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學按綜合評價給教師發績效工資,對此你怎麼看?

UncleLong


我是小學教師,我斗膽來說說自己的一孔之見吧。

我認為這個三方評議的方案比較全面合理。題主沒有給出三方的權重,我再大膽給個建議:學生評價的權重應該大一些,比如50%;專家次之,可佔35%;同行的權重最小,15%。

之所以讓學生評議佔半壁江山,是因為大學生畢竟大都是成年人,他們已經具備了理性、客觀全面看待問題的能力,教師的專業水平和工作態度以及師德師風,他們是最直接的感受者和觀察者,也可以說學生的評價具有不可替代得“權威性”。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不久前《教育部關於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明確規定“確保教授全員給本科生上課”,因此不論你是中小學教師還是大學教授,你都應該傾心教學、研究教學,潛心教書育人。

(河大常萍老師)

此前曾有報道,河南大學的常萍老師任教期間不出書、不發論文、不申報職稱,只專注教學。雖然她直到退休仍是講師職稱,卻廣受學生的讚譽,課堂堂堂爆滿,被稱作“口碑教授”。

類似的還有上海交大普通講師晏才宏老師。他2005年死於肺癌,由於他教學水平高超、師德高尚,去世三天內,交大BBS上竟發表了學生千餘篇悼念文章。

“金盃銀盃,不如學生的口碑”。像這樣一心撲在教學上且廣受學生讚譽教師,現實中他們職稱低、薪酬差,現在還不該通過“績效工資”的形式予以合理補償嗎?

相反,有些大學教師信奉“教學是公家田,科研才是自留地”,幹私活賣力,教學敷衍。比如最近被曝光學術不端的南京大學教授梁瑩就是這樣:早退,課堂上玩手機,在課堂討論時吃零食,18周的課時,五六次沒有到堂……

當然,大學畢竟與中小學不同。它不僅是培養專業人才的搖籃,而且也應該是科研的基地。因此,教師的學術研究和教學應該是二馬並馳不可偏廢。像上文的常萍老師、晏才宏老師,其人可敬,其行也沒有必要當做標杆,這就是專家組參與評價教師績效的意義所在。

至於同行評議,雖應有一席之地但權重不宜過大。在我們這個人情超級大國,這種評議有多大的客觀性和可信度,大家都應該心知肚明。

回答這個問題,筆者其實也在思考怎樣對中小學教師的績效進行客觀評價。我聽說某地的做法是吃大鍋飯,二一添作五、見者有份。這表面看起來這屬於一團和氣皆大歡喜,但畢竟不是長久之計。

您那裡有較為科學的方案嗎?歡迎留言賜教。

謝謝!


牟山花下客


大學學生評價、同行評價、專家組評價,決定教師績效獎金,已經執行多年,開始對提高教師上進,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同行評價、和專家組評價一般分數差不不多,學生評價權重大,差距也大。

舉個例子:前些年有一條指標,“老師是否按時上下課”,有的不學習的學生,每條都給老師打0分,結果幾個老師去找校長,“我哪節課沒有按時上下課”,後來校長沒有辦法,就把這條刪除了。

老師怎麼才能得高分?認真備課,講好每一節課,愛學習的喜歡;第一次上課,指出玩手機、不學習學生不對,鼓勵他們好好學習。以後,只有認真教課就可以了。愛學習的,不愛學習的,都會打高分。


只留清氣滿人間


錯了,學生無法正確評價教師,同行稍好一些,領導評價也還行,最好的辦法:大學教師績效工資的發放應向一線教師傾斜,向帶課節數多的教師傾斜,向任班主任的大學教師傾斜,或者讓奮戰在一線年青的教師每年所拿的績效工資總額和大學校長所拿的績效工資相當或略高一些,哪才叫合理。

因大學裡的領導們每月已拿高工資了(每月所拿工資比年青教師高几倍),又不帶課或帶極少節的課,所以,應讓一線大學教師們每年所拿的績效工資應和領導們拿的差不多,才合情合理,決不應再出現校領導每年拿的績效工資是一線教師的幾倍的情況發生了,會傷害一線教師幹事的心。


環境保護達人


綜合考評就是校長玩老師的手段,也是整人的工具!你這好了,他說你那不好,你那好了,他說你這不好,也就驗證了說你中,不中也中:說你不中,中也不中!你考勤好,可是你年底不送禮,還是分不高,你教案好了,他說你講課不行,還不送禮還是綜合考評不高!啥都好了,他說你不勤奮,不聽話,只要你有一點不合他的意圖,他就用手裡的權利收拾你,你和他講單一考評,他和你講綜合考評,一綜合把你所有的成績都給你扼殺在他的權力之下!所以你乾的好不如和領導關係處的好,一個惡性循環的綜合考評害死了多少勤奮而又耿直的人?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綜合只是手段考評結果才是目的!


看透不說透網


這個三方評價看似毫無瑕疵,可如果把自己放入此群體或是彼群體,故事就有了。

作為一名大學的教師,他們各自都有獨特的個性。有些教師平常特注重營造利好自己的氛圍,且不去討論專業的基本功和應該如何。這個評價猶其對他就很有利。而有些教師則不然,他憑一顆赤誠之心,該教什麼,該做什麼。該怎麼教,該怎麼做,他都按自己的初心去做,他都依法循規地去做,這種教師無疑會得罪很多學生,也讓部分教師有疑議,儘管他做的都很優秀。他在此評價的基礎上就下會感覺公平。

話說回來,不管用什麼方式去評價,都只能求大同,世間的絕對公評得靠人心去思量。現在無論哪個群體,一談到人為地去評價,還聯繫上金錢,內部就產生了各式戰爭。

個人總結,現今的人,都在反覆地否定領導。我們現討論的,難道不是領導份內之事?領導能做到勤政、公平、公正,平常就應該有一些階段的教師成績,及時公示,既可勉勵教師,還可懲前毖後,還需要什麼樣的評價呢?人材選撥上出了問題,什麼評價都會有失公允。習大大的反腐不就是在糾正這個錯誤嗎?


雲端清風1


不同專業影響不同

這要分專業看,基礎研究成果週期較長,知識點實用性相對較差,學生學起來就會覺得枯燥無味,評分就高不起來;相反的,技巧型方法型課程,因為容易快速獲得效果,學生學習興趣就會高些……,

教師個人存在差異

同樣,教師也會因人而異,講課風格不同,甚至同一位教師在不同階段、不同環境、不同學生面前,講課質量也會有差異……

感知因人而異

感知更是說不清的,我的同事,帶《經濟應用文寫作》,一個班級的同學們超級喜歡她和這門課,另一個班級也大部分人很厭煩這門課!


閱創


某大學按綜合評價給教師發績效工資,對此你怎麼看?

按綜合評價考評績效工資看上去似乎公平,但事實能不能做到公平,還得看方案的具體體現,考核的公正性。

考核能不能體現公平,首先是看考核標準合不合理。綜合評價時,在考核指標的設置上,能否把貢獻大小作為重要指標?分值佔比是否能體現貢獻大小?作為以教學為主的學校,考評績效工資理所當然更多的應體現在教學上,這也是教師的本職工作,如果連本職工作都沒做好,何談其它工作。

績效工資制度實施的好壞,不僅會對教師的個人工資收入與工作積極性產生影響,而且處理不好還會帶來學校的不安定,人際關係的不和諧,對學校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處理好才能調動教師的工作熱情和工作積極性,起到績效工資應起到的作用。

工資分配的合理性,不僅取決於工資分配的原則,更取決於對績效如何評價?以及作出一些什麼樣的評價?若績效評價本身存在問題,那工資分配的合理性就無從談起。


軍旅小故事


這些學生,同行,專家評價對工資的影響比例比較低。

真正影響收入的是職稱學歷業績考核。我國雖然對於素質教育推廣多年,但在學校,對學生來說,最重要的還是學習成績,分數也是老師和家長非常看重的。

檢驗學生學習是否努力認真,一份試卷就可以。評價一個老師是否稱職,工資如何分配絕對權在學校領導和教育局。學生評價是人格魅力展現,同行評價是風評,專家評價是專業程度,這些可以按小部分比例設計到工資考核,這樣更好的促進教室隊伍的進步。


平凡很好啊


作為一名高校教師 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 至少有一半的高校教師是為了混口飯吃才選擇這個職業 而不是真正喜歡當老師 還可以毫不誇張地說 高校教師搞科研的人中 至少有一半是為了名利 而不是真正喜歡科研 更可以毫不誇張地說 科研經費至少有一半進了個人口袋 而沒有真正落到實處 目前中國科研急功近利的現狀極大地浪費了社會財富 這也是全社會的縮影 國家看似在高速發展但人民沒有充分得到實惠


pl4951243


扯淡1)張三的學生給張打分,李四的學生給李打分,二者無可比性;扯淡2)領導給教師打分,除了專業差異外,還得領導有足夠時間和精力聽每一位教師的課,聽了嗎?聽了幾次?扯淡3)同行打分,有多少同行去聽了他人授課?此外,在涉及自己利益的情況下,這分又有多少乾貨?扯淡4)專家評分,純粹的聽熱鬧!因為所謂的專家完全不是本行的退休教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