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清又一地標!這條橋通車,去鹽盆、翁垟等方向不用堵堵堵啦~

乐清又一地标!这条桥通车,去盐盆、翁垟等方向不用堵堵堵啦~

極目遠眺,樂清新區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城市風光分外壯美,見證了樂清城市日新月異的變化。夜幕降臨時,燈火通明、美輪美奐,橋上橋下車流如水、美麗寬闊,高速車道上的車流白色指示燈如同天上的繁星忽明忽暗,與城市的萬家燈火遠近呼應,構成了一幅和諧壯觀、富有詩意的高清夜景圖。

萬岙分離橋,這條全長294米的道路,與樂清高速收費站和市區主路相連接,成了樂清連接內外的“金三角”,每天有數千車輛和近千名市民從此經過,奔往四面八方。它雖然沒有摩天大樓的宏偉,但就如何緩解交通擁堵作用而言,對樂清有著地標式意義。

乐清又一地标!这条桥通车,去盐盆、翁垟等方向不用堵堵堵啦~

在舊橋的路段上,一些附屬工程還在緊張地進行中,淡綠色的防護網已安裝完畢。據樂清高速公路建設中心工作人員介紹,該分離橋通車後,有效解決了樂清前往鹽盆、翁垟等方向的交通擁堵問題,大幅改善高速公路樂清收費站進出口交通瓶頸現狀,提升城市入口形象,“分離橋共分為左右兩幅,為緩解春節假期間交通壓力,我們在2月3日下午對左幅橋進行臨時通車。想不到這交通要道,也成了城市景觀的極佳觀賞點呢!”

“真是大手筆!萬岙分離橋新建後,給我最大的一個感覺就是樂清的城市形象提升了,特別是跟橋下的八車道高速公路匹配,更有大城市的感覺了!”市民王女士帶著孩子沿山路下來,看見記者拿著相機,湊上來說,“只要天氣好,我經常帶著孩子來山上走走。這條新橋沒建之前,原來的老橋只有2個車道,現在看起來多氣派啊。”

“打通山體,用橋樑連通了市區和鹽盆,看著車駛在橋上,就像是駛在城市之上。以前做夢也沒有想到,樂清道路建設發展這麼快。”另一位姓周的老伯望著山下車水馬龍感嘆,作為土生土長的鹽盆人,周老伯說自己在這塊土地上活了70多年,“以前路沒通之前,山腳下都是水稻田,我們想去趟縣城都要翻山越嶺。年輕時我會騎自行車,每次都要扛著自行車越過這小山丘。山上本來沒有路,硬是靠著大家的腳印走出了一條小路。”

聊到樂清城市交通的發展,周老伯感慨萬千,“我也算半個樂清通,以前樂清沒有我不認得的路,現在的新路太多了,好多路都不會走。”最近,子女回家過春節,經常開車帶周老伯到樂清城區轉。開到萬岙分離橋上,周老伯執意要下車,感受一下樂清的“現代化大城市”氣息。

一路同行走到山下,王女士指著矗立在高速出口上方的“馬踏飛燕”雕塑這個中國旅遊城市的標誌說,“我以前一直沒有注意到這個雕塑,以前橋窄,能不堵車快速通過就很開心了,根本沒注意到橋下橋上還有這麼美的景觀。”春節期間,在外經商的親友回來,王女士也帶他們到這個入城口看看,見證樂清交通道路發展的速度,感受樂清城市的生機勃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