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上的溫差太大,地球上的不死生物水熊蟲能適應月球上的溫差嗎?

tanxiaoyao520


水熊蟲在-253°C的液態氮裡泡了26小時,-272°C的液態氦泡8小時,依然能夠“復活”,但月球缺水缺氧沒吃沒喝的惡劣中,它們頂多撐一段時間卻無法生存。

水熊蟲是一類生命力極強的生物,在地球上很多嚴酷的環境中都可以找到,熱泉、鹽水等水體中都有分佈,甚至可以在沒有防護措施的條件下在外太空短時間存活,是緩步動物門生物。但是這是有條件的,它們離不開水,根據實驗和觀察,水熊蟲在極低溼度環境下最多能生存5天,而月球的環境恰恰是沒有液態水,並且沒有大氣壓,有點水蒸氣在夜晚會被凍下來,晚上會立馬消散了,幾乎是沒有溼度的環境,水熊蟲可能還沒來得及做出反應,體內水分就大量蒸發死亡了。

水熊蟲對低溫環境的適應性要好一些,在低溫少水的環境中,如果環境中再缺氧,它們首先會因為缺氧就迅速進入“小桶狀態”,就是體表甲質收縮,降低生命活動。以往有人將它們放入液氮中,它們反而能夠存活,再次放入有氧的水中後它們能夠甦醒。月球有一些環境比如太陽照射不到的環形山底部,溫度一直非常低,水熊蟲在那種環境中,可以通過小桶狀態挺一段時間,但它們渡過缺水期有前提,就是該過程是緩慢進行的而且空氣溼度不能太低。乾燥過程太快,緩步動物就沒有時間去收縮。

所以水熊蟲也是無法適應月球環境的,它的生存能力雖然很強,但是卻有點被吹上天了。地球生物還沒有哪種是完全不需要水的,水熊蟲也是必須有吃的、喝的、氧氣才能存活。只是它們體內的特殊蛋白可以讓它們短時間休眠,降低生命活動,對物質的需求降低罷了,而月球恰恰沒有水熊蟲需要的東西。


來看世界呀


很有意思的問題,水熊蟲是地球緩步動物門生物,是一種高度特化的生物,個頭十分微小,最大的水熊蟲只有1.4毫米,小的只有幾十微米大小,我們只能通過顯微鏡進行觀測。水熊蟲個頭雖然很小,但是生命力即為頑強,可以說是打不死的小強,幾乎能夠在地球的所有惡劣環境中存活,高山、溫泉、南極、深海環境都有它的蹤跡。

那麼,彪悍的水熊蟲能夠在地球的衛星月球上生存嗎?如果考慮生物生存的所有條件,那麼月球顯然是不具備的,我們就以問題中月球的溫差來探討。月球由於沒有大氣層的保護,所以被太陽照射的一面,也就是月球白天,由於缺乏大氣削弱作用,就會強烈升溫,月表溫度可以達到100℃以上,最高甚至可達160℃。

而到了月球的夜晚,由於缺乏大氣保溫作用,就會強烈降溫,月表溫度又會下降到-100℃以下,最低甚至可達-200多℃。月球的晝夜溫差極大,水熊蟲能否適應呢?有科學家研究,水熊蟲在-200℃的環境中可以存活若干天,在181℃的環境中只能存活2分鐘。也就是說水熊蟲在月球的極端溫差下,也很難生存,但是存活幾天還有很有希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