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壓力山大,負重前行,才能激起鬥志

別說壓力山大,負重前行,才能激起鬥志

一種動物如果沒有對手,就會失去竟爭力。同樣,一個人如果沒有對手,那他就會甘於平庸,養成惰性,最終碌碌無為。所以我們需要壓力,只有這樣,才能產生憂患意識,有了憂患意識,才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在壓力中尋找動力,在憂患中找到新的人生突破。沒有壓力的人生是沒有意義的。

有位哲人曾經說過:“鑽石——人們往往羨慕你七色分明,光芒四射,可有誰知道這塊‘純碳’在地殼深處經受了數千年高溫高壓的考驗。”很多時候,有壓力並非就是一件壞事,相反,壓力更是一種激發我們勇敢向前的不竭動力,更是一副促使我們不斷走向成功的催化劑。

梅花經歷嚴寒,一支獨放,傲視群芳;松柏絕境生存,一樹臨崖,笑向風雨;生命承受重擔,毅然挺立,光芒四射。給生命負重,它會因壓力而精彩。人的潛力是無窮的,往往就是在重擔下,生命才能激發潛能,縱然一躍,完成另一高度的跨越。

對於有大格局的人來說,壓

別說壓力山大,負重前行,才能激起鬥志

力從來就不是包袱。大凡成功的人都是負重前行,從逆境中崛起的。司馬遷《報任安書》中有這麼一段話:“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作也。”說的就是人們身處逆境之時,不墜青雲之志,更加發憤圖強,最後青史留名。

有一艘貨輪卸貨返航時,突然遭遇巨大風暴,大家都不知道應該怎麼辦。就在這個危急時刻,船長果斷下令:“打開所有空著的貨艙,立刻往裡面灌水。”水手們一聽,非常擔憂,嘀咕道:“往艙裡灌水是險上加險,這不是自找死路嗎?”但還是半信半疑地照命令做了。

雖然暴風巨浪依舊那麼猛烈,但隨著貨

別說壓力山大,負重前行,才能激起鬥志

艙裡的水位越來越高,貨輪漸漸地平穩了。上岸後,船長告訴水手們:“一隻空木桶很容易被風打翻,如果裝滿了水,風是吹不倒的。船在負重的時候最安全,空船其實最危險。”

其實,人生何嘗不是呢?輕鬆的生活,固然讓人羨慕,但是這樣的生活也不會讓人有太大的成就。而當我們身上揹負著責任,做事情就會全力以赴,這樣你成功的幾率就會增加。所以,我們要鼓起勇氣,去承受壓力,給自己灌滿“水”。

有一哲人說過:“要想有所作為,要想過上更好的生活,就必須去應對一些常人所不能承受的壓力,你得像古羅馬的角鬥士一樣去勇敢地面對它,戰勝它,這就是你必須走的第一步。”很多傑出人士,他們在取得事業的成功之前都是默默無聞的,在面對壓力的時候,他們都是勇敢地去面對,並且戰勝了它。

臺灣作家林清玄曾說:“愛和美,可以減輕許多人生的沉重……當你回到家中,面對你愛人的時候,你可以滿懷愛意地把她抱起來,轉上一圈。這時,如果給你一塊50千克重的石頭,也讓你抱起來轉一圈。結果呢,你會發現石頭很沉,讓你不堪重負,為什麼?那是因為你對石頭沒有任何感情,石頭的重量是真實的重量,而愛人的重量則是一種幸福的重量。”

是的,每個人裝進人生“揹包”裡的不都是石頭那麼簡單,而是精心尋找來的愛情、事業、家庭、婚姻等許多令我們幸福快樂的東西。這些東西帶給我們喜悅和甜蜜的同時,也讓我們感覺沉重。如果我們以百折不撓的意志去對待困境,就能順利地從痛苦的束縛中掙脫,將自己的生命之舟駛向更加美麗的成功彼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