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2018入學的高一學生進入新高考,但選科政策尚未出臺,學校,家長應如何應對?

高中政教處主任


目前比較主流的新高考改革模式有以下幾種:

1.3+3語數外三科必選,然後在政史地理化生6科中再任選三科。

2.3+1+2語數外三科必選,理科傾向必選物理,文科傾向必選歷史,然後再在餘下四科中選兩科。

3.3+2+1語數外三科必選,歷史政治為一個組合,物理化學為一個組合,然後在餘下兩科裡面再選一科。

具體會怎麼執行,什麼時候執行,要看所在省份的怎麼定,所以在沒有出臺統一通知之前,暫時可以不考慮太具體的選科組合。但是大致的選科原則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學生喜歡什麼專業什麼大學,大學的選科要求是什麼,與高中哪些學科聯繫比較緊密。

2.學生所在的學校,哪些學科是師資比較強的,佔有優勢的。

3.學生自身哪些學科比較好,學習興趣比較大。

4.哪些專業就業前景和發展前景比較好。


夢醒時分li


新高考從2018年入學新生開始,都已經到下學期了選科政策尚未正式出臺,學校和家長確實頭疼。如何應對,可以從學校和家長兩個層面進行分析:

首先說學校。在沒有正式的文件下達之前,河北的標杆中學衡水中學和衡水二中已經按3+1+2進行了選科或者模擬選科,3即語文、數學、英語,1為物理或者歷史,2為剩下的化學、生物、地理、政治任選其二。兩所超級中學的信息肯定是靈通的,同時,他們的選擇是有指向性的。按照各高校公佈的高考招生科目要求,選擇了物理或者是歷史就能按照原來的理科或者文科類大部分專業。越是名牌大學,理工類專業對物理的要求越高,選了歷史可以填報的文史類專業越多。

從消息層面說,其餘中學可以向衡中和衡水二中學習,從操作層面,考慮到衡中和衡水二中學校實力和生源質量,可以根據學校自身的條件進行預操作。這裡主要談一下學校自身條件。按照6選3的初衷,六選三可以任選,將直接導致師資力量的不足和走班制的管理難度,對於頂尖中學,這兩個問題都不是問題,可對於普通高中,操作難度還是比較大的。學校可以組織學生預選科一下,根據學生的預選科結果和師資現狀提供幾種套餐,儘量按套餐進行分班,以 提升學習質量,降低管理難度。目前來看,3+1+2是比較科學的,也是可以實際操作的。

再說家長。家長應該首先考慮學生的特質,不同分數段的考生選科原則應該是不同的。新高考的賦分方式採用等級賦分法,等級賦分將分數按等級劃分,平衡了科目之間的分數,但是,給了考生和家長大家一種心理暗示,哪三科成績好,選哪三科。可是,僅僅考慮自己的成績是不行的,還有院校的要求。

不限科目的招生院校好學校並不多,不管是北清復交,還是C9等學校對物理都有極高的選考要求,越是好的學校,對物理的要求越高。從報考院校的角度,衝刺好學校的學生一定要選擇物理。對於高分數段考生來說,應該選擇物理加兩門最擅長的科目,中等分數以下的考生,想學理工科要選物理,不是必須學工科的話可以根據興趣選擇成績最好的科目,而對於低分數段的考生,優選自己分數最高的那三科吧。再一個是興趣特質,對專業有特殊興趣的考生還是優選能夠實現自己願望的科目加上兩個分數最高的科目。

最後是學校和家長之間的對接。學校指定套餐,考生根據考生特質進行選擇。對於高一學生來說,首先要保證通過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之後,3+1+2的選科是適合大部分人的,這是學校和考生對接最好的點,再一點,物理成績不是太差的話,選了物理不會吃虧。志願幫博士長期關注高考和考研規劃,歡迎廣大網友關注、留言、交流。祝大家金榜題名,心想事成。


河北志願幫博士


(一).高中一年級新生剛入學一個學期,他們將來必然要面對新高考,但選科政策尚未出臺,我認為學校的教學計劃不能輕易改變,還應該圓滿地完成國家規定的教學任務,以免給學生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二).高中仍然屬於基礎教育階段,基本定位還是全面發展,對於必修科目學生必須達標,選修科目應根據學生的興趣和專長而定。那種只顧專長放棄或敷衍必修而不考的科目的行為,是短視的、違背教育規律的行為。

(三).學校不要高估高一新生對自己志向和興趣清晰定位的能力,他們只有在深入全面接觸各科知識以後,才能慢慢發現自己的興趣和專長在哪個方向,有的學生甚至一輩子都不清楚自己究竟適合什麼樣的職業,但家長和老師可能比他們更請楚。所以,學生在選文理科志願時,老師和家長的建議是相當重要的。

(四).我國基礎教育階段的課程設置,是經過近70年的反覆證明了的比較符合我國國情的教育結構。3+x的高考模式,國家也不可能以打亂中學教育結構為代價,學校和家長應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隨著國家科技的高速發展,社會更需要複合型的專業人才,學校和家長應鼓勵和引導學生全面發展,以適應國家未來建設的需要。


曲河堰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如果對你有幫助,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按鈕!

不管如何變,新高考改革趨勢不會變!

新高考模式,基本上就是“3+3”組合,或者“3+1+2”組合,這兩個模式,大同小異,所以對學生選課影響不大。

一、對於學生或者學校來說,最主要的是搞清楚自己能學什麼!

高一,學生必須認真學好各科,這比什麼都重要,因為無論獲得什麼樣的指導,都要根據你的學習能力來衡量,而最熟悉你的學習能力的,當然是你自己。

如果你學的不認真,想當然的去選課,後果很嚴重。比如有的學生打算選擇理化生組合,於是放鬆了其他科的學習,導致成績不好。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感覺物理太難,想用政史地中的一科取代物理,那麼你用哪一科?必須還要通過成績來衡量。如果你想當然的認為歷史簡單,而選擇了歷史,最終很可能會害了你自己。

二、對於家長來說,需要了解孩子應該選什麼?

因為學生很少有時間接觸網絡,對待選課,有很大的盲目性。所以家長要學會給孩子做參謀,前提是家長需要學習。

1、學習選課的一些基本的概念和規則:比如什麼是“等級賦分”,然後實行“等級賦分”,對什麼樣類型的學生更有利等等。

2、瞭解擬在本省招生的大學對選課要求。一般提前2年會出現,如果河北沒有,可以參考已經出現的天津、山東等地要求,具體是登陸相關網站,如山東省招生考試院官網,就可以瀏覽大學的選課要求了。

3、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初步有一個職業規劃,比如以後孩子想當醫生,那麼你就要了解醫科大學對選課的要求,比如多數醫科大學的臨床醫學專業需要學生選擇物理和化學,個別學校的臨床醫學則需要選擇化學和生物,而有些專業,這兩個是必選的,有些專業是二選一或者三選一,還有些專業不限制選課,比如護理專業等。

儘管新高考還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但是實行新高考改革,勢在必行,所以無論是家長還是學校、學生,都不要去抱怨,積極應對才是取勝的關鍵!


贏在高三


現實的情況是,在沒有選科政策依據的情況下,河北有的高中強制學生做了選擇,並縮小了可選的組合範圍。這些選擇大部分是參照先前已經實施高考新政的省份,比如山東。

和一些做出選擇的學生溝通,大部分是按照自己認為的優勢科目做出的選擇,這實際上存在一些問題。新高考是賦分制(河北也沒有出細則),自己認為的優勢科目放到全省範圍內可能就會發生變化了,優勢科目的優勢沒有了,甚至成了劣勢科目。

選科要從幾個維度綜合考慮:目標專業、目標高校、目標區域、既定組合限報排查、自身成績分析定位。舉例來說,985高校與211高校、其他本科高校的選科要求是不同的,如果以985高校為目標,和以211高校為目標,或者其他本科高校為目標,所要做的選科是不同的。去不同的地域上學也是這樣。

如果河北的考生想參考其他省份數據提前做個瞭解【同一學校相同專業設定的專業選科要求對浙江外所有省份都是一樣的(浙江多了信息技術科目),只是因為在不同省份招生計劃差異造成各省份選科信息不同,但是其他省份的數據有參照意義】,可以微信關注優學狗公眾號,裡面有免費選科工具!免費!免費!免費!


高考預測達人


現在的全國統考有什麼弊端?為什麼要改3+X?我覺得最應改的是自主招生,校長推薦等容易產生腐敗的多餘政策!還有藝術類考生專業課各校自主考試政策!統-考試,統一招生,減少招生環節中產生不公平的因素,還高考以公正才是正道。


世間一塵82455576


高考改革越改越存在著人為的不公,這樣鬧往近了看耽誤了好多有能力有才華的孩子們,往遠了看國家的發展無望


用戶743890660779


既然是孩子的事情,就應當讓孩子拿出自己的意見。

如果孩子把握不定,可以向老師諮詢一下,然後再確定。

讓孩子自己拿主意對孩子今後的人生大有益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孩子不會跟父母對立。是孩子自己選定的科目,學習的動力足。

這個時候也是培養孩子獨立應對人生的關鍵時刻,因為高考的時候選專業同樣會遇到現在的問題。


老於19055


3+1+餘2最靠譜


娛己3


又不是你們河北一家,現在明確細則的只有廣東省,著什麼急啊!麵包總會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