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你一個未被商業化汙染的江南水鄉——黎裡

黎裡古鎮,這是一個陌生的名字,哪怕對於我這種自幼生於江南水鄉之地的人而言,也從來只知曉周莊、西塘、烏鎮、木瀆、同裡等這些名聲大振,家喻戶曉的江南古鎮。黎裡這個名字,打拼音輸入法甚至不能被一下識別出,搜索百度甚至都沒有完整的信息。這是一個被繁華遺忘了的江南古鎮,它擁有悠久的歷史,潺潺的流水,古老的石橋,縱橫的船隻,黑瓦白牆的屋舍,高低不平的青石板路,它幾乎擁有江南水鄉所擁有的一切,卻獨獨沒有躁動的聲名,故而只安安靜靜沉寂於現實的繁華里。

初到黎裡時,下著稀稀落落的小雨,起初我並未對這個默默無聞的小鎮抱有多大期待。伴著細雨,人際更是寥寥,沒有碩大清晰可見的路標指示牌,更沒有富麗堂皇的遊客接待廳。抵達古鎮主景區,遊客無幾,店鋪零零散散,大多關門閉戶。然而放眼望去,小橋流水人家,夾雜著飄灑的綿綿細雨,幾乎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


還你一個未被商業化汙染的江南水鄉——黎裡

還你一個未被商業化汙染的江南水鄉——黎裡

走入古街,有些地方還在整修,也有很多地方已修繕完畢。牆繪精妙絕倫,第一幅圖,我拍攝時,正巧有位老奶奶駕著三輪而過,黑瓦下,牆繪的水鄉背景中,頗有一種“人在畫中游”之感。

第二幅牆繪圖很具三維立體感,印象中似乎椅子是真實立體的,如今竟也有些分不清。黑瓦下,細雨中,古時學子正於夫子博古論今,創意獨特,效果奇佳。


還你一個未被商業化汙染的江南水鄉——黎裡

還你一個未被商業化汙染的江南水鄉——黎裡

還你一個未被商業化汙染的江南水鄉——黎裡

還你一個未被商業化汙染的江南水鄉——黎裡

還你一個未被商業化汙染的江南水鄉——黎裡

還你一個未被商業化汙染的江南水鄉——黎裡

還你一個未被商業化汙染的江南水鄉——黎裡

還你一個未被商業化汙染的江南水鄉——黎裡

古鎮被保留得很好很完整,我沿著古街在縱橫的古橋間來回穿梭,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橋,不同的景。沒有陽光的添色,古鎮怎麼看都像一幅幅水墨畫,我就像撿到寶一般來回取景,忙碌個不停。遊客稀少,更給我以可乘之機。清水碧潭,倒影清晰,素牆素水素橋,好似一盅煲制了很久的湯,原汁原味,吃慣了很多無數調料堆積而成的美味佳餚後,輕輕一品,卻覺鮮美異常,甚過無數山珍海味。

沿街每走一小段便有通往水裡的青石板鋪成的水階,古鎮上仍有很多人家保留了在水階浣洗東西的傳統,只是以前洗衣洗碗,如今改為清洗拖把之類的雜物。一階一階往下走,倒成了很好的觀景臺,兩面皆可拍。記得兒時住在鄉下伯伯家時,常見人在水階上浣洗之景。我拍下幾張照片在青石板臺階上駐足,倏然間,彷彿記憶延伸至兒時,竟略略有些恍惚。也許很多外地遊客只是為尋找別緻的江南美景而來,而對於我們來講,更多的反而是找尋兒時隱約記憶裡的光景罷了。我的童年在鄉下呆的日子屈指可數,大多數是在公寓樓裡的記憶,故而留下的水鄉記憶更是模糊。如今遊覽一些著名古鎮總是商業化氣息蓋過一切,就連蘿蔔絲餅都不再是當年的味道了,於是我也只當自己是萬千遊客裡的匆匆過客,匆匆行走,匆匆拍照。而這樣清清靜靜的黎裡倒讓我憶起些許兒時時光,也算不負多年生於斯長於斯的水鄉韶光了。


還你一個未被商業化汙染的江南水鄉——黎裡

還你一個未被商業化汙染的江南水鄉——黎裡

還你一個未被商業化汙染的江南水鄉——黎裡

還你一個未被商業化汙染的江南水鄉——黎裡

還你一個未被商業化汙染的江南水鄉——黎裡

我總是想拍停留在水畔的小船,可去了那麼多古鎮卻也從未實現過。總是遊客熙熙攘攘,遊船成群結隊忙碌著接待,匆匆間留不下一絲寧靜時光。如今在這人氣清冷的小鎮上我倒得償所願。黃色的小船掛滿大紅燈籠,靜靜停在碧波上,停在樹影裡,停在石階龐,停在黑瓦白牆下,停在清幽的時光裡。

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面對這無人的小船,真想上去體味一下這句詩。如今入秋時節,與春景倒也並無太大出入,細細想著,剛來時的那場秋雨就像是縹緲於天際的詩,迎著我們進入這如詩如畫的古鎮水鄉。

因沒有人頭攢動的遊客所擾,一切拍攝都在靜謐的時光裡緩慢進行,彷彿持著相機行走,拍下的,腳踏的,都是一寸一寸的寧靜韶光。

畫船兒天邊至,酒旗兒風外颭。

如今畫船與酒旗我倒是都拍下了,只是酒旗飄飄早已換成各色小吃的招牌,遠遠望去,也姑且認作酒旗吧。

很多地方正在整修,大約不久的將來經過宣傳之後,這又會是一個被商業化侵襲的繁忙旅遊勝地了。


還你一個未被商業化汙染的江南水鄉——黎裡

還你一個未被商業化汙染的江南水鄉——黎裡

還你一個未被商業化汙染的江南水鄉——黎裡

還你一個未被商業化汙染的江南水鄉——黎裡

還你一個未被商業化汙染的江南水鄉——黎裡

還你一個未被商業化汙染的江南水鄉——黎裡

還你一個未被商業化汙染的江南水鄉——黎裡

還你一個未被商業化汙染的江南水鄉——黎裡

還你一個未被商業化汙染的江南水鄉——黎裡

還你一個未被商業化汙染的江南水鄉——黎裡

論起江南我還是最愛倒影,只可惜現在很多地區汙水橫流,真正遇上清潭碧水也是難得之事了。雖然很多時候即使是汙水,沉靜之時拍下倒影依然清晰靜美,但卻早已失了純粹的水鄉之樂了。這邊的水很靜,也很淨,讓人感覺時光,空氣都是清淨悠然的。一座座傍水屋舍,一幅幅靜水倒影,走著走著,我覺得空氣都像是水做成一般柔軟。我雖不寫詩,可卻覺得這一幅幅動人照片就是一首首詩,悠遠綿長,清麗靈動。

配上些秋景的水鄉,水墨中更添些繽紛之色,紅橙黃綠裝點間,略有些童話之感。童話裡,總是色彩斑斕的。童話般的水墨水鄉,你可曾見過?我見過,便是此般澄澈淡然,又繽紛多姿。


還你一個未被商業化汙染的江南水鄉——黎裡

臨走時看見幾個農村婦女正在新建的竹園裡忙碌,我覺得甚美,便速速拍下。秋景裡,樹葉繽紛,嫩綠、翠綠、碧綠、墨綠,更有淺橙、焦茶,三個婦女,身著紫衣,兩個頭戴碎花頭巾,另一個則是頭戴斗笠,如此原始裝扮的確很少得見,尤其是如此原汁原味,帶著濃濃的鄉村氣息撲面而來。


這樣看來,偶爾去往一個小眾景點也是收穫頗豐。大眾景點反倒往往因為遊客商販等等一切煩擾矇蔽了審美的雙眼。如今各地都大肆修建古鎮,而很多古鎮名聲大作之後反倒失了其本意。商販雜亂,遊客更是雜亂,各色小吃都大同小異。擁擠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都難以脫身,更別說停下駐足細細持著相機拍照體味了。不過我倒是希望各色古鎮建起之後可以分流一些遊客,讓濃郁的商業化氣息淡一些,給古鎮留下幾分本真原始的模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