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士兵抽菸?

雄34987840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戰時抽菸是不可避免的,平時則儘量要戒掉。


戰時由於戰爭原因,需要士兵儘量舒緩神經,以適應殘酷的戰場。

酒精不適合戰爭,那麼菸草就是最適合的。

在二戰期間,每個國家的士兵都抽菸,香菸也成為標準配給。

中越戰爭中,香菸也是和子彈一樣重要的配給品。

摘錄一段: 抽菸是貓耳洞人的必修課。在貓耳洞,抽菸就是抽時間,一天抽兩盒三盒不新鮮。抽菸就是為了讓灼熱的煙火能夠多少燙融一點冰凍的時間,使它快些流走。儘管誰都明白,抽菸不僅浪費今日的生命,還預支著將來的生命。但他們不能不抽。不抽菸又有什麼可乾的呢?某偵察大隊指揮一次作戰,指揮部六個人三天三夜抽了十四條煙,人均一天八盒,或者說連續七十幾個小時中平均每人每九分鐘抽一支菸。老山戰區人均菸草消費量居世界之冠這決非誇張。

雲南出好煙,遍佈戰區的小賣部裡高檔香菸應有盡有,但那些價格也都是真正的高檔,越靠近前線越貴,店老闆們(通常是老闆娘出面)專宰當兵的,知道打仗的人有今兒沒明兒的不在乎幾個錢。每人每月發五元的貓耳洞補助,只夠買一盒大重九。一連的小韓說,有天晚上,我們一直劃到最後一根火柴,總算點著了,剛抽上,小狗日的特工又來了,一邊對付他們,洞裡還要始終有一人抽著煙保存火種,折騰了一個多小時才把小子們轟走,哥幾個這才往洞裡一歪,安安穩穩地美抽了一頓。 洞裡放不住煙,多了發黴,少了一到炮擊封鎖又要斷頓。

心細的平常把菸頭捻在罐頭盒裡,這時候可以卷巴卷巴再抽,沒有的只好回憶菸頭都曾經扔在什麼地方,然後儘量大努力將那些臭水泡過的發了黴的爛菸頭找回。實在沒轍的,抽茶葉,抽樹葉草葉,以至抽一口手紙,什麼都試過。斷煙不比斷糧斷水好受半點兒。一次322陣地斷了煙,連指發動全連緊急捐贈精神食糧,全連傾囊刮遍,只找出了七十九支紙菸,由軍工衝過炮火送上去。

黃子國負重傷後想抽口煙而未能最後如願,等終於找到了煙,戰友點燃放入他的唇間時,他卻已經再也不能吸。清明節的麻栗坡陵園中,每一個名字下每一個墓碑前都有幾支點燃的香菸,吸吧,這回煙多了,吸吧,這回時間更多了


薩沙


我是,測評先生我來答!



根據2008年美國國防部健康相關行為調查顯示,近三分之一的現役軍人吸菸,而戰鬥區部隊人數增加。 大多數士兵都知道吸菸會最終導致肺癌和肺氣腫,但是人們不必等待20或30年才能體驗吸菸的不良影響。 美國陸軍公共衛生司令部科學家的多項研究表明,吸菸會對健康產生直接影響,例如傷害風險增加和身體表現下降。 USAPHC高級流行病學家Michelle Chervak說:“過去對陸軍基礎學員的研究表明,吸菸的士兵受傷的風險比非吸菸者高出90%。”



根據過去的數據以及對作戰單位收集的最新數據的分析,我們可以肯定地說,吸菸者有更大的傷害風險,更具體地說,過度使用傷害,[肌肉骨骼組織的損害,這種傷害會隨著重複活動而累積)作為跑步,“她補充說。”更高的傷害風險可能是由於影響身體癒合和修復過程的因素。“ USAPHC研究還表明,吸菸會對肌肉耐力產生負面影響,尤其是隨著士兵年齡的增長。 “我們的數據顯示,吸菸者在陸軍體能測試中的俯臥撐和仰臥起坐次數較少,”Chervak說。 吸菸也會影響任務準備。 USAPHC研究還表明,使用菸草的士兵夜間視力和精神敏銳度降低,並增加了熱和冷傷的風險。尼古丁可減少氧合血流量,使正常眼睛的夜視力降低30%,佩戴矯正鏡片的人群降低50%。 同樣地,吸菸也會導致四肢血流減少,導致更多的熱和冷傷,因為身體無法冷卻和溫暖它們,尤其是手指和腳趾。

更多吸菸的不良影響

吸菸不僅會對士兵的表現產生負面影響,而且對吸菸者和他/她的環境中的人們的健康影響也很小。

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的國家預防戰略報告指出,吸菸導致每年約443,000人死於美國。這些死亡是由肺癌,慢性支氣管炎,中風,心臟病,肺氣腫和其他疾病引起的。


對於那些希望減少吸菸的人來說,有一個好消息。USAPHC研究顯示,戒菸24小時後心臟病發作的風險降低,在一年無煙年後,患心臟病的風險是吸菸者的一半。因為香菸中的尼古丁是如此令人上癮,戒菸的習慣並不容易。但沃林頓說,不應該勸阻那些希望戒菸的人。“任何減少菸草使用都被認為是成功的,”沃靈頓說。 “戒菸困難的士兵應該專注於減少他們吸菸的數量,最終目標是實現無煙生活。”許多軍事醫療設施提供戒菸課程,醫生可以開出藥物來幫助吸菸者戒菸。美國的許多社區也提供戒菸援助和諮詢。


笑小小生


士兵吸菸,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往往因為貼上了士兵的標籤而變成關注熱點。我想說的是吸菸有害健康,但也不要吸菸的是兵哥哥而另眼相看,請大眾不要用道德的枷鎖去綁架軍人的人權。



這裡結合自己14年的帶兵生涯,分析一下軍人吸菸的原因:

1.入伍前就吸菸,入伍後難以戒掉。有很多戰士入伍前很早就流入社會,經常與一些菸民接觸,從而也學會吸菸,到了部隊,雖然各級都勸告戰士不要吸菸,但始終沒有一天規定明令禁止官兵吸菸,因此全憑自覺。

2.部分年輕士兵的盲從心理。在部隊裡菸民的比例相對較高,年輕戰士到部隊後看到班長,幹部們都吸菸,無形中產生了效仿的心理暗示,從而跟著吸菸。也不排除想通過吸菸拉進彼此之間的關係。



3.錯誤的審美觀導致。有的戰士年齡相對較小,我見過最小的16歲,他們尚未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審美觀,感覺吸菸很有風度,更能吸引異性注意,就學會了吸菸。

4.緩解疲勞,焦慮,寂寞的一種方式。軍營的生活看似美好,但與地方相比,還是比較單調,大強度的訓練,艱苦的生活環境,容易讓人產生疲勞,焦慮等情緒,有的戰士不知道怎麼緩解精神壓力,便戒菸消愁。



最後奉勸那些吸菸的戰友,青春短暫,不要讓自己過早的環繞在尼古丁的毒害中,且行且珍惜吧。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關注我,有問題可以私信。


說說藍天白雲的事兒


隨著全民禁菸的出臺,目前很多公共場合都已經禁菸了。其實這點在部隊裡也早有規定。但實際上真正執行起來,全部落實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記得新兵班時,班長就明令說不允許抽菸。但其實老兵和班長自己經常是在廁所附近抽個痛快這也是事實。我本身並不抽菸,所以可能不能全部理解抽菸的人是如何想的,也不知道這個煙癮上來是多難受。這裡就是簡單說下在部隊是怎麼對待抽菸的。

新兵時期,肯定是啥都要聽班長的。讓你不抽菸就不能抽,不然肯定要被體罰。但這個體罰是不公平的。一面班長們對你要求嚴厲不允許抽菸,另一面他在批評體罰你的同時,可能就點著煙,有的還把煙霧直接噴到你的臉上。估計有的小年輕看到這裡一定會想 嗨,我這爆脾氣,絕對要跟他幹一架。當然,不排除有脾氣大的真跟班長打一架,但結果都不會太好,畢竟在部隊違反上級命令是大忌。在當過兵的人肯定聽過這樣一句話就是“部隊就是不對,說你對,不對也對;說你不對,對也不對”。看到這裡是不是就能理解我上面說的話了?當然,也不是所有班長都這樣的操蛋。有的只是明確告訴你,公共場合不要吸菸,訓練或正常操課時或者在室內活動時都不要抽菸。真有煙癮了可以跟班長請假,去廁所等人少的地方緩解下你的煙癮。只要你按照班長說法去做,不要自己有小聰明,基本就不會會犯錯。但你要就覺得你自己能行,各種跟班長不對付,那就要有各種體罰和精神懲罰等著你,看過真男節目的同學們估計肯定會理解我說的話。

其實就是說白了,部隊的禁菸不是那麼死板的。畢竟在戰爭時期,殘酷拼殺後能有一枝煙抽,那真就是最大的安慰。一定程度上香菸與熱的飯食在戰場是最受歡迎也最能提士氣的東西。只不過和平時期,尤其是我軍比較注重營區的整潔與整齊劃一,不可能一進哪個宿舍一股子煙氣沖鼻,這會表明這個連隊紀律渙散,是一種沒有戰鬥力的表現,才有在公共場合不允許抽軍的規定。同時,如果不禁菸,即使是軍人也有可能會到處亂丟菸頭,對環境衛生造成不利影響。起碼,當年在部隊打掃衛生時最討厭的就是遇到隨便亂丟的菸頭。曾經我們團長在團裡散步時,看到地上有菸頭,還撿了起來。當然事後就是發了一頓脾氣。把各連主官叫起來開會批評了這種情況。最終落實到下面連隊就是不讓抽菸或者衛生要整理到位。一個菸頭讓全團的同學們跟著背鍋,這也是很讓人生氣的事情~~不過沒辦法找不到扔菸頭的人,只能是連坐制度了。

所以,士兵抽菸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用大驚小怪,就像雖然有禁酒令的存在,但這不影響在節假日時,軍人在休息期間小酌放鬆。禁酒令更多還是規定在軍人在正常操課期間,參加演習與執行任務期間不能飲酒。


陶德中士



在部隊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中會抽菸的同志不在少數。我本人呢!恰好當過兵又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菸民,與題主的問題內容非常吻合。

接下來,本人結合自身經歷和大家聊一聊“怎麼看待士兵抽菸?”的這個問題。(僅供參考)


首先,部隊的條例條令中並沒有哪一條或哪一款規定戰士不能抽菸。既然硬性要求沒有規定,因此,戰士會抽菸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了。


其次,一部分戰士在地方上太過調皮搗蛋了,家裡實在管不住,沒辦法送到部隊來接受磨鍊一番,這一部分士兵在入伍之前就已經有抽菸的習慣了。


再次,與部隊這個枯燥的環境也是密不可分。戰士們每天的生活軌跡都是非常的線性,日復一日重複著相同的事情,非常的規律。難免會感覺枯燥無味、疲憊不堪,內心的煎熬唯有借煙消愁,借煙提神。


綜上所述:士兵抽菸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沒必要大驚小怪的。主要也是一種心靈的寄託,一種精神的放鬆。“哥抽的不是煙,是寂寞。”用這句話來形容再貼切不過了。不知道有沒有同感的小夥伴呢?謝謝!


木易視頻


人類吸菸的歷史很悠久了,以前是那種旱菸袋,裝填菸葉點燃。後來出現了捲菸,也就是現代香菸。香菸真正大範圍流行開,是在捲菸廠開始工業化生產香菸以後才出現的情況。在世界範圍內,古代和近代時期,幾乎所有國家的權力機構都對走私菸草給予嚴厲打擊。它不僅能夠造成貪腐問題,同時也會被國外勢力利用,成為麻痺一國軍政體系的“溫柔武器”。從嚴格的生物學角度出發,菸草其實是一種類似興奮劑的物質,不少人也覺得抽菸可以提神。從軍事戰爭角度出發,菸草既有害,也有利,總體上,講害遠大於利。

可能有人不同意了,戰場上經常熬夜作戰,沒有菸草怎麼提神。經常夜間行軍或者作戰,這話不假,但自古以來能征善戰的軍隊可不是靠抽菸打仗的。尤其是古代戰爭,在沒有機械化裝備的情況下,戰鬥強度很高。全靠兩條腿急行軍,要比現代戰爭辛苦得多,難道古羅馬的軍隊,拿破崙的軍隊,唐朝軍隊人手一支大煙?到了近代,世界各國的軍隊普遍嚴禁菸草,即使到了特殊時期,也是由軍隊統一發放,不像吸菸的可以領糖果和其他零食。抽了煙就能打勝仗的說法完全是謬論。

目前在西方國家,已經嚴厲推行公共場合禁菸的法令,法國更是安排了專門的禁菸監督人員。美國一直在宣傳吸菸的危害,土耳其甚至不允許吸菸的畫面出現在電視和公開媒體,出版物上。吸菸產生的尼古丁是公認的致癌物質。然而有一些社會風氣,還在主張抽菸喝酒,甚至勸煙勸酒,覺得這是人生樂趣。中國古代出了無數傑出人物,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朱元璋,哪一位抽菸了?他們跟將領們議事的時候,人手一支菸?

菸草雖然和鴉片不是一類東西,但都具備麻痺神經的作用,容易讓人產生天朝上國的美夢。近代史課程不應該只是簡單的介紹幾個不平等條約,幾件事,而是應該從深層次裡反思。我們偉大的漢唐時代是什麼氣質,現在的一些風氣需要叫停,從小學生抓起,這是全社會的責任。所以說,在軍營裡的戰士們最好也不要抽菸,營造出莊嚴肅穆的軍營氛圍。


兵說


人們知道吸菸對身體健康是有危害的,各個國家的公共場合都禁止吸菸。但香菸在戰場上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平時期的人們恐怕永遠也不能理解士兵對香菸的感情。在炮火連天的歲月,戰場上子彈橫飛,屍橫遍野。戰壕裡血跡與泥汙混成一片,頭頂上不時有炮彈落下。活生生的弟兄瞬間就變成了一具屍體。

當人處在這樣艱苦和緊張的環境下,能夠暫時忘卻現實慘況,放鬆緊繃的神經,消除內心的恐懼方法,唯一而且最有效的恐怕就是抽菸了。有良心的歷史學家都一致認為,在戰場上,熱食、香菸和咖啡,跟機槍有一樣的重要性。

早在16世紀,歐洲就已經把菸草作為一種戰備物資。大體來說,各國在前線作戰的士兵所用的香菸,都是軍隊免費供應的,自古以來。香菸最早出現在克里米亞戰爭期間,現代化的帶有玻璃紙包裝香菸就開始優先供應前線。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幾乎每個歐洲參戰國的士兵都得到了紅十字會的菸草配給。隨著士兵們需求的快速增長,香菸的製造工藝也得到了驚人的改進。戰爭結束時,最先進的捲菸機每分鐘已經能夠生產上千支捲菸。

甚至小國軍隊也高度重視,1914年英國非黨派性組織海外俱樂部,應比利時阿爾貝國王為比利時士兵提供菸草救濟的請求,成立了比利時士兵菸草基金會,面向美國籌集資金,在一戰期間為近20萬比利時士兵提供了17萬個包裹的菸草和1050萬根香菸。

二戰前,蘇聯很少有製造過西方樣式的捲菸,只有直接用紙卷的菸草。除了菸斗,最流行的是馬合煙,由黃花烤煙的杆子莖和葉製成,鐵罐裝的粗菸草很受人們歡迎。

菸草的供應,軍官為自費選購,士兵則為免費供應。不吸菸的軍人可不領香菸,改為領取300克糖。士兵每人每天可領取20克7等菸絲,軍官每人每天25克5等菸絲。士兵每月7本捲菸紙、3盒火柴,軍官是10本捲菸紙、5盒火柴。

在衛國戰爭中,菸草的發放通常都是由蘇軍高級軍官掌管。標準捲菸紙供應不足時,《真理報》和《紅星報》就成了捲菸紙。有的士兵說,在所有的戰時生活方面,他最在意的就是菸草的質量。有時候,士兵們也會撕書來捲菸。幸運的士兵可能會使用上美國根據《租借法案》提供給蘇聯的987噸捲菸紙,請注意重量單位,“噸”。德國香菸則是最好的繳獲品,紅軍的將軍們在戰爭其間一直在享用德國煙。

蘇聯紅軍海軍官兵喜歡抽的阿芙樂爾香菸,這是戰後生產的。

俄羅斯民族的經典味道是:皮靴、黑麵包、捲心菜、馬合菸草。馬合煙的味道比較象朽木。士兵們忍受著菸草的短缺,所有的替代品都被用上了,例如蛇麻草、幹楓葉。紅軍後勤部門用盡一切辦法來保證部隊的菸草供應。這對士氣的影響顯而易見。很少有士兵會同意用手中的菸草交換巧克力。菸草在他們心中高於空運來列寧格勒的壓縮食品。僅次於每人每天供應的二兩伏特加。

二戰時期美軍士兵的香菸是免費供應的。美軍把香菸列為戰時必需品,士兵每週可以獲取7包香菸。美國總統羅斯福宣佈菸草為重要作物,菸草種植者可以緩服兵役。由於香菸在整個戰爭中發揮了顯著的作用,甚至可以說,盟軍最終的勝利,也有著香菸的一份功勞。香菸甚至成為戰後盟軍佔領區黑市上唯一穩定的“貨幣”,一位英軍翻譯回憶,所有的東西都以香菸計價,他甚至可以用香菸在紐倫堡買到火車票。

可口可樂,香菸,午餐肉,口香糖甚至冰淇淋,這些都能夠給戰士們提高士氣。吃飽了才有力氣幹活,這話總是沒錯的。

從二戰到抗美援朝戰爭時期,美軍的C口糧包括:餅乾、午餐肉、脫水蔬菜、豆子、水果硬糖、咖啡粉、果汁、口香糖、火柴、針線盒和剃鬚刀片。這套餐附帶一包香菸,按規定這是一個士兵的每日分量。

美軍在二戰期間不限制甚至放縱和鼓勵官兵抽菸,每天都發給官兵足夠的香菸,認為抽菸可以緩解官兵作戰壓力,減少自殺率。當時也沒有吸菸有害健康的概念。除了免費供應的香菸,美軍士兵在軍隊補給站裡還能隨時買到成品香菸。在戰場上你死我活的環境下,吸菸也許是普通士兵唯一可以做的心理派遣活動了。

在美國電視劇《兄弟連》中,軍官在給戰友發放香菸,準備戰鬥之前,充足的香菸供應是保證勝利的必備條件之一。

《兄弟連》,美軍中尉將整包香菸分發給德國俘虜,以緩解他們的緊張心情。

當時,美國配備給士兵的,是LUCKY STRIKE(好彩)香菸。這種香菸因為在戰場上大量配發,其鮮明的美國形象及悅目的紅圈商標,成為英美菸草公司的一級美國牌號。

電影《太平洋》,香菸是下發給陸戰隊員的。

作為一貫重視宣傳公關的美國商人,自然不會放過“軍隊特供”這個愛國題材。

好彩香菸的宣傳廣告,金髮美女與B-29轟炸機。

駱駝香菸的影響力也巨大,地球人都知道。在《兄弟連》中,二等兵韋伯的香菸改成了駱駝牌。

德軍配發的R6香菸  

納粹武裝黨衛軍山地第13師(克羅地亞第一師)的波斯尼亞士兵在抽菸。 

二戰時期,德軍士兵吸菸率比美軍低一些。這主要是希特勒是不抽菸的,而且極度厭惡,認為抽菸會損害德意志士兵的體質。從德國將軍到底層士兵,也都有過力圖禁止抽菸的打算,德軍宣傳部門也把抽菸對身體的害處說得很多,也很詳細,但這些都沒什麼太大效果。

二戰時德軍單兵口糧的每餐基本配量:餅乾或麵包250克,罐頭肉200克,罐頭蔬菜150克,咖啡25克,鹽25克。德軍單兵口糧的每日野戰配量為:麵包750克,肉375克,蔬菜250克,咖啡25克,茶3克,糖20克,鹽25克。另外配給捲菸紙和菸草絲若干,要抽菸需要自己卷。戰爭中後期,德軍也開始為前線官兵供應香菸,但數量比較少,每人每天只有6根,超出的需要自掏腰包去購買,德軍士兵也經常抽繳獲到的盟軍香菸。

這是美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擺拍。1952年,在戰場上,正在品嚐虎牌啤酒的美國侵略軍。美軍後勤補給和生活保障異常強大,火雞宴擺到鴨綠江,一度還供應免費啤酒,後國內輿論反對被取消,諸多奢侈品享受,飛機運送香菸和口香糖,每週享用冰激凌。

當時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則將1953年夏季攻勢吃上肉餡餃子當做後勤伙食保障的重大勝利。在抗美援朝戰爭的很長一段時間,志願軍都是”一把炒麵一把雪“。想想飛虎山的防禦、三所裡的穿插、想想砥平裡和長津湖血戰,突然覺得鼻子酸酸的。

志願軍也供應香菸,還有慰問袋,裡面會有國內人民送過去的香菸。圖為澳大利亞戰爭紀念館收藏的一位志願軍女烈士的遺物,是一個香菸盒。

抗戰時期我軍還辦過菸廠。抗戰中各地區均建立了隱蔽的被服廠、兵工廠、軍械修理廠、印刷廠等等。山東軍區政治部由蘇靜負責,還辦了一個“大雞”牌捲菸廠,香菸質量超過大前門,銷路很好,生意興隆。同時還供給軍區首長需要。皖南事變後,新四軍番號被撤銷並遭到圍剿,一點微薄的軍餉也被停發,最後新四軍就自己辦了菸廠,取名飛馬牌香菸,既解決了部隊抽菸問題,又解決了軍費不足問題,不少上海來的客商為了買到飛馬牌香菸。從凌晨就開始排隊。飛馬牌香菸之所以這麼出名,就是因為質量好,穿過鬼子和頑軍的封鎖線從外地購進優質菸絲。

六七十年代的解放軍,戰士的津貼不多,幹部的工資也不高。很多人都是自己捲菸葉,用菜刀將烤好的菸葉切成菸絲,用二指寬的白紙卷著抽,也就是俗稱的“旱菸卷”,一頭細一頭粗,有時候也叫“大炮煙”。幹部戰士探家的第一要務就是往部隊帶烤煙。

到對越自衛反擊時期,我軍就開始在前線為戰士供應香菸,一直到八十年代,從大重九,大前門,牡丹到中華煙都有。


科羅廖夫


關於對士兵抽菸的看法,前面科羅廖夫已經做了很詳盡的回答,他主要是針對外軍的情況。為了避免重複做答,下面我準備就我軍的情況,談談對士兵抽菸這種現象的看法。

誠然,“抽菸有害健康”,這是人盡皆知的常識。但是,為什麼還有許多年輕人不惜損害健康、前仆後繼加入菸民的行列呢?軍營是年輕人聚集的地方,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年輕人應徵入伍、走進軍營。他們本應胸懷愛軍習武,同一切不健康生活方式告別。可是,許多送子參軍的父母們卻發現:多日不見的兒子休假回家時,嘴裡叨上了香菸,甚至還會在親朋好友面前頗為老練地噴雲吐霧。是兒子到部隊學壞了嗎?當然不是。



存在,即有其存在的道理。年輕人到部隊往往會沾染上吸菸的毛病,這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現象,只要你曾經當過兵,就會容忍其合理性。首先,士兵抽菸,有助於培養生死與共的戰友情結。如果為了自己的健康,連戰友遞過來的煙都不敢抽,這種人,你還能指望他到了戰場上會捨命掩護你嗎?其次,士兵抽菸,有助於緩解思鄉之苦。年輕人初次離開家人投身軍營,要說他一點兒都不想家,這完全是騙人的鬼話。每當士兵想家時,抽菸就是最好的渲洩渠道,三、五個老鄉抽著煙、聊著天,就可以在談笑間化解了鄉愁。第三,士兵抽菸,有助於提高戰鬥力。只要成為了一名士兵,就意味著他隨時會去執行一些急難險重任務,要與艱難困苦的環境作鬥爭,甚至要去面對生與死的考驗。在這種情意下,抽菸有時就會起到提神、緩解疲勞的作用。想當年,我們在老山的貓兒洞裡堅守的時候,正是一根根香菸無數次燃起我們對生命和勝利的渴望。到現在,我還時常在夢裡想起那些可愛的“紅塔山”!


慕什塔戈


都說在戰場上吸第一口煙,敵人已經發現了你。吸第二口敵人已經瞄準了你 ,吸第三口煙的時候,敵人已經擊斃了你。

我當兵前就抽菸,不過去了部隊之後在新兵連吸過一次就被發現了 記得那是2013年 的元旦 。那天晚上開完茶話會我們幾個偷偷到地下室吸菸 。被我們班長髮現了 ,回到班裡就被我們班長給了一大巴掌。從那以後有4個月沒吸菸了,後來到新兵連過後,那時候我跑步可以,每次考核完一個上等兵就帶我吸菸。後來我也自己偷偷買菸,買完煙把煙藏在床褥子下面壓著。晚上站哨回來duo廁所抽,等到九月份過後,班長就不管了。

我當時在邊防連 ,每年去山上的哨所執勤一待半年,我當了五年兵執勤點待有兩年多,每年都去,在山上真的很無聊,沒有娛樂設施,大家聊天時都會遞上一支香菸,香菸成了排解寂寞的一個方式了。那時候抽菸很兇一個星期一條煙。有時候煙抽完了 大山裡沒有商店就去牧民那裡要那個漠河煙抽。自己拿紙卷還不是菸葉類似於顆粒那種的 。那個煙勁很大現在想想也挺有意思。

附上幾張邊防照片

i


子小衣羊


50年前入伍,常年戰備值班,開始年齡小還不敢學老兵抽菸,時間久了架不住天天熬夜,久而久之同流合汙了,近50年煙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