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鑑別銅版袁大頭?

JHXF嘉和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來先弄清楚,官造袁大頭流通幣中並沒有發行過“銅版袁大頭”,而市場上的“銅版袁大頭”主要來自於四個途徑:(1)在製造袁大頭的初始階段,要檢測機器的衝壓力度,必須反覆鍛造調試機器,因為銅材料柔韌性比較好,所以在此環節必然要用到銅材,從而產生了銅製“試機幣,也就是題主說的“銅版袁大頭”。


軍閥造裸銅袁大頭↑

不過這種銅製“試機幣”不作流通用途,只限於造幣廠存檔備案,但是不排除造幣廠工作人員拿走幾枚玩耍而流入民間的可能。近幾年市場上時常出現的“銅製試機幣”大部分都是仿製品,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存檔備案的能有多少,而流入民間的更是“鳳毛麟角”了,目前真品“銅製試機幣”市場價上萬元一枚。
銅製袁大頭試機幣↑


“銅製試機幣”特徵:材質有紅銅或黃銅,幣面字體圖案清晰,但是壓力有深有淺,邊緣或邊齒有些許缺陷,規格不統一,因為是銅製,所以重量要輕許多,大約17.8克左右。鑑別方法:“銅製試機幣”是經過反覆鍛造的,不存在幣面模糊不清情況,而且存檔的必定是好品,正因為有點點缺陷才被稱為“試機幣”,絕不會像市場上仿製品一樣低劣不堪。
紅銅試製樣品幣袁大頭

(2)“試製銅樣幣”:通過銅製“試機幣”這個程序後,造幣機器進入最佳狀態,這個時候一般會製造幾十枚樣品幣,報請審核,這些樣品幣可以是銅製品和銀製品甚至是金製品,而袁大頭“試製樣幣”就有銅製品,也就是收藏界俗稱的“銅版袁大頭”,它們同樣象“試機幣”一樣不作流通用途,只用於存檔,就算事後流入民間,數量也是極微,只怕早就被大收藏家搜刮“雪藏”,目前是有價無市,沒見過成交記錄,應該不低於20萬元一枚。


加厚加寬銅胎鍍銀袁大頭↑

“試製銅樣幣”特徵:製作工藝精湛,字體圖案深打,包括鬍鬚頭髮清晰可辨,袁世凱頭像眉目傳神,邊齒內齒整齊劃一,背嘉禾立體感超強,直徑39.6毫米,厚度2.5毫米,重量18克。根據以上特徵,要鑑別其真假,應該不是難事,其一,銅和銀大家應該分得清楚,落地的聲音就明顯不同。其二,因為是樣品幣,那麼比真品袁大頭銀元還要精美漂亮。
高仿銅製試機幣


其三,如果是高仿品,其它細節都能作得有模有樣,但是邊齒做不到那麼精確,必然有破綻。其四,歷經一百多年曆史滄桑,包漿鏽色必然均勻入骨,絕不會象人造包漿一樣漂浮,用指甲一刮就落。其五,這樣的樣品幣一般是傳承有序的,出土的概率比較小,如果是表面生滿銅綠或黑漆漆的晦暗顏色,就大概率是仿製品。
民間私鑄銅製袁大頭↑

(3)軍閥造“銅版袁大頭”:民國時期軍閥混戰,為籌集軍費,各軍閥利用地方造幣廠大肆製造流通貨幣,其中就有袁大頭,在沒有銀子的情況下就製造“銅版袁大頭”,在各轄區逼迫民眾使用,這軍閥造“銅版袁大頭”,嚴格來說屬私造,只不過同樣是造幣機器製造出來的,製造工業沒有問題,在當時市面上有廣泛流通,現在市場上出現過不少這種“銅版袁大頭”,目前市場價大約1000元以上一枚。


鍍三層銀銅製包漿袁大頭↑

軍閥造“銅版袁大頭”特徵:此種幣具體有幾種形態,鍍銀、裸銅、加厚,有些軍閥為了取信於民,在“銅版袁大頭”上鍍銀,這鍍銀又分鍍一層二層三層銀,鍍一層的通過自然氧化和歲月浸濁,鍍銀層慢慢脫落露出銅胎。裸銅就是沒有加任何修飾,就是純粹的銅製品袁大頭。加厚就是為了達到袁大頭銀元重量標準,而加大厚度或邊緣的寬度,如果再鍍上三層銀的話,不仔細分辨很難看出來。
正品袁大頭銀元↑

結合以上特徵,鑑別方法如下:因為軍閥造“銅版袁大頭”也是正規機器製造的,製作工藝同樣精緻,除是銅製品以外,其它與真品袁大頭並無二致,如果是鍍銀,因為缺少工業融合,顏色與真銀元有差異,鍍一層銀呈現的是暗灰色,感官明顯。加厚或邊緣加寬就更好理解,銅的比重輕於銀,要達到袁大頭銀元的26.68克標準重量,必定要加厚加寬,只要稍微細心點就能看出來。
正品袁大頭銀元↑

(4)民間私鑄“銅版袁大頭”:民國時期民間還沒有太高超的仿製技術,一般還是採用翻砂澆鑄法,這種翻鑄幣表面比較粗糙,有明顯的翻砂空痕跡,鑑別起來非常簡單,稍微有點經驗就能辨別,這裡不再細說。此種幣不能流通,一般民間作婚嫁、喪葬用途,如果是民國時期私鑄,也屬老物件,俗稱“老仿”,大約能值200元左右一枚。謝謝!


逆水舟話收藏


銅版銀幣系用精良黃銅或紅銅為主體原料,表面鍍銀,形態大小,圖案與真銀幣極其相似的一類仿品銀幣。在識別中不是很難。

首先聽聲音,真銀幣丟在水泥地上聲音比較啞,沉悶,銅版銀幣聲音亮,尖哨,一手一幣託在手指上,互相敲一下,真銀幣聲音柔和,餘音長,銅版銀幣聲音尖,短促。看顏色,真銀幣舍銀純度高,在自然流通中,由於磨損,銀元表層會層現銀子自然的銀灰色光亮,而銅版銀幣只是表面一層鍍銀,所以銀元表面會顯得灰暗,發昏,有的在磨損中露出原本銅料的本質,稱重量,真的袁大頭一般重26克左右,除去在流通中產生的損耗,最低不低於25克,而銅版銀幣因比重小於銀子,在相等厚度的前提下,是達不到銀幣的重量。

上圖片中袁大頭,一眼就可看出錢幣表面顏色發黃,灰暗,其邊緣明顯露出在磨損中露出黃銅本質,很普通的銅版銀元,沒有任何收藏價值,只能鑑別真偽時作參考標本使用。


孤獨驛站123


一看,二碰撞,三聽音,四比較,看形紋質,打碰聽脆音,真假對比,慢觀細看,多學多觀看,經驗是磨練出來的,沒有天生的專才,只有好學的奇才,感謝!我不專業,國人專家,著名最多,請多指導,


雲飛藏石A


袁大頭多少錢一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