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巢湖西岸:羹侯故邑,鼎食桃溪

司馬遷在《史記·楚元王世家》裡,寥寥數筆講了一個極好的故事——羹頡(音頰)侯這一爵號的由來。


閒話巢湖西岸:羹侯故邑,鼎食桃溪



漢初,羹頡侯劉信的封邑,即今安徽舒城縣一帶。今天,舒城桃溪鎮以北約三里地,尚有名喚“舒王墩”的漢墓一座(現屬肥西花崗鎮),即乃羹頡侯之墓。這位劉信,雖是皇親國戚(漢高帝劉邦之侄),卻非紈絝子弟,而是頗有政譽的。古龍舒八景之“三堰餘澤”,就與這位劉皇侄相干。民間感念其惠政,稱其為“舒王”,清芬百世,流傳迄今。桃溪是一座千年古鎮,其歷史的源頭可溯至春秋,甚或更早的虞夏時期。就地域文化而言,先秦時這裡是舒國地——“群舒”的活動範圍。桃溪的信史,當自羹頡侯始。


閒話巢湖西岸:羹侯故邑,鼎食桃溪



王國璠《舒城耆舊錄》載,桃溪肇跡於北宋宣和年間。此說與《元豐九域志》《宋會要輯稿》相牴牾,實不足採信。王安石變法時期,這裡上交的商稅已見載於官修的《會要》——桃溪的文化積澱是豐厚的。事實上,這是一個頗有意思的課題,值得探究。熙寧、元豐年間的巢湖西岸,當時的豐樂河真的是一幅“清明上河圖”。即今所見,可知熙豐時期這一帶分佈著桃城(今舒城縣桃溪鎮)、新倉(今肥西縣豐樂鎮新倉社區)、移風(今肥西縣豐樂鎮)、青陽(今肥西縣花崗鎮)、在城(今舒城縣城關鎮)等鎮,星羅棋佈於方圓幾十裡之內,其盛世繁華,比想象的要更為可觀……巧合的是,王安石也曾被宋徽宗追封為“舒王”。

閒話巢湖西岸:羹侯故邑,鼎食桃溪



舒城別稱“龍舒”,群舒文化(或曰:舒文化)的餘韻流風,到今未沫。【某種意義上去看,舒文化還攸關省會合肥的文化格局和地位。舒城作為曾經的廬郡支屬,宜復歸廬州。】

今日的桃溪鎮,是舒城縣的“兩隻罐子”(舒茶鎮的茶罐、桃溪鎮的煨罐)之一,以瓦罐湯馳名。桃溪的這個“一鎮一品”,挺有意思。據說,桃溪的煨湯是鵲起於1982年,那個“改革春風吹滿地”的80年代。當年,沒有高鐵,也沒有高速公路,國道是交通運輸的擔綱者。桃溪位於豐樂河與國道206的交匯處,雖然水運已經衰落了,但公路運輸開始勃興。這一段國道206,自古即為廬州-安慶兩府之間的官道驛路,林則徐、毛澤東等都曾途徑此地。

沿路有經濟,春江水暖鴨先知。當臨路而居的桃溪人開起第一爿小店,為過往司機提供基本的餐飲服務的最初,他們大概沒去想:本地的家常菜正在接受那些南來北往的、嘴巴頗有些“刁”的食客們的品鑑,並會因此聲名遠播。據聞,有業內人士研究過:《隨園食單》裡,煨菜已耗費了袁子才不少筆墨。甚至有人將其歸為淮揚菜系。個人粗淺的認知裡,此道美食疑是隨瓦屑壩移民而傳承下來,或與贛菜有一定淵源。

【舒城的另一個美食名鎮——張母橋,位於豐樂河上游,特產手工掛麵,頗負盛名。個人則覺得,或許此鎮歷史上多北方移民,如傳說中的“棗林莊”“老鴰巷”移民,才使得傳統工藝得以延續下來。江淮分水嶺貌似也是一條歷史移民分界線。稻來的陳曉卿應該到桃溪來,考據的事交予他的團隊,為宜。呵呵。】


閒話巢湖西岸:羹侯故邑,鼎食桃溪



煨湯至味,其神髓在於一種“從前慢”的基調——文火細烹,似古代煎茶,有點兒“非是磨墨墨磨人”的意境。瓦罐湯者,非唯桃溪,南昌尤盛。不過,南昌的瓦罐往往器形較大,與壇相類。到了桃溪,則清減了許多,卻又比廣府的燉盅和煲仔(砂鍋)要大一點。遂又想起粵菜的老火湯和魯菜的高湯,什麼“無湯不成菜”“無湯不成席”云云。餘不懂烹飪,獨對器物生髮了興趣。桃溪的煨罐,斂口束頸,鼓腹圜底,有似古代的“釜”。如今去桃溪,店家多采用陶製,而早年確是瓦罐,無釉,樸拙得很。於此可見,瓦罐湯的確是民間風味。物質匱乏的年代,倘能奉上一小罐瓦罐煨豬肚,則一般都是為產婦或病人而煨制的。


閒話巢湖西岸:羹侯故邑,鼎食桃溪



油然地,又想起犧鼎來。此鼎為群舒青銅器典型器物之一。有幸曾在壽縣博物館和省博物院兩睹其丰采。只是,壽博稱為“犧首鼎”,而省博謂之曰:“兔首鼎”(為國家一級文物)。【觀其形制,個人覺得“兔首鼎”之命名未為妥帖。器形上看,犧鼎像一隻肥美的犧羊,很有一種萌萌的喜感;壽博的那一件,紋飾上彷彿還有鳳鳥的元素。古籍解釋:犧,宗廟之牲也。色純曰犧。】於是想到,如果能在桃溪瓦罐的造型上融入文化創意,或有助於這一菜品的形象提升和文化創新。誠如是,則桃溪古鎮儼然“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特色小鎮矣。

戊戌年臘八節,記於西郊小築。


最憶是巢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