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虎,西北狼,喝不過江蘇小綿羊

中國有幾千年的喝酒史。不同地域環境、風土人情與當地的美酒與結合,便迸發出了各式各樣的酒文化。有的民族進門前先幹三碗酒;有的省份講究多,十分善於勸酒;有的地區“感情深,一口悶”…


東北虎,西北狼,喝不過江蘇小綿羊

外國人對中國源遠流長的酒文化也頗感興趣,曾任《New Yorker(紐約客)》駐中國的記者Peter Hessler(中文名:何偉)寫過一本名為《江城》的書,書中描寫到“四川人喝酒可不是為了放鬆休息,它經常是競賽性質的。男人們相互敬酒,一口乾掉。”

一般認為,北方比南方更能喝,山東、東北、內蒙、新疆、河南都有足夠資格認為自己天下第一能喝。但是!!也有句順口溜說:東北虎,西北狼,喝酒喝不過江蘇小綿羊...


東北虎,西北狼,喝不過江蘇小綿羊

本期《小艾瑪的遊樂園》就來為大家盤點我國各個地區的喝酒特點和氣質,看看你所在的區域是哪種喝酒風格~


東北篇--豪放熱情

東北人喝酒都是一碰就幹,一干就要開始拼,他們決不允許“養金魚”。大家講究“酒桌上人人平等”原則。酒局開始,無論男女老少,都一視同仁,一起喝。不會因為你是女生/老人/年幼等等原因,就可以少喝,所以東北人酒量一般都比較好。冰城哈爾濱有“啤酒城”的美譽,當地人的酒量常令外地人瞠目。夏天的時候,常能看見小夥子們在酒館人手一箱24瓶的啤酒,平常得如同喝白開水一般。

東北虎,西北狼,喝不過江蘇小綿羊

東北人習慣於把勸酒叫做“拼酒”,他們勸酒像拼命。在酒桌上,特別是酒過三巡後,往往讓你領教到東北人在語言和幽默方面的天賦及智慧。稀奇古怪又朗朗上口的勸酒詞,讓你不喝都不好意思,什麼“萬水千山總是情,少喝一杯都不行”、“路見不平一聲吼,你不喝酒誰喝酒”、“百川到東海,何時再幹杯,現在不喝酒,將來徒傷悲!”、“酒逢知己千杯少,能喝多少喝多少,喝不了就趕緊跑!”...


北京篇--局氣

北京人酒桌上離不開“局氣”二字,喝酒那叫一個痛快,素有“先乾為敬”的說法,要的就是仰頭一灌,痛痛快快那勁兒。如果誰杯中有殘酒,那可是要受罰的,而且北京人有“滴酒罰三杯”的習慣。

東北虎,西北狼,喝不過江蘇小綿羊

北京人對酒和下酒菜都沒有太多講究,一碟兒小蔥拌豆腐,一瓶二鍋頭幾個人就能侃半天。不過勸酒時,北京人懂得甜言蜜語誘惑、花言巧語刺激,也懂得用豪言壯語自我抒情,最後灌得大家朦朦朧朧地醉成一片時,總有一人會自言自語,直到醉醺醺倒頭一睡大家不言不語為止。


天津篇--慢慢喝

在天津有句順口溜是這麼說的: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天津是曲藝之鄉,當地人都蘊藏著幽默智慧的細胞。天津人十分愛享受,特別愛喝老白乾,度數越高越起勁兒。去個回民館點個老爆三、來條罾蹦鯉魚就更喝得不亦樂乎了!

東北虎,西北狼,喝不過江蘇小綿羊

天津人喝酒卻並不是那種非要喝死一個的架勢,喝得是那份高興灑脫,酒桌上的情緒沒有那麼咄咄逼人,從開始到結尾都是慢慢地喝。天津人喝酒講究的是“人間路窄酒杯寬”、“功名萬里外,心事一杯中”、“冷酒傷胃、熱酒傷肝、無酒傷心”...


河北篇--講排場

自古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善豪飲,說的就是河北人。河北人喝酒講究排場,酒桌人越多他們越高興,多多益善。一個人喝叫喝悶酒,兩個人喝也不過癮,一定要人多才好。對於酒的品種,河北人不大講究,只要是純糧白乾就行。

東北虎,西北狼,喝不過江蘇小綿羊

酒桌上的河北人喧天吼地,他們喜歡划拳,輸者要把杯中酒乾掉。端起酒杯一仰頭,酒進入肚內,姿勢霸氣。


河南篇--霸氣博學

河南是中華民族發源地,是孕育中華文明啟蒙發祥的搖籃。河南人勸酒浸染著一股藝術的氣質與善良的霸氣。敬酒每一杯都有說法,每一種說法都有一套論證,引經據典、勾古稽今、人情世故、天文地理,讓人在享受醍醐灌頂般的文化洗禮外更覺得不滿飲此杯,簡直枉披人皮矣。

東北虎,西北狼,喝不過江蘇小綿羊

河南酒桌上,請客的喝一杯,被請的最少就得喝三杯。河南人喝酒還有一個習慣便是喝了酒以後,無論在哪兒喝多了,都要努力回家,並且大部分人都能夠自己回到家中,然後一頭栽到床上呼呼大睡,直至酒醒。


內蒙古篇--塞外派

蒙古族歷史悠久,是一個熱情好客、講究禮儀、胸懷坦蕩的民族,至今保持著一套特有的民族禮儀。蒙古族的男女都喜歡喝馬奶酒,酒是他們敬老和待客的最佳物品。他們有著豪俠的風度,喝酒都是用大碗。

東北虎,西北狼,喝不過江蘇小綿羊

極力勸酒是蒙族人的習慣。喝酒的規矩是按一定的順序每個人提一次酒,“提酒”就是端著自己的酒抒發一番感情,每個人提完,大家杯中的酒都得喝完。多少人提酒,每人就得喝下多少杯,一圈下來,沒幾個人不扶牆。每一個去內蒙古喝過酒的人記憶無不慘烈,聞者色變...


山西篇--乾脆痛快

山西人待客必備酒,謂之“無酒不成席”。他們喝酒不論酒量大小,喝酒痛快、乾脆。山西人酒桌上最煩說話支支吾吾,喝酒磨磨唧唧的人。

東北虎,西北狼,喝不過江蘇小綿羊

山西人待客十分講究禮節,主人要顯示熱情與隆重,故以滿為敬,客人要以手護盅杯致謝。主人勸酒,客人要端起酒杯來輕抿一口以示禮貌。一般情況下,酒未喝完不上飯,主人敬的第一輪酒,客人不喝是不行的,否則會被認為是看不起主人。客人無論酒量大小,要接酒痛快。


山東篇--講規矩

山東人其實論酒量比不上內蒙古人,論飲酒的猛烈程度比不上東北人。但是,山東人酒桌上的風俗和禮節多,喝法也多。作為儒學發源地的山東,喝酒時極為講究規矩,主賓如何落座如何敬酒,每一杯敬酒的名目是什麼,都有著嚴格的說法與規定。

東北虎,西北狼,喝不過江蘇小綿羊

一般在酒位上按照賓主、長幼之分落座後,先來三杯酒,叫做門前杯,接下去就是四季發財、六六大順、八仙過海等各種喝法,直到盡興。喝酒時間一般比較長,除了一些禮儀性的宴席控制在一個小時左右,一般酒席時間要超過3小時,所以在山東除了酒量小的,一般人一場酒都得喝個喝個半斤八兩。


江蘇篇--融貫南北

江蘇是南北文化的交匯地,他們喝酒融合了南北的特性,既不像廣東人主隨客便,又不像北方人逢酒必醉。他們在酒桌上尋找各種聯繫,打著感情牌,拉近主客之間的距離,比方說“我們兩個都姓孫,五百年前是一家,一定要喝一杯”、“你孩子也在北京上班啊,來敬你一杯!”...

東北虎,西北狼,喝不過江蘇小綿羊

酒桌上流傳這樣一句話:東北虎,西北狼,喝酒喝不過江蘇小綿羊!江蘇人喝酒的戰鬥力很強,這裡尤指徐州人和豐、沛兩縣的人,他們的酒量可以和蒙古大漢叫板。

東北虎,西北狼,喝不過江蘇小綿羊

而據說其他大部分江蘇人沾酒即倒…


浙江篇--不愛喝白酒

地理優勢塑造了浙江人既爽朗又細膩的性格。他們在酒桌上十分豪爽,絕不磨磨唧唧。大多數浙江人酒量十分好,對酒量也有把握,時刻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

東北虎,西北狼,喝不過江蘇小綿羊

浙江地處沿海又是黃酒故鄉,所以向來是葡萄酒和黃酒的消費大省,白酒消費相對較低。浙江人喝啤酒都是海量,開始喝的時候,不是一瓶一瓶地點,而是成箱點。兩個人喝個3、4箱才是兄弟。


江西篇--文喝武喝

江西人愛吃辣,愛喝白酒,喝得比較多的是本地酒,沒什麼勸酒習慣。江西人講究倒酒要堆起來,出杯沿而不溢,只有這樣,才能顯示主人的誠懇。江西人有兩種喝酒方式,分別為“文喝”和“武喝”:文喝細水長流,武喝脫衣捋袖。文喝講究慢,斯斯文文、不急不鬧、悄聲細語、慢條斯理地品滋咂味;武喝則脫衣捋袖、開懷暢飲。

東北虎,西北狼,喝不過江蘇小綿羊

但江西人整體不太能喝酒,在全國排名相對靠後。有一句順口溜能概括江西人喝酒的特點:喝一斤大步走(內蒙人),喝一斤扶牆走(河南人),牆走我不走(江西人)。


湖南篇--不按套路出牌

湖南人喝酒不需要理由,他們總是拿著自己面前酒瓶裡面的酒往別人的酒杯裡面倒,開始的時候不喝酒,打死也不喝,到最後開始發飆,把別人都灌醉。

東北虎,西北狼,喝不過江蘇小綿羊

不喝酒的人在桌上話也很多,不停地誘導他人喝酒,湖南人擅長几個人圍攻一個。


四川篇--雄起

四川人喝酒的原則就是沒有原則。在四川幾乎沒有不會喝酒的,對於四川人而言,喝酒一定要酒桌上的所有人都喝好!什麼叫喝好呢,就是喝到不能喝了、直到把人喝倒!

東北虎,西北狼,喝不過江蘇小綿羊

四川人愛喊“雄起”。除了在足球場上,恐怕用得最多的就在酒桌上了。大家碰杯齊喊“雄起”,個個豪情萬丈,好像誰不喝就不雄起了似的。這兩字一定要用四川話來唸,不然聽著沒有味道。


廣東篇--享樂派

廣東人性格比較含蓄,沒有北方人那麼粗獷,口味不及北方人重。喝酒不喜烈酒,藥酒在廣東大行其道。廣東人喝酒講究隨意,舉杯相碰後由著自己的意願想喝多少就喝多少,只要自己覺得公平和心裡過意得去,彼此就很少強迫。

東北虎,西北狼,喝不過江蘇小綿羊

不過,可千萬別以為廣東人不喜歡喝酒。廣東善飲者眾,且不怯場,他們擅長喝酒娛樂兩不誤。發明了各種遊戲,哄熱喝酒氛圍,實現了遊戲與喝酒的完美結合。要麼划拳、要麼擲骰子,氣氛極為熱烈。大家通常都是願賭服輸,一點都不會少喝。


福建篇--多元化

地處沿海,成就了福建酒類文化的多元化。福建人裡,每個地方喝酒又很不同,泉州人喝酒喜歡喝群酒,就是群PK,分為2組,互相較勁;龍巖人喝酒,講究單挑,今天就是我跟你的戰場;廈門人喝酒很文明,只敢坐在小店門口喝個幾瓶,點到為止。

東北虎,西北狼,喝不過江蘇小綿羊

福建各地,每遇喜慶或賓客臨門,主人總要沽酒慶迎。各地均有好客傳統,在酒具上也可見豪氣。閩北、閩東及閩西山區農民飲酒好用“海碗”(即大碗)。沿海農民,即所謂的“討海人”也很好酒,每有客至,往往以大碗盛酒款待。永泰人稱上酒肆買一大碗酒當場飲盡為“櫃檯拼”,類似的粗放飲酒風格在其他地區也有所見。


廣西篇--熱情

東北虎,西北狼,喝不過江蘇小綿羊


東北虎,西北狼,喝不過江蘇小綿羊

廣西人喝酒都愛猜碼。伴隨著猜碼聲響起,一碰就幹,千杯不醉!廣西素有“歌海”之稱,是“劉三姐”的故鄉,所以喝完酒猜完碼當然還要唱山歌!


貴州篇--不服輸

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在坎坷起伏的高原上磨礪出的人們都具有人心比天高的大志。貴州人的坦率和執著令很多人難忘,他們勵精圖治、渴望改變的決心和氣魄,恰似一股浩然之氣,令人感受到拳拳赤誠。

東北虎,西北狼,喝不過江蘇小綿羊


東北虎,西北狼,喝不過江蘇小綿羊

說起貴州人喝酒,也不容小覷。不服輸的性質即使在酒桌上也得以體現:你一杯,我就跟一杯,誰也不服誰,這種生猛的飲法絲毫不弱於任何一個地區。


新疆篇--唯有烏蘇才能解憂

新疆人喜歡喝大杯、吃大肉,酒局開場每人先喝一大杯。喝酒不能站,站著喝了不算。新疆人爽朗好客,總覺得在飯桌上喝酒喝多了才算盡興。因此不少人都喜歡勸酒,否則會覺得未盡到地主之誼。

東北虎,西北狼,喝不過江蘇小綿羊

“老闆,來一件烏蘇,兩瓶小老窖!”,這應該是新疆酒桌上的標配。新疆人喝醉了,不打架,也不亂跑,就愛胡咧咧!沒喝酒之前我是新疆的,喝完酒之後新疆是我的。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青春獻給小酒桌,醉生夢死就是喝。少年總有知愁時,唯有烏蘇,才能解憂!


臺灣篇--喝慢酒

大多數臺灣土著都鍾情高酒精度的“高粱酒”。吃飯過程中,會慢慢一杯接一杯地喝,就像他們都習慣細嚼慢嚥那樣。不熟悉此般套路之人,很容易喝快而醉倒。喝酒不怕醉,真正怕的是喝酒圖醉,和臺灣人在一起喝酒,唯一能把他們拉下馬的辦法就是喝快酒,大杯喝酒,快刀斬亂麻。

東北虎,西北狼,喝不過江蘇小綿羊

在絕大多數地方,倒酒倒茶都是倒七分滿。而在臺灣,酒局上幫人倒酒,都是倒八分滿。除此之外,在大陸很多其他地方,幫人倒酒還會出現“倒滿=情意深”的習俗。而在臺灣,你也可以幫人倒滿酒,不過,這就意味著你準備要灌倒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