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水做的城市:坐擁華南最大水缸,還有兩瓶水,一瓶甜一瓶鹹

河源是東江名鎮,物華天寶,山水之美,聞名遐邇。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在這裡留下了諸多遊記,“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記載了當時的山水勝境和天人相得的樂趣。在河源,無論是仁者還是智者,都可以悠遊于山水之間,動靜皆宜,各得其樂。

河源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擁有一流水質、一流森林、一流空氣。在《廣東省城市生態宜居指數2014年報告》中,河源排名第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好一方青山、一湖綠水,就蓄積了河源未來更好更優的發展潛力,為全省可持續發展築起了牢固的生態屏障,努力把河源建設成為全省綠色發展的示範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排頭兵,走出生態河源、現代河源相得益彰的發展新路。

2018年,本報與市政協合作推出的《河源文史》欄目,刊發了《河源名山錄》系列報道,深受社會各界的好評。今年,本報繼續推出《河源綠水篇》系列報道,旨在對河源境內江河湖泊自然概貌及其人文風情進行梳理與再現。敬請廣大讀者垂注。

河源,水做的城市:坐擁華南最大水缸,還有兩瓶水,一瓶甜一瓶鹹

景色秀美的新豐江。黃贊福 攝

水是人類生命的源泉,沒有水,生命就難以存在

自古以來,人類文明的發展都離不開河流。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之於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尼羅河之於古埃及,長江與黃河之於中華文明,便是明證。古代聖賢認為,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有五德,有德、有義、有道、有勇、有法,君子遇水必觀。

“河源”地名與水有關。舊時河源縣,主體部分是今源城區與東源縣。河源古為百粵之地,在《禹貢》中被列為揚州之域。秦朝和漢朝時,屬南海郡龍川縣。南齊永明元年(483年)設縣,1988年撤銷,此間1500多年縣名未變。

“河源”的得名,與河源是三河(連平河、忠信河、新豐河)之源有關。唐李吉甫在《元和郡縣誌》中記載:“河源,本漢龍川縣之地,齊於此置河源縣,以縣東、北三百里有三河之源,故名也。” 河源的江河,哺育了勤勞善良的河源人民。

河源設縣于山水會聚之處,位於廣東省東北部,地處東江中上游,形勝壯麗,桂山西鎮,土原東抱,山環水繞,是廣東省重要的生態屏障和飲用水源地,有著華南最大的人工湖——被譽為“人間瑤池”的萬綠湖。

河源域內河流眾多。東江自北向南流經河源市區,新豐江從西向東繞城而過,兩江在河源市區東面交匯,使河源市區三面環水。新豐江水庫(萬綠湖)修建前,東江、新豐江幾乎每年都會發生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但大多時候,沿江之岸常年鮮花盛放,江景如畫。各縣山川奇秀,風物宜人,江河湖泉,遍地勝景。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為河源山水留下了許多詩文墨寶。

2015年發佈的統計公告顯示,全市水資源總量155.4億立方米,境內新豐江水庫和楓樹壩水庫是廣東第一和第二大水庫,其中新豐江水庫庫容達139億立方米,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授予“中國優質飲用水資源開發基地”稱號。

優良的生態資源與豐富的水資源,為公園城市建設所用,為全體市民共享,經過數十年堅持不懈建設,如今初步形成了城市公園體系,生態山水園林城市和宜居宜創業宜旅遊休閒城市規模初具。

河源,水做的城市:坐擁華南最大水缸,還有兩瓶水,一瓶甜一瓶鹹

320米高空拍攝的新豐江槎城之景。黃贊福 攝

第一章

河源江河水系:河流近百條

河源市有近百條河流。說到河源境內的江河水系,人們馬上會想到東江和新豐江,其實,北江、韓江水也流經我市,但所佔份額很低。

《河源市志》稱,河源市水系分為東江、北江、韓江三大流域,東江流域面積13737平方公里,約佔全市面積的87.3%;北江流域面積326平方公里,約佔全市面積2.1%;韓江流域面積1670平方公里,約佔全市面積10.6%。

東江,流經河源境內約200公里

河源市境內第一大河流為東江。

河源,水做的城市:坐擁華南最大水缸,還有兩瓶水,一瓶甜一瓶鹹

東江

東江,古稱湟水、循江、河源水、尋鄔水、龍川江、龍江等,是珠江流域的四大水系之一,發源於江西省尋鄔縣椏髻缽山,上游稱尋鄔水,自東北向西南流經廣東龍川縣合河壩,匯合安遠縣三百山的定南水後稱為東江。東江流經市境內龍川、和平、東源、源城和紫金等縣區,長193.6公里,再由紫金流入惠陽、博羅等縣,至東莞市石龍後流入珠江三角洲。東江石龍以上幹流長520公里,集水面積2.7萬平方公里;石龍以下分為南北兩水道入網河區注入獅子洋,再經虎門入海,其間並有增江、綏福水等支流匯入。若計算至獅子洋,則東江干流長562公里,流域面積3.53萬平方公里,其中約90%即3.18萬平方公里在廣東境內。龍川縣合河壩至博羅縣觀音閣段,平均坡降0.31‰。

新豐江,東江最大支流,河源第二大河是新豐江。

河源,水做的城市:坐擁華南最大水缸,還有兩瓶水,一瓶甜一瓶鹹

新豐江

新豐江是東江水系最大支流,位於右岸,發源於新豐縣玉田點兵,流經新豐縣小鎮、梅坑、豐城、大席等鄉鎮,向南流經西坑,與連平忠信河匯合後流入東源縣境內半江,納船塘河、駱湖河、燈塔河,再集治溪、立溪、古嶺、南湖諸水,穿過河源市區而匯入東江,全長163公里,其中新豐縣境內77.4公里,河源市境內85.6公里,流域面積5813平方公里,其中新豐縣境內996平方公里,河源市境內4817平方公里。

新豐江有集水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一級支流11條,其中大於1000平方公里的是船塘河,集水面積為2015平方公里。新豐江流域年降雨約80%在汛期,是東江中、下游發生洪水的主要水源。新中國成立後,1959年和1966年,博羅站發生兩場接近百年一遇的洪水,新豐江洪水均佔很大比重。1966年發生的大洪水,所幸新豐江水庫已建成,發揮了防洪作用,才未造成1959年那次中、下游全面崩堤的洪災再現。新豐江水大部流經山嶺地區,陂陡、流急。1960年在其最後一個峽谷亞婆山出口處築壩,建成廣東省最大水庫——新豐江水庫,壩高105米,控制集水面積5730平方公里,總庫容139億立方米,有效地調控了東江中、下游的洪、枯流量,並建成了全省最大的水電站——新豐江水電站,裝機容量29.25萬千瓦,大大改善了東江水資源的利用條件。

秋香江 、浰江,河源較大的河流

河源境內較大的河流還有秋香江、浰江。

河源,水做的城市:坐擁華南最大水缸,還有兩瓶水,一瓶甜一瓶鹹

秋香江紫金縣城段

秋香江發源於紫金縣烏石鎮犁頭寨,自東向西流經烏石、紫城、附城、瓦溪、九和、藍塘、鳳安、好義、古竹等鎮,在古竹鎮匯入東江,幹流長144公里,市境內流域面積1590平方公里。

浰江發源於江西省龍南縣牛崗垌柏梅嶂,流經和平縣浰源、熱水、合水、彭寨、林寨、東水等鎮,全長102公里,流域面積1059平方公里,再納進和平河、貝墩河、糧溪河、蓈侖河、彭寨河之水,從東水鎮匯入東江。

韓江水系,主要在紫金、龍川

韓江水系主要在紫金、龍川。紫金有中壩河(古稱北琴江),屬韓江二級支流,位於紫金縣東北部,發源於中壩鎮輋山,自北西向東流經中壩、敬梓、水墩3個鎮,後流入五華縣,再匯入韓江。但該河水土流失較重,河道淤積嚴重,致使河底升高,河道運輸只可通木排。

紫金的洋頭河(古稱南琴江),屬韓江二級支流,是紫金縣東南部的主要河流。發源於該縣與陸河縣交界的武頓山,水流先由南向北再折向北東,流經南嶺、蘇區、洋頭等3個鎮,後流入五華縣,再匯入韓江,幹流長41公里。主要支流為龍窩水,發源於官山嶂,長28公里,流域面積193平方公里。新中國成立前,10噸以下小木船可通至洋頭柘口,洪水季節可上溯至龍窩,1974年後斷航。

龍川境內的韓江支流有鐵場河、橋頭水與鶴市河。鐵場河發源於龍川縣回龍鎮亞髻寨,鶴市河發源於紫市鎮七目嶂。

另一條韓江一級支流為五華河,發源於龍川縣亞雞寨,於水寨鎮匯入梅江,幹流長度105公里,集水面積達1832平方公里,流域內集水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條。五華河水土流失嚴重,流失面積545平方公里,佔流域面積的30%。建國前從五華河口到龍川縣龍田可以通航,由於河床逐年淤積,現已全線斷航。1973年,該流域建成一座益塘大型水庫,總庫容1.6億立方米,控制集水面積251平方公里。

北江

有支流11條

北江水系主要在河源市連平縣,有陂頭河、貴東河,流域面積313.4平方公里,佔全縣土地總面積的13.25%。有大小支流11條,其中集雨面積10平方公里以上支流7條。

第二章

河源水質:常年保持清澄

河源水質之好多有傳說,人們總愛說:“河源人用純淨水沖廁所。”市民向遠方客人介紹萬綠湖時,總愛自豪地說,萬綠湖水可以直接舀來喝。這雖然帶有誇張意味,但河源水質之好,世人公認。

“農夫山泉有點甜,霍山礦泉有點鹹。”有市民詼諧地如是說。近年來,在全市上下的共同保護下,河源的新豐江優質水和礦泉水資源名氣越來越大,被逐步開發,河源的飲用水工業不斷髮展,河源包裝飲用水企業的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為河源的水資源增值作出了貢獻。

河源,水做的城市:坐擁華南最大水缸,還有兩瓶水,一瓶甜一瓶鹹

萬綠湖

萬綠湖

備受珍視的華南第一大人工湖

萬綠湖總庫容139億立方米,集雨面積5734平方公里,年均進庫水量達61億立方米。據介紹,萬綠湖景區工作人員在湖中取水時,取的是40米深的水,溫度保持在20℃左右,pH值在7.0—7.5之間,是有益健康的弱鹼性水。

萬綠湖是河源的標誌性景點,河源人像保護自家花園一樣保護著萬綠湖。1998年始,河源下決心拆除萬綠湖周圍、以及湖中小島中所有可能造成汙染源的酒店、水泥廠,將湖上的船舶全部改造成環保船,並關停非法採礦廠、停止開發萬綠湖環湖路、停止審批新的木材加工廠、禁止在湖上游集雨區進行工業開發、禁止在湖周邊地區進行破壞生態的農業和畜牧業開發、嚴控湖內旅遊開發和水產養殖,這些保護措施可徹底杜絕湖區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的可能,充分涵養湖區林業資源。

建庫以來,萬綠湖水質一直保持著國家地表水Ⅰ類標準,是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唯一授予的中國優質飲用水資源開發基地。同時,萬綠湖還是全國首家通過國際環境管理體系ISO14001認證的國家森林公園,庫區山高林茂,人煙稀少,水土保持良好,環境優美。這是河源歷屆市委、市政府和全市360萬人民長期高度重視保護生態環境取得的重大成果。

廣東唯一無酸雨城市

全面監測全市水質

建市以後,河源市環境監測站對東江河水的監測工作不斷加強,監測斷面和項目不斷增加,監測手段不斷完善。至2008年,已建立以東江河源子站為代表的自動水質監測系統,配備了以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氣相色譜儀、原子熒光分光光度計、化學連續流動分析儀、紅外分光測油儀、離子色譜儀等一批先進實驗儀器。

1991年至2008年,東江河源段水質一直穩定在國家地表Ⅰ—Ⅱ類標準,表明河源市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加強了以保護東江水質為重點的環境保護工作,努力搞好東江沿岸的生態公益林建設,保證了東江兩岸山常綠、水常清。

2003年至2008年,東江河源段水質所監測的24項指標均符合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Ⅱ類標準,市區的主要飲用水源(新豐江水庫)30項指標均達國家地表水Ⅰ類水質標準,國控斷面(龍川城鐵路橋)30項指標達國家地表水Ⅰ類標準,河源市與惠州市交接斷面(江口斷面)的各項指標均達國家地表水Ⅱ類標準。建於1970年、總庫容19.6億立方米的龍川楓樹壩水庫常年保持國家地表水Ⅰ類標準。

在廣東省2017年度環境保護責任考核中,河源再次獲評“優秀”,是連續4年獲評優秀。其中,全市地表水水質優良比例達100%、全市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100%、水質綜合指數排名全省第一,仍然是廣東唯一沒有下過酸雨的地級市,有力保障了東江下游地區4000萬人口和香港700萬同胞的飲水安全。

2018年以來,我市高度重視東江、新豐江市區段水環境保護工作,積極建立以“河長制”為核心的治水長效機制和責任體系,大力加強市區河道水環境保護管理工作,大力進行東埔河整治,東江、新豐江市區段水環境保護和整治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據監測,2018年1月至11月,市區2個河流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100%。

萬綠湖還出現了五億年前就存在的“動物活化石”、 瀕危和極危物種桃花水母。據介紹,桃花水母生活在淡水水域,對水質的要求極高,水質必須沒有任何汙染。因此,有人認為,萬綠湖是開展桃花水母人工養殖、進行生物學研究的絕佳寶地。

礦泉與溫泉

豐富水礦藏

除了優質的水源,我市還擁有豐富的礦泉水資源。龍川縣擁有非常珍貴的礦泉水,與法國“巴黎水”是同樣的碳酸泉。連平縣也富藏碳酸水資源,但尚未得到應有重視(南方日報《個別地區“目不識泉”造成浪費》)。

另外,河源擁有豐富的地熱資源,各縣區都有分佈,有的已開發,有的還是“野溫泉”,現已探明的溫泉有六七十處,遍佈五縣一區,因此河源被稱為“溫泉之鄉”。已開發的溫泉有10餘家,如東源葉園溫泉、和平熱龍溫泉、紫金御臨門溫泉等,各具特色,廣受歡迎。

本文來源:河源日報;參考資料:《河源市志》、《紫金縣誌》、《龍川縣誌》、《連平縣誌》、《惠州志》、《廣東省志 水利志》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