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群雄有哪些劣勢最終 被起兵最晚的李唐政權一一掃滅

隋末群雄有哪些劣勢最終 被起兵最晚的李唐政權一一掃滅

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五月,李淵父子正式宣佈起兵反隋;七月,3萬大軍從太原出發攻打長安,正式加入了群雄逐鹿的亂局之中。雖然有驚無險的佔領了富庶的關中地區,但畢竟起兵最晚,環顧左右,全都是圖謀帝業的割據勢力。比較大的實力是:

隋末群雄有哪些劣勢最終 被起兵最晚的李唐政權一一掃滅

割據隴右的薛舉父子

薛舉父子的根據地雖然是原來的隋朝牧監場所,又是防備突厥和吐谷渾的要地,所以戰馬優良,多精兵驍騎。起兵不久就號稱30萬,“將圖京師”,兵鋒甚銳。強大的軍事力量,明顯超過了李淵父子。但是隴右地區經濟落後,遠不及李淵父子佔據的太原、河東和關中地區富庶。薛舉雖然勇武過人,但起兵前不過是個校尉,社會影響微乎其微。加之粗莽好武,起兵後非但不注意安撫人心,反而“每破陣,所獲士卒皆殺之,殺人多斷舌、割鼻,或椎持之。由是人心不附”。其子薛仁杲號稱“萬人敵”,生性更加殘暴,專門搞以醋灌鼻、猛火燒人之類的酷刑。《舊唐書》記載:“薛舉父子勇悍絕倫,性皆好殺,仁杲尤甚,無恩眾叛,雖猛何為?”

隋末群雄有哪些劣勢最終 被起兵最晚的李唐政權一一掃滅

依附突厥的劉武周

劉武周麾下又有宋金剛、尉遲敬德等猛將,部隊戰鬥力很強,一度佔領了李淵父子賴以起家的太原城和河東地區,威脅關中。但劉武周所部“以擄掠為資,軍無蓄積”,一旦被拖入曠日持久的長期戰爭,很快就被拖垮,很難重新聚攏成軍,形成戰鬥力。後來的戰鬥也確實如此,劉武周的主力還沒有與李世民交鋒,就因缺糧撤軍,李世民乘勝追擊,“一晝夜行2百餘里,一日八戰,俘斬數萬人。劉武周等人只好投奔突厥,不久被殺。

隋末群雄有哪些劣勢最終 被起兵最晚的李唐政權一一掃滅

佔據東都洛陽的王世充

王世充雖然戰敗了聲勢浩大的瓦崗軍,但他“僭即皇帝位”,建國號“鄭”,但他政治上腐敗無能,“見人心離散,乃施以嚴刑,家一人逃者,無論老少皆牽連受戮”。加上瓦崗舊將徐世勣拒絕投降,死守黎陽倉等地,導致洛陽嚴重缺糧,城中人相食,人皆體腫而腳弱,枕倚於道路”,如此地步,失敗自不待言。

隋末群雄有哪些劣勢最終 被起兵最晚的李唐政權一一掃滅

稱雄河北的竇建德

在河北建立夏政權的竇建德始終保持著樸實而勤奮的本色,“每戰勝克城,所得資財,悉以分將士,身無所取”。他還“勸課農桑,境內無盜,商旅野宿”,因此竇建德頗受民眾擁護,軍隊也很有戰鬥力。但他的性格剛愎自用,先是聽信讒言先後殺了大將王伏寶和“好直諫”的宋正本等人,在作戰過程中又不聽部署和妻子的規勸,一意孤行,受到李世民的騎兵突襲,戰敗被俘。

隋末群雄有哪些劣勢最終 被起兵最晚的李唐政權一一掃滅

反倒是李淵父子儘管也靠造反得天下,但顯赫的身世,同樣關隴集團的出身,讓他們迅速得到了各地士庶地主的擁護。李唐政權建立之初放棄征戰中原,集中力量控制了關中和巴蜀,得到了充沛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後方穩固、社會安定,很快就在群雄逐鹿中獲得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