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高淳區,江南聖地,國際慢城

《大明一統志》高淳縣:本溧水縣地,弘治四年割立信等七鄉設縣,開治高淳鎮,故名。鎮改名淳溪,以鎮山下的一條溪流命名。乾隆下江南,有感於高淳景色秀麗、民風淳樸、文化深厚,特賜江南聖地美譽。

南京市高淳區,江南聖地,國際慢城

高淳區

《高淳道中》 南宋.范成大

路入高淳麥更深,草泥沾潤馬駸駸。

雨歸隴首雲凝黛,日漏山腰石滲金。

老柳不春花自蔓,古祠無壁樹空陰。

一簞定屬前村店,袞袞炊煙起竹林

南京市高淳區,江南聖地,國際慢城

高淳區

詩中所描寫的情景來看,這裡早在宋代就是一處人煙稠密的山村集市,這裡素有素有日出鬥金、日落鬥銀的江南魚米之鄉的美譽。她是世界慢城聯盟授予的中國首個國際慢城、國際慢城聯盟中國總部所在地。


南京市高淳區,江南聖地,國際慢城

高淳區

高淳區是南京南大門,被稱為南京後花園。地處江蘇省西南部,北溧水區相近,東與溧陽市毗連,西北與當塗縣比鄰,西、南與宣城市宣州區、郎溪縣、馬鞍山市博望區接壤。

全區下轄2個街道、6個鎮:淳溪街道、古柏街道,磚牆鎮、陽江鎮、漆橋鎮、固城鎮、東壩鎮、椏溪鎮,人口44.6萬,總面積790.23 平方千米(一說802平方公里),區人民政府駐地淳溪街道。


南京市高淳區,江南聖地,國際慢城

高淳區

高淳之名,由來有三:原是建一處湖濱高阜;山下有淳溪河,取高阜與淳溪的首字得名;其二,是時,百姓居住在湖濱高阜上,民風淳樸,故取地高、民淳末字命名。其三,位於湖濱高阜,有丹陽、固城、石臼三湖環抱,有遊子山諸山依靠,取高阜之意享加三點水名高淳,表示既可得高山之利,享三湖之福之意。


南京市高淳區,江南聖地,國際慢城

高淳區風景

區內有60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的薛城遺址,被確定為南京原始人發源地。固城遺址比石頭城還早208年,是南京地區最古老的城邑。伍子胥開鑿的胥河是世界上最早,且仍在發揮航運作用的人工運河。

夏代屬越國,西周時,域內屬吳。春秋周景王四年(公元前541年),吳王餘祭在離境內築子羅城,因城高堅固取名固城,即今固城鎮。以此設立瀨渚邑,因建在中江北岸的沙灘上,故名。楚平王為太子時據守固城,後人又把固城叫做楚王城。

南京市高淳區,江南聖地,國際慢城

雪景

秦置溧陽縣,因地處瀨水的北岸,瀨與溧古音相通,而得名,是境內置縣的開端。自此地屬溧陽縣,直至八百年後,隋分溧陽設溧水縣止。北宋設高淳鎮,為高淳得名之始;明朝弘治年間從溧水縣析置,治高淳鎮。《大明一統志》高淳縣:本溧水縣地,弘治四年割立信等七鄉設縣,開治高淳鎮,故名。鎮改名淳溪,以鎮山下的一條溪流命名。乾隆下江南,有感於高淳景色秀麗、民風淳樸、文化深厚,特賜江南聖地美譽。

1953年1月,撤銷蘇南行政區,屬鎮江專區。1983年3月1日,由鎮江專區劃歸南京市。2013年3月,高淳區正式成立。


南京市高淳區,江南聖地,國際慢城

石臼湖風景

高淳區地形東高西低,東部低山丘陵為茅山、天目山的餘脈,山勢平緩;是太湖水系與水陽江、青弋江水系的分水嶺,河流東入太湖;西部被固城湖、石臼湖所環抱,河流西通長江。她是首批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屬北亞熱帶南部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降水豐沛,日照充足,無霜期長。

這裡是江蘇省油桐栽培基地,有稻、小麥、油菜籽、大豆等農產,盛產各種魚類和野生禽類等,截至2017年底,共發現各類礦產12種,已探明礦產地3處。有煤、瓷土、鍺和石灰石等礦產。

南京市高淳區,江南聖地,國際慢城

高淳老街

有機械、建材、陶瓷、造船、化工、化肥等工業。建有全國最大的螃蟹專業市場,是江蘇省商貿十強縣(市)、建築強縣、中國建築之鄉,享有中華民間造船水運第一縣的美稱,以造船水運業著稱的武家嘴村則被譽為中國民間造船水運第一村。


南京市高淳區,江南聖地,國際慢城

高淳區

高淳地理位置卻相對封閉,受到歷代北方移民及官話語音的衝擊很小,更好地保留了中古吳音和古代中原雅音,高淳話被稱為古韻方言活化石,具有獨特的價值。

固城鎮是胥溪河的起點,也是春秋戰國時期先後屬於吳國、楚國、越國的軍事要邑。自東漢光武年起,至隋初置溧水縣止,固城為溧陽縣治560多年。(溧陽縣治遷今舊縣村)。《太平寰宇記》載:楚平王都於固城。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吳王命伍子胥伐楚,燒固城。


南京市高淳區,江南聖地,國際慢城

固城湖大橋

高淳區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45公里,區位優勢鮮明。水路西進長江黃金水道,東連太湖蘇南水網,交通便捷。境內有寧宣高速、溧蕪高速公路、S104等線路過境;有南京內河港高淳港區;有1條地鐵線路:南京地鐵S9號,設有高淳站、團結圩站兩個站。


南京市高淳區,江南聖地,國際慢城

高淳區風景

高淳區是中國最佳生態休閒旅遊名區、長三角地區重要休閒旅遊目的地、江蘇省歷史文化名城,名勝古蹟有保聖寺塔、滄溪戲樓、東壩戲樓、固城(楚王城)遺址、東漢校官碑、玉泉寺、襟湖橋等,有迎湖桃源、銀林山莊、椏溪等景點。

遊子山原稱梁山、綿山,據當地碑文記載,孔子周遊列國時曾登上此山,產生了遊子思歸的念頭,更名為遊子山。

南京市高淳區,江南聖地,國際慢城

高淳區

高淳老街是華東地區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街,是全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明清時稱作正儀街,民國改稱中山大街,幾經改名,今仍名中山大街,當地人慣稱老街或一字街。她臨官溪河而建,被稱為皖南徽派與蘇南香山派的過渡類型,明清時縣衙設於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