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電影的營銷推廣邏輯

爆款電影的營銷推廣邏輯


從2018年的《我不是藥神》、《前任3》、《戰狼2》和《西虹市首富》等電影到2019年的《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和《流浪地球》,一系列的爆款電影刷爆了中國觀眾的眼球,究竟何為爆款呢?這麼形容,在《我不是藥神》投拍前,出品方預期的票房是在五到六億之間,而上映之後的實際票房突破了三十億,成為了中國票房史上第五部突破三十億的電影,位列中國內地總票房國產片票房第四名,之後列舉的幾大電影均有此特徵,上映前的預期和上映後的結果反差巨大,無論是貓眼、淘票票、豆瓣評分超9分的《我不是藥神》,還是二十五億票房的《西虹市首富》,在上映之前都未曾預料到之後的成績,那麼這些成績的背後究竟和其他的電影有什麼不同呢?電影的製作方面我們不需多談,我們僅從其營銷邏輯來分析。

有人說,藝術就是生活,又高於生活,電影也是如此。《我不是藥神》中,一個身患白血病的老太太和正在調查走私白血病靶向藥的警察說,“你能保證永遠不得病嗎”“他只是想要或者,犯了什麼罪?”,現在一個病拖垮一整個家庭的新聞比比皆是,對於公眾來說,雖然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不會直接產生恐懼,但是卻暗藏擔心如此厄運降臨的焦慮,電影角色的命運之所以能觸痛觀眾,是中國每年新發癌症病人430萬、朋友圈動輒眾籌救命醫藥費的消息刷屏的現實。

而真實事件的背書,更是加重了電影的真實性,配合其中一系列的角色衝突的情節,最終成功引發海嘯式的觀影熱潮和討論。

完成三十億票房也許有偶然性,但除開其電影製作之外的原因,是切中了社會議題。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這部電影改編自韓國同名影片,劇情基本沒怎麼改動過,故事情節是熟悉的韓式揪心情節,情節好壞我們這裡不談,只談該片如何成為爆款的。首先,《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無意中挑到一個好檔期,本來以為只能吃同期歐美大片《驚奇隊長》的邊角料的出品方也沒想到自己能逆襲,其中原因除了《驚奇隊長》不夠驚奇之外,更重要的是《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完美匹配了當下社會公眾的某種心理。

第二點是影片的精準定位是少女,女高中生比女大學生以及女性白領更容易受到新社交媒介的影響,如抖音,抖音面對的公眾和豆瓣是不同的,抖音是非影迷式的,豆瓣是以審美感受力為準的,抖音面對的是自下而上的大眾文化。所以該片在抖音上的熱播也是“爆款”的一大推手,也就是很多宣傳團隊奉為聖經的“初中二年級原則”,意為讓初中二年級的學生看懂並覺得好看,就是收益率最高的原則。

該片上映之初就捨棄了一部分人群,而專注自己的目標群眾。專注於網紅營銷,一再利用熱搜強化“年度哭戲”和“請帶紙巾”的關鍵詞。這些油膩矯情的標語對影迷群體雖然不管用,但對年輕一代以及三四線城市卻是異常受用,這也說明爆款無需一個審美的高維度,也不需要是某種內涵的作品,只要引發了觀眾“打卡”效應,基本就不會太差。

網紅營銷的上一個案例是《地球最後的夜晚》,憑藉“跨年一吻”的一波帶流量的操作,國產藝術片吃到了最豐盛的一頓年夜飯。

這不禁讓我們思考,這類爆款能否被模仿呢?對於電影這樣一個“內容為王”的行業,營銷的作用究竟有多重要?

我們的答案是非常重要,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時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對於電影這個時段性的行業而言更是如此,前期如果準備工作做的不夠好,哪怕內容再好也會黃金票房的時期。

過去,由於內容的稀少,渠道的集中,一部電影很容易就能得到觀眾的注意力,然而隨著市場的發展,內容供應前所未有的豐富,同時渠道碎片化帶來的觀眾注意力越來越分散,導致了傳統的營銷方式在現在的市場上逐漸失靈,現在而言,簡單的告知性宣傳價值在下降,這是電影營銷同質化的後果,對於宣傳而言,新花招越來越少,普遍都是同樣的招式,這時候很容易忘記,每一個成功的項目都是無法複製的。

爆款電影有其獨立性,但歸根結底,需要的是定位,影片的調性和內容是否切中於公眾的某種心理,能否引發大範圍的討論和打卡效應。除了定位之外,影片上映前還需要做足準備,一下兩點建議可供參考。

1. 內容與渠道:提高營銷本身效率

在手段都趨同的情況下 ,效率取代了方法,成為考驗營銷效果的關鍵。電影營銷的關鍵在於挖掘電影的核心信息,再把這個信息精準有效的傳遞給核心受眾,而不是簡單告知電影的信息,因此,內容和渠道兩個維度的問題都需要解決,才能提高營銷的效率。

2. 尋找票房之外的增值服務

營銷本質是為電影收益服務,凡是能對收益產生正向作用的,都可以被稱作營銷。其中包括兩點,一是怎樣做更多的增值服務,另一點是從營銷型製片人的角度去想,到底什麼能夠影響到一個電影最終的價值。

增值服務的基礎在於,電影作為一種傳播範圍極廣的媒體內容,本身就有廣告平臺的屬性,在不傷害電影內容的情況下,加入一些情節,把電影建成一個IP,就可以基於這個平臺來做授權上的延展。

“就是所謂營銷產品化,就是麥當勞和迪士尼的合作模式,通過銷售聯合促銷的產品既可以賺錢,觀眾又接觸到了電影信息,一舉兩得。

電影是一個內容為王的產業,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信息量劇增,營銷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大,所以在如何做出好的內容之外,片方對映前映後的營銷策略也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摘自 中國公關行業門戶網站—公關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