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全副武裝的士兵,如何在不解除武裝的前提下上廁所?

假裝這是暱稱


全副武裝的士兵,這個概念就要先分析一下。我們以前總是在聽一句話:武裝到了牙齒。但是,對方的牙齒上有啥武器呢?除了點牙垢口臭還能有啥呢?因此,全副武裝只是個誇張的形容詞,士兵不太可能武裝到褲襠。

如果士兵不是全副武裝到了褲襠,那麼他們可以隨意大小便,有野戰廁所的在野戰廁所,大部隊行軍過程中就在路邊解決,沒有洩密的問題,大部隊行軍不可能全憋著,也不可能見到一泡尿就深埋無害化處理了。這種情況不僅是在二戰時期的中國戰場上存在,現在的拉練也是這種情況,拉練沒有那麼多的野戰廁所,官兵們也不可能憋著尿一走就是20公里。部隊把這個叫“放水”,有口令的,“前面停”“放水嘍”,官兵們放完水,再從水壺裡補充點水。繼續走。

美軍有一種單兵防護用具,是保護了褲襠的,這個東西如果要大小便,的確是要解下來,但是這個護檔算不算是“武裝”,又得分析了,又是個複雜的軍事學術問題了。個人認為這不算是武裝,解除了就解除了吧,單兵護具研發的一個特點,就是便於穿戴的解除。為什麼要不解除武裝呢?不解除武裝的意義何在呢?你都有不解除武裝的決心了,你還上什麼廁所呀?你當個貔貅多過癮呀。

最後,說一下我對於野戰廁所的印象。部隊在駐訓中搭建野戰廁所,較高的標準就是在出發前攜帶地方採購的大編織布、迷彩布,再帶上點木樁,在野外圈起來一塊野地,立上或貼上標識“廁所”,有女兵的單位,野戰廁所一般分開設置,不會出現男左女右的情況。內部的便位,就是戰士們用鎬挖便坑,講究一點的部隊指揮員會要求在便位上鋪設廢磚頭,不講究的就那麼拉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