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文化程度不高,卻能寫出極好的文章?

古道浪人ZWR


酬好友邀答:

題目有點矛盾。能寫出極好的文章,證明他寫作能力強。而寫作能力也是有文化的一種表現,所以,不能說其文化程度不高。

我估計題主說的文化程度不高,意思是指學歷不高。那這個和寫作沒有必然的聯繫。



術有專攻,而寫作更多是通過創作訓練提高水平的,一個在條頭天天對對聯的高中生,其寫對聯的水平肯定要比一個很小對對子的大學生高。

我們常說,一篇好文章,主題展開要有深度和廣度。深度是指能夠在某一個點,深入陳述,這需要知識。而廣度是指能夠從多個角度對主題展開陳述,這更需要閱歷。

有些人認為,因為學歷高,掌握的詞彙量多,能寫出華麗的文字,所以寫作水平就高。這是一種誤解。讀一篇文章如讀一個女子。女子的美有很多種,如妖豔美、清麗美、知性美、純樸美等等,文章亦然,風格也有很多種,質樸也是行文的其中一種風格。



一篇文章能夠感動人的永遠是內容,而並非文筆。所以,風流倜儻的行文,有時是把雙刃劍,很多文章因過於賣弄文采,削弱了內容的描述。相反,一些作者因沒賣弄文采的資本,更專注內容的價值,反而變得更加出彩。有時候,由一個質樸的少女講述一個故事,往往比由一個妖豔的少女講述,更容易動人。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

質即內容,是一篇文章的脈絡骨架,這方面,閱歷比知識重要。而文即文彩,這方面知識會顯得重要些。有內容而缺文彩,文章就會顯得粗野。反之,有文彩而缺內容,文章就會顯得浮誇。只有文質彬彬、相輔相成才是完美的文章。

好文章必是有感而發。這感說的是感悟,而文也好,質也好,其目的都是為此一感悟鋪墊。而感悟是否深刻,往往是一篇文章的關鍵。格局、眼界、閱歷、教養等元素都會影響你的感悟。


詩詞書院


我以前一直覺得寫作是一件需要很高學歷,博覽群書的這樣一批人做的事,後來發現博覽群書沒錯,但學歷真的不重要,寫作的靈魂是不分高低貴賤的,寫作一定是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很多人經歷了很多的苦難,寫出來的東西是積極向上,樂觀闊達的,相反有些人物質條件很好,卻在精神層面缺失很多東西,因此寫出來的東西能感受到有很多不盡人意的苦處!我記得我高中時一直很討厭寫議論文,並不是討厭這一種文體,而是討厭那些從各種素材資料上抄抄寫寫拼湊成的文章拿了高分,很多寫了真情實感的散文或者記敘文落後於這些應試最吃香的文體!所以我覺得,寫作是一個人精神層面的直接反映,並不是那種殘酷到只有現實各種的不滿與抨擊,而是在看到與經歷過這些東西之後,昇華出來的東西,是寫作的真正價值與意義所在。它與學歷真的沒有太大關係,一篇文章的好壞,並不只是在於它的遣詞造句,與語法各種條條框框,而更多的在於它包含的價值與意義!願每一個喜歡寫作的人,包括我在內,能夠在寫作中,實現這種價值,作品能夠有其一定的意義與內涵!



大貓影界


學會描寫,是走向文壇的第一步!我小時讀過一個故事,一個從沒進個學校的女人,後來成了一個知名的作家!你可能認為我又在吹午吧?

這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文革期間,抓了一批知識分子,當時有一個進步的作家,夫妻倆都進去了,男人是作家,女人是戲劇演員,但女人從沒上過學,唱戲也是靠死記硬背!但人肯定是很聰明的!因為那年代家窮,加上弟兄姐妹多!所以幾歲時就去學唱戲了!

青年時遇到一個有文化的男人就嫁了!

碰上那段年月,兩人都進監獄了!反動派把女人關陰暗潮溼的房間裡,還要批鬥她,所以落下了病根,雙腳不能走路,等到平反出獄後,只能坐輪椅了!

由於女人經歷太多,加上因腿腳不便不能工作,又閒得無聊!於是她開始學寫作,不懂的和不認識的就問身邊的丈夫,因為丈夫已經是作家了!

後來就是功夫不負苦心人吧,女人後來也發表文章成作家了!其中所付出的艱辛,常人是不能想象的!

這個故事大體是這樣的,至於細節我也記不清楚了!





津南才女


我覺得寫作和學歷沒有太大的關係,他和你的社會經歷和生活態度有很大的關係,我就是初中文化,但是我經歷了很多事情,我八歲那年,被確診為軟骨瘤,在重慶西南醫院醫生說我活不過三個月,我爸當時眼淚就掉出來了,我當時心裡也很難受,我爸也非常理解我的心情,然後帶我去成都華西醫院再次檢查,醫生拉著我說,你這個病其實沒有什麼大礙,只是會對你的身體發育有一定的影響,其實我當時還是有一點將信將疑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逝,我的這個病真的沒啥大的問題,只是腿和手會比較痛,但是現在都已經好很多了,我去年因為家庭原因患上了焦慮抑鬱症,我的家人都很關心我,很照顧我,不過我想要的關心並不是那樣子的,我要的是理解寬容,他們的耐心太差了,我難受的時候不是站在我的角度為我考慮,而且你怎麼又變成這樣了,我其實比誰都想站起來,但是這個病真的很可怕,只有經歷過的才知道,白天和晚上兩個狀態,我真的很難受,我不知道我怎麼了,我每天都在回想以前那些開心的日子,我看透了人心,可是我什麼也改變不了,好在我現在已經想通了,凡事靠自己,不要想著去依靠任何人,包括你的父母,他們把你生下來就已經很不容易了,而且我也這麼大個人了,是應該我來照顧他們,而不是他們來照顧我,這是我心裡的話,希望能夠幫到一些還在迷茫中的人


從心開始1380796


傷的種子灑在我的心裡,發芽、生根、開花、結果 ,人世流程,乳育、飯養、讀書、工作,這是自然的一個規律,今天我看到了頭條的提問和各位賢人的評論,點燃了我的回憶,我小的時候從懂事的那天開始,我有一個雙目失明的媽媽,家裡生活中的一切都靠我爸爸一個人,父母的苦心我心裡明白,要我上學不上就打這就是他們寄託,孩兒就是他們的希望,他們卻不知道我的童年和別的孩子的差距,他們以為靠他們的努力和奮鬥就可以代替、至少可以拉近這種距離,沒辦法父母的苦心以強執,有心無心只能上,有意無意只是讀,我人在課堂心在媽媽的身膀,我什麼也聽不進去什麼也聽不懂,就這樣小學幾年我拼音不懂加減不熟乘除不會,我用我的學習成績打破了他們的強執和執著,同意我的請求早出社會習應生活,幾年後人已成年,隨著歲月的流逝我也轉入了不知去向的打工潮流中……,經過短暫的幾年的打工生涯才知道沒有文化的苦沒有知識煩,人化知識是社會的需要是生存的需要是溫柔目光的需要,我認清了這一點我不比她們蠢不比他們笨,我發奮、努力、終於贏得了人們的目光和家庭的組合,我今天參與頭條說說心裡話,吸取你們的知識營養,益腎自己,充實生活,我今天的發佈,不在乎你的點贊,在乎你的閱讀,至少讓你知道這個世界裡還有我。


昨天的我689


文學是人學。文學的全部意義就是塑造真善美的典型,鼓舞人們追求更高層次的美好生活。所以作為一個文字工作者(愛好者),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作者的三觀至關重要,而不是學歷。當然,受過高等教育,寫起來更會得心應手,更會佳作連連……好了,請看原創微小說……男閨蜜

我不知自己怎麼就變成了男閨蜜。真的。老實說,我對男閨蜜是不以為然的,甚至是嗤之以鼻的。

可我還是莫名其妙成了阿蘭的男閨蜜。我們談得來,彼此信任,工作上也相互支持。她很多相對隱私的話也跟我說。唯一不知道是我內心深處的情感。她曾說“有你這樣的男閨蜜,真好。”

我只能啞然失笑。好什麼呢,好個屁。

我知道她有一個處得很好的男友。比她還大出一截。我看過他相片,說實話,還沒我帥呢。可他們已經快結婚了。

有時候,我心裡感到很不爽,我這個男閨蜜算什麼呢?阿蘭完全是揣著明白裝糊塗,我漸漸都無話可說了,常常冒出拉黑她的念頭。

心裡這樣想著,可真要拉黑她,還是下不了手。我想這種矛盾心理很多有同樣經歷的朋友是能體驗到的。一個進了心的人,是拉黑刪除能解決問題的嗎?顯然是毫無意義的。這就是“男閨蜜”註定的宿命。

但我們的交流的的確確是越來越少了。你一邊玩去。我心裡想。你去結你的狗屁婚吧。

可她真找我,我又有求必應。唉。

這不,情人節前幾天,我接到她打來的電話。

“阿德……”就聽她在那邊哭兮兮的。

“怎麼了,阿蘭,”我低聲詢問。

“我男朋友刪除了我所有的聯繫方式,怎麼辦啊。”她是真哭了。

“為什麼呢,你們吵架了?”

“額,他最近和前女友聯繫太密切了,我經常看到他們電話聯繫。我都氣暈了。”

唉,我能說什麼呢,我又能幫你什麼呢,其實我也不知所措啊。但這個時候,要說積極的話。

“那又怎麼樣呢,前女友也是朋友,說不準發生什麼事呢?你冷靜下,不要想太多。”

“可我們已經失去聯繫了啊。”

“家雞打得團團轉,野雞打得滿天飛。是你的跑不了,在的人走不遠。你好好調整一下心情,好好休息休息。如果他真愛你,那他一定會回來的。相信我。”我安慰她。

說實話,我沒有一點幸災樂禍的想法,一絲一毫都沒有。我覺得,有那種念頭是相當無恥的。那不就一混蛋嗎?

“謝謝你,阿德。有你真好。”她情緒慢慢穩定,已經不再哭泣。

有我真好,唉。你嫁我嗎?真是的。算了算了,只要你樂意,隨你吧。

電話掛了以後,心裡久久不能平靜。想起我和阿蘭共事的這些歲月,想起我們自然坦誠的往來,我突然牽掛起她來。對她目前的處境有些擔憂。我覺得還要再幫她一把才好。

可怎麼幫她呢?我左思右想,覺得給她寫首詩,開導開導她。

我調動了我全部的文學細胞,經過反覆推敲琢磨,終於寫出了自我感覺良好的詩作~~(朋友別哭)。

【朋友別哭】

連綿不斷的悽風冷雨

讓朋友悲傷哭泣

朋友啊 別哭

風雨過後就是彩虹

如果是真愛

或許還會回來

只要天地還在

你就不要悲哀

風可以吹動四季

雨也會讓你平添寒意

那又如何能吹滅心中

那真愛之火

不信你去撥撥

真愛的火

又會神奇的亮起

那真真實實的溫暖

又會湧動在心底

秋天的紅葉

從春天開始渲染

秋天的碩果

是種子春天的希冀

愛情是個古怪東西

自然就有莫名其妙的花期

自然要經歷

特別的風風雨雨

誰又能說

今天的淚水

不是為明天的幸福而流

不經歷風吹浪打

你又如何能明白

真愛的珍貴

真愛的不易

朋友 別哭

明天就是彩虹

(相信我)

我又仔細檢查了幾遍,確定沒什麼大的問題,就把這首詩~朋友別哭~發她微信上了。最後還特別註明,你要相信我。

可朋友別哭剛剛發出去我就後悔了。因為我再回過頭來讀怎麼覺得怪怪的,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什麼玩意啊。可已經發出去了,隨它吧。

情人節那天,我收到阿蘭回信。

“阿德,看了你的詩我笑了。說真的,你的詩寫的真好。我有你這個朋友真是幸運。

我和男朋友和好了。他前女友的爸爸突發重病最近去世了。他說前女友懵了,請他去幫忙,我就信他吧。

今天是情人節,我真心祝你情人節快樂!說心裡話,有你真好。深深地祝福你。”

看了阿蘭的回信,我怎麼都高興不起來。我的心裡湧動著一種莫名的苦澀。突然覺得自己十分悲壯,眼睛也有些模糊。情人節快樂,我能快樂嗎?

我從衣袋裡掏出了香菸。男閨蜜我是真的不想做了。太累了,累得我再也做不動了。

20190221武漢



華山亮劍62273318


一個過路人經過,我想談一點我的淺薄看法。文化水平能代表什麼?

試想縱使一個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的名校驕子。倘若只是自視清高,脫離社會,脫離現實生活而一味躲在象牙塔內無病呻吟地吟哦。那你只是個比別人多讀幾年書的書蟲而已,不要自誇什麼文化水平。唐代著名詩人,被譽為詩聖的杜甫一生顛沛流離嚐盡世間疾苦寫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名句,而傳誦千古。為什麼,因為他所關心是千千萬萬的勞苦大眾!文化水平代表不了什麼。人的修養,與文化水平無關。電視劇《紅樓夢》裡賈府有一幅楹聯寫得好:世事洞悉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多關心社會,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而那些看起來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他們關心社會熱愛生活以飽滿的熱情,寫出他們的真情實感。寫出好文章,就不足為怪了!



鄉野清風270


這裡的文化程度應該是得到社會認可的文化,而不寫作者本身所具有的知識素養。舉一個栗子,沈從文的文化程度只有小學畢業,報考燕京大學零分落榜,而何以成為一代大家,留名文學史,可以淺談以下幾點。


20世紀30年代前後,一位帶著鄉土抒情氣息的作家橫空出世,接連發表《雨後及其他》、《入伍後》、《八駿圖》、《邊城》、《長河》等,一舉確立了其在文壇的地位,他,就是沈從文。


細看沈從文的履歷,只上完了小學,並且在參加燕京大學的招生考試以零分落榜,這樣一位放在現在很難出頭的鄉村青年,如何能披荊斬棘,最終在文學史上留名,成為一代大家?



家境氛圍

沈從文出生於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一個頗為殷實的家庭,祖父曾省貴為一省提督,父親也是一身武藝,投身行伍。母親雖出身於舊式家族,但也是名門閨秀,腹有詩書,思想也較一般傳統婦女開明。

這樣一來,沈從文從小的家庭教育可以說遠超平常百姓了。4歲起便由母親教他認字識文,6歲便進入私塾,學習《論語》《孟子》等一眾傳統經典古文。

這些行文有致的古辭章句很早就開始在他的內心打下了基礎,埋下了稚嫩的種子。

知識積累

然而沒過多久,由於父親參加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以及伏擊袁世凱的事被洩露,不得已帶著家中金銀遠赴關外。

從這一刻起,沈家敗落。只上了幾天初中的沈從文被迫中斷學業,外出謀生,陰差陽錯成為了一名隨軍護士。

要寫出後來《邊城》這樣優美恬靜的作品,單單上完小學,熟讀孔孟當然遠遠不夠。還好上天猶憐,數年過去,沈從文當時還尚淺的才學無意間被人發現,被拉去給湘西軍隊的首腦陳渠珍當了文書。

這下,沈從文不僅有了一口輕鬆的飯吃,更令他欣喜的是部隊有十分充裕的圖書資料。一進去,沈從文便如餓虎撲食,一頭扎進了藏書館。

隨著閱讀了大量的歷史、文學、藝術等書籍報刊,受到傳統文化的薰陶,彌補了少年時輟學缺憾,知識素養也就在那時得到了補給。

貴人相助

隨著在軍中閱讀的積累,沈從文內心早已埋藏許久的求知慾被漸漸激發了出來。他決定去北京考試,進一步接受教育。

然而,1923年,當他滿懷憧憬參加燕京大學入學考試時,卻以零分落榜而收場。

接著便投稿給報社,得到結果卻又是被拒,不僅如此,還被《晨報》副刊編輯當眾撕碎書稿,甩進紙簍。

不過,遭受這般羞辱的沈從文並未放棄,他給當時已頗負盛名的郁達夫去信,訴說自己的遭遇,得到郁達夫接見。

之後,郁達夫便發表了那篇著名的《給一個文學青年的公開狀》對沈從文“堅韌不拔的雄心”大加讚揚。

第二年,沈從文的作品開始陸續在《晨報》、《小說月報》《語絲》上發表,從而一舉嶄露頭角,在文壇的路也開始越走越順,到30年代,達到創作的鼎盛時期,成為京派小說的代表作家。

地域和社會經歷

並且,沈從文身上流淌著漢、苗、土家等名族的血液,湘西秀麗的自然風光和少數名族的生存環境,使他形成特殊的氣質。既富幻想,又在心靈上積澱著沉痛隱憂。

而且從小上私塾開始,求知慾得不到滿足的他,便經常逃學,走出去到社會這個大課堂中觀察和學習。

湘西獨有的山水秀麗風光,沿街陳列的豆腐坊、染坊以及各種小攤販,還有苗家人鮮豔獨特的服飾打扮,都常常讓他流連忘返,沉醉其中。

並且在被迫外出謀生入伍後,長達五年多的時間輾轉湘川黔邊境和沅水流域,深入民間社會。

親眼目睹湘軍的勇猛威武,也感受到了人性的殘酷暴戾。過早地經歷了生活中的激烈和陰暗,一成文反而有了一種追求生活真、善、美的風格,在文壇上獨樹一幟。

雖身處虛偽、冷漠的都市, 卻醉心於人性之美。語言也是幽美恬淡,具有“文字魔術師”之稱。

其實,撇開所有的際遇和因素,沈從文能在文壇佔一席之地,更重要的是他持之以恆的努力,若沒有韌性十足的強大內心,他的文才早已走失在行軍途中,或者在投稿被拒後,被《晨報》副刊編輯的羞辱澆滅,哪還能開出後來的絢麗花朵。

如今從文,也越發難了,願同行者們能堅守本心,厚積而薄發。

本文材料來自《語文月刊》2002年第十期;圖源自網絡

沈從文(1902—1988)湖南鳳凰縣人,原名沈嶽煥,筆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等,京派小說代表作家。曾在教青島大學、西南聯大、北京大學等任教。其作品被譯成英國、日本、美國、蘇聯等四十多個國家的文字出版,還兩度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沈從文不僅是一代作家,還是歷史學家、考古學家。


關注野草書屋,發現有趣靈魂


野草書屋sea


文章的好壞,可不一定就是緊貼筆者的文化程度。再者,文化程度指的不僅僅就是學歷好壞,其中也包括些生活閱歷、讀書看報、記事抒情等,要麼怎有人常說:“百歲老人是一個世紀的圖書館”呢?

說來也是奇怪,不同的字拼湊為詞,成華麗的辭藻,而不同的詞排列成極富情感的句子,同樣是九年義務教育,為何有些人的字、詞、句會高人一籌呢?



一、豐富的閱歷

“我遊走天下,你獨坐閨房。”走遍世間路,看遍人間事。一生或長或短,留下一句勸,“趁著熱血澎湃,不如去外邊的世界看看,總會有你喜歡的風景和你沒體驗過的風情。從呱呱落地到弓背蹣跚其實也就4000個星期左右,時間流了,可就不會再回來。容顏老了,便是老了,生來一輩子,可不就是看著自己慢慢老去的嗎?在有限的時間裡,隨著它的流走,可得好好看看路邊的風景,畢竟那些是無法複製的故事。



二、讀書加看報

文言文、古詩詞、白話文,凝結智慧的文字怎會是尋常事物?有些人常常向我抱怨:“讀文學有什麼用,還不如看看雞湯,掙一些錢。”對於身邊的這些朋友,我常常會與他爭執:“雞湯,你看了振奮了幾天,讀書的目的不是掙錢,也不是為了完成任務,它們是不用的事物。”古人的時代,沒有手機、電腦、網絡,他們遊山玩水、作詩作詞,是什麼讓他們的人生更加富有煙火氣,是安圖享樂嗎?不是,是情懷、是文字。



三、抒情小插曲

壓於心底和開懷大笑誰更好過?“哈…哈…哈…”人生數十年時間,豈是說沒就沒的?或許百年後你真的消失了,可是留下的記憶卻不會消失,它是一小本人生的記錄和理解,有圖也有文字。日記也好,文章也罷,只要是記錄人生階段的事物,大可做為你的記憶。那麼,好好的過剩下的日子吧,記下自己的點點滴滴,去用你學到的、體會到的“筆”,寫下想寫的文字。


讀書物語


寫文章這種事情,跟三個因素有關。

第一,訓練。如果一個人從來不看書,那他絕對不會寫出好的文章,大家最喜歡舉的例子就是韓寒和羅永浩,其實這兩位的閱讀量都遠超一般人,看書就是一個人自我訓練的過程,如果你看過大量的書籍,即使做不到形成自己獨特的語言風格,但是文筆也不至於太差。小學寫作文也是一種訓練。

第二,天賦。沒錯,文筆也需要一定的天賦,那些文學院出來的學生,只能做到語句通順,沒有語法錯誤,寫論文,做自媒體,答高考卷都沒有問題,但是想要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還遠遠不夠,一個作家,一定要有自己的行文風格,自己的說話方式,可能沒有多麼高深的意境,但是絕對能抓住人的眼球,幾十年前王朔橫空出世,獨特的痞子風格一下就在當時引起軒然大波,賈平凹的沉悶陰鬱風格也算是文壇的一劑猛藥。

第三,閱歷。訓練和天賦會讓你在短時間內看見成就感,但是很快就能看見天花板,當你的人生經驗都用完以後,就會無從下筆,因為重複自己是一件相當無聊的事情,所以很多80後作家最後都轉行了,只有自己的經歷能足夠駕馭文筆,寫出來的東西才好看,否則就是閉門造車,無法跟讀者產生共鳴,金庸算是一個特例,但是實際上他的很多作品都是重複自己,只不過讀者選擇原諒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