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如何成為科技超級大國?

手機用戶84329005273


中國如何成為科技超級大國?

連線雜誌3月3號,最初的主題:從模仿到創新:中國如何成為中國的科技超級大國,變化如此之快,以至於過去並未完全消失,未來已經到來。去年十月底,我訪問了中國人工智能投資者李開復。當我從後門進入他的辦公樓時,似乎我在上個世紀回到了北京,因為我乘錯了電梯。

本世紀初,中關村以其龐大而複雜的電子產品市場而聞名。當時的幾座高層建築裡到處都是出售電子產品的商店,如相機,電視機,DVD播放機等,其中大部分是在中國組裝的,但很少有中國人發明的。中國是一個努力工作的國家,這種形象深深植根於西方人的心中。

但幾年前,中國領導人希望他們的國家在新的電子產品 - “中國製造”和“中國設計”中享譽全球。銷售廉價電子產品的租戶已離職,新技術公司已遷入新裝修的辦公樓,如初創企業,投資者甚至專利律師。但有些人留了下來,很容易遇到像我這樣的舊電梯,這些電梯出乎意料地被米色鍵盤和激光打印機所包圍。但新舊共存也讓人們意識到中國的變化速度有多快。

在中國和硅谷工作的投資者馬瑞說:“我總是認識硅谷的人,他們認為中國只能克隆他們的想法。這個想法過於陳舊。現在,我看到越來越多的西方公司模仿中國。

目前,中國的過去和中國的未來是共存的。不是這個國家的工廠和倉庫在世界範圍內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而是由新企業家推動的中國。隨著從人工智能,基因研究到無人機的不斷增長的力量,它將至少在某些方面改變全球技術的未來。

在中國,個人支票和信用卡從未成為主流,但智能手機支付已經司空見慣。如今,數以百萬計的“智能”自行車停放在北京和其他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令人驚訝的是,一切都快到了。在中國,新的社會習俗和大量科技公司似乎在一夜之間出現。專家說,與以前不同,這一代中國企業家很快就會成為獨角獸和“蛻變”。

當我2007年第一次來到中國時,我帶了一部摩托羅拉翻蓋手機。今天,我使用兩部智能手機,一部用於美國應用,另一部用於中國應用。在消費者網絡以外的許多技術領域,許多西方購物者也可能使用中國製造的產品,無論他們是否知道。新技術的影響不僅限於中國。北京和深圳的研究人員正日益引領全球科技發展的潮流。

在2018年的中國,可以參加每週一次的科技和未來峰會,如金融科學技術,健康科學技術,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如今,中國的創新者和投資者常常說新的時代即將來臨。

以上便是我的一些見解,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喜歡我的回答,敬請關注我的頭條號“每日精彩科技”!

<strong>


每日精彩科技


我們在國外發現了兩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1、35歲以下的研究人員,中國人非常厲害,但過了35歲後,就逐漸被外國同行超越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最後一調查,國內35歲以上但凡科研做的好的,都轉了行政領導,每天應酬開會哪還有時間踏實做科研!科研需要長期持續積累的,國內很多鬼才級的人物一旦當官後都中斷浪費了。

2、美國的高端科研領域,華人佔比1/3,側面也反應了中國人才流失之嚴重。和這些人接觸之後,普遍反應的問題,並不是收入差距,而是適應不了國內的交際、官場文化,彎不下腰。要想踏實、安靜地做點事情,只能留在國外。

因此,官本位幾乎是科研的死敵,如何提高中國科技水平?短期看,立即、徹底、全面消滅科研體系行政化;長期看,官本位不除,永不可能攀登頂峰。


RereMouse


當今世界能稱的上是科技強國的,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以色列,瑞士、加拿大……,中國目前還只是大國,還不算強國。但論既強又大的也就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意大利,對了,還有韓國,對,就是韓國。美、英、法、德、日、意都是老牌列強,唯一人口超過5000萬的發達國家就是韓國。下面我們來看一組數據

國家 人口 領土(平方公里) GDP(美元) 排名 人均GDP(美元) 排名

美國 3.257億 937萬 19.363萬億 1 59495 8

日本 1.268億 37.79萬 4.872萬億 2 38428 25

德國 8269.5萬 35.74萬 3.5954萬億 4 44184 19

法國 6711.8萬 67.28萬 2.5748萬億 5 39673 23

英國 6602.2萬 24.41萬 2.5650萬億 6 38847 24

意大利 6055.1萬 30.13萬 1.935萬億 8 31618 27

韓國 5146.6萬 10.02萬 1.545萬億 11 29730 29

這是截止目前世界上目前僅有的幾個人口超過5000萬,人均GDP過2萬美金的國家,2018年韓國人均GDP過3萬是大概率事件,也可以說是僅有的幾個人口過5000萬,人均GDP超過3萬美金的國家。雖然GDP高不代表科技強,但這幾個國家都是GDP高且科技強的國家。我們可以看到這幾個國家中唯有韓國是自二戰後新崛起的強國,也就用了短短几十年的時間,其他國家都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中國和韓國比較相似,也是二戰後才真正開始發展,所以中國想要成為科技超級大國,可借鑑韓國,那麼韓國算科技強國嗎?

韓國2017年世界500強公司上榜數量14,2018年上榜16,僅次於美國126、中國120、日本50、德國32、法國28、英國20.5(聯合利華算英國和荷蘭的,算半家)。並且韓國上榜的企業像三星電子、現代汽車、LG電子等在業內都是響噹噹的,不同於中國上榜的企業相當一部分是國企,比如國家電網、銀行、石化之類,韓國都是些私企而且集中在電子、汽車、家電等高科技領域。所以韓國算科技強國嗎,當然算!

那我們可以從韓國學習哪些呢

一、重視教育

1977年韓國18-22歲的青年中能夠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還不足5%,為通過發展教育改變國家的落後面貌,韓國政府以“教育立國”為基本國策,僅用幾十年的時間,就實現了高等教育的大眾化,進入普及化階段,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接近100%。此外,各主要發達國家毛入學率也在70%左右,中國目前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是46%左右,當然中國人口基數比韓國高了很多,不可能達到這種入學率,但也說明韓國對教育的重視。除了毛入學率外,還應該加大對公共教育的投入,中國目前對公共教育的投入佔GDP的比重是4.22%,而美國是4.9%,韓國目前也在4%的水平,不過中國的公共教育投入佔GDP的比重超過4%也是近5年的時間。

二、加大科研投入

截至2015年,韓國國民生產總值(GDP)中,對科技研究與開發(R&D)投資比重佔4.23%,繼2013年(4.15%)和2014年(4.29%)後,連續第3年居全球首位。

我們都在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韓國是目前為止唯一一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大國,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唯一的辦法就是產業轉型升級,轉型升級唯一的辦法是科技創新,所以中國想成為科技超級大國,可以借鑑韓國經驗,當然也可以借鑑其他國家的經驗,但最重要的兩條就是重視教育,重視科研!


獨少68286941


就目前來看,這個目標是遙遙無期的,不是我看不起自己的祖國,我的憂患意識還是很強的,我深深地愛著腳下的土地。我說一點看法,首先,我們的教育是不成功的(說失敗太傷心),投入不少,但就是培養不出前沿科技人才,改來改去還是應試教育,沒有觸及根本,一直在圈內循環,衝不出禁錮。為什麼中國很多人一出國門就成科技精英呢?看看我們國家當初搞“兩彈一星”的頂尖專家大多是美國培養出來的。可惜沒人去反思。再者,中國的製造業缺乏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只是求湊合,導致產品質量下降,有很多東西做的比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還差得多,假冒的東西更別說了,如此怎麼得了呀?這不是小事,主要重視不夠,打擊不到位。其次,國有企業擔當不夠,要麼行業壟斷吃民眾,要麼虧損吃國家,毫無競爭意識,因為它們旱澇保收,無需操心,所以,它們不太注重科技創新。看看美國上市企業,科技型企業佔絕對優勢,都是私企(我們叫民營企業),我們知道的洛克西德.馬丁、波音、通用、微軟、蘋果等都是頂尖企業,它們毫無例外是科技引領的現代化企業,它們創新能力極強,科技的日新月異帶動產品不斷升級換代。當然,我們是有十三億人口的大國,有的是智慧的源泉,就看怎麼辦了。結束語:不拘一格才能出人才。


明心見性164037844


中國成為科技大國強國的必由出路。

目前的戰略佈局就是。

堅持國有體制,集中力量辦大事。

堅持科技強國的理念。

堅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氣象。

堅持863,千人計劃,國家科技獎,大科學裝置建設,大研發投入,中國製造2025…………。

很多人看到的,還是西方傳統的科學優勢,因尋守舊,因循守舊,思想落武,跟不上發展,不學習,喯就是了。

什麼是彎道超車?舉例:

傳統汽車即現代汽車,中國學也好,仿也好,賣也好,這段過程必需有,可是不久將來中國車將起超西方几百年的汽車製造業,羅爾斯羅易斯的發動機在好,對不起,不用了,中國車將使用動力輪轂,就是每個輪轂安一電動機,四輪四個電動機(直線電動機,高鐵上是),發動機取消,傳動軸沒了,後橋也不要了,一根導線與電池相連完活兒,這就是彎道超車,當石墨稀電池到位,所有機動車均可用此技術,僅此一項傳統制造就五雷轟頂了,高壓輸電,核能,量子通訊,計算,電磁彈射,造船,光纜,玻玏,港機,激光,5G,我們己經領跑世界了。

最關健是行空發動機,高端芯片,大飛機,到2025都會到位。

中國不成為科技強國行嗎?

每年萬億的研發投入。

國企不行?中移動的5G標準10項,基站750萬個,美國高通9項,不到80萬個,華為8項。

中國不想成為未來的科技強國,實力不允許。

十年後在與我驗證,二十年後在跟我說話。

我不看當下和以前,我只關注今後。


金犁說事


在本世紀初,北京中關村以龐雜的電子產品市場聞名,這裡的商鋪多充斥的是攝像機、電視、DVD等電子產品,多數都是組裝,很少有是中國發明創造的,而老外對中國當時的印象,則是“勤勞的‘模仿’之國”。

但到了數年前,除了“中國製造”,“中國設計”也馳譽世界,出售廉價電子產品的租戶逐漸離開,取而代之的是新科技企業,雖然也有留下來的老租戶,但新舊並存現象,也讓人們意識到了中國變化之快。

某位在中國和硅谷工作的投資者說過,他在硅谷還總是碰到以為中國只會copy他們點子的人,但現在這種想法已經落伍,在如今,有越來越多的西方公司在模仿中國。在眼下,中國的未來和中國的過去正在並存,而更讓世界越來越關注的,是新生企業主推動的(新)中國,人工智能、基因研究、無人機等與日俱增的實力,在一些方面正在改變著全球科技的未來。

在國內,智能手機的支付已經是家常便飯,大街上停滿數百萬輛的“智能”自行車,這些到來之快讓人都感到吃驚,似乎在一夜之間,大批科技公司突然冒出,有專家曾說,這一代的中國企業家不同以前,很快能夠成為獨角獸和“十角獸”。

在如今消費之外的中國科技領域,許多西方人也在使用中國製造產品,在如今,中國的創新者和投資者最常說的一句話是:“一個新時代即將到來”。


環球網


堅持發展中國製造2025,以市場調節為基礎和決定因素,加上國家的政策和財力傾斜,從審批上就限制粗放企業的審批,加快推進和支持科技和創新企業的審批,大力扶持我國有戰略需求的科技企業,比如芯片和高難度機械加工業。

圖為長征5號火箭。


我國現在已經在科技上走出了一條很不錯的路子,那就是以互聯網的發展牽引電子科技和信息化技術的提高,隨著小米、華為等實體企業和百度、騰訊等虛擬業務企業等這些創新型的科技企業的出現和發展,我國的科技市場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也就是社會的資金開始大量湧入,人才開始匯聚、產品開始爆發式出現的階段,這個階段持續的越久,積累越深入,牽引越強,給國家科技發展帶來的好處就越大。

圖為我國已經開始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


等量變產生了質變,超級計算機、高科技加工製造業、材料科技、高鐵、高科技能源如核電等企業也開始進入高速發展階段,並且逐步吸引消費的傾向,那麼國家的科技力量就會越來越集聚,形成規模和市場效應,最終藉助各種資源的累積優勢,最終科技創新企業就會進入一個高投入、高回報的良性循環階段,也就是美國現在經歷的階段。

人工智能將會稱為未來高科技的代表性領域。


我們已經進入了第一個階段,第二個階段已經部分開啟了,我們距離成功不會很遠了,堅持發展,堅持中國製造2025,堅持不懈的努力必將會讓國家享受到高科技時代帶來的好處。


海事先鋒


中國要成為科技超級大國,那什麼是科技超級大國?是人人都能立地起飛,還是人人都能造飛船,射火箭🚀?如果是這樣,中國也不一定是科技超級大國,有可能別國的人都可以瞬時飛越到達外星球了,人人都可以撬動地球了。所以我認為科技超級大國就是一個相對概念,也就是中國比地球上其他國家的各類科技普遍先進,科技研發水平普遍發達,科研人員群體相對較多,能夠探索發展別國實現不了的超高新技術。

那麼如何實現這些偉大目標呢?有兩個方法可以做到:一是做夢;二是做啊。做夢就不說了,都明白。我說第二點做啊,意思就是擼起袖子加油幹,埋著腦袋加油趕。那具體怎麼做呢?

我認為當前我們中國有了較強的工業製造基礎和不錯的科研環境以及科研能力,我們有成為科技超級大國的潛力,但我們還缺很多環節。

1.對科技的熱愛和崇拜缺少整體氛圍。想當初我們墨子號衛星發射成功時,國內關注於此的媒體屈指可數。國民閒餘飯後普遍是xx演員和yy歌手xx了,yy主播又整容了。要不就是z小姐搶了yy歌手的xx演員,然後xx演員和yy主播私奔了。沒有全民閒餘飯後的討論,就沒有全民的繁榮。我們需要更多的相關科技熱點聲聲入耳,更多的先進技術口口相傳。

2.科研人才勞動收入不成正比。只有累死的牛,沒有耕完的田。多麼形象的形容了在科研中努力奮鬥的那些人。什麼都不是的演員可以輕輕鬆鬆拿一個億,而為什麼努力為中國科技前行的人拿不到一個億?不要說他們是雷鋒,老奶奶過馬路都沒人扶了,哪裡來的雷鋒!

3.教育的缺失。中國的教育這些年的進步還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從小的科學技術教育停留在有條件的城市。廣大農村依舊農村,新農村只是舊房翻新的農村,學校科技課只是副科,家庭科學教育就沒連副科也沒了。

4.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科學基礎決定國家深度。我們的經濟發展像洪流,滾滾向前,十分偉大。要讓我們的科研水平普遍發達,許多行業需要大力持續資金扶持。

也許我們在這些地方不斷改進,我們離科技超級大國就不遠了,說了這麼些,怎麼忽然感覺像是在扯淡!


月視科技


中國如何成為科技超級大國 在中國,變化如此之快,過去尚未完全消失未來已然到來。去年10月末,我去拜訪中國的人工智能投資家李開復



。我從後門進入他所在的辦公大樓時,因為坐錯了電梯,一時間好像回到上世紀的北京。 本世紀初,中關村這裡以龐雜的電子產品市場而聞名。當時的幾幢高樓裡充斥賣攝像機、電視、DVD播放機等電子產品的商鋪——多數在華組裝,卻很少是中國人發明創造的。中國是個勤勞的“模仿”之國,這種形象在西方人腦中根深蒂固。 但數年前,中國領導人想要自己國家以新型電子產品馳譽世界——不僅是“中國製造”,還有“中國設計”。出售廉價電子產品的租戶紛紛離開,新科技企業入駐新裝修過的辦公大樓,如初創企業、投資者甚至專利律師。但有些人留下來,也很容易碰到老舊電梯,就像我那樣,不期然被米色鍵盤和激光打印機包圍。但這些新舊並存的現象,也讓人意識到中國變化之快。 在中國和硅谷工作的投資家馬睿(音)說:“我在硅谷總是碰到一些還以為中國只會克隆他們點子的人,這種想法太落伍了。如今,我看到越來越多西方公司在模仿中國。” 眼下,中國的過去與中國的未來這兩個世界正在並存。令全世界越來越關注的,不是這個國家的工廠和倉庫,而是正由新生企業家推動的(新)中國。憑藉從人工智能、基因研究到無人機與日俱增的實力,它至少將在一些方面改變全球科技的未來。 在中國,個人支票和信用卡從未成為主流,但智能手機支付已成家常便飯。如今在北京和其他大城市的人行道上,停滿數百萬“智能”自行車……

一切到來之快令人吃驚。在中國,新的社會習俗和大批科技公司似乎在一夜之間冒出。專家說,這一代中國企業家不同於以前,他們的公司能很快成為獨角獸和“十角獸”。 2007年我初次來華報道時,帶的是一部摩托羅拉翻蓋手機。如今,我用兩部智能手機,一個裝美國的App,另一個裝中國的App。在消費網絡之外的眾多科技領域,許多西方購物者可能也在使用中國製造產品,無論他們知道與否。(新科技的)影響,將不限於中國。北京和深圳的研究人員正越來越引領全球科技發展趨勢。 2018年在中國,很可能每週都能參加有關科技和未來的大會,比如金融科技、健康科技、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等的峰會。如今,中國創新者和投資者常說,一個新時代即將到來。


源科技


中國的科技強國,一直走在路上。中共抗戰時期,就曉得了日本因頑固抵抗反法西斯聯盟而被美軍扔下兩顆原子彈,日本天皇才被迫發佈終戰詔書,日本無條件投降,認識到滅世武器的威力。剛解放,中國被逼進行抗美援朝戰爭,美軍失利後,叫囂對中國沿海城市使用原子彈,受到威脅後,中國領導人意識到沒有這個東西,戰爭就會一邊倒的失敗!所以,戰後蘇聯援建項目裡就有這個最高級別的內容。中蘇交惡,蘇撤回了項目,主席說一萬年也要弄出來!結果,原子彈爆了,氫彈爆了!這樣奠定了世界強國地位!中國政府發出了向科學進軍的號令,建設四化國家,其中之一是科學技術現代化。幾十年來,中國由最初的模仿,積累世界先進知識和經驗,到後來的自主研究開發,不斷在八六三計劃、九七一計劃上重點突破,在各大學院校培養科技後備軍,又在世界各國招攬國際科技人才,共同推動科技強國事業,成果豐碩,上天入海陸上飛,等等,現在,習總書記又發出了中國製造4.0計劃,要全社會重視科技,全面超越領先世界,依靠科技推動各項事業發展,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目標己經明確,培養人才、尊重人才、選拔人才應當從基礎抓起,打好基礎,更加重視科技興趣的培養,激發科技創新意識。大學全面提高科技能力水平,整治學術不正之風,開展高校之間、校企之間、國際間的學術交流,互相促進。獎勵科技發明,即使是“民科”,只要有好的點子、方法、項目,都可以開展合作、提供平臺和條件,將科技強國方略推到全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