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國富:智能駕駛看長沙

新湖南客戶端·華聲在線記者 胡澤匯

4月2日,在2019互聯網嶽麓峰會·智能駕駛專場論壇上,湖南湘江新區發展集團副總裁、湖南湘江智能科技創新中心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謝國富描繪了智能駕駛的美好前景:預計到2030年, 中國市場的自動駕駛乘用車規模將達到800萬輛,自動駕駛汽車總銷售額將達到2300億美元。

面對如此大的市場蛋糕,長沙市有何作為?

謝國富說:“智能駕駛看長沙。長沙是自動駕駛之城!長沙在場景打造、政策法規、人才基礎、技術研發等方面均全面領先。”

一串數據可以證明長沙第一方陣地位:

長沙初步搭建了5個自動駕駛應用場景,為智能駕駛打造的100公里智慧高速正在建設中;工信部授牌的國家智能網聯汽車(長沙)測試區已於去年6月12日建成開園;測試區內模擬場景類型全國最多、綜合性能全國領先、測試服務全國最優、5G覆蓋範圍全國最廣,建有228個智能網聯測試場景。

截至上週,已有26個企業,74輛車,進行了700餘場測試。測試里程5萬公里,積累了2000Tb測試數據。謝國富說:“這些數據能讓機器更好地學習,數據迭代,完善自動駕駛。”

同時,長沙是自動駕駛汽車的人才高地。長沙有20多所高校,30多萬在校大學生;擁有自動駕駛汽車專業學生80000餘人;院士、“長江學者”等頂級人才500多人。

現在,長沙自動駕駛產業集群效應明顯。長沙市現有自動駕駛重點關聯企業347家,其中基礎層企業229家,例如景嘉微、國科微。技術層企業77家,例如華諾星空、證通電子、楚天電氣等。應用層企業41家,例如CIDI、京東無人車、三一等。

在政策扶持方面,長沙也勇於吃螃蟹。已出臺了《長沙市智能製造三年行動計劃》《長沙市關於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推動國家智能製造中心建設的若干政策》等產業政策;配套出臺了人工智能產業相關的資金政策和人才政策。

目前,自動駕駛技術已在特定環境、場景下開始試驗應用,比如自動泊車、港口碼頭、礦區生產等。今年底,智能駕駛的士將在長沙城區道路上進行測試運行。

“我相信,在未來5-10年將實現全面自動駕駛。”謝國富描繪的未來場景,很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