星球的演變過程。

本文屬於空間學科探索回答,信不信由你。


空間學科


燃燒了數十億年的地熱源於LENR,不解釋


孤猴78345271


地球的溫度是從哪裡來的?我這裡有兩個結果

1,宇宙是一個大磁場,地球圍繞太陽轉會產生能量,原理就像發動機一樣,發動機機心型運動,會產生電力,電力可讓電燈發光發熱,

2,太陽光,把地球加熱,正面加熱的溫度比背面散熱的溫度量要多,會導致地球溫度緩慢上升。,熱脹冷縮的原理,造成板塊分離,火山噴發,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世界末日,這就像煮雞蛋一樣,到了一定溫度,雞蛋會裂開,裡面的蛋黃會流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