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窮人願意欠上百萬買套房,而用十多年的時間打工去還款?

用戶創維


其實,這是一個算術題。大家為什麼貸款去買房,然後揹著利息去還貸呢?



我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在2002年,我廣州的很多同事手上都有幾萬十幾萬的閒錢,當時的房價2000多元,買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差不多二十幾萬元,很多人選擇了貸款買房,而部分人存錢湊數想存多一點再買房。

2016年的時候,房價26000左右,買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需要二百六十萬左右。再碰到這些老同事,沒有買房的人依然沒有湊足錢買房,當年買了房的人已經買了二套房或者第三套房。回頭看一看,不勝噓噓,時光改變人,也同樣改變財富。


在前幾年房地產上漲的時候,很多人已經成為了富人,有的人依然四處漂泊,機會就這樣把財富重新進行了分配。很多人辛苦工作十年,不如買房人動動手腳換一套房,幾十萬上百萬的利潤就隨之而來。

所以有一個鐵的定律,錢幣永遠都在通脹的後面跑,存錢不如投資,存錢的利潤跑不過物價的上漲,如果存錢在手,貶值很快,那麼如何防範貶值,成為百姓的重要手段。

在國內,很多人投資渠道少,沒有信心投資股票,那麼只有投資房產了。房產作為不動產,在國內有特殊的意義。


1,丈母孃說要新房給孩子住。

2,國人家的觀念深入人心,沒有家當然不行。

3,房子看得見摸得著,心裡踏實,而且現階段跌價的機率很小,還會保值增值。

4,二胎的放開,城市化進程的發展,城市的房產有需求。

5,部分人的攀比心理,你有我也要有,沒有砸鍋賣鐵也要有。

總總,房子永遠都是百姓的關注。


我將與你同行


房子、車子、孩子,哪樣不需要錢,房子更是佔了花錢的大頭,如果有選擇,誰願意背上上百萬的債務呢?

不得不說,現在能付得起首付,能從銀行貸來錢,能夠擁有一套房產也算是一種成功了,雖然當上房奴的日子不好受,雖然說這話時心裡滿是苦澀,但放眼望去,有多少人因為沒有湊齊首付,因為沒有下定決心,還奔波在買房的路上呢。



買房有啥好處,讓人願意去預支未來幾十年的奮鬥結果呢?

中國人還是不太習慣租房,再小也希望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有了一套房子,也就有了一個家,再去想結婚生子也就更有了底氣。

人長大結了婚,也不太願意和父母住在一起了,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年輕人不習慣,老人同樣不習慣,有了房子就可以分開住,這沒什麼不好。

有孩子了,二胎也放開了,人口增加了,地方不夠住了,還得換個大的。

不是人人都是富二代,房子、車子、票子,老子都得準備好了。生活的壓力讓你不得不去面對這一切,也讓不願意變成一種心甘情願。


小崔聊房


為什麼很多窮人願意欠上百萬買套房,而用十多年的時間打工還款?

這個問題提的好,首先說明一點,問題中所謂的窮人,不是缺衣少食的真正意義上的窮人,應該是早已解決溫飽脫困的人,就是居住條件差,想要改善居住條,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

經濟高速發展給眾多有夢想、想改變的人提供了機會,全國不分東西南北,年輕人紛紛湧向經濟發達的沿海省市和一、二線城市找工作。

多年打工之後,漸漸有了一些積蓄,但對於打工地城市來說,他們始終是外來流動人口,不能真正溶入到當地。雖然他們為當地經濟做出了貢獻,卻享受不到當地的待遇。為了更好的就業,為孩子將來能享受到當地同等的教育資源,也為了以更好的生活,只好在打地城市買套房,才能享受當地的公共資源。

在買房方面,外來人口與本地居民相比是沒有優勢的。本地居民原本就有房,或者舊城改造折遷,政府給分的安置房,房子根本不需要自己出錢的。外來人口要想定居下來,只有自己全款買房了。在高房價下,能全額現款支付買房的人不多見,多數人都是低比例首付,高槓杆買房,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欠款上百萬並不奇怪。

在城市化進程下,大批農村人口主動,或被動進城。早年有經濟頭腦的農村人,出門經商,或打工,早早掙了錢,在城裡買房了,這批成功的人,成了眾多村民模仿的對象,紛紛進城。城市規模擴大,土地徵收,不斷有村莊拆遷,這些農村人口不得不被動進城買房。多種因素裹挾,再加上攀比之風,沒有進城的農民,也很不情願的被迫進城買房。因為,城裡沒有房,一方面被人看不起,另一方面兒子結婚都找不到對象,就是女兒願意,丈母孃也不答應,所以就是借錢貸款,也要在城裡買套房子。房價那麼高,不欠個百八十萬,買不下來。

最後一個,一說眾人都知道了,那就是炒房客。炒房客把房子做為賺錢工具,為了謀取更多暴利,通過高槓杆貸款方式買房,這樣反覆操作就可購買多套房子。在槓桿之下,貸款越來越多,上百萬、千萬貸款,對炒房客來說並不害怕,他們看重的是房子帶來的暴利。


春雨來早


有誰不想有個家?故人尚且“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生存需求,何況我大中國人民?

成為房奴有利有弊,解決了中國傳統的有個“家”的大問題,又將貨幣膨脹的風險轉嫁給了金融部門。當然,漫長的還貸過程也是相當艱難的。

就拿工薪階層,如果湊夠了錢再去買房子,估計一輩子也無法跟上飛漲的房價,所以,絕大多數無奈的選擇了房貸,解決“家”的現實需要問題。

說風險轉嫁,可以想這樣一個問題:20年前,估計20萬應該比現代100萬要值錢多了,各種因素疊加後,意味著變質80萬。也就是說,如果你房貸20年的話,銀行要承擔的是80萬減去利息幾萬的變質。

當然,你借到銀行幾十萬的貸款,隨著物價特別工資的增長,還錢的難度在遞減。相當於借到“值錢的錢”,還“不值錢的錢”。顯得容易些。

說到底,面對每年所剩無幾的存款,要想一次性付夠全款購房,幾乎是不可能的,而面對成家過日子的現實需要,你根本沒有任何多餘的選擇……

因為絕大多數現代人都是這樣過來的……做人很難,做箇中國人更難……


不一樣的法


關於這個問題,我發表一下個人看法:

1、不管貧窮富有,人的生活在這個大同的星球上,人的基本需求應該是一樣的,不能因為窮就不能有夢想,不能有自己想要的生活。

2、你所謂的為什麼窮人要貸款百把萬去買套房,這與是窮人富人無關,有套房子,是家的象徵,只有安居才能樂業,在目前的時代背景下,高房價,高物價,高競爭力,高壓力的情況下,別無選擇,貸款買房是幫助大部分人實現安居的唯一辦法,人嘛,有壓力也許更有動力,更何況,房價物價一天天在上漲,不可能等存夠錢在來買房吧,等你存夠錢,也許是10年20年後,都成白髮老人了。

3、房子是大宗商品,總價高,又是人人都需要的物品,有它的唯一性,稀缺性,保值性,貸款買房成為大家的早日實現買房夢的機會,房價在漲,錢在貶值,一年存款不夠一年上漲的房價。


孝感樓市動態


頂層設計者們搞土地財政正是因為看到了這幾點:

1.中國人傳統以持有為主,西方一輩子租房很正常。

2.看準結婚需要,也可以說是丈母孃的支持者。

3.小孩讀書學位需要。

5.租房制度和監管不健全,租客弱勢一直得不到保障。

6.貨幣超發,包括房子在內,都在漲價,早買早合算。

7.開發商、銀行、投資者、中介等推波助瀾,加上土地漲價,使得房子的價格漲幅超過收入漲幅,倒閉使人買房。


在彼端打盹


試問誰願意?不過不這樣做還有什麼辦法解決買房問題,現在80.90後乃至00後只要沒房都迫切需要買房,現在不買房怎麼談女朋友,怎麼給下一代有良好的教育環境?不是說我很物質,這就是殘酷的事實,當然也存在一小部分不要房不要車,但這畢竟很少。

現在的我就是其中的一員,房貸,車貸,壓的我喘不過氣來,但為了能夠成家,我也只能如此,一起加油,別被打垮了


火鍋小陳


個人覺得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傳統觀念,中國人素來講究安居樂業,有個房子才覺得有根,有根才能追夢。


二是房子的商品屬性決定的,在普通人一輩子能購買的單品中,房子應該算是最貴的商品了,我連房子都買得起,還有什麼買不起,買房子代表著我有能力,很多人把房子看成是混得不錯的象徵。

三是丈母孃因素,在很多丈母孃眼裡,房子代表著能力,代表著閨女嫁過去的依靠,家都沒有,你憑什麼給我女兒幸福。

但是,大量調查結果表明,房子並不是決定婚姻家庭生活是否幸福的核心因素,令人欣慰的是,很多年輕人的觀念在慢慢改變,這也是社會進步的一種表現。


雨天煮酒


貸得出款來的人都不是窮人,因為他們有能力償還銀行的貸款。正是由於他們有能力還貸,因此銀行才敢於把錢借給他們。窮人根本就借不出錢來,因為銀行不敢把錢借給他們,怕他們欠債不還。


William401007


房價爆漲的惡果已出現:

經濟增長率不斷下降,並且大多數家庭的資金滯留房地產,無法抽出。

隨著住房長效機制的建立(租購同權,享受城市的醫療和教育權利等),高槓杆炒房者必將被割韭菜,今後房子不再是財富增值的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