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秦始皇滅六國的名將有哪些?

歷史學苑


秦國的統一戰爭是個長期的過程,從秦孝公開始,經歷的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到秦始皇,若論名將,功勞最大的自然是白起、王翦家族以及蒙鷔家族。商鞅身為秦國大良造,雖然其主要功績是變法,其實也親自帶兵打過仗,將魏國從七國霸主的地位上拉下來,主要是他的功勞。

一、商鞅。秦孝公末年,商鞅變法已經取得了很大成績,商鞅帶兵攻擊魏國,以詐術取勝,因此被封於如今商洛地區,號稱商君。此戰之後,魏國徹底失去了與秦國爭雄的底氣。

二、白起。白起崛起於秦昭襄王時代,他的戰爭生涯幾乎伴隨昭襄王執政的那五十多年,正是秦國大肆擴張的時候。在昭襄王之前的惠文王、武王時代,秦國對六國是武力與詐術雙管齊下,昭襄王時,已經呈現出多武力的鯨吞之勢。白起屢敗三晉的軍隊,最大的戰績,一是大敗楚國,攻入楚國都城,迫使楚國遷都;二是在長平之戰全殲(或者說坑殺)趙國有生力量。白起之後,其實六國已經基本沒有反抗秦國的真正實力了。白起最終還是被昭襄王猜忌,被賜死於杜郵。

三、王翦。真正講滅國自然是王翦、王賁父子幹得最多,但若沒有前人打下的基礎,那也是做不到的。秦始皇滅六國已經是摧枯拉朽之勢,除了在楚國遇到些抵抗,其它都沒什麼多大難度。王翦代李信為將,率六十萬秦軍滅楚的故事最為出名,這位老將害怕遭到白起一樣的下場,於是拼命向秦王嬴政要好處,以證明自己沒有其它野心。果然,王家與秦朝相始終,直到他孫子王離被項羽所擒。

四、蒙鷔家族。與王家一樣,蒙鷔、蒙武、蒙恬祖孫三人三世為秦將,為秦國攻城略地。不過,他們攻下的城池不少,好像沒有單獨滅國。

五、司馬錯家族。是太史公司馬遷的先祖,司馬錯的主要功績是兩次平定蜀地,但其實他和其子孫也參與了滅六國的戰爭。司馬錯的兒孫裡多有跟隨白起作戰的重要將領,司馬錯自己也曾單獨領軍和六國作戰取勝。

六、李信。如果唐朝史書的說法是真的,這個李信就是唐朝皇帝的先祖了,當然他肯定是漢朝飛將軍李廣的先祖。李信滅楚,先勝後敗,於是被王翦取代。


星火辰


說到秦滅六國,統一天下,也是經歷了漫長的時期。首先是秦國的崛起,秦孝公剛剛即位時候,秦國的國力極度衰弱,缺乏戰力,別說稱霸六國,就連生存都快成問題了。於是秦孝公發佈招賢令,啟用商鞅圖強改革,力行變法,獎勵耕戰,並遷都咸陽,建立縣制行政,開阡陌,在加強中央集權的同時,不斷增進農業生產。對外,秦與楚和親,與韓訂約,聯齊、趙攻魏國都城安邑,拓地至洛水以東,自此國力日強,為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之後又經歷了幾個鞏固和發展時期。也就是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時期,最後才到了秦王嬴政時期,也就是秦王嬴政滅六國實現中國一統,稱始皇帝。幫助秦始皇滅六國名將有:

首先是白起,被封為武安君,戰國四大名將之首,被稱為戰神,殺人狂魔。伊闕之戰斬殺韓魏聯軍24萬。白起指揮許多重要戰役,大破楚軍,攻入郢都,迫使楚國遷都,楚國從此一蹶不振。伊闕之戰又殲滅韓魏24萬聯軍,徹地掃平秦軍東進之路。長平一戰一舉殲滅趙軍45萬人,開創了我國曆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敵戰先例。白起一生大小70餘戰,沒有敗績,共殲滅六國軍隊165萬,令人聞之膽寒。



其次是王翦,在秦滅六國之戰中,王翦作為統帥出征的有三次,滅三國,尤其是攻滅的趙、楚等國均為強國。公元前228年,率兵合擊攻趙,使用反間計除掉趙國主將李牧,一舉滅趙,俘獲趙王;公元前224年,率60萬軍攻楚,第二年攻破楚都壽春,俘楚王,楚滅;公元前222年,率軍平定江南地,俘虜百越國君,置會稽郡。


再次是蒙恬,在統一六國之戰中曾經跟隨王翦之子王賁攻破齊都,完成統一戰爭最後一役,不過在此戰中功績並不顯赫;蒙恬武力主要體現在對外族——匈奴的戰爭上;公元前215年,率30萬軍出擊匈奴,連戰連捷;公元前214年,徹底擊潰匈奴主力,匈奴人北退700裡,秦軍一舉收復河套等地區,自此後,有秦一世,匈奴再不敢南下犯邊。

還有就是秦國名將王翦之子,秦始皇統一六國的重要將領,其主要戰功有:公元前225年,率軍攻魏,引黃河水灌魏都大梁,降魏王,滅魏國;公元前222年,率軍攻燕國遼東地,俘虜燕王,滅燕國,接著又攻破代國,俘虜代國君;公元前221年,率軍攻齊,俘虜齊王,齊國滅,六國實現統一。



(全文完)


董慶江645


我們都知道,在春秋戰國那個戰亂頻仍、民不聊生的時代,統一全國是十分不容易,非常艱難的。

但是就有這樣一位君主,他志向遠大,橫掃六國,最終統一了中國,成為了“千古一帝”,一個偉大的皇帝,他就是秦始皇。

那麼秦始皇在統一天下的過程中,都有哪些大將幫助過他呢?

我認為主要有6位猛將,即蒙恬、夢毅、蒙武、李信、王翦、王賁。下面我主要給大家介紹其中三位。

一、王翦

王翦,戰國末期著名的軍事家,他從小就非常喜歡軍事,後來就任在秦王嬴政身邊,幫他出謀劃策。他曾大破趙國國都邯鄲,還一舉掃平了三晉地區,消滅了楚國。可以說他是秦始皇統一中國的第一功臣,受到了無數人的尊重和敬仰。

二、蒙毅

蒙毅,是蒙武之子,蒙恬之弟,他為秦朝出生入死,為秦始皇統一中國做出了傑出貢獻。可惜的是,他後來被趙高陷害所殺。

三、李信

李信,飛將軍李廣的祖先,他是戰國末期秦朝的將軍,年輕時就爭強好勝,對軍事有自己獨特的理解,在滅燕之戰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元哥說歷史


一,王家父子,即王翦和王賁。這對父子滅了六國中的五國,分別是始皇十八年(公元前229年)發動滅趙戰爭,公元前228年趙亡;始皇十九年,荊軻刺秦王,始皇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派王翦率軍攻燕,燕亡;公元前224年,王翦率秦軍60萬大軍伐楚,滅;公元前225年王賁滅魏;公元前221年王賁滅齊。

二、白起。殺神啊的存在啊,伊闕之戰殺韓魏聯軍24萬,長平之戰殺戰國降卒40萬,還有光狼之戰、鄢郢之戰、華陽之戰,算起來白起殺人過百萬。(只可惜他不是始皇朝的將軍,白起是昭襄王時代的將軍。)

三、蒙恬。這我自不必說,他老人家自己平九原郡(內蒙古包頭地區)將河套平原囊括進中原版圖,打得匈奴人不敢南下,始皇派他領兵三十萬在此駐守他在此修建了長城。


北疆刀客


秦國統一六國是經歷了幾百年數代君王勵精圖治,才水到渠成的必然結果。

秦穆公見賢思齊,秦哀公臨危受命挽救秦國,秦孝公不拘一格推行變法,秦昭襄公韜光養晦……這是一個量變的積累。

其中不乏商鞅,張儀,白起等草莽之人,躬身於陋室之上的大才大能之士。

但要說秦國統一六國的直接關鍵人物就要說說王氏和蒙氏家族的支持。

可以說在戰國末期,秦國兼併天下,橫掃八方的過程中沒有王、蒙兩大家族的支持,秦國很難如此迅速的攻滅六國。

蒙驁、蒙恬、蒙武祖孫三代,各個居功至偉,威名赫赫,王翦、王賁父子也不屈居人後,古人來者都屈指可數。

《史記》評論道:“秦始皇二十六年,盡並天下,王氏,蒙氏功最多,名施於後世。”

山東六國之中,除了韓國之外,其他五國都是在王氏父子的帥旗下相繼攻滅的。





談閒士


秦滅六國,功勞最大的是王翦,一人就先後滅掉韓,趙,燕,楚四國。其子王賁滅了魏國,齊是不戰而降。當然,滅國戰中還有將領,如第一次滅楚未果的主帥李信,還有參與滅韓趙的蒙鷲。


高山流水81950


王翦、滅趙國,楚國,燕國

王賁、滅魏國,燕國,齊國

內史騰、滅韓國

蒙武、滅楚國

李信、滅燕國


剛剛好0304


蒙恬

王翦

王奔

蒙翱


我與史菌


白起、王翦、蒙恬、王賁、李信、內史騰、章邯、蒙武(蒙括之父)、李斯(出謀劃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