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銅陵樅陽縣六處古村古鎮

樅陽這個地方位列銅陵六大秀美古村古鎮之一 ! 跟著腳步, 讓時光停駐在最美山水間!

安徽銅陵,

因銅得名、以銅而興,

素有“中國古銅都,當代銅基地”之稱。

銅陵冶銅歷史始於商周,

盛於漢唐,延綿3500餘年。

悠遠歷史給這片水土,

留下了不少秀美的古村落和古鎮。

一起來看看這六處古村古鎮吧!


01

高升古村

安徽銅陵樅陽縣六處古村古鎮


安徽銅陵樅陽縣六處古村古鎮


高升村,因為方苞的故里而聞名遐邇。作為清代著名的文學流派“桐城派”的開山鼻祖,方苞故里高升村,既有古時名人歷史文化的厚重,亦有今時人文美景相襯。因為是名人的故里,每經過一處,總是會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景緻出現。村裡的文化牆別是一道風景。

安徽銅陵樅陽縣六處古村古鎮


安徽銅陵樅陽縣六處古村古鎮


到高升村,一定要去方苞生平事蹟陳列館。可以在這裡找到當年那一代文豪的生平軌跡,你也可以在這裡看到他的那些學術主張。在這個古色古香的陳列館裡,這位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的創始人,格外令人尊崇。在高升村,為紀念方苞,還建有讀書亭,鳳九亭,望溪亭等。

02

龍潭肖古村落

龍潭肖村,一處典藏在深山的秀美古村落。

安徽銅陵樅陽縣六處古村古鎮


安徽銅陵樅陽縣六處古村古鎮


據史料記載,幾百年前的明朝年間,因江西水災,一位名叫肖鼎戴的年輕人和妻子逃難至銅陵,發現這裡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是個落腳的好地方。於是,夫妻倆依著山林和龍潭,搭窩棚,種糧食,繁衍生息,逐漸形成一個有200多戶近千人口的“世外桃源”。如今,村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為肖氏姓。

安徽銅陵樅陽縣六處古村古鎮


話說二人逃荒至此後,農婦已懷胎十二個月,不想在此竟產下一蛇,農婦驚慌中將蛇尾打斷,又不忍傷它性命,便忍痛將它趕走。哪知此蛇為西海龍王之子,因一時貪玩誤了降雨大事,觸犯天條,被貶下凡投胎。數年後,它歸真蛻皮成龍,反思過去,決定痛改前非,做一條濟世之龍。於是它體察民情,哪裡有旱情就在哪裡布雨,深得莊稼人的敬奉。後因此處為龍生之地,又有一長年不幹之潭,故名龍潭。

安徽銅陵樅陽縣六處古村古鎮


安徽銅陵樅陽縣六處古村古鎮


龍潭肖村,土地平曠,屋舍儼然,中無雜樹,芳草鮮美。“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宋代詩人翁卷的這首詩正詮釋了這個古村落的美。

安徽銅陵樅陽縣六處古村古鎮


安徽銅陵樅陽縣六處古村古鎮


這裡建村約400年,由於地處深山,古村落風貌獨特,保存較為完整。民居圍繞著龍潭,依山而建。四周樹木蓊鬱,風景秀麗。它是銅陵市最偏遠的山村,也是該市為數不多、最值得保護的古村落之一。2014年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安徽銅陵樅陽縣六處古村古鎮


安徽銅陵樅陽縣六處古村古鎮


整個村落朝南河而建,徽派風格。村中民居古樸典雅,好像400多年的時光都能輕易在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間被找尋。龍潭臥於村中,有兩畝見方。村後有一龍泉,與龍潭遙相呼應,泉水清澈,終年不息。

03

郎村古村落

安徽銅陵樅陽縣六處古村古鎮


安徽銅陵樅陽縣六處古村古鎮


位於大通鎮金華村。郎村古村落以“五古流聲”(古手印牆、古井、古姜閣、古閨樓和古木榨)聞名。

安徽銅陵樅陽縣六處古村古鎮


安徽銅陵樅陽縣六處古村古鎮


郎村入口處,有一塊標牌上寫著“五古流芳,匠心金華”。走進村民廣場,只見郎氏古祠堂小門樓與金華郎村文化展示館、農民大舞臺等把廣場圍在中間,緊湊、佈局合理。

安徽銅陵樅陽縣六處古村古鎮


一座建於明初洪武年間的兩層“古閨樓”,從其磚木結構、粉牆黛瓦、閣樓花窗精工細雕、馬頭牆高翹等樣式,足以看出是典型的徽派建築。這是郎村目前留存歷史最久的建築。

04

江村古村落

安徽銅陵樅陽縣六處古村古鎮


江村,位於義安區天門鎮。是一個有著740多年曆史的傳統古村落,現已入選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村中的房子約有一半仍保持著明清時期的建築,是當地現存的一處規模較大的古民居建築群。

安徽銅陵樅陽縣六處古村古鎮


安徽銅陵樅陽縣六處古村古鎮


目前江村正在持續修繕保護古村落的建築風格和文化歷史底蘊,並把保護古村落與改善村民居住條件結合起來,讓江村充分展現出傳統古村落魅力。

05

嶺山吳古村落

安徽銅陵樅陽縣六處古村古鎮


嶺山吳古村落位於銅山鎮南泉村南端,距銅陵市區90多公里。古村落始建於宋末,其創始人為四宣義公,系從徽州遷居此地,吳姓人口占村落人口總數95%。

安徽銅陵樅陽縣六處古村古鎮

嶺山吳古村被省裡列為“安徽省級傳統古村落”。村內吳氏宗祠為“郊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整座祠堂系古木穿枋而建,中間還有一個四方形的天井,承擔著整座祠堂採光、透氣的功能,其徽派建築特色十分明顯。

安徽銅陵樅陽縣六處古村古鎮


安徽銅陵樅陽縣六處古村古鎮


古村落中徽派老宅旁邊有座新建的涼亭,這應是當地居民日常休息娛樂的場所。古老的徽派老宅,與新建的涼亭,形成鮮明的時代反差。

安徽銅陵樅陽縣六處古村古鎮


嶺山吳古村落中,還有一些有名的景點,如老虎洞、老虎泉。另外村落附近就是南泉寺,聞名世界的南泉禪宗文化遺址,也尤其值得一遊。

06

大通古鎮

安徽銅陵樅陽縣六處古村古鎮


安徽銅陵樅陽縣六處古村古鎮


大通位於銅陵市中部,古名瀾溪,建鎮已有千年,歷史上曾是一座名蜚中外的江岸重鎮,與安慶、蕪湖、蚌埠並稱安徽“四大商埠”。

安徽銅陵樅陽縣六處古村古鎮


大通鎮始建於西漢時期,古名“瀾溪”,唐代在此建“大通水驛”,成為著名的交通要道。宋開寶八年(公元975年)建鎮,距今已有千年歷史。

安徽銅陵樅陽縣六處古村古鎮


清末民初時期,大通鎮作為《煙臺條約》的重要通商口岸。其和悅洲曾為鹽務招商局、長江水師、安徽臨時軍政府駐地,繁盛一時,時有“小上海”之稱。至今,瀾溪老街上仍有保存完整的桿秤製作、漁網編織、藤藝編織等傳統手工藝。

安徽銅陵樅陽縣六處古村古鎮


安徽銅陵樅陽縣六處古村古鎮


安徽銅陵樅陽縣六處古村古鎮


據史志記載,大通唐始設水驛,曰大通水驛。南宋時期,“日出而市,及午而散”的集市活動已由“鎮”所代替。詩人楊萬里在《舟過大通鎮》中有“漁罾最礙船”、“魚蟹不論錢”的詩句,為漁鄉留下了生動的寫照。

安徽銅陵樅陽縣六處古村古鎮


走在瀾溪老街上恍惚時空穿越,這裡沒有高調的叫賣聲,它像個未睡醒的孩子,悠靜地躺在長江懷抱!我們也是放緩了平日裡匆匆腳步,閒閒悠悠地踱著,靜靜品味著歲月的蒼桑。

安徽銅陵樅陽縣六處古村古鎮


古鎮的天主教堂鐘樓為西班牙人所建,已經歷近70個寒暑,雄姿仍不減當年。與遠處的大士閣遙向呼應,讓東西方文化在此互相交回、成為大通鎮的一大人文景觀。

六個秀美的銅陵古村古鎮,

您去過幾個?

說說您與古銅都

美麗山水的故事吧!

安徽銅陵樅陽縣六處古村古鎮

安徽銅陵樅陽縣六處古村古鎮

安徽銅陵樅陽縣六處古村古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