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嫁的女兒有贍養自己父母的義務嗎?

家居行業領引者


能問出這個問題,說明這個人是個法盲,其父母也是個重男輕女的老古董,心裡只有兒子,沒有女兒。真真正正的把嫁出去的姑娘,當成了潑出去的水。做女兒的才會那麼心寒,提出這個問題。

老話說;養兒不知娘辛苦,養女兒才知道報答母親的恩。女兒就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在這個世上就沒有幾個姑娘出嫁了,不牽掛自己的父母和關愛自己父母的人。

有的偏向父母的女人,為了孃家的父母能過上幸福安樂的日子,甚至不惜拋夫棄子離婚,也要維護他們的利益。這個女兒肯定是絕望了,才有不贍養她父母的想法。

嚴歸正傳,依據法律,父母有撫養未成年子女的責任和義務。子女長大成人,就有贍養自己父母的責任和義務。贍養關係是建立在撫養關係上才能成立的,也是以誰付出,誰受益為原則的。

由於你的父母從小撫養你長大,依法律規定,你必須得履行蟾養自己父母的義務和幫扶他們的責任。這個責任的大小也與父母財產繼承方面,你受益多少有關聯。如果父母剝奪了你的財產繼承權,那你在贍養父母方面就分責任承擔,應該是三七開,還是二八開,也就是出錢多少的問題。如果是男女平等的繼承財產,那麼作為子女,就應該平攤父母的贍養費用,才是正確的。


老蔣閒言


孝順無論兒子還是女兒都必須做的事,否則不是不報,而是時候未到。說一個真實的故事,我鄰居家嬸嬸,她的媽媽真的是命苦之人。生了3個女兒一個兒子。兒子還在世的時候,搭個小蓬和老伴住在兒子家旁邊。後來老伴和兒子都去世了,她人也老了,眼睛有毛病每天都紅紅的往外流眼淚,三個閨女沒有一個帶去看的。後面有病不能起了,更是可憐。嬸嬸作為老大,要起帶頭作用。她離她媽媽家最近,不過老人家也是有一餐沒一餐的吃的。大小便已經失禁,嬸嬸每次看到都會破口大罵她,你怎麼還不去死。她覺得已經是種累贅了,對別人講起的時候,對她的媽媽充滿了怨氣。後來她的媽媽終於去世了。但是嬸嬸的家庭過得一點都不好。她養了三個女兒,以前有個兒子,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命中無兒,她覺得抬不起頭。偏偏三個女兒又不爭氣,大女兒成年後就跟一個男人私奔了,被找回來後,又偷偷找了個有病的男人嫁了,過得一點都不幸福,想離婚,男人威脅她,要殺了她全家,嚇得她離家去打工不回來了,丟兩個孩子在家,想也是白想。二女兒也是感情不順,嫁過去不能生育人家就離了,後面她不願意放棄,跑到人家家門口威脅男方家人,把自己的小拇指剁掉了,男方家人嚇得把她趕緊送回去了,嬸嬸看到後,氣得人都暈死過去了,後面二女兒就在外打工,聽說還吸毒,後面改邪歸正,又嫁了一個人,試管嬰兒生了對雙胞胎。小女兒同樣也是感情不順,外出打工,一次喝醉酒跟一個男孩上床,就懷孕了。男方家裡比較有錢,嬸嬸家想要男方入贅,男方家裡考慮到有孩子了,就同意了。但嬸嬸看到男方在家裡遊手好閒,整天說他,一氣之下,男方走了,孩子也不要了。後面又找了個男孩結婚了。

父母如果沒有一個好的榜樣給孩子,在以後受到的各種苦難,是必有原因的,無論是兒子還是女兒都要心存感恩,孝順父母。



微微的美好生活錄


你覺得有沒有呢?換句話說你是女兒早晚都要嫁人的,那你小時候你父母不養育你行不行呢?不管是兒還是女都要在父母年老時去養老,這是你該盡的責任與義務。再說你也會有自己的兒女,那你萬一生個女兒出嫁了,她像你一樣的想法你該多難受呢?我爸媽生育三個孩子,我跟姐都出嫁了,這幾年家裡過的挺難的。弟弟又出了事不在身邊,我跟姐姐都是在我們的責任去照顧我們的雙親還有弟弟的女兒。一個人如果連生養自己的父母都不想去照顧,那麼只能說白做人了,中國傳統文化就是百善孝為先。


川鄉靈兒


這個看情況吧,因人而異。大多數父母把財產都留給了兒子,如果出嫁的女兒有能力有這份孝心的話,那當然是好的,但是如果家庭條件不允許,也只能儘自己最大努力了。我身邊就有這種情況,兩個女兒都出嫁了,婆家經濟條件都不是很好,一個兒子也結婚了,兩個老人把房子和存款都給了兒子,但是兒子卻在市裡買了房,一年難得回來幾次,父母生病住院都不願意回來照顧,甚至連醫藥費也不願意出,兩個女兒隔父母家近一些,經常過去照顧,但是這也不是長久的辦法啊,畢竟女兒條件也不好,兩位老人隨著年紀的增長身體一天不如一天,要是哪天生個大病住院了,這種情況下你們說怎麼辦?


戰忽局常務副局長


出嫁的女兒為什麼不能參與贍養自己的父母親?!父母同樣是生養了她,供她讀書。在她身上父母下了養兒子一樣的艱辛和心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中明確規定:女兒和兒子具有同等的贍養父母的責任。即使在舊時代,出嫁的女兒也還盡力而為的給自己年老,失去勞動能力的父母親拿糧食拿錢物盡力贍養。比如我的老母親在我外祖母.外祖父生病的時候,就是儘量的抽出時間,踮著她那被捆綁過的小腳,奔波在婆家與孃家的山間小路上去侍候她的父母親。人心都是肉長的,大部分做女兒的是會用行動,去孝順自己父母的生養之恩的。現在的出嫁女兒都是新時代的婦女,有工作有能力掙錢養家,家庭地位和社會地位都提高了,都能有支配自己收入的權力,從而能更好的孝順自己的父母了。實際上在當今的社會中,很多做女兒的比某些做兒子的還要孝順自己的父母親。





123春之花


  今天就拋開法律法規不說,就我們那裡習俗而言,女兒是沒有贍養父母的義務,當然了也沒有繼承父母的遺產的權利。大家都是遵守這個習俗,都沒有什麼異議,法律自然也不會去幹涉。雖說女兒沒有贍養父母的義務,但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女兒回家看望父母的時候都會拿點錢父母用。

  如果父母沒有兒子只有女兒的話,女兒還是有贍養父母的義務,這個就不一樣了。其實農村這個習俗很好的,兄弟姐妹不會因為遺傳什麼的鬧上法庭,大家都一樣,沒什麼可爭的。農村老人也沒有什麼遺傳,頂多就是有一個老房子,房子並不值錢,就宅基地還值點錢。如果女兒和兒子都贍養父母了,這個房子也要一人一半吧,女兒嫁出去了,你這個房子也拿不走,實際上還是兒子佔用了。有人說可以賣了,你想這種一半的宅基地誰會買,就算能造房子別人也不會買,原因大家都知道的。

  女兒雖然不贍養父母,當父母去世了,有一部分錢是女兒出的,當然了大部分錢還是要兒子出的。壽材和墓碑墓地這些都是兒子出錢的,女兒出壽衣和出殯遊行抬棺材的錢(八個人抬棺材稱為八仙,工作包括挖坑和挖泥做墳)。

  農村都是一個大家族,很多東西都還是按照老禮辦的,這就是農村所說養兒防老。










情感評論員


只要你還活著就有贍養義務,別說你出嫁了,難道出嫁了就不是女兒了嗎?更不要說你沒有得到父母一分錢的遺產,這都不是理由,孝敬父母是你的責任和義務,作為子女贍養父母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職責。

還有人說兒媳婦沒有贍養公婆的義務,女婿沒有贍養岳父母的義務,這都是扯淡,你們結婚了組織了新家庭,對彼此父母都有贍養義務,不要說沒有生你,沒有養你,這都不是理由,因為她們是你爸媽,間接的說你們是一家人,別說父母,自己的叔叔你都有義務贍養。

只要你有能力就要照顧所有的親戚朋友,什麼叫親情,為什麼是親戚呢?我看到過很多募捐,我經常問,他的家人努力了嗎?他的兄弟是不是全力以赴了,自己的兄弟首先傾盡所有,我們才有義務資助,很多人說因為他生病,兄弟都不過日子了嗎?當然了,你都沒有愛心,我們外人為什麼努力呢?

出嫁的女兒絕對有贍養義務,別說你出嫁了,只要你活著就有義務和責任,孝敬父母的同時不要忽略了公爹公婆,雙方父母都是親人,不要拿生沒有生你來衡量,一家人不能說兩家話。

假如你比較富有,天天花天酒地,西裝革履,開著豪車,你叔叔在家窮困潦倒,衣不遮體,這是誰的恥辱,你考慮過嗎?所以自己有錢了讓親人也過上幸福的生活這才是我們的義務,很多人會出來抬槓,我們沒有義務,你知道什麼是義務嗎?孝順難道只是自己的父母嗎?

不管是出嫁的女兒還是沒有得到遺產的兒子都有贍養父母的義務,我們不能拿回報談義務,孝敬父母沒有理由,照顧親人不需要回報,希望大家理解,謝謝


大海傳媒


出嫁的女孩有贍養自己父母的義務嗎?

1.受儒家傳統文化思想的影響,在北方農村一般出嫁了的女孩,戶口遷走,在自己孃家幾個姊妹兄弟分家時什麼財產債務都跟自己無關,也就是說你已經是外人了,逢年過節回來看望一下父母就可以了,就像親戚像客人。但是父母老了,病了抽空伺候父母,盡孝道,沒有具體要求。

2.出嫁了的女孩,不管是從法律還是道德角度都是對自己的父母親有贍養義務的。





hao用戶6575121599292


不邀自來,連看幾條評論,本人覺得有點偏見,同時,也不是提問者的真實目的。大家知道,“女兒是父母的貼身小棉祆。”有多少女兒不贍養自己的親生父母呢?!贍養,是親情與責任所至。然而,問題來了,我們都知道“權利”與“責任”是相當的。中國的傳統都是以哥弟為主,姊妹為輔來共同贍養父母的!(因出嫁候女兒並未分割家庭財產)然而,問題又來了,由於近些年諸多原因,中國養老問題出現了“危機”(尤其農村相當嚴重),讓老人無助、無奈、痛苦、悲憤中掙扎在死亡線上來了卻一生。不是麼?!也不知從何時起,-些媳婦們要求兄弟、姐妹們一塊兒平均輪流伺候“公婆”(就是自己閒著,去打牌也不願伺候)。為此,影響了家庭團結、社會的和諧!本人認為:在贍養親生父母這個問題上,希望男的要開懷大度,要勇於擔當,承擔責任;女的不僅要積極贍養親生“父母”,更應該盡心盡力贍養“公婆”!由於時間有限,本人才學疏淺,不知對否,敬請指正!


心悅幸福1


出嫁的女兒有義務贍養自己的父母嗎?不贍養是誰把你養大成人的呢?贍養父母是一個做為子女必須做到的,父母不嫌我們小不嫌我們吵。那我們就應該不嫌父母老,不嫌父母父母病床的苦熬。知恩當報是一個做人的基本道理,難道我們要做無情無義的小人不成。不管父母對待子女公不公平,十個手指還不齊呢?父母偏向那個也是有限的。計較是贍養的硬傷,多少子女為了計較父母給予的多少為了伺候父母多一天少一天而爭鬥。贍養與孝是人心,是情他包括了養育撫養的恩。不是物質金錢的多少,也不是付出的多與少。知道感恩才會有好的回報。假如連父母都捨得拋棄,那我們與冷血動物有何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