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為何從來不懟任正非?

流星小子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覺得董明珠不懟任正非,主要應該是因為任正非的創業業績及人格魅力令董明珠小姐折服。

從創業背景看,董明珠一路走來非常不容易,她自己也是出生“低微”,從艱苦的創業開始,一步一個腳印才走到現在的,而任正非也是一個民營企業家,創業從零開始,經過人生的大起大落,吃了創業的苦頭,這一切讓董明珠小姐有同病相憐的感觸。

而且,任正非那種逆難而上、堅韌不拔、敢於挑戰、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創業風格成就了華為的事業,這讓國內許多企業家所佩服的。尤其,任正非為人處事低調,從不張揚,腳踏實地,讓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成長為中國乃至世界通訊業界的巨頭,確實令人刮目相看。

同時,堅持不上市,靠企業自身資金積累和發展能力實現加速發展和自我超越,不受其他因素干預,確實難能可貴。而且,華為國家提供的稅收及提供的就業貢獻,是中國民營企業最大的。這一切都令董明珠小姐的高度認同。





開偉觀察


格力董明珠向來以敢說敢做而著稱,她曾炮轟險資舉牌上市公司為野蠻人,也曾與小米雷軍打上10億賭約,在股東大會上發飆,並且自已出資單挑新能源汽車。董明珠給人的印象是很少人有入她的法眼。很多網民也很喜歡董明珠這種“天不怕地不怕“的坦率性格。

但令人感到驚奇的是董明珠從來沒與任正非發生過矛盾,或者連一句不滿的話都沒說過。去年三月,董明珠在做節目時曾表示:“華為我們感到很自豪,因為華為有一天報告出來是5000多億的時候,我們全公司都要向華為學習,並奮起直追,華為永遠是我們的老大哥,我希望有一天華為在世界第一的時候,我們格力能在第二”。

顯然,在董明珠的眼裡,華為的任正非就是她的學習榜樣和前進的動力,素有鐵娘子之稱的董明珠從來不會對華為任正非產生任何非議,更不要說懟任正非了。那麼,任正非在哪些方面讓“天不怕,地不怕”的董明珠所折服呢?

首先,任正非與董明珠同時具有工匠精神,任正非在一件事情上幹了幾十年,並且做到極致,這不是每個企業家所能做得到的。當別人都在虛擬經濟中游蕩時,任正非並沒有心動過,始終立志出自主創新,把華為做得更好。而董明珠這些年主業還是空調,除了做空調,還做了手機、小家電、綠色能源等行業,遠沒有任正非那麼專心一致了。

再者,任正非與董明珠都喜歡致立於自主研發,而華為則是自主研發的國內領跑者,去年華為在自主研發方面投入1000億元人民幣,是聯想的10倍還多,這麼大的手筆,董明珠當然是看得“心服口服,外帶佩服”。當然,董明珠在研發經費上的投入也是不算少的,但是與任正非的華為相比,差距還是蠻大的。董明珠與任正非在產品研發的理念上有共識。

再次,任正非是董明珠的偶像。早在2009年華為就自主研發成功了首個國產中高端的芯片,降低了對美國高通、英特爾等芯片企業的依賴度。而董明珠今年才決心投資500個億開始研發芯片技術,力主格力的空調芯片全部國產化,而作為董明珠來說,華為走了這麼大一截,有了豐富的成功經驗,以後格力要想研製出自己新一代芯片,真正實現“讓世界愛上中國造”的夢想,恐怕還要仰仗華為等國內科技企業的大力支持,叫一聲“老大哥”也並不為過。

最後,格力雖然佔空調市場的40%,但充其量也就是營收不到華為6000億元的一半,華為的產品70%出口海外,如果不受到美國市場對華為產品禁入的影響,華為在海外的市場可能還更大。而董明珠在國內空調市場雖然佔比不小,但已經達到了天花板。現在要麼擴大海外市場,增加出口量,要麼產業結構轉型,但是這些年董明珠轉型也乏有成功`案例。

董明珠和任正非,都是喜歡實幹的企業家,不喜歡來虛偽的一套。董明珠的敬佩任正非的同時,還希望把格力打造成華為這樣的公司。董明珠把華為當作老大哥,自己跟在後面一起發展,所以,理念相同、目標一致,信仰也差不多,當然董明珠懟誰,也不會懟任正非了。


不執著財經


董明珠是非常佩服華為任正非的!怎麼會沒事懟他呢,而且同是廣東企業,也沒有什麼恩怨和交集。而且任正非華為做的事情比格力更加的高大上。董小姐根本無從懟起。

1、任正非個人魅力非凡

任正非高調做事,低調做人。在業界是出了名的好口碑,而且任正非做人上非常成功,基本上從不接受採訪,也從來不議論別人,說實在話就是一個世外高人,從來不參與一些紛爭。這樣的世外高人,董小姐佩服還來不及呢,怎麼會懟呢。

2、任正非年齡大一些

任正非是董明珠的老大哥,今年已經是72歲了,比董明珠大10歲。從年齡上來說,董明珠應該是非常尊重任正非的,因為任正非確實年齡更大一些,更加沉穩一點,這一點,董明珠是沒辦法跟老大哥任正非比的。

3、華為集團研發實力更加強大

華為是做通訊產業起家的,而通訊產業是典型的高科技產業,這是董明珠的空調產業沒法比的。華為集團招聘的都是研究生,博士生,而且都是知名院校的畢業生,而且給的薪酬也是非常高的,這點格力空調也是比不上的。華為2017年研發投入為104億歐元,在全球排行榜上排第六名,而蘋果排第七名。從研發投入上來看,華為已經超過了蘋果公司了。

4、華為任正非更加高風亮節

現在華為集團任正非也就是佔有大概1.5%左右的股份,其他的都分給員工持有了。因此,這樣的任正非就沒有多少人會非議他的。還能怎麼說呢,任正非創立了華為集團,本來可以佔有百分之幾十的股份的,結果任正非把股份都拿出來給了員工了。只能說任正非高風亮節了。這還能讓董小姐說出來什麼呢。

5、華為發展更加快速,穩健

2017年銷售收入為6000億元,其中70%都來自海外。而格力集團2017年收入為1500億元,銷售收入只是華為的四分之一。已經不是一個量級的企業了。華為估計2018年收入有可能達到7000億元的水平。

6、華為集團是格力電器的學習榜樣

董小姐也非常聰明,早就把華為集團作為自己的學習榜樣了。但是格力電器確實多元化發展有了一點問題,這點不如華為集團穩健。因此,既然是像華為學習,那董小姐肯定是不會懟華為任正非了。

綜上所述,格力電器董小姐肯定是不會懟任正非的,因為華為實力確實是太強大了,而且任正非個人魅力非凡,也是董小姐非常佩服的世外高人。


睿思天下


華為已是我國不多的、世界級別的高科技企業,5G技術已處於國際領先,是我們中國的驕傲,是真正“讓世界愛上中國創造”的代表。不管是企業體量、管理水平,還是科技創新能力,華為的確領先格力許多許多。作為華為創始人的任正非先生的確有過人之處和非凡又卓越的能力。
儘管董明珠不是格力的創始人,但對格力的發展,特別在銷售方面的確作出了重要貢獻。董明珠在創始董事長朱江洪之後繼任格力董事長,雖然她也看到了格力多元化的必要性,並作了積極努力,但成效不佳,幾乎顆粒無收,現在的格力還是靠前董事長成就的空調獨腳支撐,抗風險能力較差。


從這些來看,目前的董明珠確實沒有懟任正非先生的資本,任先生也沒有可被懟的地方!


虎哥視窗


董明珠極為推崇華為,曾說過“華為做第一,我格力做第二”這句話,兩位工匠精神推崇者惺惺相惜。

格力和華為目標相仿,都是通過技術手段來保證企業發展,華為每年19%的營收用於技術研發,格力也在推崇“讓世界愛上中國造”。

兩位CEO都是極致的工作狂,脾氣不好。任正非曾經把一位副總裁罵哭。而董明珠為了公司一直都沒有再婚,而且也是脾氣不好,員工沒把車子準備好,董明珠對著眾人就是一頓吼,還放話:“不把你們撤了才怪。”,所以被稱為鐵娘子。

兩位CEO都注重狼性文化。大家都知道華為最出名的就是它的狼性文化了,華為的這種文化都是任正非一手植入的,作為他本人,也是一個典型的工作狂。

董明珠很欣賞華為的。在央視記者採訪時,董明珠被問到對於華為的看法,其回答是“為之自豪”。同時還表示自己還常常將華為作為榜樣,讓全公司學習。



兩家公司都注重技術而不是營銷。任正非所創造的華為,讓世人都知道了好用的電子產品不只有蘋果。 格力更是中國企業走向世界的代表,特別是董明珠的名言——“讓世界愛上中國造”詮釋了技術領先。

華為是格力的學習榜樣,華為成功太多。格力集團多年牢牢佔據空調第一,但比起華為還差的遠。華為年營收破6千億元,70%來自海外。在華為面前,格力距離還很大。

所以,董明珠極為推崇華為這種務實的公司,因為董明珠想把格力打造為華為這樣的公司,當然不懟了。


毛琳Michael


董明珠和任正非兩人都是國內企業家的“正能量"的代表!兩人的在企業家這個層面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不同的是,董明珠和任正非兩人在對外宣傳和自己的”人設“方面卻採取了截然不同的路子。

任正非低調、幾乎不為大眾所熟知(如果沒有去年那場機場等出租車的照片的話)

董明珠高調、性格強勢、敢於懟天懟地懟任何人!尤其是和小米雷軍的10億賭局讓大家到目前還在猜誰贏誰輸。

奇怪的是,同樣的是企業家,董明珠敢於懟雷軍卻從不見對任正非有絲毫”不敬之詞“反而都是謙虛、溢美之詞,這是為何?


歸根結底,還是任正非獨特的人格魅力和樸實、專注的作風因素!


第一點:巨大成功之後樸實

任正非之低調相對於華為這個品牌的高調是很不可思議的,其樸實的作風讓哪怕再挑刺的人都找不到理由。

就拿去年7月份,任正非去視察東莞松山湖基地來說,期待著草帽、謝絕陪同、一輛小麵包車。

單單這一點,就可以甩眾多”企業家“們多遠!成功並不是很困難,成功的人太多太多,但是取得巨大的成功之後依然能保持如此低調、樸實的人實在太少太少!


第二點:同是實體企業的代表,華為的成就值得尊敬和學習


董明珠和任正非都是實體企業出身,對實體的熱愛和艱難深有感觸,同樣的把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作坊帶到目前人盡皆知的“品牌”。

董明珠的成就固然很大,格力品牌從一個瀕臨破產的小國企在董的帶領下成為為目前國內空調業的老大,家電屆的巨頭。

但是,相比華為而言,董還差任正非很遠!

格力目前僅僅只是國內NO.1,但華為2016年在世界500強中排名第287位,到2017年已經躍升至83位!


在塑造品種、走出中國、走向全球、由中國製造轉向中國智造方向,董還要向任正非學習。

因此,才有董明珠在不同的場合反覆表態對華為的尊敬:“華為永遠是我們的老大哥!”


其實,不僅僅是董明珠對華為、對任正非如此尊重,就連我們的馬雲也經常在不同的場合表示對任正非的尊敬。2016年,馬雲就曾經這樣評價過任正非“一個被遺忘的高人”


用戶87417147496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楚董明珠的性格特點以及她都懟了些什麼人。

的確,作為一個知名企業家,特別是女性企業家,董明珠性格特點確實比較鮮明。她給人的普遍印象是,強硬、直爽、脾氣大。

有本事的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往往這也代表了企業的特點。不管怎樣,在董明珠的帶領下,格力電器做到了空調行業的第一,她能讓企業賺錢,也能讓投資者分享到企業發展帶來的紅利。

那麼,董明珠都喜歡懟什麼人呢?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她看不起的同行;另一類是不配合她的人。

她懟得最多的就是與自己有直接競爭關係的美的集團。在她看來,美的集團的空調產品不如格力,而且還喜歡在背後使小動作,所以,她頻頻公開對美的集團發難,雙方的官司也沒有少打。當然,對於董明珠的指責,美的集團是不承認的。

當董明珠準備帶領格力電器投資珠海銀隆,進軍新能源汽車行業時,遭到了股東大會的反對。於是,就有了她在股東大會現場怒懟投資者的一幕。在她看來,她帶領企業發展,給了投資者足夠的回報,但她的決定不能得到股東的支持,這讓她很憤怒。

於是,董明珠一氣之下,自己拉著幾個商界大佬一起投資了珠海銀隆。可能,她認定自己的決策一定是正確的吧。

至於任正非,董明珠和他沒有直接的競爭關係,華為和格力電器在企業發展層面還有相似之處。

它們都是中國成功企業的代表,都通過核心技術在各自的領域佔據絕對優勢,甚至董明珠認為華為是格力電器學習的榜樣。任正非深諳在中國經商之道,個人本身也相當低調,不招惹是非。因此,董明珠沒有任何懟他的理由。


斑馬消費


“華為永遠是我們的老大哥”,“華為做第一,我格力做第二”。這是董明珠在中央電視臺接受記者採訪時親口說的話,一向口無遮攔的董明珠誇起華為來,真是一點也不保留。

要知道董明珠懟大佬是出了名的。比如與雷軍的10億賭約;比如炮轟賈躍亭負能量;比如diss美的;比如股東大會發飆,力排眾議進軍新能源汽車……

這些貌似都是董明珠的“壯舉”,這也造成了董明珠“天不怕地不怕”的假象給人以感覺就沒有董明珠不敢說或不敢懟的人。

為什麼董明珠從不懟華為還如此稱讚華為?

因為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是董明珠為數不多所推崇的企業家。

董明珠和任正非二人有很多共同點。倆人都在各自的行業取得了矚目的成績和高度,或許兩位企業家之間心心相惜。

第一,董明珠視華為為偶像。

格力雖然很牛氣,是中國製造企業的龍頭,格力空調連續十幾年穩居國內市場第一名。

但與華為相比,無論是全球知名度還是國外市場銷售量,都有很大差距。只有與華為這種企業“打擂”,董明珠才會低調起來。

第二,董明珠一直堅持“掌握核心科技”,與華為搞研發創新之路不謀而合。

董明珠一直帶領格力堅定不移走自主創新之路,在參加活動或是接受採訪的時候,董明珠說得最多的詞語永遠是“創新”,這點與華為不謀而合。

華為連續多年持續且高強度的研發投入已經成為中國企業創新的標杆,華為之所以取得一個又一個亮眼的成績,與創新投入有很大關係。研發團隊8萬人,聯合創新中心36個,研究院所14個,這些沉甸甸的數字足以說明問題。

董明珠對華為創新的投入是非常佩服的,華為沒有讓董明珠敢“懟”的地方。

總之,華為和格力都是值得國人驕傲的企業,任正非和董明珠都是值得尊敬的企業家。

不管怎樣,埋頭苦幹,大力創新,做強做優產品,只有這樣,中國製造業才能雄起,才能真正實現“讓世界愛上中國造”的夢想。


姑婆那些事兒


“華為永遠是我們的老大哥”,“華為做第一,我格力做第二”。這是董明珠在中央電視臺接受記者採訪時親口說的話,一向口無遮攔的董明珠誇起華為來,真是一點也不保留。

大家都知道,格力董小姐懟起人來可是出了名的,比如與雷軍的10億賭約;比如炮轟賈躍亭負能量;比如diss美的;比如股東大會發飆,力排眾議進軍新能源汽車……

懟天懟地的董小姐從來沒有放過任何競爭對手,為何從來不懟華為任正非呢?

第一,華為與格力沒有領域不一樣,不存在競爭關係。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銷售通信設備的民營通信科技公司。主要涉及通信網絡中的交換網絡、傳輸網絡、無線及有線固定接入網絡和數據通信網絡及無線終端產品。格力是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的專業化空調企業。兩者之間在業務上不存在直接的競爭關係。

第二、華為的自主研發與董明珠堅持“掌握核心科技”理念不謀而合。

從研發芯片到系統,華為在自主研發這塊的投入絕對是行業標杆,更是很多企業無法企及的,而這也正好與格力“掌握核心科技”的理念相契合。現在格力也準備研發自己的芯片,華為就是一個很好的榜樣。

再者,華為在技術革新、公司制度、員工管理等等層面都是很多值得其他企業學習的地方。華為都已經在國際上打響了名號,而掌門人任正非依舊低調,埋頭苦幹,大力創新,做強做優產品,這也是真正的實幹家身上自帶的人格魅力。

董明珠、任正非都是真真正正的實幹家,都想著“讓世界愛上中國造”,理念一致,有啥懟的呢?


認同早餐君的觀點,也別忘了點贊、關注~


華爾街早餐


董明珠難道瘋了嗎?目前為止,華為應該是為數不多的可以在國際市場上一較高下的民族品牌之一,尤其是在實體制造業上,格力還只有向華為學習的份,而任正非更是前輩,董明珠除了尊重就是敬意!


就算她性格豪邁也不至於見誰懟誰吧,何況華為公司原本就是民族品牌的驕傲,位居世界500強的第72名。而格力電器至今為止,尚未入圍世界500強呢。

當然啦,格力電器不能進入世界500強不等於沒有實力,畢竟格力在空調領域擁有的核心技術是世界上最多的,算是行業的龍頭老大。但畢竟較之於華為在世界的影響力還是要差一些吧,單說華為僅在5G專利方面,已達61項,全球第一。

根據數據顯示,格力電器2017年實現全年營業收入1482.9億元,淨利潤為224億元。格力電器累計技術專利35000多項,其中發明專利15000餘項。在2017年共完成發明專利申請4182件,授權發明專利1273件,發明數量授權量位列全國第七。

而華為在2017年的營收高達6036億元,淨利潤為475億元。專利方面華為僅在2018年就已經有7.43萬件,居首位。發明專利方面,華為也以6.69萬件高居首位。特別要說的是,2018年華為營收預計要超過1000億美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